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7588U -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7588U
CN213817588U CN202021935709.8U CN202021935709U CN213817588U CN 213817588 U CN213817588 U CN 213817588U CN 202021935709 U CN202021935709 U CN 202021935709U CN 213817588 U CN213817588 U CN 213817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output
primary sid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357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炜旭
曾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357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7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7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7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该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包含变压器、一次侧开关以及一次侧控制电路。其中,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以根据电流感测信号与反馈信号,产生脉宽调制信号,以操作一次侧开关,而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一次侧控制电路包括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放大器电路以及转导放大电路。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用以将电流感测信号,反馈比较补偿信号,而产生脉宽调制信号,其中电流感测信号相关于流经一次侧开关的一次侧电流。转导放大电路放大补偿信号而产生补偿电流,以反馈调整内部电压或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输出电压。

Description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一次侧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图1揭示一种现有技术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用以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其包含整流电路11、变压器12、一次侧开关S1、一次侧控制电路13、分压电路14、取样保持电路15以及电流感测电路16。
如图1所示,整流电路11接收交流电压Vac,并对交流电压Vac整流后产生输入电压Vin。一次侧控制电路13根据电流感测信号Vcs与反馈信号Vfb,产生脉宽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GATE,以控制一次侧开关S1以切换变压器12中的一次侧绕组W1,而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使二次侧绕组W2于输出节点OUT产生输出电源。其中,输入电源包括输入电压Vin与输入电流Iin,输出电源包括输出电压Vout与输出电流Iout。当一次侧开关S1导通时,电能储存于一次侧绕组W1;当一次侧开关S1不导通时,储存于一次侧绕组W1的电能将由一次侧绕组W1转移至二次侧绕组W2,而在输出节点OUT产生输出电源。辅助绕组WA以电磁感应方式,感测输出电压Vout。
当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用以作为充电器电源,提供输出电源,供应给负载电路17充电。在先前的充电器电源中,通常需要一个稳定的电源来提供给负载电路17,以完成连续充电的功能。但在目前的充电器电源的规格中,输出电流Iout具有频率为数十至数百赫兹(Hz)的脉冲式的充电脉波,来提供负载电路17实现充电。此一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前述连续充电方式中,因为负载电路17连续充电而造成负载电路17过热的问题。另外,由于充电器电源有低成本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应用电路中,充电器电源通常使用一次侧稳压电路(primary-side regulator)来实现。
一次侧稳压电路电路不像二次侧稳压电路(secondary-side regulator)(未示出)可以随时侦测到输出电压Vout,其输出电压Vout的侦测必需通过输出电压Vout的每一个脉波,经由变压器12的辅助绕组的电磁感应后,才能产生反馈信号Vfb,而得到输出电压Vout的信息。此外,为了达到轻载时减少功率的消耗,在轻载时会将充电器电源的操作频率降低(输出电流Iout的充电脉波的频率),如果在此时负载电路17突然从轻载变为重载(输出电流Iout突然上升),其输出电压Vout无法马上反应出此突然的变化,必需经由下一次的切换才能得知输出电压Vout由于瞬间抽载而急速下降,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才开始经由反馈机制,而产生更多输出电源,以将输出电压Vout提升到稳态时的电压位准。
当负载电路17再从重载变为轻载(输出电流Iout突然下降),此时输出电压Vout会因为过多的能量无法释放,而造成输出电压Vout突然升高,过高的输出电压Vout进而通过反馈机制,将输出电压Vout慢慢调整回到原本稳态时的电压。在系统厂的规格中,通常会要求在动态抽载时,最低的输出电压Vout不能低到让电路无法工作,另外,输出电压Vout在动态抽载的峰对峰值,也必需尽可能的降低。
