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6068U - 模壳 - Google Patents

模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6068U
CN213806068U CN202022527203.XU CN202022527203U CN213806068U CN 213806068 U CN213806068 U CN 213806068U CN 202022527203 U CN202022527203 U CN 202022527203U CN 213806068 U CN213806068 U CN 213806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wedge
accordance
bottom end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272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爱根
杜坤
朱慧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R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R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R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Rongy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272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6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6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6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壳,用于密肋楼盖的施工,所述模壳为带有上底的锥台结构,其中上底构成顶模板,锥台结构的侧壁构成侧模板;相应地,侧模板具有内锥面和外锥面;围绕侧模板外侧具有自下部预定位置延伸至侧模板底端面的楔部,该楔部的楔面与所述外锥面续接。基于本实用新型在去掉了支撑框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储运条件。

Description

模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密肋楼盖施工的模壳。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将肋距≦1.5 m的单向或双向肋形楼盖称为密肋楼盖。密肋楼盖广泛的应用于商业楼、办公楼、图书馆、展览馆、教学楼、车站、候机楼等大中型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的特点是楼盖跨度相对较大,因此,对于楼盖相对较大的建筑,如厂房、仓库、车库等的楼盖也多采用密肋楼盖。
由于密肋楼盖上肋梁的分布比较密集,采用拼装模板的方式施工时,施工难度会很大,因此,在密肋楼盖施工时,往往会使用模壳配合其它模板的方式进行施工。相对而言,模壳是一种定型模板,模壳本身需预设出所期望的形状。
典型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734066U,其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壳,其包括一块方形的上模板,以及四块具有等腰梯形形状的侧模板,四块侧模板的上底相应与上模板的四条边重合,相邻侧模板腰部重合,从而四块侧模板围合,整体类似于一个方碗,碗口较上模板大,碗口处会形成自碗口边缘向外翻折的支撑框(又称底边)。应知,模壳的上模板并不限于方形,具体而言,多以矩形为基础,在一些有奇特造型的密肋楼盖中,可能还会为此提供专门的模壳,如椭圆形、圆形、异形模壳,但无论哪种形状的模壳,均具有支撑框。使用现有模壳的问题在于,由于存在支撑框,会导致密肋楼盖的施工周期变长,施工成本变高
具体地,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205444619U,其公开了一种密肋梁模壳固定装置,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密肋楼盖施工时如何排布并固定模壳的方式,具体而言,模壳在预安装的木模板上通常按照规则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列,模壳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该距离用于确定出肋梁的大小。相邻模壳的支撑框间会留有一定距离,由于支撑框具有一定厚度,支撑在木模板上的支撑框与两相邻的支撑框间会形成一个槽,施工时需要使用例如木模板填入该槽,以确保所成型肋梁下表面的平整,势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同时,用于填槽的木模板,其尺寸规格无法做到理想化,木模板与支撑框间可能会残留一些间隙,导致浆料进入,水泥混凝土固化后,需要整修肋梁底边,而增加工艺难度。在一些实现中,在槽内铺装木模板后,在使用塑料膜等封闭前述间隙,但塑料膜等强度有限,不仅增加工时,且仍有可能导致浆料溢出。
