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8229U - 管状发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管状发热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8229U
CN213818229U CN202022717863.4U CN202022717863U CN213818229U CN 213818229 U CN213818229 U CN 213818229U CN 202022717863 U CN202022717863 U CN 202022717863U CN 213818229 U CN213818229 U CN 213818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generating
heating
tubular
electrod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178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小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chengda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chengd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chengda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chengda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178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8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8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82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面相接并沿该端面环绕设置的至少两个发热部、连接在所述发热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电极部;所述发热部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发热部的对应一侧相对且留有间隙;至少两个所述发热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形成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发热组件,用于雾化装置中,整体呈管状,通过连接部的设置将相对独立的至少两个发热部连接为一体并形成串联连接,不仅提高发热组件的结构强度,相对于同体积的其他发热件能够具有更大的电阻值。电极部位于发热组件的同一端,方便在雾化装置中装配以及与电池连接。

Description

管状发热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加热雾化可以将液体分散成为较小的颗粒,使得液体分子在空间内更为分散,广泛的应用在医疗、农业、家电、电子消费品等行业,而加热雾化领域由于其易于实现,对大多数液体均可实现雾化在近些年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加热雾化的核心零部件的加热体,创新尤为重要。
目前,在加热雾化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加热体为柱状加热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发热丝螺旋形成的柱状加热体,另一种是网格状发热片卷绕成C形的管状加热体。该两种加热体的两个电极都是分别设置在加热体的相对两端,这样带来以下问题:1、电极在两端需要通过电极引脚引出到同一端,在设计时引线占用空间,造成加热体外面的导液材料包裹和匹配时要避开引线的位置,装配难度较大;2、C形的管状加热体周向上非整圆形状,径向支撑力不足,容易变形造成与导液材料接触不良。
另外,目前的柱状加热体发热量不易调节,生产组装时容易发生尺寸变化,影响产品的一致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装配且结构强度高的管状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面相接并沿该端面环绕设置的至少两个发热部、连接在所述发热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电极部;
所述发热部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发热部的对应一侧相对且留有间隙;至少两个所述发热部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形成串联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部上设有镂空结构。
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包括沿所述发热部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通槽和/或多个缺口;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形成至少一个发热线路;
所述发热线路呈迂回弯折状、折线状或波浪状。
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形成两个所述发热线路,两个所述发热线路相接且相对称。
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形成三个所述发热线路,其中两个所述发热线路间隔且相对称,另一所述发热线路连接在前两个所述发热线路之间。
优选地,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形成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发热区,每一所述发热区包括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所述发热线路。
优选地,所述通槽和缺口的宽度均一。
优选地,在所述发热部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发热线路中部的通槽和/或缺口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发热线路两端的通槽和/或缺口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发热线路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发热部的壁厚为0.03mm-0.5mm。
优选地,所述电极部上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
优选地,所述管状发热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发热部;每一所述发热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一所述电极部。
优选地,所述管状发热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极部的电极引脚。
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发热组件,用于雾化装置中,整体呈管状,通过连接部的设置将相对独立的至少两个发热部连接为一体并形成串联连接,不仅提高发热组件的结构强度,相对于同体积的其他发热件能够具有更大的电阻值。
另外,电极部位于发热组件的同一端,方便在雾化装置中装配以及与电池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10、至少两个发热部20、至少两个电极部30以及连接电极部30的电极引脚40。