图2显示现有技术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输出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的信号波形示意图。现有技术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在反馈机制中,感测到负载变化时,在轻载(输出电流Iout的位准为“低”)改变为重载(输出电流Iout的位准为“高”)及重载改变为轻载时,分别对应提高/降低一次侧开关S1的操作频率,相对于不改变一次侧开关S1的操作频率,可以使得返驰式电源转换器1回到稳态的响应时间降低。一般而言,一次侧开关S1的操作频率,大约在数百KHz到数千KHz。由于每次输出电压Vout都必需调节于稳态的位准reg,输出电压Vout的峰对峰值会是过冲(overshoot)位准Sov1,加上下冲(undershoot)位准Sud1,可能会过大而损坏元件。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其一次侧控制电路,不仅可以让最低的输出电压符合规定;另外更重要的,还可以有效降低输出电压在动态抽载的峰对峰值。
实用新型内容
就其中一个观点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包含:一变压器,以电性绝缘的方式耦接于一输入电源与一输出电源之间,其包括:一一次侧绕组,耦接于该输入电源;一二次侧绕组,耦接于一输出节点;以及一辅助绕组,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该输出电源,而产生一内部电压,其中该内部电压正相关于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压;一一次侧开关,耦接于该一次侧绕组,用以切换该一次侧绕组以转换该输入电源,而使该二次侧绕组于该输出节点产生该输出电源;以及一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以根据一电流感测信号与相关于该内部电压的一反馈信号,产生一脉宽调制(pulse widthmodulation,PWM)信号,以操作该一次侧开关,而将该输入电源转换为该输出电源;其中该一次侧控制电路包括:一PWM信号产生电路,用以将一电流感测信号,反馈比较一补偿信号,而产生该PWM信号,其中该电流感测信号相关于流经该一次侧开关的一一次侧电流;一放大器电路,用以放大该反馈信号与一参考电压的差值,而产生该补偿信号;以及一转导放大电路,放大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补偿电流,以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或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就另一观点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于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一返驰式电源转换器,该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以根据一电流感测信号与一反馈信号,产生一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以操作一一次侧开关,而将一输入电源转换为一输出电源,其中一变压器以电性绝缘的方式耦接于该输入电源与该输出电源之间,其具有一一次侧绕组,耦接于该输入电源;一二次侧绕组,耦接于一输出节点;以及一辅助绕组,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该输出电源,而产生一内部电压,其中该内部电压正相关于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压;其中该反馈信号相关于该内部电压;该一次侧控制电路包含:一PWM信号产生电路,用以将一电流感测信号,反馈比较一补偿信号,而产生该PWM信号,其中该电流感测信号相关于流经该一次侧开关的一一次侧电流;一放大器电路,用以放大该反馈信号与一参考电压的差值,而产生该补偿信号;以及一转导放大电路,放大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补偿电流,以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或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型态中,该输出电源用以供应电源给一负载电路,且于该负载电路改变而使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流上升时,该一次侧控制电路调节该输出电压于一第一预设位准,且于该负载电路改变而使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流下降时,该一次侧控制电路调节该输出电压于一第二预设位准,其中该第一预设位准低于该第二预设位准。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型态中,该PWM信号产生电路包括:一比较电路,用以比较该电流感测信号与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比较信号;以及一状态电路,用以根据该比较信号以及一频率信号,产生该PWM信号。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型态中,该放大器电路包括:一转导比较器,用以比较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电压,并对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电压的差值,执行转导放大操作,而产生一转导放大电流;以及一电阻电容(RC)电路,用以接收该转导放大电流,以对其中的一电容充电,而产生该补偿信号。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型态中,该转导放大电路与该辅助绕组耦接,用以转导放大相关于该补偿信号的一电容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补偿电流,输入与该辅助绕组串联的一分压电路,借此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型态中,该转导放大电路与该转导比较器耦接,用以转导放大相关于该补偿信号的一电容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补偿电流,输入与该转导比较器的一输入端电连接的一参考电阻,借此反馈调整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应当更容易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所实现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一种现有技术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示意图。