中国专利文献CN210508374U公开了一种浇筑横梁用建筑膜(模)壳,相对于传统模壳,其去掉了底边(即前述的支撑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必在使用木模板填充前述的槽。需知,支撑框的存在不仅仅用于辅助模壳的定位和固定,而且其存在会增加模壳口部底缘的抗剪截面系数。相应地,如果去掉支撑框,在整体上会降低模壳的机械强度。有鉴于此,中国专利文献CN210508374U在去掉支撑框后,于壳体内部内壁的边侧位置设置加固槽,并且壳体内壁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抗震板,并进一步在壳体内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膜块,其中,抗震板的边侧还固定有减震支柱。需知,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模壳,由于模壳侧面具备一定的锥度,模壳现场存放时往往采用套装堆叠的方式,过厚的模壳可能导致相互间不能套装,即便是能套装,相同高度条件下,能套装的模壳数量非常少。而该专利文献中,模壳不仅存在加固槽,还设有抗震板,导致模壳壳壁非常厚实,储运不便。另外,这种加固方式还会导致模壳重量偏大,加重了支护以及底侧木模板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去掉了支撑框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好储运条件的模壳。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壳,用于密肋楼盖的施工,所述模壳为带有上底的锥台结构,其中上底构成顶模板,锥台结构的侧壁构成侧模板;相应地,侧模板具有内锥面和外锥面;
围绕侧模板外侧具有自下部预定位置延伸至侧模板底端面的楔部,该楔部的楔面与所述外锥面续接。
可选地,楔面为平面或曲面。
可选地,楔面为平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或楔面与外锥面间成预定折角;
楔面为曲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
可选地,楔面下部内收形成收缩部。
可选地,楔楔面与侧模板底端面的夹角比外锥面与侧模板底端面的夹角大0~15度。
可选地,楔部的高度为模壳高度的十分之一~七分之一。
可选地,模壳侧壁底端具有内凸缘,内凸缘的下端面为模壳侧壁底端面的组成部分。
可选地,内凸缘的长度为2.5~15mm。
可选地,内凸缘的厚度为6~20mm。
可选地,于楔部处开有用于模壳固定的固定孔。
可选地,固定孔在模壳的周向均布。
可选地,于模壳内表面设有加强筋。
可选地,加强筋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方向的第二加强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可选地,于模壳内侧顶部设有用于顶模板和侧模板互连的加强板。
可选地,在模壳内设有脱模辅助结构,以用于将模壳拔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模壳的底部结构使用楔部取代支撑框,楔部下表面以及模壳本体底端面形成支撑面,并且因楔部的存在,使得模壳底缘支撑强度能够得到保证,且楔部位于模壳底部,模壳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锥度结构,相互间可以套装,减小储状态时的空间占用,对模壳套装储运影响较小。此外,楔部所提供的楔面适配于肋梁,只会在肋梁下部形成斜面,不影响整体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模壳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模壳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模壳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楼盖施工时模壳横向布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凸缘,2.底端面,3.固定孔,4.楔部,5.内锥面,6.侧横筋,7.外锥面,8.侧模板,9.过渡弧,10.顶模板,11.侧纵筋,12.顶纵筋,13.顶横筋,14.加强板,15.过渡弧,16.楼盖设计砼顶面,17.浇筑空间,18.底模板。
T.脱模辅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知,尽管楼盖并不必然是水平楼盖,但对于模壳上下的认定是一贯的。图4示出了楼盖施工时模壳的横向分布,使用水平的底模板18或者其他支护结构支撑模壳,示例性的表示模壳的使用状态。基于承载与被承载的关系,模壳基于为例如底模板18的支撑而处于上的位置。
一般而言,模壳为典型的锥台结构,且诚如其名,其属于壳体结构,从而具有较小的重量,并具有足够高的刚度。其刚度的保证一方面通过材质来保证,使用刚度相对较大的材质制作;另一方面通过形体来保证,其一是模壳主体壁体厚度,采用合适厚度的壳体,提供基础的支撑;另一是通过加强结构进行加强,加强一般使用加强筋进行加强,在基础支撑强度条件下,复合加强筋,满足整体的刚度要求。
关于楔部4,应知,设置楔部4的目的在于,在去除掉支撑框的条件下,其一是模壳底端仍然具备较好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存在楔部的情况下,也无需对肋梁进行修补。
