CN213830388U -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0388U
CN213830388U CN202021905259.8U CN202021905259U CN213830388U CN 213830388 U CN213830388 U CN 213830388U CN 202021905259 U CN202021905259 U CN 202021905259U CN 213830388 U CN213830388 U CN 213830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astening
buckling
match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052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少群
杨舒媛
张利
蔡远登
卓尚辉
李建铭
雷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052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0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0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0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吸塑件与第一扣合件;第一吸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第一扣合件固定于第一吸塑件的装配面;第二安装结构,包括配合零件与第二扣合部;第二扣合部为固定于配合零件的第二扣合件,或为设于配合零件的第二扣合槽;第二扣合部用于与第一扣合件扣接配合,以将第一吸塑件与配合零件连接。该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的扣接,即可实现造型用的第一吸塑件与另一配合零件的装配,可实现第一吸塑件的无螺钉装配,可避免螺钉对造型用的第一吸塑件的破坏,可避免吸塑件变形,该扣合安装结构外观美观、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造型件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热交换设备机组中,如在热泵机组中,通常需要采用吸塑件对机组外部面板进行造型;吸塑件,又称吸塑成型件,即采用吸塑成型工艺制成的零件,吸塑件结构简单,且一般为单层塑料结构;现有技术中,需要用螺钉将造型用的吸塑件固定于其他配合零件上,采用螺钉固定造型吸塑件,导致机组面板的外表面有较多螺钉露出,影响机组面板的整体美观性;此外,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容易造成吸塑件打孔处起翘,也会影响机组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通过卡扣配合,可以实现造型用的第一吸塑件与其他配合零件之间的扣合连接,整体美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吸塑件与第一扣合件;所述第一吸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所述第一扣合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的装配面;
第二安装结构,包括配合零件与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的第二扣合件,或为设于所述配合零件的第二扣合槽;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合件扣接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吸塑件与所述配合零件扣接。
作为优选,所述配合零件为第二吸塑件或配合钣金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合件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的装配面,或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一吸塑件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当所述配合零件为第二吸塑件,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时,所述第二吸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所述第二扣合件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装配面,或所述第二扣合件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装配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合件为固定条或U型板;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二扣合件为U型板或固定条;
所述固定条包括凸起部,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凸起部两端的折板部,所述折板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或所述配合零件,所述凸起部与第一吸塑件或所述配合零件之间配合形成插接孔;
所述U型板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连接板和扣接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或所述第一吸塑件,所述扣接板扣入所述插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吸塑件与所述配合零件之间扣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合件为固定条,所述折板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所述第二扣合件为所述U型板,所述U型板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所述凸起部相对于所述折板部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扣接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合件为加强筋,所述第二扣合部为设于所述配合零件的第二扣合槽;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第一吸塑件的一端扣入所述第二扣合槽,以使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扣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折弯部和卡接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所述卡接部扣入所述第二扣合槽,所述折弯部抵接所述第二扣合槽的槽壁;所述配合零件为配合钣金件,所述配合钣金件包括钣金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本体的端部的侧板,所述第二扣合槽设于所述侧板;所述卡接部抵接所述侧板,所述第一吸塑件的端部抵接所述钣金本体,所述第一吸塑件的装配面抵接所述侧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扣合件为相对所述第一吸塑件凸出的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二扣合件为固定体,所述固定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另一端穿入所述配合孔中,以使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扣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体为台体;所述固定体包括固定端面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端面的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固定端面垂直,所述第二端面相对于所述固定端面倾斜;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端面分别与所述配合孔上相对的两孔壁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通过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的扣接配合,即可实现造型用的第一吸塑件与另一配合零件的无螺钉配合,可以有效地减少第一吸塑件装配时的使用螺钉的数量,可避免螺钉对造型用的第一吸塑件的破坏,可避免吸塑件变形;该扣合安装结构外观美观、结构简单,便于装配,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所述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图4为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或二中的U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或二中的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或二中的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一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中的第二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中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的装配前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D部放大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中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的装配后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E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第二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第一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的装配前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F部放大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的装配后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G部放大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第一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第二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的装配前示意图;