图2显示现有技术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信号波形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一种较具体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另一种较具体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在较高频率下的信号波形比较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在较低频率下的信号波形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均属示意,主要意在表示各电路间的耦接关系,以及各信号波形之间的关系,至于电路、信号波形与频率则并未依照比例绘制。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一种实施例(返驰式电源转换器3)。返驰式电源转换器3包含整流电路31、变压器32、一次侧开关S1、一次侧控制电路33、分压电路34、取样保持电路35以及电流感测电路36。如图3所示,整流电路31接收交流电压Vac,并对交流电压Vac整流后产生输入电压Vin。整流电路31例如但不限于为桥式整流电路,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与赘述。
变压器32包含一次侧绕组W1、二次侧绕组W2与辅助绕组WA。一次侧绕组W1耦接于输入电源,其中输入电源包括输入电压Vin与输入电流Iin。二次侧绕组W2耦接于输出节点OUT。辅助绕组WA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输出电源,并以电磁感应方式,感应输出电压Vout,而产生内部电压Vdd,其中内部电压Vdd正相关于输出电源的输出电压Vout。一次侧开关S1耦接于一次侧绕组W1,用以切换一次侧绕组W1以转换输入电源,而使二次侧绕组W2于输出节点OUT产生输出电源。如图3所示,位于变压器32的一次侧的电路,都电连接于参考电位REF;而位于变压器32的二次侧的电路,都电连接于接地电位GND。
一次侧控制电路33用以根据电流感测信号Vcs与相关于内部电压Vdd的反馈信号Vfb,产生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GATE,以操作一次侧开关S1,而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其中,取样保持电路35例如接收内部电压Vdd,并对内部电压Vdd取样保持后,产生反馈信号Vfb。其中,内部电压Vdd为分压电路34接收辅助绕组WA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后,取其分压后产生。
一次侧控制电路33包括PWM信号产生电路331、放大器电路333以及转导放大电路335。PWM信号产生电路331用以将电流感测信号Vcs,反馈比较补偿信号Vcom,而产生PWM信号GATE,其中电流感测信号Vcs相关于流经一次侧开关S1的一次侧电流Is1。放大器电路333用以放大反馈信号Vfb与参考电压的差值,而产生补偿信号Vcom。转导放大电路335放大补偿信号Vcom而产生补偿电流Icom,以反馈调整内部电压Vdd或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输出电压Vout。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的信号波形示意图。举例而言,请同时参考图3,当返驰式电源转换器3用以作为充电器电源,提供输出电源,供应给负载电路17充电,其中负载电路17例如但不限于为充电电池。如图4所示,输出电流Iout例如具有频率为数十至数百赫兹(Hz)的脉冲式的充电脉波,来提供负载电路17实现充电。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的输出电压Vout的信号波形示意图,于负载电路17改变而使输出电源的输出电流Iout上升时(如图4时间点t1的输出电流Iout),一次侧控制电路33调节输出电压Vout于第一预设位准reg1,且于负载电路17改变而使输出电源的输出电流Iout下降时(如图4时间点t2的输出电流Iout),一次侧控制电路33调节输出电压Vout于第二预设位准reg2,其中第一预设位准reg1低于第二预设位准reg2。
本实用新型的输出电压Vout在负载电路17于轻载与重载之间改变时,不需都要调节于如现有技术的单一稳态的位准reg,造成输出电压Vout的峰对峰值会是过冲(overshoot)位准Sov1,加上下冲(undershoot)位准Sud1,可能会过大而损坏元件。根据本实用新型,当负载电路17从轻载改变为重载,输出电流Iout由低位准“低”升高至高位准“高”,一次侧控制电路33将输出电压Vout自第二预设位准reg2调节至第一预设位准reg1;而在负载电路17从重载改变为轻载,输出电流Iout由高位准“高”降低至低位准“低”,一次侧控制电路33将输出电压Vout自第一预设位准reg1调节至第二预设位准reg2。如此一来,过冲(overshoot)位准Sov2与下冲(undershoot)位准Sud2都降低,且输出电压Vout的峰对峰值也仅为其中较大的下冲位准Sud2,相较于现有技术,输出电压Vout的峰对峰值将会是过冲位准与下冲(undershoot)位准之中的最大值,可以有效减少输出电压Vout锋对峰值。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一种较具体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返驰式电源转换器5包含整流电路51、变压器52、一次侧开关S1、一次侧控制电路53、分压电路54、取样保持电路55以及电流感测电路56。如图5所示,整流电路51接收交流电压Vac,并对交流电压Vac整流后产生输入电压Vin。
变压器52包含一次侧绕组W1、二次侧绕组W2与辅助绕组WA。一次侧绕组W1耦接于输入电源,其中输入电源包括输入电压Vin与输入电流Iin。二次侧绕组W2耦接于输出节点OUT。辅助绕组WA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输出电源,并以电磁感应方式,感应输出电压Vout,而产生内部电压Vdd,其中内部电压Vdd正相关于输出电源的输出电压Vout。一次侧开关S1耦接于一次侧绕组W1,用以切换一次侧绕组W1以转换输入电源,而使二次侧绕组W2于输出节点OUT产生输出电源。
一次侧控制电路53用以根据电流感测信号Vcs与相关于内部电压Vdd的反馈信号Vfb,产生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GATE,以操作一次侧开关S1,而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其中,取样保持电路55例如接收内部电压Vdd,并对内部电压Vdd取样保持后,产生反馈信号Vfb。其中,内部电压Vdd为分压电路54接收辅助绕组WA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后,取其分压后产生。