进而,一般而言,楔部4在某些领域有两种,一种是上升楔(Rising Wedge),另一种是下降楔(Falling Wedge),图1的左端下部,楔部4表现为上升楔,图1的右端下部,楔部4表现为下降楔。整体而言,楔部4相当于在侧模板8的下端加装了一个锥形套,锥形套的大端在下,该种结构表现在模壳侧壁底部自上至下逐渐增厚,增厚侧位于模壳侧壁的外侧,不会对模壳间的套装产生阻碍。相对而言,模壳底部外侧增厚并不影响模壳内部的空腔形状,因此,在保证模壳底部具备所期望刚度的情况下,模壳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储运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楔部4可以整体表现在模壳侧壁外侧,也可以表现在模壳侧壁内侧,表现在模壳侧壁内侧时,侧模板8与楔部4所构建出的侧面是连续的,锥度可以是一致的。由于模壳本身锥度相对较大,在底部设置楔部4时,即便是楔部4表现为模壳侧壁下端内侧加厚,对模壳相互间的套装影响也不是很大。
另有一些实现中,模壳内还设有其他结构部,该结构部会直接影响模壳间的相互套装,套装后模壳间的顶模板10并不会直接接触,因此,楔部4表现为模壳侧壁底端内收对模壳间套装的影响可以忽略。
同时应知,楔部4的存在并不会导致模壳侧壁底端变的过厚。
对于前述的模壳内设置的其他结构部,参见说明书附图2,如图中所示的脱模辅助结构T,以在肋梁养护后,脱模时辅助脱模。
脱模辅助结构T在图中有四个,可以是等边角间,也可以是类似于槽钢的槽构件。
综上,作为更精确的定义,楔部4与模壳的侧模板8间构成一个整体,整体上称为模壳侧壁,可以理解为模壳侧壁下端部自上至下逐渐增厚,增厚侧优选地位于模壳侧壁外侧,也可以位于模壳侧壁的内侧,也可以表现为内外都有增厚量。进而,楔部4用于表示与模壳侧模板8间构成为一体的锥形套,锥形套的大底在下。
应知,模壳为定型模板,相应地,侧模板8用于肋梁的定型,符合“模”的范畴。而楔部4也用作定型,构成模壳的定型部分。作为定型部分,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构成定型面,在保证模壳底部强度的情况下,其形状具有更好的可选择性。
尤其是,相对于支撑框,在产生相同刚度的情况下,楔部4并不需要太大,当需要有更高的刚度要求时,楔部可以进一步向上延伸,相对于传统的支撑框,楔部4相当于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延伸,以提高模壳底部的刚度。相对而言,支撑框只提供水平方向的延伸,且水平方向上的延伸还会带来副作用,即前述的需要对初步成型出的肋梁进行修补的问题。楔部4则相当于通过一个楔面修补了支撑框的缺陷,且自身构成成型面,不必再进行初步成型肋梁的修补。
需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决定了楔部4的配置结构要求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与侧模板8的外锥面7间顺利衔接,且不应产生台阶,从而不必进行肋梁的后期修补。
需知,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并不必然是平面,在更多的领域中,楔部4所提供的楔面可以具备一定的曲度,且曲度并不必然是单一的,楔面可以是多个面的组合体,多个面之间可以连续可导,也可以是不可导的,而只需要保证顺利连接,或者说使连续的。
若肋梁两侧通过楔面所确定出的结构和侧模板8所确定出的肋梁结构间的平滑过渡,即便不是平滑过渡,只要楔面相对于外锥面的锥度相差不大,肋梁的视觉效果仍然相对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楔面与侧模板8的外锥面7间可以是连续可导的,从而使肋梁的下端侧面是相对平顺的。
一般而言,模壳结合其他模板,构造出如图4所示的浇筑空间17,然后进行浇筑,养护一定时间后即形成密肋楼盖,模壳通常为锥台结构,以四棱锥台结构为主,棱边通常会形成过渡弧15。
锥台结构的优点是方便退模,且也符合密肋楼盖的力学结构,所形成的的肋梁自楼盖盖板向下逐渐收窄,结构强度易于保证。
此外,对于锥台结构而言,若其棱边保持,则所形成的的肋梁与楼盖板间会产业剧烈的过渡,过渡处属于应力集中区,结构强度会下降。在图1~3所示的结构中,模壳的四侧面(四棱台模壳)相互间以及与顶面间都采用弧过渡结构,能够有效规避应力集中。
如前所述,模壳整体上是一个锥台结构,以四棱台为主,无论那种形式的模壳,其顶部都是封闭的,构成四棱台的顶盖,顶盖属于成型模板,记为顶模板10,锥台结构的下底是开放的,可以在支护上安装附加的支撑,以使例如顶模板10保持形状。对于锥台结构的侧壁,也是成型模板,记为侧模板8。侧模板8具有一般模壳侧模板的属性,即其外表面为外锥面7,内表面为内锥面5。由此所形成的壳体结构,而非实体结构,在满足较好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轻的重量,方便支护。且壳体结构利于套装储运,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地,关于所述楔部4,如前所述,其类似于套装在侧模板8下端的锥形套,侧模板8的下端面与锥形套的下端面共面,利于支护。在一些实施例中,从位置关系上看,楔部4围绕侧模板8外侧而具有自侧模板8下部预定位置延伸至侧模板8底端面的结构,该楔部4的楔面与所述外锥面7续接。基于前述的原理可知,楔面相对于外锥面7外飘,或者说相对于外锥面7,楔部4具有的锥面锥度更大。
但如图1所示,楔部4所提供的锥形套在上端没有厚度,即楔面与外锥面7间是连续的,可以是可导的,也可以仅是连续的,并不要求必须连续可导。
相对而言,楔面为平面时设计制造更方便,为曲面时退模难度更容易控制。
楔面为平面时,除了相切外,需要使用过渡曲面进行过渡才能形成连续可导的结构。
楔面为曲面时,也可以采用例如过渡曲面进行过渡,亦可以采用相切的方式进行连接,形成连续可导的结构。
楔面为平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或楔面与外锥面间成预定折角;
楔面为曲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
关于楔面,斜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在模壳底端形成较小的锐角,即模壳底端外缘相对锋利,也更容易被碰撞等破坏,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需要控制楔面的斜度,以避免模壳底端边缘过于脆弱。