图28为图27中的H部放大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三中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的装配后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的I部放大图;
图中:11、第一吸塑件;12、第一扣合件;21、配合零件;211、钣金本体;212、侧板;22、第二扣合件;23、第二扣合槽;31、固定条;311、凸起部; 312、折板部;32、U型板;321、固定板;322、连接板;333、扣接板;41、加强筋;411、固定部;412、折弯部;413、卡接部;51、凸台结构;511、配合孔;52、固定体;521、固定端面;522、第一端面;523、第二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1-30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适用于作为设备外部的面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吸塑件11作为外观面板应用;上述设备可以为但不限于热泵机组或空调组件。
本实施例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吸塑件11与第一扣合件12;所述第一吸塑件11 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所述装配面用于与其他安装结构安装配合,所述第一扣合件12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
第二安装结构,包括配合零件21与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的第二扣合件22,或,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在所述配合零件21 上开设的第二扣合槽23;所述配合零件21为第二吸塑件或配合钣金件;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合件12扣接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扣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为第一吸塑板,所述配合零件21为配合面板;所述第一吸塑件11用于与其他配合零件21安装连接,以作为热泵机组或其他设备的外部面板;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还可以用于其他应用场景。
所述第一吸塑件11应用于设备的外部面板时,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外观面进行设计,以使设备的外观美观。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外观面用于设计装饰造型或用于印刷图案等,装饰造型如流线型造型、凸部造型、凹部造型、立体图案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应用于设备的面板组件,该面板组件中,第一吸塑件11与配合钣金件之间的安装配合,或第一吸塑件11与另一吸塑件(即第二吸塑件)之间的安装配合,通过第一扣合件12与第二扣合槽23 或与第二扣合件22的扣接实现。第一扣合件12固定于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第一扣合件12不会破坏第一吸塑件11的外观面,并且,第一吸塑件11与另一配合零件21之间的通过扣合装配,无需采用螺钉连接,如此设置,使得在装配第一吸塑件11时,避免第一装配件的外观面被破坏,避免第一装配件起翘,使得设备的整体造型更加美观。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装配造型用的吸塑件的结构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合理设置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或第二扣合槽23)的尺寸、或通过选取合适材质(如具有弹塑性)的材料、或通过设置粗糙表面,使得在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第二扣合件22(或第二扣合槽23)插接到位以进行扣合连接时,实现第一扣合件12与第二扣合件22的连接与限位,使得二者之间不易脱离。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要求保护两个零件之间的装配结构,该结构在应用于装配组件(如设备的面板组件)中时,该装配组件中可包含多组所述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此时,对于装配组件中的某一零件而言,其可能既为所述第一吸塑件11、又为所述配合零件21。例如,对于面板组件中的前面板而言,前面板可以既设有所述第一扣合件12和所述第二扣合件22;前面板通过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侧面板扣合连接时,所述前面板为第一吸塑件11;前面板通过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与顶板扣合连接时,前面板为配合零件21。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外观面的完整性与美观性,采用粘贴、或一体成型等不影响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外观面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一扣合件12。
具体地,所述第一扣合件12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或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一体成型;如此,既可以使得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外观面无螺钉,更加美观,又可以避免所述第一吸塑件11起翘。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扣合件12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时,采用粘贴材料将第一扣合件12粘贴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粘贴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结构胶、无影胶、免钉胶、502胶、极速胶、AB、3M双面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选取具有合适强度的粘贴材料。
进一步地,当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装配连接的配合零件21为第二吸塑件时,所述第二扣合部采用固定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第二扣合件22,无需在所述第二吸塑件上开设第二扣合槽23,影响第二吸塑件的整体外观。
具体地,所述第二吸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所述第二吸塑件的外观面的完整性与美观性,采用粘贴、或一体成型等不影响所述第二吸塑件的外观面的方式,设置所述第二扣合件22。
具体地,所述第二扣合件22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装配面,或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装配面;如此,既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吸塑件的外观面无螺钉,更加美观,又可以避免所述第二吸塑件起翘。
具体地,当所述第二扣合件22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二吸塑件时,采用粘贴材料将第二扣合件22粘贴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粘贴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结构胶、无影胶、免钉胶、502胶、极速胶、AB、3M双面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选取具有合适强度的粘贴材料。
进一步地,当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装配连接的配合零件21为配合钣金件、且所述第二扣合部为所述第二扣合件22时,所述第二扣合件22可以通过但不限于螺钉连接、焊接、粘贴固定、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所述配合钣金件。
具体地,当设备机组面板组件中包括配合钣金件,且该配合钣金件的外表面不承担主要装饰功能时,可以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将所述第二扣合件22固定于所述配合钣金件,并且可以在不显眼的位置穿设螺钉,以最大化避免螺钉对设备外观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通过插接扣合实现连接,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的尺寸经过设计,使得在插接过程中,需要施加一定压力,才能将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插接扣合,二者插接扣合完成后,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紧密接触,二者之间摩擦力和/或弹性力防止二者沿插接方向脱离;需要将第一扣合件12 脱离第二扣合件22时,需要提供一定外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吸塑扣合件,吸塑扣合件具有一定弹性;如此,既便于加工所述第一扣合件12,又有利于在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扣合连接后,保持二者的扣合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配合零件21为第二吸塑件时,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吸塑扣合件;如此,既便于加工所述第二扣合件22,又有利于在第二扣合件2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扣合连接后,保持二者的扣合状态。
