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0095B -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0095B
CN101290095B CN2007100937809A CN200710093780A CN101290095B CN 101290095 B CN101290095 B CN 101290095B CN 2007100937809 A CN2007100937809 A CN 2007100937809A CN 200710093780 A CN200710093780 A CN 200710093780A CN 101290095 B CN101290095 B CN 101290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structural
light
desk lamp
fres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378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0095A (zh
Inventor
林建宪
赖杰隆
蔡祯辉
吴东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071009378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90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90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0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0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0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包含台灯主体、光源及微结构控光组件,该光源及该微结构控光组件设置于该台灯主体上,该微结构控光组件由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及控光结构组件组合而成,该类菲涅尔微结构用以将光源所提供的光线扩散或聚束,该扩散结构用以控制光线投射方向,由此达到防止眩光产生且可增加发光均匀性的目的。

Description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尤其是指一种由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与扩散结构所构成的控光微结构控制光线分布及方向,同时又不减损出光效率,由此达到防止眩光产生且可增加发光均匀性的台灯。
背景技术
常见的眩光有三种:直接眩光、对比眩光与反射眩光;直接眩光是眼睛直视光源时感到的刺眼眩光,如直视太阳或夜间对方来车车灯,阅读时的直接眩光即直视灯管时的刺眼眩光;当室内两种不同光源(如天花板的主灯与桌上阅读使用的台灯)明暗比过大时,即会产生对比眩光;而反射眩光是光源投射对象后反射至眼睛的二次光线,一般称为反光,此种眩光最为常见,对舒适度影响也最大,因其发生在入射角(由光源投射到阅读对象的入射角度)与反射角(反射到眼的反射角)相等的角度,因此在正常阅读角度下并无法避免。
反射眩光会使影像模糊化,阅读吃力,容易造成眼睛疲劳,降低阅读效率,甚至造成眼睛酸痛,头痛的问题,根据研究报告指出,平均每五位上班族就有四位受到眼睛不适的困扰,而且大多数都有头痛、疲倦、经常流泪的症状,而根据统计,在学习压力大的学童中,有55.9%的受访者表示在使用台灯时,经常有眼睛酸痛、揉眼睛及流泪等困扰。
针对如何改善反射眩光所引起的不舒适感,目前市面上公知的防眩光结构可概分为三种类型:防眩光片、防眩反射罩与截光器。
其中,该防眩光片方式,其是于光源的出光方向设置有一反射式滤光片,利用该反射式滤光片使垂直光通过,而其它平行眩光则透过反射转换为垂直光,由此降低反射眩光,该反射式滤光片通常会再搭配一光传输光学膜,由该光传输光学膜使光线扩散均匀,由于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灯管,故可降低直接眩光;惟该反射式滤光片会导致部份光线于反射过程中耗弱,因而降低灯具出光效率以及整体亮度。
其次,该防眩反射罩方式,其是于光源外部设置一反射罩,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透过该反射罩,可将光源发光角度控制于垂直照射桌面,由于反射光不直接朝向眼睛,因此可降低反射眩光;一般另会再搭配柔光片将直射光转换为漫射光,令使用者无法直接看到灯管以降低直接眩光;惟采用防眩反射罩会缩小发光范围,且增加设计与制造的困难,且采用柔光片则会降低灯具整体的出光效率。
再者,该截光器方式,其是于光源外部设置截光结构控制光线照射方向,不仅可阻绝眩光,另可将光源调整为有效光,提高光输出效率;惟采用截光器会缩小发光范围与降低灯具整体的出光效率。
据此可知,公知防眩光结构虽可改善眩光,然却共同存在有缩小发光范围与降低整体出光效率等问题。
再针对已知专利而言,例如图1所示美国发明专利早期公开第20060232976号「LIGHTING DEVICE WITH INTEGRATION SHEET」,其公开一种积分式膜板照明装置,包括一光源部21以及至少一膜板部22,该光源部21由发光体211及反射罩212组成,该膜板部22设置于该光源部21出射端,该膜板部22还包括有复数个光分散区221、222、223,该光分散区221、222、223的表面具有可改变屈光度的若干个微结构阵列,由控制该复数个微结构的分布以改善光源部21造成的高斯分布,而将无效的光线聚集在待照射区域9的范围内,并将光源21中心较强的区域分散到待照射区域9,以达到提升光效率及亮度分布均匀的功效。
再如图2所示美国发明专利早期公开第20060139933号「REFLCTOR WITH NEGATIVE FOCAL LENGTH」,其公开一种负焦型反射式灯具的结构,于灯罩20上方正焦面镜的部份,设计一单一负焦距镜面区51,并于其二侧设置有一侧壁区52,如此可导引灯源53所发出的上照光线,自该单一负焦距镜面区51至侧壁区52的反射,以产生复数个出射光线54,可使光线的出射角度变大,达到减少眩光产生的目的,且可缩小灯具的高度。
再如美国发明专利早期公开第20050129357号「LIGHT GUIDE APPARATUS FOR ENHANCNG LIGHT 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其公开一种提升光源利用率的导光装置30,放置于光源31一侧,其包括有一导光板32、一设置在导光板32表面且与光源31相对应的光耦合结构301,以及一设置在导光板32上,可与光耦合结构301同侧,亦可于另一侧的出光结构302,利用光耦合结构301将光源31的光引入导光板32,配合出光结构302均匀将光引出,以有效利用光源31背射的光线。
上述各公知专利所运用的技术手段虽有不同,然其共同目的均在于提升光效率及均匀出光,据此可知,如何能够达成提升光效率及均匀出光系为相关技术领域人士持续追求改良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公知技术的缺失,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具有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与控光结构组件构成的控光微结构,透过该控光微结构控制光线分布,同时又不减损出光效率,由此达到防眩且光线高均匀度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包含:
台灯主体;
光源,设置于该台灯主体的上方,用以提供光线;及