进一步地,楔面与侧模板8底端面的夹角为102~120度,优选为控制在最大为115度。相对而言,楔面与侧模板8底端面的第一夹角比外锥面7与侧模板8底端面的第二夹角大0~15度,优选为6~8度,如前所述,如果模壳侧壁底端增厚较少,就需要对模壳侧壁底端内侧进行增厚,换言之,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是正相关的,但相互间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外锥面7是成型面,第二夹角的大小取决于肋梁的设置值。不过在一些情况下,模壳的外锥面7的锥度是相对固定的,第二夹角一般在100度左右,一般在98~115度,优选为102度。
当第一夹角相对较大时,模壳底部外缘相对锐利,为了减轻这一结构特征所带来的易损性,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楔面下部内收形成收缩部,即锥度变小,从而使第一夹角相对较大时,模壳底部外缘仍然相对较钝。
收脚可以是圆弧收角,也可以采用直线段进行收角。
内收是相对于第二夹角的内收,显然这种内收不能形成中间鼓起部,否则无法退模,即从轮廓上看,楔部位于下面的部分即便是内收,也要比上部更向外飘。
楔部4相对于侧模板8主要是起修饰性作用,或者说辅助性作用,因此,其个体应尽可能小,为此,除了前述的角度控制,对于其高度控制也应相对较小,具体地,楔部8的高度为模壳高度的十分之一~七分之一。
楔部4的存在可以有效的加强模壳的强度,作为进一步的加强,在模壳侧壁底端具有内凸缘1,内凸缘1的下端面为模壳侧壁底端面的组成部分。
内凸缘1向内延伸的长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模壳间的套装,不过由于模壳内腔自上至下是逐渐外扩的,因此,也容许内凸缘1具备一定的尺寸,换言之,模壳本身就确定了可以有内凸缘1的设置空间。
进一步地,内凸缘1的长度为2.5~15mm。经过验证发现,些许的内翻所形成的内凸缘1即可取得较好的加强效果,能够有效抵抗模壳的变形。
因内锥面5的存在,内凸缘1具有在横向的延展空间,在满足不影响模壳套装储运的情况下,内凸缘1的厚度为6~20mm。内凸缘1对储运的影响在于,当模壳处于套装状态时,内凸缘1应避免与另一模壳的外壁面接触。
内凸缘1也可以理解成一条特别的横筋,相对于其他用于加强的横筋,其位于模壳的内锥面5的最下侧。
同样地,横筋的存在,具体是图1中侧横筋6的存在,在模壳的内锥面7确定且适于套装的情况下,侧横筋6确定出了内凸缘1的最大横向延伸长度。
关于模壳的刚度,除了前述的加强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常规的加强方式,这种加强方式侧重于在模壳的内表面设置加强筋的方式,如果说设置加强筋视为配筋,那么加强筋的分布方式则属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此外,关于模壳自身的刚度,必然与模壳的材质相关。模壳当前最常用的材质是塑料,所成型模壳即常见的塑料模壳。用于制作模壳最常见的塑料是聚丙烯,以及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和改性聚丙烯属于工程塑料,其特点是刚性大,蠕变小,并且机械强度高,因此,关于模壳的材质,可以选用其他常用的工程塑料,如聚酰胺(即俗称的尼龙)、聚四氟乙烯(价格稍贵)、ABS塑料、聚甲醛、聚碳酸酯(即常说的PC)、聚苯醚等。其中如聚甲醛,其刚度堪比钢材。
进一步地,另一种常见的模壳为金属模壳,金属模壳以钢模壳为主,相对轻质的铝合金模壳也有使用,
在一些实现中还可以采用介于塑料与钢材之间的材质,即常说的塑钢,塑钢实际上还是塑料,如聚氯乙烯(PVC)。
进而,在材质确定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考虑自身重量与强度的关系,原则上在结构相对确定,且材质确定的情况下,对重量有要求时,就需要考虑通过改变模壳的抗剪能力来提高模壳的刚度。具体而言,通过在模壳内表面设置加强筋以改变模壳的抗剪能力。
模壳具有受力形式的多向性,模壳的顶模板10和侧模板8都会受到混凝土的挤压,而侧模板8下端还会受到其他模板或者支护的顶托,对于模壳的加强体现在全方位的加强。在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中,加强筋采用正交的方式进行布置,如图2中能够显示出的网格状的加强筋布局。
相对而言,加强筋采用正交的方式进行布局,设置制造相对简单,但加强筋一方面并不限于直筋,并且采用两个方向布设加强筋时,也不限于在两个方向的加强筋是正交的,一般采用相交的方式布局加强筋,在两个方向上布设的加强筋,相互间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30度。
此外,还可以有相对于正交的两个方向的斜筋,形成三角形微单元,具有更好的加强效果,如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设置图中方格对角线方向上的斜筋。
同样地,相对于正交的两个方向,斜筋也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存在,两两正交,相对而言,图2中正交的两个方向上的加强筋数量相对较多,而对于斜筋,可以只有两条,两条斜筋相对于方格的两条对角线,相互间也是正交的。
如果方格是矩形格,两条斜筋间的角度取决于矩形格对角线间的夹角。
过渡处,通常是应力集中区,即便是采用了过渡弧9、过渡弧15等用以减轻应力集中的措施,但这些区域仍然属于相对脆弱的区域,为此,于模壳内侧顶部设有用于顶模板10和侧模板8互连的加强板14。