一次侧控制电路53包括PWM信号产生电路531、放大器电路533以及转导放大电路535。PWM信号产生电路531用以将电流感测信号Vcs,反馈后与补偿信号Vcom比较,而产生PWM信号GATE,其中电流感测信号Vcs相关于流经一次侧开关S1的一次侧电流Is1。放大器电路533用以放大反馈信号Vfb与参考电压Vref的差值,而产生补偿信号Vcom。在本实施例中,转导放大电路535放大相关于补偿信号Vcom的补偿信号Vcom’,而产生补偿电流Icom,以反馈调整内部电压Vdd,进而调整输出电压Vout。
在本实施例中,PWM信号产生电路531包括比较电路5311以及状态电路5313。比较电路5311用以比较电流感测信号Vcs与补偿信号Vcom,而产生比较信号COMP。状态电路5313例如但不限于如图5所示的正反器,接脚S接收频率信号CLK,接脚R用以接收比较信号COMP,并于输出接脚Q产生PWM信号GATE。正反器的操作机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予赘述。需说明的是,状态电路5313并不限于如图5所示的正反器,也可以为其他逻辑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返驰式电源转换器操作在不连续导通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时,其补偿信号Vcom与输出电流Iout会呈现正相关,在通过内部电路的设计,让输出电压Vout在不同负载下调节于不同的稳态值(如图4所示的第一预设位准reg1与第二预设位准reg2),进而改善在动态变化时的峰对峰输出电压Vout。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的一种较具体的实施方式示意图。如图6所示,返驰式电源转换器6包含整流电路61、变压器62、一次侧开关S1、一次侧控制电路63、分压电路64、取样保持电路65以及电流感测电路66。如图6所示,整流电路61接收交流电压Vac,并对交流电压Vac整流后产生输入电压Vin。
变压器62包含一次侧绕组W1、二次侧绕组W2与辅助绕组WA。一次侧绕组W1耦接于输入电源,其中输入电源包括输入电压Vin与输入电流Iin。二次侧绕组W2耦接于输出节点OUT。辅助绕组WA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输出电源,并以电磁感应方式,感应输出电压Vout,而产生内部电压Vdd,其中内部电压Vdd正相关于输出电源的输出电压Vout。一次侧开关S1耦接于一次侧绕组W1,用以切换一次侧绕组W1以转换输入电源,而使二次侧绕组W2于输出节点OUT产生输出电源。
一次侧控制电路63用以根据电流感测信号Vcs与相关于内部电压Vdd的反馈信号Vfb,产生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信号GATE,以操作一次侧开关S1,而将输入电源转换为输出电源。其中,取样保持电路65例如接收内部电压Vdd,并对内部电压Vdd取样保持后,产生反馈信号Vfb。其中,内部电压Vdd为分压电路64接收辅助绕组WA所产生的感应电压后,取其分压后产生。
一次侧控制电路63包括PWM信号产生电路631、放大器电路633以及转导放大电路635。PWM信号产生电路631用以将电流感测信号Vcs,反馈后与补偿信号Vcom比较,而产生PWM信号GATE,其中电流感测信号Vcs相关于流经一次侧开关S1的一次侧电流Is1。放大器电路633用以放大反馈信号Vfb与参考电压Vref的差值,而产生补偿信号Vcom。在本实施例中,转导放大电路635放大相关于补偿信号Vcom的补偿信号Vcom’,而产生补偿电流Icom,以反馈调整参考电压Vref,进而调整输出电压Vout。
在本实施例中,PWM信号产生电路631包括比较电路6311以及状态电路6313。比较电路6311用以比较电流感测信号Vcs与补偿信号Vcom,而产生比较信号COMP。状态电路6313例如但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正反器,接脚S接收频率信号CLK,接脚R用以接收比较信号COMP,并于输出接脚Q产生PWM信号GATE。正反器的操作机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予赘述。需说明的是,状态电路6313并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正反器,也可以为其他逻辑电路。
图7与图8分别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输出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在较高与较低频率下的输出电压Vout信号波形比较示意图。其中,图7显示输出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在100Hz频率下的比较;而图8显示输出电流Iout与输出电压Vout在20Hz频率下的比较。如图7与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降低输出电压Vout的峰对峰值。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对于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在动态的稳定度有明显的改善,从波形示意图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输出电压Vout的波形在不同状态的切换点会有很大的输出摆幅,而根据本实用新型,让动态变化发生时,除了让回到稳态的时间变短,还可以有效减低输出电压Vout出现大幅度的摆幅以减低输出电压Vout的峰对峰值。
以上已针对较佳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以上所述,仅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所说明的各个实施例,并不限于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应用,举例而言,两个或以上的实施例可以组合运用,而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组成也可用以取代另一实施例中对应的组成部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精神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等效变化以及各种组合,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所称“根据某信号进行处理或运算或产生某输出结果”,不限于根据该信号的本身,也包含于必要时,将该信号进行电压电流转换、电流电压转换、及/或比例转换等,之后根据转换后的信号进行处理或运算产生某输出结果。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精神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等效变化以及各种组合,其组合方式甚多,在此不一一列举说明。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涵盖上述及其他所有等效变化。

