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0460U - 一种侧发光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发光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0460U
CN213810460U CN202022616733.1U CN202022616733U CN213810460U CN 213810460 U CN213810460 U CN 213810460U CN 202022616733 U CN202022616733 U CN 202022616733U CN 213810460 U CN213810460 U CN 213810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plate
emitting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67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淑军
伍德生
刘慧�
吴海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NVC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6167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0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0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0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发光灯具,包括支架、光源组件、光学组件和背板,支架在内侧形成槽体,光源组件固定在槽体的侧壁上;光学组件插合入槽体中,并紧邻于光源组件设置;背板设置在光学组件的下方,并与支架固定连接;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组件由大角度收窄至≤45°的小角度出射。在该侧发光灯具中,侧面发光的光源组件经由光学组件处理,尤其是经过光学组件中已经优化好的导光板和防眩板的配套处理,使得侧发光光源的光线更多地导入到防眩板中,并利用防眩板的微小棱镜结构收窄出光面角度,降低了大角度出光方向的光强,在提升出光效率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眩效果;该侧发光灯具采用插槽的固定结构,使灯具整体结构安全和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侧发光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使光线均匀出射的侧发光灯具。
背景技术
LED灯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其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作为光源,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不同种类的LED能够发出各种颜色的不同波长的光线。LED灯具有高亮度、低耗能、环保、寿命长、耐冲击性和性能稳定的优点,因此其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侧反光灯具,一般是将光源设置在灯盘的侧边,在灯盘的空腔中设置扩散板将光线散发出去。市面上常见的侧发光灯盘,由于其最外层的扩散板将光线均匀的扩散到出光面的各个方向,致使整个环境亮度提升。但是这种结构的灯盘由于空间光强高,眩光等级较高,直接降低了环境的舒适度,久待更易引起人眼疲劳,分散注意力。
还有一些侧发光防眩灯盘通过加设防眩板,提升防眩效果,但出光效率则会降低,即特定规格的产品功率提升空间较小。
公开号为CN210462798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超薄侧发光的LED灯盘,包括LED灯盘面板、电源、灯管,所述LED灯盘面板由左、中、右三部分面板构成,左右面板与中间的面板呈一定角度设置,位于上下两侧的灯盘侧板将LED灯盘面板固定,两侧的灯盘侧板上还设置固定架,用于固定导光板,使导光板覆盖位于中间面板内的LED灯管。该专利设置有用于固定LED灯盘的多个固定卡扣,用于安装LED灯盘。但是LED灯盘里面的部件会有松脱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对侧发光灯具的结构进行优化,使光线可以均匀出射、不眩光,而且整体结构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发光灯具,侧面发光的光源组件经由光学组件处理,尤其是经过光学组件中已经优化好的导光板和防眩板的配套处理,使得侧发光光源的光线更多地导入到防眩板中,并利用防眩板的微小棱镜结构收窄出光面角度,降低了大角度出光方向的光强,可在提升出光效率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眩效果。而且该侧发光灯具采用插槽的固定结构,使灯具整体结构安全和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发光灯具,包括支架、光源组件、光学组件和背板,所述支架在内侧形成槽体,所述光源组件固定在所述槽体的侧壁上;所述光学组件插合入所述槽体中,并紧邻于所述光源组件设置;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光学组件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组件由大角度收窄至≤45°的小角度出射。
在该侧发光灯具中,支架内部形成槽体,可以将光源组件固定在槽体的内侧壁,进而插合入光学组件,确保水平方向上位置稳定、不易发生位移;同时,使用背板在垂直方向上与支架固定连接,从而承托光学组件,这样固定好的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可按设置好的出射路径,经由光学组件控光后出射,将大角度出光的光线收窄至小角度范围出射。这样,可降低大角度范围内的出光强度,可以很好的改善空间内高亮度出光面形成的眩光,以及降低眩光和散光引起的不舒适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反光板、导光板、扩散板和防眩板,所述反光板、导光板、扩散板和防眩板依次叠放固定在所述背板的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光板在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内凹件,所述内凹件的截面呈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凹件均匀分布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凹件的高度介于30-500μm之间。
在该侧发光灯具中,对光学组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尤其是导光板和防眩板的结构进行精细化处理。在导光板中,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了截面呈椭圆形的内凹件,内凹件的表面对侧面入射的光线形成全反射表面,使得光线经过全反射后可以更好地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出射,提高光线的出光率。