微结构控光组件,设置于该台灯主体的上方,包括:
至少一板状主体;
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设置于该至少一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用以将光线扩散或聚束;及
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该至少一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用以控制光线方向或均匀化光线。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该板状主体的同一面。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为规则或不规则阵列。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对称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的两侧。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该板状主体的不同面。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为规则或不规则阵列。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板状主体为一扁平板状主体。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同时设有类菲涅尔微结构及控光结构组件。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包括一罩体,设置于该台灯主体上,该罩体包含:
至少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及
至少一出光口,用以设置该微结构控光组件,且可提供光线由该出光口射出该罩体。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投射于该反射面产生反射光,该反射光再投射于该微结构控光组件。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设置于该罩体内。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反射面上设置有反光层,该反光层为反射型的扩散膜片或由铝、无电解镍等金属材质电镀形成。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台灯主体包括:
灯座;
灯杆,设置于该灯座上,用以设置该光源及该微结构控光组件;以及控制开关,用以控制该台灯作动。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为至少一白炽灯泡、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直接投射于该微结构控光组件。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由复数具有反射特性的微结构面所构成,光线可投射于该微结构面后产生反射光。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由复数具有折射特性的微结构面所构成,光线可投射于该微结构面后产生折射光。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控光结构组件为微结构折射面、扩散微粒、扩散气孔、扩散气泡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微结构折射面的尺寸特性范围为数微米至数百微米。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微结构折射面的剖面为圆弧、锯齿及其它不规则的形状或其组合。
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控光结构组件的微结构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结构排列。
换言之,本发明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包含:
台灯主体;
光源,设置于该台灯主体,用以提供光线;
微结构控光组件,设置于该台灯主体,包括:
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用以将光线扩散或聚束;
控光结构组件,用以控制光线投射方向或均匀化光线,其中该控光结构组件的微结构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结构排列。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同一平面。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为规则或不规则阵列。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对称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的两侧。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不同平面。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为规则或不规则阵列。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设置于一扁平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
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一扁平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同一扁平板状主体。
较佳的是,该扁平板状主体的其中一面设有类菲涅尔微结构,该扁平板状主体相对的另一面设有控光结构组件。
较佳的是,该扁平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同时设有类菲涅尔微结构及控光结构组件。
较佳的是,其还包括一罩体,该罩体包含:
至少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及
至少一出光口,用以设置该微结构控光组件,且可提供光线由该出光口射出该罩体。
较佳的是,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系投射于该反射面产生反射光,该反射光再投射于该微结构控光组件。
较佳的是,该光源设置于该罩体内。
较佳的是,该反射面上设置有反光层,该反光层为反射型的扩散膜片或由铝、无电解镍等金属材质电镀形成。
较佳的是,该台灯主体包括:
灯座;
灯杆,设置于该灯座上,用以设置该光源及该微结构控光组件;以及
控制开关,设置于该灯座上,该控制开关连接电源供应装置。
较佳的是,该光源为至少一白炽灯泡、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较佳的是,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直接投射于该微结构控光组件。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是由复数具有反射特性的微结构面所构成,光线可投射于该微结构面后产生反射光。