进一步地,当所述配合零件21为配合钣金件时,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钣金扣合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至少可以通过如下几种实施方式实施:
实施方式一:
如图7-15所示,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固定条31;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22,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U型板32。
进一步地,当所述配合零件21为配合钣金件时,将所述U型板32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配合钣金件上,当所述配合零件21为第二吸塑件时,将U型板32 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二吸塑件上。
具体地,所述固定条31包括凸起部311,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凸起部 311两端的折板部312,所述折板部312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凸起部 311相对所述第一吸塑件11凸出,并在所述凸起部311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之间配合形成插接孔;
所述U型板3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321、连接板322和扣接板333,所述固定板321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所述扣接板333扣入所述插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扣合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的固定与限位。
具体地,在所述U型板32与所述固定条31扣接后,所述连接板322抵接所述固定条31,以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孔中的最小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扣接板333的厚度,如此设置,需要施加一定外力,才能使所述U型板32与所述固定条31扣接,完成扣接后,二者能够保持扣接状态,二者之间的相对摩擦力阻止二者相互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311的凸起高度约等于一个扣接板333的高度。
具体地,所述凸起部311相对于所述折板部312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扣接板333的厚度,如此,使得所述插接孔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扣接板333 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311相对于所述折板部312凸起的高度与所述扣接板333的厚度之间的比值为0.7-0.9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该比值,以保证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2的可靠扣合。
实施方式二:
如图7-9所示,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U型板32;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22,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固定条31。
具体地,所述固定条31包括凸起部311,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凸起部 311两端的折板部312,所述折板部312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凸起部 311相对所述第一吸塑件11凸出,并在所述凸起部311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之间配合形成插接孔;
所述U型板3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321、连接板322和扣接板333,所述固定板321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所述扣接板333扣入所述插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扣合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的固定与限位。
具体地,在所述U型板32与所述固定条31扣接后,所述连接板322抵接所述固定条31,以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311的凸起高度约等于一个扣接板333的高度。
实施方式三:
如图16-23所示,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加强筋41,所述第二扣合部为设于所述配合零件21的第二扣合槽23;所述加强筋41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加强筋41远离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一端扣入所述第二扣合槽23,以使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扣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41为具有折弯的加强筋41,所述加强筋41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4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411、折弯部412和卡接部413,所述固定部411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卡接部413扣入所述第二扣合槽23,所述折弯部412抵接所述第二扣合槽23的槽壁,以实现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配合零件21为配合钣金件,所述配合钣金件包括钣金本体 211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本体211的端部的侧板212,所述第二扣合槽23设于所述侧板212;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端部抵接所述钣金本体211,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抵接所述侧板212,所述卡接部413抵接所述侧板212。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212相对所述钣金本体211折弯,以在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钣金件扣合装配时,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端部抵接所述钣金本体211,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抵接所述侧板212,从而实现第一吸塑件11与配合钣金件之间的相互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41为弹性加强筋41。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第一扣合槽的尺寸,以保证所述加强筋41与所述第一扣合槽扣合后,实现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钣金件之间连接与限位。
实施方式四:
如图24-30所示,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相对所述第一吸塑件11凸出的凸台结构51,所述凸台结构51设有配合孔511;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 22,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固定体52,所述固定体5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另一端穿入所述配合孔511中,以使所述第一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结构之间扣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结构51沿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厚度方向向外凸出,所述固定体52垂直地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通过固定体52穿过所述凸台结构51中的配合孔511,实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的垂直扣合,以实现连接与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台结构51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零件21为配合钣金件;所述固定体52通过螺钉连接、焊接或其他固定方式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零件21也可以为吸塑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体52为台体;所述固定体52包括固定端面521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端面521的两端的第一端面522和第二端面523,所述第一端面522与所述固定端面521垂直,所述第二端面523相对于所述固定端面521 倾斜;所述第一端面522、所述第二端面523分别与所述配合孔511上相对的两孔壁抵接。
通过采用倾斜的第二端面523的固定体52,在将所述固定体52插入所述凸台结构51的配合孔511时,所述倾斜的第二端面523起到导向作用,直至所述第二端面523抵接所述配合孔511的孔壁,此时,通过倾斜的第二端面523与垂直的第一端面522之间的配合,所述固定体52卡入所述配合孔511中,实现第一吸塑件11与配合零件21的连接与限位。