内凹件的高度介于30-500μm之间,这可以根据光源件的宽度与导光板的宽度进行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光板在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外凸件,所述外凸件具有弧形结构。
在导光板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了外凸件,可以对到达上表面的光线有汇聚作用,为了提高光线色度一致性,在上表面的上方增加扩散板来均匀,从而弱化光色对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眩板在出射面内凹,形成了阵列排布的棱锥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棱锥体为六边形棱锥体。
经过反光板、导光板和扩散板处理的光线,到达了防眩板;防眩板的入射面为平整面,而出射面为内凹结构,形成了阵列排布的六边形棱锥体,可以利用棱锥的全反射作用进行收光或截光,将大角度出光的光线收回至小角度范围内,收窄了出光的光束角,降低大角度范围内出光强度,达到防眩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和贴合于所述基板上的光源件,所述光源件位于所述光学组件与所述槽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光源件平行于所述导光板,且所述导光板侧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光源件的宽度。
导光板侧面的宽度大于光源件的宽度,而且导光板紧挨着光源件平行设置,避免间隙太大造成漏光,同时防止光源件出光边缘附近出现亮边的现象,确保灯盘出光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发光灯具,光源组件设置在支架槽体的内侧壁中,同时插合入光学组件,并用背板固定,确保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位置稳定、牢固,使得光源件发出的光线可按设置好的出射路径,经由光学组件控光后出射,将大角度出光的光线收窄至小角度范围出射,以很好的改善空间内高亮度出光面形成的眩光。
(2)本实用新型的侧发光灯具,光学组件中已经优化好的导光板和防眩板的协同对光线进行处理,使得侧发光光源的光线更多地导入到防眩板中,并利用防眩板的微小棱镜结构收窄出光面角度,降低了大角度出光方向的光强,可在提升出光效率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防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发光灯具的半剖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发光灯具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眩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的侧发光灯具的半剖结构图,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的侧发光灯具的截面图,图3和图4分别给出了本实施例的导光板的截面图和仰视图,结合参考图1~图4,一种侧发光灯具,包括支架1、光源组件2、光学组件3和背板4,其中,支架1作为灯具的主体框架,其内侧形成了槽体11,该槽体11为插槽,其与背板4形成了矩形结构的腔体,在槽体11的侧壁上则安装有光源组件2;而光源组件2的内侧则进一步设置了光学组件3。光源组件2包括基板21和贴合固定在基板上的光源件22,光源件22为成排分别的LED灯珠,其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组件出射,以此进行侧面发光。
光学组件3为光源组件2的控光元件,其插合入支架1的槽体11中,并紧邻光源组件2设置,即二者之间留有间隙,但该间隙不宜过大,以避免出现漏光的情况。
如图1和图2所示,光学组件3包括反光板31、导光板32、扩散板33和防眩板34;其中,反光板31、导光板32、扩散板33和防眩板34依次叠放固定在背板4的上方,背板4可通过螺钉固定与支架固定连接,从而使光学组件3整体稳定,不移位。
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2对下表面321和上表面323进行了优化设计,而且下表面321和上表面323为不同的处理结构。其中,导光板32在下表面321向上凹陷,形成截面呈椭圆形内凹件322,内凹件322的内凹表面可对侧面入射的光线形成全反射表面,使得光线经过全反射后更好地在导光板32的上表面323出射,提高光线的出光率。
如图4所示,截面呈椭圆形的内凹件均匀分布于导光板32的下表面321中,排列方式可疏可密,可以对导光板32进行激光雕刻或蚀刻形成。椭圆的长半轴与短半轴的比例在1-20之间,内凹件322的弧面高度(深度)介于30-500μm之间。具体的弧面高度可以根据光源件22的宽度与导光板32的宽度的占比系数进行设计,即弧面高度取决于光源件22的宽度与导光板32的宽度的占比系数。当占比系数较小时,可增加弧面高度;占比系数较大时,可减小弧面高度。
回到图3,导光板32在上表面323向上凸起,形成具有弧形结构的外凸件324。外凸件324不仅对到达上表面323的光线有汇聚作用,而且还对导光板32出射光的出射角度起到良好的调制作用,外凸件324的截面外径在几百微米效果较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光板32的出光效率,在导光板32的内部可适当增加透明扩散粒子,以减少光源件22中心的光线向另一侧边出射。但是,增加扩散粒子,使得光线的光路变得复杂,因此需要在导光板32跟背板4之间设置表面反射率较高的反光板31进行辅助,反光板31还可以增加灯体内颜色的美观整洁度。而为了提高光线色度一致性,在导光板32的上表面323的上方还增加扩散板33来均匀,从而弱化光色对比。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2侧面的宽度大于光源件22的宽度,而且导光板32紧挨着光源件22平行设置,避免间隙太大造成漏光,同时防止光源件出光边缘附近出现亮边的现象,确保灯盘出光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图5给出了本实施例的防眩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5,防眩板34的入射面340为平整面,而出射面341为内凹结构,形成了六边形的棱锥体342。该棱锥体342在出射面341上呈阵列排布,截面呈六边形,向下内凹的一面呈三角形。
光线在经过反光板31、导光板32和扩散板33处理后,到达了防眩板34,之后防眩板34利用棱锥体342的全反射作用进行收光或截光,将大角度出光的光线收回至小角度范围内,收窄了出光的光束角,降低大角度范围内出光强度,达到防眩的效果。
当然,棱锥体342的内凹高度(深度)可根据收光程度和导光板的出光情况进行调节,当然内凹高度(深度)以及内凹面的尺寸也与防眩板的折射率相关,以满足全反射的基本要求。