较佳的是,该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由复数具有折射特性的微结构面所构成,光线可投射于该微结构面后产生折射光。
较佳的是,该控光结构组件为微结构折射面、扩散微粒、扩散气孔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较佳的是,该控光结构组件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结构排列。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为公知三款专利前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微结构控光组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微结构控光组件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的类菲涅尔微结构产生折射光的示意图。
图8至图15为本发明的微结构控光组件的不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类菲涅尔微结构产生反射光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采用具有反射特性的类菲涅尔微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8a为光源未搭配任何防眩光结构时的发光情况。
图18b为光源搭配传统反射式滤光片的发光情况。
图18c为光源搭配本发明类菲涅尔微结构膜板所呈现的光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对本发明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现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而以下附图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以利对本发明的了解,但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的附图。
请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的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光源1、微结构控光组件2、一罩体3以及一台灯主体4,该台灯主体4由一灯杆41、一灯座42以及至少一控制开关43构成,该灯杆41及控制开关43设置于该灯座42上,该灯座42可摆设于桌面等平台5上,该灯杆41顶部用以设置该光源1、微结构控光组件2及罩体3,该控制开关43设置于该灯座42上,可连接电源供应装置或藉由电路配合转轴、马达等机构,用以控制台灯作动,此公知技术不予详述。
该罩体3包括至少一出光口31,该光源1设置于该罩体3的底层34,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设置于该出光口31,该光源1可采用白炽灯泡、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或其组合,该光源1所发出的光线L1投射至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再形成折射光L2及扩散光L3由该出光口31射出,关于该折射光L2及扩散光L3的形成原理将详述于后;该罩体3的内侧壁32形成反射面,部份该光源1所发出的光线L1可投射至该内侧壁32产生反射光(图中未示出),再反射至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形成扩散光L3由该出光口31射出,由此提高该罩体3内的光利用率,为提高反射效率,可于该内侧壁32设置反光层33,该反光层33可为反射型的扩散膜片或由铝、无电解镍等金属材质电镀形成。
关于构成本发明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的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其是由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21及控光结构组件22组合而成,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是用以将光线扩散或聚束,该控光结构组件22是用以控制光线投射方向或均匀化光线,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3、24,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设置于该半圆形的扁平板状主体23的其中一面,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该矩形的扁平板状主体24的其中一面,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对称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22的两侧,且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同一平面。
请参阅图7所示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即图5的A-A视图),关于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其是由复数微结构面211所构成,由于与传统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类似,故称之为类菲涅尔微结构,如相关技术领域人士所熟知,传统菲涅尔透镜是于一平板透镜上制作复数同心圆环刻痕,而每一环刻痕的切面形状则近似一个透镜的局部,其主要在于提供光聚束或扩束作用,根据传统菲涅尔透镜的特性,如图7所示本发明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其是由复数微结构面211所构成,且该微结构面211具有折射特性,当光线L1投射于该微结构面211后,可产生折射光L2透出该微结构面211,且可控制该折射光L2的光行进路线集中朝向中央部位或外扩至四周;由于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呈现半圆环形设置,因此,该对称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22两侧的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如图5及图6所示)可转换光路径,使形成集中内缩或外扩的折射光L2,如图4所示,因此可增加亮度或分散强光。而垂直投射于该控光结构组件22的光线L1,则可藉由该控光结构组件22作用形成均匀的扩散光L3,该控光结构组件22可由微结构折射面、扩散微粒、扩散气孔等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所构成,其中微结构折射面的剖面为数微米至数百微米的圆弧、锯齿及其它不规则的形状或其组合,并可为对称或不对称排列;当光线通过微结构折射面时,会因折射而造成光线方向改变。而扩散微粒、扩散气孔的构造类似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91538及M291539所揭示的扩散气泡结构,当光线通过扩散微粒或扩散气孔时,会因为折射率不同而散射,造成扩散均化的效果。由微结构折射面、扩散微粒或扩散气孔改变光线方向并匀化光线,可避免光线分布不均,如图标该控光结构组件22由复数阵列的长型弧面微结构所构成,而该控光结构组件22所设置的该扁平板状主体24内可加入扩散微粒或扩散气孔以匀化光线,同理,前述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及其设置的该扁平板状主体23亦可加入扩散微粒或扩散气孔,换言之,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整体可加入扩散微粒或扩散气孔,以提高光线匀化效果。
