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7769U -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7769U
CN213807769U CN202023055655.9U CN202023055655U CN213807769U CN 213807769 U CN213807769 U CN 213807769U CN 202023055655 U CN202023055655 U CN 202023055655U CN 213807769 U CN213807769 U CN 213807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eal system
shaft seal
valve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556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海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velopment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556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7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7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7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涉及汽机轴封领域。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轴封系统、供汽装置和低压加热器,供汽装置的出汽口与轴封系统的轴端连接有供汽主路;供汽主路和低压加热器的进汽口之间连接有排汽管路,排汽管路上串接有第一主阀门,排汽管路上还分接有排汽支路,排汽支路上串接有支路阀门,排汽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有凝汽器。利用供汽装置经供汽主路向轴封系统的轴端提供用于轴封的蒸汽,多余的蒸汽则经排汽管路进入低压加热器中,在低压加热器中高温蒸汽与冷水发生热量交换,使冷水获得蒸汽的热量得以快速升温,从而便于后续的工艺用水;避免了将高温蒸汽直接冷凝成水造成能量浪费,能量的利用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机轴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背景技术
蒸汽轮机是利用高压蒸汽来驱动转子转动实现发电的装置,其中,在转子穿出汽缸的位置需设置轴封系统,以防止高压蒸汽由汽缸外泄或空气进入汽缸中。
然而在汽机的运行过程中,必然会有多余的轴封蒸汽向外泄露,通常会将泄露的蒸汽通入凝汽器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753660U、授权公告日为2017.12.1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除汽机轴封系统疏水漏汽的装置,并具体公开了该装置包括主管路和旁路,主管路为汽机轴封系统中蒸汽管道的疏水管路,旁路与主管路并行设置,在主管路中从后到前依次设有关断阀、自动疏水装置和主真空截止阀;在旁路中,从前到后依次设有辅真空截止阀和节流孔板;辅真空截止阀的入口端与主真空截止阀的进口端连通,关断阀的出口端与节流孔板的出口端连通,形成组合式疏水排汽结构;关断阀的出口端与节流孔板的出口端连接处与汽机轴封系统的凝汽器输入端连接,形成组合式消除汽机轴封系统疏水漏汽的装置。
现有技术的消除汽机轴封系统疏水漏汽的装置中,关断阀的出口端与节流孔板的出口端连接处于汽机轴封系统的凝汽器输入端连接,利用凝汽器使蒸汽冷凝成水再重新供锅炉使用。但是,由于轴封系统多余的蒸汽仍具有高热量,直接将高温蒸汽冷凝成水,造成了大量能量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以解决由于轴封系统多余的蒸汽仍具有高热量,直接将高温蒸汽冷凝成水,造成了大量能量的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的技术方案为:
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轴封系统、供汽装置和低压加热器,所述供汽装置的出汽口与所述轴封系统的轴端连接有供汽主路;
所述供汽主路和低压加热器的进汽口之间连接有排汽管路,所述排汽管路上串接有第一主阀门,所述排汽管路上还分接有排汽支路,所述排汽支路上串接有支路阀门,所述排汽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有凝汽器。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管路上串接有第二主阀门,所述排汽管路位于第一主阀门和第二主阀门之间还设有溢流分接口,所述溢流分接口与所述供汽主路之间还连接有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溢流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管路上位于所述供汽主路和所述溢流分接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用于与远程控制设备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阀门为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主阀门为第二手动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支路阀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路阀门均为手动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之间还连接有疏水扩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供汽装置为辅汽联箱,所述辅汽联箱与发电机组的轴封气源连通。
有益效果:该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利用供汽装置经供汽主路向轴封系统的轴端提供用于轴封的蒸汽,多余的蒸汽则经过排汽管路进入低压加热器中,在低压加热器中高温蒸汽与冷水发生热量交换,可使冷水获得蒸汽的热量得以快速升温,从而便于后续的工艺用水。并且,在排汽管路上串接有第一主阀门,排汽管路与凝汽器之间连接有排汽支路,排汽支路上串接有支路阀门,当需要加热冷水时,开启第一主阀门关闭支路阀门使高温蒸汽经排汽管路进入低压加热器中;当需要冷凝水时,开启支路阀门使高温蒸汽经排汽支路进入凝汽器中,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调整蒸汽的流通路径,从而利用轴封系统多余的蒸汽中的高热量,避免将高温蒸汽直接冷凝成水造成能量的浪费,能量的利用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封系统、10-供汽主路、2-供汽装置、20-溢流管路、21-溢流阀、3-低压加热器、30-排汽管路、31-第一主阀门、32-第二主阀门、33-第一电动阀、34-第二电动阀、4-凝汽器、40-排汽支路、41-疏水扩容器、42-支路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所示,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轴封系统1、供汽装置2和低压加热器3,供汽装置2的出汽口与轴封系统1的轴端连接有供汽主路10;供汽主路10和低压加热器3的进汽口之间连接有排汽管路30,排汽管路30上串接有第一主阀门31,排汽管路30上还分接有排汽支路40,排汽支路40上串接有支路阀门42,排汽支路40的另一端连接有凝汽器4。