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所述固定体52、所述配合孔511的尺寸。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体52包括安装板、及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两端的两块侧板212;所述侧板212为直角三角形侧板212、或直角梯形侧板212,所述侧板212的底边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侧板212与所述安装板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泵机组面板,所述机组面板包括若干组所述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所述机组面板包括由至少两个侧板212连接形成的侧框,以及装配于所述侧框顶部的顶板,以及装配于所述侧框底部的底板;所述侧板 212与所述侧板212之间,通过所述加强筋41与所述第二扣合槽23的扣接实现连接与限位;所述侧板212与所述顶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条31与所述U型板 32的扣接实现连接与限位;所述侧板212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所述凸台结构 51与所述固定体52之间的扣接实现连接与限位。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吸塑件(11)与第一扣合件(12);所述第一吸塑件(11)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所述第一扣合件(12)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
第二安装结构,包括配合零件(21)与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二扣合部为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的第二扣合件(22),或为设于所述配合零件(21)的第二扣合槽(23);所述第二扣合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扣合件(12)扣接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零件(21)为第二吸塑件或配合钣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12)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或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与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配合零件(21)为第二吸塑件,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22)时,所述第二吸塑件具有相对设置的装配面和外观面,所述第二扣合件(22)粘贴固定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装配面,或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吸塑件的装配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固定条(31)或U型板(32);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22),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U型板(32)或固定条(31);
所述固定条(31)包括凸起部(311),还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凸起部(311)两端的折板部(312),所述折板部(312)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或所述配合零件(21),所述凸起部(311)与第一吸塑件(11)或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配合形成插接孔;
所述U型板(32)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板(321)、连接板(322)和扣接板(333),所述固定板(321)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或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扣接板(333)扣入所述插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之间扣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固定条(31),所述折板部(312)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所述U型板(32),所述U型板(32)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所述凸起部(311)相对于所述折板部(312)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扣接板(333)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加强筋(41),所述第二扣合部为设于所述配合零件(21)的第二扣合槽(23);所述加强筋(41)远离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一端扣入所述第二扣合槽(23),以将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扣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1)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411)、折弯部(412)和卡接部(413),所述固定部(411)固定于所述第一吸塑件(11);所述卡接部(413)扣入所述第二扣合槽(23),所述折弯部(412)抵接所述第二扣合槽(23)的槽壁;所述配合零件(21)为配合钣金件,所述配合钣金件包括钣金本体(211)以及连接于所述钣金本体(211)的端部的侧板(212),所述第二扣合槽(23)设于所述侧板(212);所述卡接部(413)抵接所述侧板(212),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端部抵接所述钣金本体(211),所述第一吸塑件(11)的装配面抵接所述侧板(212)。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件(12)为相对所述第一吸塑件(11)凸出的凸台结构(51),所述凸台结构(51)设有配合孔(511);所述第二扣合部为第二扣合件(22),所述第二扣合件(22)为固定体(52),所述固定体(5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配合零件(21),另一端穿入所述配合孔(511)中,以将所述第一吸塑件(11)与所述配合零件(21)扣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52)为台体;所述固定体(52)包括固定端面(521)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端面(521)的两端的第一端面(522)和第二端面(523),所述第一端面(522)与所述固定端面(521)垂直,所述第二端面(523)相对于所述固定端面(521)倾斜;所述第一端面(522)、所述第二端面(523)分别与所述配合孔(511)上相对的两孔壁抵接。
CN202021905259.8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830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5259.8U CN21383038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05259.8U CN21383038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0388U true CN213830388U (zh) 2021-07-30

Family

ID=7700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05259.8U Active CN213830388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03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7598B (zh) 壳体卡固结构
US20060272855A1 (en) HF sealing strips
CN213830388U (zh) 一种吸塑件扣合安装结构
US5423500A (en) Flat bracket for wall mount speakers
CN101920684A (zh) 一种采用组合装配的卡扣结构
JP2008095374A (ja) 接続枠及び枠用コーナージョイント部材
CN216211987U (zh) 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399539U (zh) 一种卡接固定装置、柜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1777202U (zh) 一种采用组合装配的卡扣结构
CN210272637U (zh) 一种天线边界调试件紧固装置
CN221036152U (zh) 面板和空调器
CN218141412U (zh) 散热器格栅及车辆
CN216159386U (zh) 外观无螺钉的机组外壳和热泵
CN217227451U (zh) 汽车散热器格栅装饰条的安装结构
CN112012421A (zh) 一种墙板的安装结构
CN219491539U (zh) 一种石塑阴角装饰板模块化快速安装结构
CN110805219A (zh) 一种集成墙面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17330008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260494U (zh) 用于空调器的面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822384U (zh) 一种抽屉
CN215888844U (zh) 一种空调位置回风口跌级吊顶模块
CN219760842U (zh) 柜体装置及变频器
CN217604382U (zh) 一种热水器外壳组件及热水器
CN211557715U (zh) 显示盒
CN210861587U (zh) 卡扣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