必须说明的是,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的结构及组成方式并不限于前述态样,其特点在于通过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的组合改变光线行进路径,使达到防眩光与发光均匀等目的,以下将列举数种其它较佳实施例说明,请参阅图8至图15所示本发明的微结构控光组件的不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8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a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a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5,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对称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22的两侧,且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同一扁平板状主体25上,且设置于该扁平板状主体25的同一面上,本实施例与图4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的不同点仅在于,图4所示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分离的扁平板状主体23、24上。
请参阅图9所示,其是将图8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a上下设置共二层,依此类推,亦可设置三层或三层以上,同样地,图4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亦可设置多层。
请参阅图10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b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b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5,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规则穿插设置于同一扁平板状主体25上,且设置于该扁平板状主体25的同一面上。
请参阅图11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c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c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5,该控光结构组件22对称设置于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的两侧,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规则穿插设置于同一扁平板状主体25上,且设置于该扁平板状主体25的同一面上。
同样地,图10及图11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b、2c可如图9所示设置多层,且图4、图8至图11所示不同态样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2a、2b、2c可相互搭配设置多层。
请参阅图12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d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d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3、24,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分离的扁平板状主体23、24上,且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位于不同平面,此外,可将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具有高低不同平面的主体(图中未示出)上,同样可达到使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位于不同平面上的目的。
请参阅图13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e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e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3、24,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不同扁平板状主体23、24上,且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22下方,亦即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位于不同平面,同理,可将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下方。
请参阅图14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f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f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5,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同一扁平板状主体25上,且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分别设置于该扁平板状主体25的底面与顶面,同理,可将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的位置互换。
请参阅图15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g显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g还包括一扁平板状主体25,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设置于同一扁平板状主体25上,且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分别穿插设置于该扁平板状主体25的两面。
同样地,图12至图15所示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d~2g可如图9所示设置多层,且不同态样的该微结构控光组件2d~2g可相互搭配设置多层。
请参阅图16所示,其显示由具有反射特性的微结构面211A所构成的类菲涅尔微结构21A,当光线L1投射于该微结构面211A后,可产生反射光L4。