加强板14可以理解成斜撑,据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相对容易理解。
加强板14分布在顶模板10下表面的周缘,让开顶模板10下表面的大部空间,以方便对顶模板10进行其他操作或者支护。
在一些实现中,模壳的固定可以在其内部实现,由于模壳下端是开放的,在例如图4所示的底模板18上设置用于阻挡模壳横移的部件。
对于如前所述的存在内凸缘1的模壳,可以直接使用例如扣件扣住内凸缘1的上表面,使用拉杆固定在例如底模板18上。
由于楔部4相对于外锥面7外飘,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可见,于楔部4上开有固定孔3,可以使用钉子或者螺栓对模壳进行固定。
关于模壳的固定,由于其受力形式各向大致相当,为此于楔部4处在模壳的周向均匀的开固定孔3。
固定孔3的数量在图2所示的结构中有4个。由于肋梁形式多样,固定孔3的数量与肋梁的规模正相关。
关于密肋楼盖的施工工艺,使用前述的模壳代替部分木模板,可以保留用于支撑模壳并对肋梁下端面进行定型的木模板,例如图4中所示的底模板18。
当前密肋楼盖的施工工艺借助于模壳,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模壳,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模壳的排放,模壳排放完毕后,模壳之间会形成如图4所示的浇筑空间17,浇筑空间17惯常情况下又被称为密肋槽。
在密肋槽内绑扎密肋梁钢筋,并安装预埋管线,之后浇筑商砼。
一般而言,先行进行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包括模壳存量的备用、用于浇筑密封的胶粘带等,以及用于模壳及其他模板的支护装置。
关于备料等,主要依据是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出来之后,工程量基本确定,可以根据工程量进行备料。进而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支模:按照工程楼盖模板的既定方案安装支架,进而先安装框架梁模板,铺设模壳支撑,模壳支撑可以使用例如方木进行支撑,也可以使用木模板进行支撑。
一般为了匹配模壳的变形,对于例如方木,需要按照1‰~2‰进行双向起拱。
2)安装模板:按照图纸要求,一般先进行放线,放线在支护上安装的例如底模板18上进行,进而确定出主肋位置,并安装主肋模板,保证后续肋梁钢筋绑扎和模壳安装的位置准确性。
根据主肋的位置,以其为基准,放出纵横向肋梁控制线,用于定位模壳,进而在控制线确定出的肋梁间安装模壳。
对于模壳,一般先吊运到例如底模板18上,并分散放置,避免某些地方载荷过大。
3)密封:对模壳与支撑模壳的部件间相结合处使用例如粘贴带进行密封,避免漏浆。
4)在预定的肋梁位置绑扎钢筋。
关于钢筋的绑扎,在一些实现中,需要先绑扎主肋钢筋,然后在进行次肋钢筋的绑扎。
5)混凝土浇筑。
6)养护预定时间后,拆模。
拆模时,传统情况下,需要在去掉支护和支撑模壳的结构后,使用能够撬的工具,将模壳撬出,易于损伤模壳底部边缘或者肋梁下端边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模壳的顶模板10的下表面设有四个脱模辅助结构T,其结构形状在前文中例示,该结构形状适于拉拔,为此,脱模辅助结构T还可以是例如钩或者环的结构。
如果是例如等边角件、槽件时,可以采用与模壳其他部分整体注塑成型的方式构造,如果是例如钩或者环件,可以采用与模壳其他部分整体成型的方式构造,也可以作为附件,在模壳成型后,安装在模壳上。
图2中,脱模辅助结构T位于顶模板1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位于模壳的侧壁内表面。

Claims (15)

1.一种模壳,用于密肋楼盖的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壳为带有上底的锥台结构,其中上底构成顶模板,锥台结构的侧壁构成侧模板;相应地,侧模板具有内锥面和外锥面;
围绕侧模板外侧具有自下部预定位置延伸至侧模板底端面的楔部,该楔部的楔面与所述外锥面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楔面为平面或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楔面为平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或楔面与外锥面间成预定折角;
楔面为曲面时,楔面与外锥面间连续可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楔面下部内收形成收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楔面与侧模板底端面的夹角比外锥面与侧模板底端面的夹角大0~1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楔部的高度为模壳高度的十分之一~七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模壳侧壁底端具有内凸缘,内凸缘的下端面为模壳侧壁底端面的组成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内凸缘的长度为2.5~1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内凸缘的厚度为6~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于楔部处开有用于模壳固定的固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固定孔在模壳的周向均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于模壳内表面设有加强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加强筋包括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方向的第二加强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