Claims (12)

1.一种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变压器,以电性绝缘的方式耦接于一输入电源与一输出电源之间,其包括:
一一次侧绕组,耦接于该输入电源;
一二次侧绕组,耦接于一输出节点;以及
一辅助绕组,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该输出电源,而产生一内部电压,其中该内部电压正相关于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压;
一一次侧开关,耦接于该一次侧绕组,用以切换该一次侧绕组以转换该输入电源,而使该二次侧绕组于该输出节点产生该输出电源;以及
一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以根据一电流感测信号与相关于该内部电压的一反馈信号,产生一脉宽调制信号,以操作该一次侧开关,而将该输入电源转换为该输出电源;
其中该一次侧控制电路包括:
一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用以将一电流感测信号,反馈比较一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脉宽调制信号,其中该电流感测信号相关于流经该一次侧开关的一一次侧电流;
一放大器电路,用以放大该反馈信号与一参考电压的差值,而产生该补偿信号;以及
一转导放大电路,放大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补偿电流,以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或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其中,该输出电源用以供应电源给一负载电路,且于该负载电路改变而使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流上升时,该一次侧控制电路调节该输出电压于一第一预设位准,且于该负载电路改变而使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流下降时,该一次侧控制电路调节该输出电压于一第二预设位准,其中该第一预设位准低于该第二预设位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其中,该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
一比较电路,用以比较该电流感测信号与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比较信号;以及
一状态电路,用以根据该比较信号以及一频率信号,产生该脉宽调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其中,该放大器电路包括:
一转导比较器,用以比较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电压,并对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电压的差值,执行转导放大操作,而产生一转导放大电流;以及
一电阻电容电路,用以接收该转导放大电流,以对其中的一电容充电,而产生该补偿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其中,该转导放大电路与该辅助绕组耦接,用以转导放大相关于该补偿信号的一电容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补偿电流,输入与该辅助绕组串联的一分压电路,借此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其中,该转导放大电路与该转导比较器耦接,用以转导放大相关于该补偿信号的一电容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补偿电流,输入与该转导比较器的一输入端电连接的一参考电阻,借此反馈调整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7.一种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于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一返驰式电源转换器,该一次侧控制电路用以根据一电流感测信号与一反馈信号,产生一脉宽调制信号,以操作一一次侧开关,而将一输入电源转换为一输出电源,其中一变压器以电性绝缘的方式耦接于该输入电源与该输出电源之间,其具有一一次侧绕组,耦接于该输入电源;一二次侧绕组,耦接于一输出节点;以及一辅助绕组,以非接触电磁耦合该输出电源,而产生一内部电压,其中该内部电压正相关于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压;其中该反馈信号相关于该内部电压;其特征在于,该一次侧控制电路包含:
一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用以将一电流感测信号,反馈比较一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脉宽调制信号,其中该电流感测信号相关于流经该一次侧开关的一一次侧电流;
一放大器电路,用以放大该反馈信号与一参考电压的差值,而产生该补偿信号;以及
一转导放大电路,放大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补偿电流,以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或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其中,该输出电源用以供应电源给一负载电路,且于该负载电路改变而使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流上升时,该一次侧控制电路调节该输出电压于一第一预设位准,且于该负载电路改变而使该输出电源的一输出电流下降时,该一次侧控制电路调节该输出电压于一第二预设位准,其中该第一预设位准低于该第二预设位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其中,该脉宽调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