请参阅图17所示,其显示将具有反射特性的类菲涅尔微结构21A配合控光结构组件22应用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同样地,其具有一罩体3,该罩体3包括至少一出光口31,该罩体3的内侧壁32形成反射面,于该内侧壁32设置有反光层33,为配合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A的具有反射特性的微结构面211A,因此将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A设置于该罩体3的底层34,提供光线的光源1则设置于该罩体3的内侧壁32,此外,可采用具有指向特性的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经由角度调整,使该光源1的光线L1可有效地投射至该微结构面211A,控制反射光L4集中投射至该设置于出光口31的控光结构组件22,经由该控光结构组件22产生均匀的扩散光L3由该出光口31射出该罩体3。
依据前述图8至图15该类菲涅尔微结构21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不同组合实施例,该具有反射特性的类菲涅尔微结构21A亦可与该控光结构组件22规则或不规则阵列组合设置于同一平面或不同平面,或设置于同一扁平状主体的同一面或不同两面上。
综上所述各种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的特点在于具有类菲涅尔微结构与控光结构组件所构成的控光微结构,用以控制光线分布,同时又不减损出光效率,以此达到防止眩光产生且可增加发光均匀性的目的。
至于扩散均匀度与发光范围可通过微结构的几何设计变化,经实验,本发明实施于灯具时,其光线强度几乎不变,具有相当高的光穿透效率;请参阅图18a,其显示光源未搭配任何防眩光结构时的发光情况,其光线集中,发光区域小,亮度极不均匀;请参阅图18b,其显示光源搭配传统反射式滤光片的发光情况,其光型被拉开为两个十字交错的椭圆光型,发光区域虽然扩大,然而与图18a的原始亮度比较下,亮度明显降低许多,显示其光线无法有效集中,光利用率不佳;参阅图18c,其显示光源搭配本发明类菲涅尔微结构膜板所呈现的光型,其光型被拉开成上下交错的半圆形光型,发光区域加大且均匀,与图18b相比较,本发明采用类菲涅尔微结构可集中光线,提高光利用率,维持光线强度,再配合控光结构组件后,对于光源光型分布的改变与发光均匀度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包含:
台灯主体;
光源,设置于该台灯主体的上方,用以提供光线;及
微结构控光组件,设置于该台灯主体的上方,包括:
至少一板状主体;
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设置于该至少一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用以将光线扩散或聚束,该类菲涅尔微结构呈现半圆环形设置;及
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该至少一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用以控制光线方向或均匀化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该板状主体的同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为规则或不规则阵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对称设置于该控光结构组件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设置于该板状主体的不同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微结构与该控光结构组件为规则或不规则阵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板状主体为一扁平板状主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板状主体的至少其中一面同时设有类菲涅尔微结构及控光结构组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包括一罩体,设置于该台灯主体上,该罩体包含:
至少一反射面,用以反射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以及
至少一出光口,用以设置该微结构控光组件,且可提供光线由该出光口射出该罩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投射于该反射面产生反射光,该反射光再投射于该微结构控光组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设置于该罩体内。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反射面上设置有反光层,该反光层为反射型的扩散膜片或由金属材质电镀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所述金属材质为铝或无电解镍。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台灯主体包括:
灯座;
灯杆,设置于该灯座上,用以设置该光源及该微结构控光组件;以及控制开关,用以控制该台灯作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为白炽灯泡、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光源所发出的光线直接投射于该微结构控光组件。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由复数具有反射特性的微结构面所构成,光线可投射于该微结构面后产生反射光。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类菲涅尔(Fresnel)微结构由复数具有折射特性的微结构面所构成,光线可投射于该微结构面后产生折射光。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控光结构组件为微结构折射面、扩散微粒、扩散气孔、扩散气泡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微结构折射面的尺寸特性范围为数微米至数百微米。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微结构折射面的剖面为圆弧、锯齿及其它不规则的形状或其组合。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其中,该控光结构组件的微结构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结构排列。
CN2007100937809A 2007-04-18 2007-04-18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Active CN101290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37809A CN101290095B (zh) 2007-04-18 2007-04-18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37809A CN101290095B (zh) 2007-04-18 2007-04-18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0095A CN101290095A (zh) 2008-10-22