本实施例的光源件22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组件3由大角度收窄至出射,具体来说,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侧发光灯具中,支架1内部形成槽体11,可以将光源组件2固定在槽体11的内侧壁,进而插合入光学组件3,确保水平方向上位置稳定、不易发生位移;同时,使用背板4在垂直方向上与支架1固定连接,从而承托光学组件,这样固定好的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可按设置好的出射路径,经由光学组件3控光后出射,将大角度出光的光线收窄至≤45°的小角度范围出射。这样,可降低大角度范围内的出光强度,可以很好的改善空间内高亮度出光面形成的眩光,以及降低眩光和散光引起的不舒适感,可应用于多种近人环境如走廊、大厅、会议室和教室照明应用场景。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光源组件(2)、光学组件(3)和背板(4),所述支架(1)在内侧形成槽体(11),所述光源组件(2)固定在所述槽体(11)的侧壁上;所述光学组件(3)插合入所述槽体(11)中,并紧邻于所述光源组件(2)设置;所述背板(4)设置在所述光学组件(3)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光源组件(2)发出的光线经由光学组件(3)由大角度收窄至≤45°的小角度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3)包括反光板(31)、导光板(32)、扩散板(33)和防眩板(34),所述反光板(31)、导光板(32)、扩散板(33)和防眩板(34)依次叠放固定在所述背板(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2)在下表面(321)向上凹陷,形成内凹件(322),所述内凹件(322)的截面呈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件(322)均匀分布于所述导光板(32)的下表面(32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件(322)的高度介于30-500μ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32)在上表面(323)向上凸起,形成外凸件(324),所述外凸件(324)具有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板(34)在出射面(341)内凹,形成了阵列排布的棱锥体(3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锥体(342)为六边形棱锥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2)包括基板(21)和贴合于所述基板(21)上的光源件(22),所述光源件(22)位于所述光学组件(3)与所述槽体(11)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发光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件(22)平行于所述导光板(32),且所述导光板(32)侧面的宽度大于所述光源件(22)的宽度。
CN202022616733.1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侧发光灯具 Active CN213810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733.1U CN213810460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侧发光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733.1U CN213810460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侧发光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0460U true CN213810460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6733.1U Active CN213810460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侧发光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0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0493B2 (en) Simplified low profile module with light guide for pendant, surface mount, wall mount and stand alone luminaires
US10416370B2 (en) Asymmetric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from luminaire
US7575344B2 (en) Lamp fixture
CN101290095B (zh)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US20220057070A1 (en)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and a Lamp with the Anti-Glare Reflector Cup
CN112254026B (zh) 一种防眩灯具以及采用该灯具的照明布置方法
US8646961B2 (en) Reflective plate, planar lamp and planar lamp fixtur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10141731A1 (en) Reflection-type light-emitting assembly
KR101868454B1 (ko) 확산렌즈를 이용한 배광조절 기능이 구비된 led 등기구
CN108679521A (zh) 一种壁灯
US9945533B1 (en) Uniform lens illumination in downlight fixtures
CN213810460U (zh) 一种侧发光灯具
KR101052723B1 (ko) 엘이디를 이용한 조명기구
CN114679911B (zh) 灯具
CN202017952U (zh) 无眩光台灯
CN213089751U (zh) 一种防眩反光杯以及带有该反光杯的灯具
CN101493210A (zh) 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结构
KR20100045639A (ko) 엘이디 램프용 광 확산 렌즈
KR20110000897A (ko) 엘이디 조명등
CN217382802U (zh) 天空模拟灯具照明模块
CN221197233U (zh) 一种双光源灯具
KR101778894B1 (ko) 저휘도 고효율 led 조명기구
CN214840261U (zh) 偏光灯头及台灯
CN213840617U (zh) 一种半侧入光式led照明装置
CN220186578U (zh) 一种led护眼格栅平板教室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