一比较电路,用以比较该电流感测信号与该补偿信号,而产生一比较信号;以及
一状态电路,用以根据该比较信号以及一频率信号,产生该脉宽调制信号。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其中,该放大器电路包括:
一转导比较器,用以比较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电压,并对该反馈信号与该参考电压的差值,执行转导放大操作,而产生一转导放大电流;以及
一电阻电容电路,用以接收该转导放大电流,以对其中的一电容充电,而产生该补偿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其中,该转导放大电路与该辅助绕组耦接,用以转导放大相关于该补偿信号的一电容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补偿电流,输入与该辅助绕组串联的一分压电路,借此反馈调整该内部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次侧控制电路,其中,该转导放大电路与该转导比较器耦接,用以转导放大相关于该补偿信号的一电容补偿信号,而产生该补偿电流,输入与该转导比较器的一输入端电连接的一参考电阻,借此反馈调整该参考电压,进而调整该输出电压。
CN202021935709.8U 2020-09-07 2020-09-07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Active CN213817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5709.8U CN213817588U (zh) 2020-09-07 2020-09-07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35709.8U CN213817588U (zh) 2020-09-07 2020-09-07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7588U true CN213817588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35709.8U Active CN213817588U (zh) 2020-09-07 2020-09-07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7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9429B2 (en) Using output drop detection pulses to achieve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from a low-power mode
CN101795073B (zh) 控制反激式转换器输出电流的方法及其相关电源转换器
US8923021B2 (en) Control circuit and system for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US8320139B2 (en) Switching regulator with frequency limi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US85145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converter output characteristics
US73592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regulation of a power supply
CN109983686B (zh) 具有稳定性补偿的功率转换器控制器
US8238123B2 (en) Frequency limitation method with time hysteresis used in quasi-resonant control
Cheng et al. Small-signal model of flyback converter in continuous-conduction mode with peak-current control at variable switching frequency
US20070297198A1 (en) Synchronous voltage modulation circuit for resonant power converter
US9343971B2 (en) Synchronous VCC generator for switching voltage regulator
US20090141524A1 (en) Control device for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device in forced switching power supplies
US4763235A (en) DC-DC converter
KR101527966B1 (ko) 스위치 모드 전력 공급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1752893A (zh) 用于电池充电器的电缆电压降补偿
US20110157919A1 (en) Vcc generator for switching regulator
US9318965B2 (en) Method to control a minimum pulsewidth in a switch mode power supply
US8811037B2 (en) Adaptive driver delay compensation
CN101483386B (zh) 直流转直流变换器
TW201840116A (zh) 高壓充電控制方法、電源控制器、以及電源供應器
Chang et al. Design of a highly accuracy PSR CC/CV AC–DC converter based on a cable compensation scheme without an external capacitor
CN113364283A (zh) 用于供电调节的伪电流跟踪
US3898549A (en) Variable duty cycle balanced DC/DC power converter
CN213817588U (zh) 具有动态负载响应的返驰式电源转换器及一次侧控制电路
JPH08317637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のソフトスタート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