在整个发热组件的轴向上,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分别位于其相对两端上,发热部20位于中部位置且连接在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之间。
其中,连接部10具有相对的两个环形的端面,发热部20与连接部10的一端面相接,并且沿该端面环绕设置,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间隔(不相接)。电极部30连接在发热部20远离连接部10的一端,电极部30之间也间隔,分布对应正极和负极,每一电极部30连接一电极引脚40,用于连接电池等电源的正、负极。
每一发热部20具有相对的两侧,每一侧与相邻的另一发热部20的对应一侧相对且留有间隙50。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通过连接部10形成串联连接,从而以串联方式外接电源,相对于同体积的其他发热件能够具有更大的电阻值。
在整个发热组件中,连接部10的设置将相对独立的至少两个发热部20连接为一体,提高发热组件的管状结构的强度。至少两个电极部30位于发热组件的同一端,方便在雾化装置中装配以及与电池连接。
发热部20上设有镂空结构,使得发热部20上形成发热线路21等发热结构,发热的线路长且面积减小,较于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电阻大,从而通电后产生热量较多。此外,还能够通过调节发热线路21的宽度、间距等来调整其发热量。
进一步地,镂空结构可包括沿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通槽201和/或多个缺口202;该镂空结构的设置使发热部20形成至少一个发热线路21。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发热部20;每一发热部20远离连接部10的一端连接一电极部30。每一发热部20上的镂空结构包括多个通槽201和多个缺口202。其中,多个通槽201沿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在每相邻的两个通槽201之间设置两个缺口202,两个缺口202间隔相对。通槽201和缺口202的设置使得发热部20在其长度方向上包括多个依次相接的发热环,相对的两个缺口202之间的间隔部203形成连接发热环的连接结构。
按发热部20的中线对其划分,可分成两个以其中线为对称轴的发热线路21,即两个发热线路21相接且相对称;两个发热线路21并联。每一发热线路21可以如图2所示的迂回弯折状,还可以是折线状或波浪状等其他形式。
考虑到发热组件整体的强度,位于发热部20中线位置上的间隔部203(相对的两个缺口202之间)的宽度L1优选≥2倍缺口202的宽度L2。
在管状发热组件中,发热部的壁厚为0.03mm-0.5mm。或者,管状发热组件的管状部分(包括连接部10、发热部20和电极部30)为一体结构,整体壁厚为0.03mm-0.5mm。
管状发热组件可由不锈钢合金、镍铬合金、铁铬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基合金、哈氏合金等金属材料通过切割(具体的有线切割、激光切割、电火花等)等加工方式制成。
作为选择,管状发热组件的管状部分(包括连接部10、发热部20和电极部30)可采用管体作为基体,通过切割等加工方式在其上形成连接部10、发热部20和电极部30,并在发热部20上加工镂空结构以形成发热线路21。或者,管状发热组件的管状部分(包括连接部10、发热部20和电极部30)可采用金属片作为基体,通过切割等加工方式在其上形成平板状的连接部10、平板状的发热部20和平板状的电极部30,并在发热部20上加工镂空结构以形成发热线路21,最后将加工后的金属片卷曲加工为管状,将连接部10的两端焊接在一起即可。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发热组件,根据所需的直径需要,可以对其发热部20的数量进行增减、对发热部20的宽度增减等方式来调整发热组件的整体的直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中,发热部20上的镂空结构包括多个沿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并交错的缺口202。多个缺口202的设置使发热部20形成一个发热线路21。
发热部20上形成一个发热线路21,较于形成两个或以上发热线路21的发热部20,利于在宽度上减少设置,形成直径较小的发热组件。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不同于上述第一实施的是:每一发热部20上镂空结构的设置使发热部20形成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发热区,每一发热区包括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发热线路21。因此,每一发热部20上具有四个发热线路21,四个发热线路21在发热部20的宽度方向上依次相接。
该实施例的发热部20的设置,较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适用于直径要求较大的管状发热组件。
可以理解地,对于直径要求相同的管状发热组件,发热部20也可以根据发热量、雾化效果等要求形成一个或多个发热线路21。
结合图2-4,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中,通槽201和缺口202的宽度均一设置,即在发热部20上,多个通槽201的宽度相等,多个缺口202的宽度也相等,且通槽201和缺口202的宽度也可相等设置。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中,不同于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在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发热线路21中部的通槽201和/或缺口202的宽度大于位于发热线路21两端的通槽201和/或缺口202的宽度。
由于热辐射原理,发热部20中部位置的温度较高,高于发热部20两端的温度,因此,通过将发热线路21中部的通槽201和/或缺口202的宽度大于位于发热线路21两端的通槽201和/或缺口202的宽度设置,使得发热线路21中部间距大,两端的间距较小,使发热部20的整体发热量较为均匀。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10、至少两个发热部20、至少两个电极部30以及连接电极部30的电极引脚40。
在整个发热组件的轴向上,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分别位于其相对两端上,发热部20位于中部位置且连接在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之间。连接部10具有相对的两个环形的端面,发热部20与连接部10的一端面相接,并且沿该端面环绕设置,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间隔(不相接)。电极部30连接在发热部20远离连接部10的一端,电极部30之间也间隔,分布对应正极和负极,每一电极部30连接一电极引脚40,用于连接电池等电源的正、负极。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通过连接部10形成串联连接,从而以串联方式外接电源,相对于同体积的其他发热件能够具有更大的电阻值。
发热部20上设有镂空结构,使得发热部20上形成发热线路21等发热结构,发热的线路长且面积减小,较于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电阻大,从而通电后产生热量较多。此外,还能够通过调节发热线路21的宽度、间距等来调整其发热量。