CN101290095B true CN101290095B (zh) 2011-02-16

Family

ID=40034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37809A Active CN101290095B (zh) 2007-04-18 2007-04-18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900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8873A (zh) * 2008-11-28 2012-07-18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室内灯具
CN101900272A (zh) * 2009-05-26 2010-12-01 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防眩光的柔光台灯
CN101943793B (zh) * 2010-07-30 2012-11-07 杭州天升实业有限公司 采用平板式聚光镜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CN103925486A (zh) * 2013-01-14 2014-07-16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
CN104110591A (zh) * 2013-04-22 2014-10-22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5972510A (zh) * 2016-07-18 2016-09-28 佛山雪莱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均匀型台灯
CN108019645A (zh) * 2016-10-28 2018-05-11 东莞精锐电器五金有限公司 多功能台灯
CN107740994B (zh) * 2017-09-04 2020-01-21 苏州宝瑞德纳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Led灯用微结构防眩光膜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54044A (zh) * 2018-07-04 2018-12-07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系统
CN111425774A (zh) * 2020-03-31 2020-07-17 苏州宝瑞德纳米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微结构防眩光膜及板材
CN112747265A (zh) * 2020-12-02 2021-05-04 李悠游 发光装置和灯具
WO2022137336A1 (ja) * 2020-12-22 2022-06-30 株式会社Luci 作業用デスクライ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680A (zh) * 2003-07-18 2005-01-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扩散与聚光用的复合微结构片
CN1804457A (zh) * 2005-01-11 2006-07-19 明辉光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电子冷阴护眼台灯
US20060232976A1 (en) * 2005-04-15 2006-10-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ighting device with integration sheet
CN2856710Y (zh) * 2005-10-21 2007-01-10 三蒂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照明角度的柱型台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0680A (zh) * 2003-07-18 2005-01-26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扩散与聚光用的复合微结构片
CN1804457A (zh) * 2005-01-11 2006-07-19 明辉光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电子冷阴护眼台灯
US20060232976A1 (en) * 2005-04-15 2006-10-19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ighting device with integration sheet
CN2856710Y (zh) * 2005-10-21 2007-01-10 三蒂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照明角度的柱型台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0095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0095B (zh) 具有防眩光功能的台灯
US7575344B2 (en) Lamp fixture
TWI526652B (zh) 發光裝置
CN102620241A (zh) 提升聚光效果之反光灯杯改良结构
CN112254026B (zh) 一种防眩灯具以及采用该灯具的照明布置方法
US20110141731A1 (en) Reflection-type light-emitting assembly
WO2016209068A2 (en) Lighting devices to reduce glare from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
CN101900289A (zh) 一种灯具的防眩光结构
WO2020001327A1 (zh) 灯泡及水晶灯
CN207569800U (zh) 黑板灯透镜
CN209116245U (zh) 具有阵列微结构的光学组件
CN106764652A (zh) 一种应用教室照明的双反射式led黑板灯
CN201462499U (zh) 一种led平面光源结构
CN100465504C (zh) 光源反射式照明装置
CN101493210A (zh) 一种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结构
CN101900272A (zh) 防眩光的柔光台灯
CN201407594Y (zh) 一种灯具的防眩光结构
WO2013140695A1 (ja) 照明装置
TW201018853A (en) Reflective component of illuminant unit (2)
CN212204409U (zh) 一种cob透镜
CN107798892A (zh) 一种交通信号灯
CN106678588A (zh) 一种防眩光的led灯具
CN208620295U (zh) 一种具有微结构的薄膜光学透镜及照明装置
CN201462546U (zh) 防眩光的柔光台灯
CN101458345A (zh) 可重整光型的光学元件及其光源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