14.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3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于模壳内侧顶部设有用于顶模板和侧模板互连的加强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壳,其特征在于,在模壳内设有脱模辅助结构,以用于将模壳拔出。
CN202022527203.XU 2020-11-05 2020-11-05 模壳 Active CN213806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7203.XU CN213806068U (zh) 2020-11-05 2020-11-05 模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27203.XU CN213806068U (zh) 2020-11-05 2020-11-05 模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6068U true CN213806068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4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27203.XU Active CN213806068U (zh) 2020-11-05 2020-11-05 模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60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89215B2 (en) Formwork panel for concreting formworks
CN110778108B (zh) 复杂空间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的施工方法
AU2018200694A1 (en) Formwork
CN110685434B (zh) 现浇多曲面双层斜交混凝土网格结构模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US20040104498A1 (en) Tubular sleeve insert for creating a void in precast concrete
RU2601883C1 (ru)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несъёмной опалубки для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многопустотных плит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CN213806068U (zh) 模壳
KR101549418B1 (ko) 쐐기 형상의 지수판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콘크리트 슬래브 타설용 매립형 신축이음매 거푸집
CN112196169A (zh) 模壳及密肋楼盖施工工艺
CN211421637U (zh) 一种预制天沟的连接结构
CN209874483U (zh) 一种剪力墙预留空调洞可拆卸固定模具
CN211622573U (zh) 一种用于标准楼层全现浇楼梯浇筑的铝合金模板加固系统
CN218138763U (zh) 倒角建筑结构用浇筑模具
CN213418182U (zh) 一种密肋梁用组合模板
KR102115165B1 (ko) 패널 어셈블리
US20230405869A1 (en) Concrete structure forming system
CN219137981U (zh) 一种转角结构及墙体
CN213449069U (zh) 一种密肋梁用空心模壳
CN211257807U (zh) 船型客房的分段建造模具
CN214995905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浇筑体系
RU189191U1 (ru) Съемные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ователи купольной формы для монолитных плит перекрытия
CN216305080U (zh) 多钢筋桁架混凝土翼缘组合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KR20210093424A (ko) 단부 마감부재가 구성된 탈형 데크용 스페이서 및 강판 탈형 데크
CN215471900U (zh) 一种围护桩成型模具
RU162634U1 (ru)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ующий элемент несъёмной опалубки для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многопустотных плит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