通过镂空结构的设置,每一发热部21上可形成一个或以上的发热线路21,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发热部21上的通槽和/或缺口的宽度设置可以均一或不均一设置,具体可参考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或者第四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不同于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中,发热线路21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通孔204。通孔204的设置增大发热线路21的表面积,热效率更高,还能使得发热线路21更快的散热。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10、至少两个发热部20、至少两个电极部30以及连接电极部30的电极引脚40。
在整个发热组件的轴向上,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分别位于其相对两端上,发热部20位于中部位置且连接在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之间。连接部10具有相对的两个环形的端面,发热部20与连接部10的一端面相接,并且沿该端面环绕设置,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间隔(不相接)。电极部30连接在发热部20远离连接部10的一端,电极部30之间也间隔,分布对应正极和负极,每一电极部30连接一电极引脚40,用于连接电池等电源的正、负极。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通过连接部10形成串联连接,从而以串联方式外接电源,相对于同体积的其他发热件能够具有更大的电阻值。
发热部20上设有镂空结构,使得发热部20上形成发热线路21等发热结构,发热的线路长且面积减小,较于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电阻大,从而通电后产生热量较多。此外,还能够通过调节发热线路21的宽度、间距等来调整其发热量。
发热部20上镂空结构及发热线路21等的具体设置,可参考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电极部30上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301。镂空部301可以是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通孔结构。镂空部301优选设置在电极部30靠近发热部20的端部上。
由于考虑到发热部20的热量会传导到电极部30,造成电极部30的安装位置温度较高,因此,通过在电极部30设置镂空部301,减小其导热面积,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使得电极部30的温度和发热部20相比温差较小。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10、与连接部10的一端面相接并沿该端面环绕设置的至少两个发热部20、连接在发热部20远离连接部10的一端的电极部30。
发热部20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与相邻的另一发热部20的对应一侧相对且留有间隙;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通过连接部10形成串联连接。每一发热部20连接一个电极部30,因此电极部30之间间隔,分布对应正极和负极,每一电极部30连接一电极引脚40,用于连接电池等电源的正、负极。
发热部20上设有镂空结构,使得发热部20上形成发热线路21等发热结构,发热的线路长且面积减小,较于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电阻大,从而通电后产生热量较多。此外,还能够通过调节发热线路21的宽度、间距等来调整其发热量。
本实施例中,镂空结构包括沿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通槽201和多个缺口202,使发热部20形成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发热线路21。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通过菱形的通槽201和三角形的缺口202的设置,使得形成的每一发热线路21呈折线状或波浪状,整个发热部20呈网格状。
如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不同于上述第七实施例的是:镂空结构包括沿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通槽201和多个缺口202,使发热部20形成三个发热线路21,其中两个发热线路21间隔且相对称,另一发热线路21连接在前两个发热线路21之间。其中,通过菱形的通槽201和三角形的缺口202的设置,使得形成的每一发热线路21呈折线状或波浪状,整个发热部20呈网格状。
在上述第七、第八实施例中,发热线路21间距、通孔的设置,电极部30上镂空部的设置等均可根据需要设置,具体可参考第一至第六实施例相关设置。
在上述的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电极引脚40呈条状,形成电极引线。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的管状发热组件,包括环状的连接部10、至少两个发热部20、至少两个电极部30以及连接电极部30的电极引脚40。
在整个发热组件的轴向上,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分别位于其相对两端上,发热部20位于中部位置且连接在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之间。连接部10具有相对的两个环形的端面,发热部20与连接部10的一端面相接,并且沿该端面环绕设置,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间隔(不相接)。电极部30连接在发热部20远离连接部10的一端,电极部30之间也间隔,分布对应正极和负极,每一电极部30连接一电极引脚40,用于连接电池等电源的正、负极。至少两个发热部20之间通过连接部10形成串联连接,从而以串联方式外接电源,相对于同体积的其他发热件能够具有更大的电阻值。
发热部20上设有镂空结构,使得发热部20上形成发热线路21等发热结构,发热的线路长且面积减小,较于连接部10和电极部30电阻大,从而通电后产生热量较多。此外,还能够通过调节发热线路21的宽度、间距等来调整其发热量。
根据需要,本实施例中,电极部30上可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301,通过在电极部30设置镂空部301,减小其导热面积,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使得电极部30的温度和发热部20相比温差较小。镂空部301可以是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状的通孔结构。镂空部301优选设置在电极部30靠近发热部20的端部上。
区别于上述第一至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电极引脚40为自电极部30远离发热部20的一端向外延伸的电极片。电极片进一步还可以相对电极部30弯折设置,增大与电池等电源的连接面积,还可以形成支撑脚,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发热组件,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多边形等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的管状发热组件应用于雾化装置中,雾化装置的导液件可以穿设在管状发热组件内,导液件的外表面与管状发热组件的内表面相接触,实现导液并加热雾化。或者,导液件套设在管状发热组件的外周,导液件的内表面与管状发热组件的内表面相接触,实现导液并加热雾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连接部(10)、与所述连接部(10)的一端面相接并沿该端面环绕设置的至少两个发热部(20)、连接在所述发热部(20)远离所述连接部(10)的一端的电极部(30);