该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利用供汽装置2经供汽主路10向轴封系统1的轴端提供用于轴封的蒸汽,多余的蒸汽则经过排汽管路30进入低压加热器3中,在低压加热器3中高温蒸汽与冷水发生热量交换,可使冷水获得蒸汽的热量得以快速升温,从而便于后续的工艺用水。并且,在排汽管路30上串接有第一主阀门31,排汽管路30与凝汽器4之间连接有排汽支路40,排汽支路40上串接有支路阀门42,当需要加热冷水时,开启第一主阀门31关闭支路阀门42使高温蒸汽经排汽管路30进入低压加热器3中;当需要冷凝水时,开启支路阀门42使高温蒸汽经排汽支路40进入凝汽器4中,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调整蒸汽的流通路径,从而利用轴封系统1多余的蒸汽中的高热量,避免将高温蒸汽直接冷凝成水造成能量的浪费,能量的利用效率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排汽管路30上串接有第二主阀门32,排汽管路30位于第一主阀门31和第二主阀门32之间还设有溢流分接口,溢流分接口与供汽主路10之间还连接有溢流管路20,溢流管路20上设有溢流阀21。通过设计溢流管路20可保证多余的蒸汽能够可靠地排放进入低压加热器3和凝汽器4中,保证了供汽装置2对轴封系统1的轴端产生平衡的蒸汽压力。
其中,在排汽管路30上位于供汽主路10和溢流分接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一电动阀33和第二电动阀34,第一电动阀33用于与远程控制设备电连接。第一电动阀33可由工作人员操作远程控制设备来完成对开启或关闭调整,第二电动阀34可供现场人员直接操作控制,在排汽管路30上设置多个阀门实现了对管路更为可靠的控制。而且,第一主阀门31为第一手动截止阀,第二主阀门32为第二手动截止阀。支路阀门42设有两个,两个支路阀门42均为手动截止阀。
另外,在排汽支路40的另一端与凝汽器4之间还连接有疏水扩容器41。疏水扩容器41可分离蒸汽和水,使分离出的蒸汽通入凝汽器4中进行冷凝处理,而分离出的水则收集在水箱中作为工艺用水。并且,供汽装置1为辅汽联箱,辅汽联箱与发电机组的轴封气源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轴封系统、供汽装置和低压加热器,所述供汽装置的出汽口与所述轴封系统的轴端连接有供汽主路;
所述供汽主路和低压加热器的进汽口之间连接有排汽管路,所述排汽管路上串接有第一主阀门,所述排汽管路上还分接有排汽支路,所述排汽支路上串接有支路阀门,所述排汽支路的另一端连接有凝汽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汽管路上串接有第二主阀门,所述排汽管路位于第一主阀门和第二主阀门之间还设有溢流分接口,所述溢流分接口与所述供汽主路之间还连接有溢流管路,所述溢流管路上设有溢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汽管路上位于所述供汽主路和所述溢流分接口之间还串接有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一电动阀用于与远程控制设备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主阀门为第一手动截止阀,所述第二主阀门为第二手动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路阀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路阀门均为手动截止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排汽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凝汽器之间还连接有疏水扩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供汽装置为辅汽联箱,所述辅汽联箱与发电机组的轴封气源连通。
CN202023055655.9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Active CN213807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5655.9U CN21380776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55655.9U CN21380776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7769U true CN213807769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4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55655.9U Active CN213807769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7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6057B (zh) 一种用于切除低压缸进汽的热电联产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07218093B (zh) 一种火电厂乏汽回收供热系统和运行方法
CN109855147B (zh) 一种基于供热与电力调峰耦合的联合循环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2011616A (zh)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CN105840244B (zh) 一种光轴高背压供热汽轮机
CN205957280U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6091074A (zh) 一种吸收式热泵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11365748B (zh)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方法及供热系统
CN207004589U (zh) 一种火电厂乏汽回收供热系统
CN109469522A (zh) 一种乏汽冷却系统及乏汽冷却方法
CN201916008U (zh) 大流量、低参数、高背压膨胀动力节能系统
CN109869784B (zh) 一种用于抽汽集成与蓄热调峰耦合的联合循环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5927298A (zh)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10793011A (zh) 一种两级抽汽型的中温中压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2614913U (zh) 一种超临界机组轴封蒸汽安全节能系统
CN213807769U (zh) 一种汽机轴封系统的余热利用结构
CN206190339U (zh) 一种热电联供汽轮机双支路供热系统
CN205840930U (zh) 一种高背压小汽机采暖抽汽供热系统
CN109763869B (zh) 一种用于联合循环能量梯级利用的蓄热耦合抽汽集成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9724435U (zh) 一种用于热电机组电力调峰的凝抽背耦合抽汽集成系统
CN209726304U (zh) 一种用于联合循环机组电力调峰的抽汽供热集成系统
CN207674551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凝抽背供热的冷却塔防冻系统
CN213746760U (zh) 焚烧炉冷风、垃圾贮坑冷风和渗滤液原液联合加热系统
CN210485839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107355267A (zh) 汽动给水泵双背压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