所述发热部(20)相对两侧中的每一侧与相邻的另一所述发热部(20)的对应一侧相对且留有间隙(50);至少两个所述发热部(20)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10)形成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20)上设有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包括沿所述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通槽(201)和/或多个缺口(202);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20)形成至少一个发热线路(21);
所述发热线路(21)呈迂回弯折状、折线状或波浪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20)形成两个所述发热线路(21),两个所述发热线路(21)相接且相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20)形成三个所述发热线路(21),其中两个所述发热线路(21)间隔且相对称,另一所述发热线路(21)连接在前两个所述发热线路(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结构的设置使所述发热部(20)形成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发热区,每一所述发热区包括两个相接且相对称的所述发热线路(2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01)和缺口(202)的宽度均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热部(2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发热线路(21)中部的通槽(201)和/或缺口(202)的宽度大于位于所述发热线路(21)两端的通槽(201)和/或缺口(202)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线路(21)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通孔(204)。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20)的壁厚为0.03mm-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部(30)上设有至少一个镂空部(301)。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发热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发热部(20);每一所述发热部(20)远离所述连接部(10)的一端连接一所述电极部(30)。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管状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发热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电极部(30)的电极引脚(40)。
CN202022717863.4U 2020-11-20 2020-11-20 管状发热组件 Active CN213818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863.4U CN213818229U (zh) 2020-11-20 2020-11-20 管状发热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17863.4U CN213818229U (zh) 2020-11-20 2020-11-20 管状发热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8229U true CN213818229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6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17863.4U Active CN213818229U (zh) 2020-11-20 2020-11-20 管状发热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8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75110B2 (ja) 連続的な螺旋バッフル熱交換器
KR20220033044A (ko) 배기가스 히터
CN213818229U (zh) 管状发热组件
US2646972A (en) Fin type radiator
CN217284771U (zh) 一种发热体
US20210329745A1 (en) He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use
CN112512143A (zh) 管状发热组件
JP2010528221A (ja) 増加した電気抵抗を持つゾーンを有する、電気的な加熱が可能なハニカム構造体
TWI454651B (zh) The structure and configuration of capillary structure of hot plate
EP4111893B1 (en) Atomizing unit and atomizing device
WO2022104726A1 (zh) 管状发热组件
US4357521A (en)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 for fluid media
JP5379024B2 (ja) 電気炉用インサート
CN217284768U (zh) 一种发热体
EP3424363A1 (en) Resistive element applied to heating equipment
CN215531644U (zh) 一种发热体及雾化设备
WO2023193208A1 (zh) 发热管、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9537468U (zh) 发热件及雾化芯
CN217851362U (zh) 一种螺旋状发热元件
CN216059226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KR200318770Y1 (ko) 히터용 코일
CN213586318U (zh) 一种发热组件
CN216627502U (zh) 一种发热体、雾化芯以及雾化器
US11913736B2 (en) Continuous helical baffle heat exchanger
CN213587435U (zh) 螺旋型片状发热丝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1

Address after: 518000 101, Building C1-2, Tongfu Dongying Industrial Park, Xinhe Avenue, Gonghe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UACHENGDA PRECIS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3rd floor, building 6, Lijin factory, Ho 2 Industrial Park, 2082 Jincheng Road, Ho 2 community, Shaji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uachengda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