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1056U -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1056U
CN213801056U CN202022173967.3U CN202022173967U CN213801056U CN 213801056 U CN213801056 U CN 213801056U CN 202022173967 U CN202022173967 U CN 202022173967U CN 213801056 U CN213801056 U CN 2138010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side wall
unit
wall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739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伟成
黄伯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EIQUAN FOO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QUAN FOO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QUAN FOOD CORP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QUAN FOOD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1739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10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10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10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由板材一体裁剪并折弯构成,所述板材的两相对侧相向卷折分别围成单元盒,且未卷折部分作为各单元盒的底壁,各单元盒的底壁开设有用于卡装被包装物的容置口,各单元盒的顶壁开设有拎提口。所述板材的两相对侧各自卷折后由底壁起依次构成所在单元盒的第一侧壁、顶壁和第二侧壁,两个单元盒的第二侧壁相互贴靠卡合、且至少一第二侧壁的底缘与底壁卡合。用卡合代替胶粘或订书钉固定,更加环保。且包装盒仅通过一张板材卷折而成,结构强度高,且方便折叠运输。

Description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式多杯包装的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联(尤其是4联)杯的饮料杯包装盒,多采用开有多孔/槽的平板套设在饮料杯上限制饮料杯的周向运动,再外套塑料包装袋,吸管也是单独放置入塑料包装袋。一方面造成塑料包装袋的浪费,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当容易造成吸管的遗漏。
还有的包装盒设置有提手,且其结构能够限制饮料杯周向运动并避免饮料杯垂直掉落,省去了塑料包装袋,但该类包装盒的连接大多应用到胶粘或订书钉来加固连接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方便加工和使用的包装盒。
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由板材一体裁剪并折弯构成,所述板材的两相对侧相向卷折分别围成单元盒,且未卷折部分作为各单元盒的底壁,各单元盒的底壁开设有用于卡装被包装物的容置口,各单元盒的顶壁开设有拎提口;
所述板材的两相对侧各自卷折后由底壁起依次构成所在单元盒的第一侧壁、顶壁和第二侧壁,两个单元盒的第二侧壁相互贴靠卡合、且至少一第二侧壁的底缘与底壁卡合。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两个单元盒中,第一单元盒的第二侧壁与顶壁的衔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口,第二单元盒的第二侧壁与顶壁的衔接部位设有入所述连接口的连接耳。
可选的,两单元盒的顶壁相互平齐,第一单元盒的第二侧壁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单元盒的第二侧壁底缘延伸邻近所述底壁,所述的第二侧壁的高度为H2;且满足H2:H1=0.3~1:1。
可选的,所述连接耳包括相对的根部和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根部和所述头部之间的腰部;所述根部的宽度为D1,所述腰部的宽度为D2,所述头部的宽度为D3,所述连接口的延伸长度为L,且满足D2>L>D1,D2>L>D3。
可选的,所述底壁开设有卡口,其中一第二侧壁的底缘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合的舌片,在所述舌片的两相对侧设有受限于所述卡口的防脱翼。
可选的,所述拎提口的构成方式为:
所述板材上开设有弧形狭缝,该弧形狭缝所包围的区域为翻折片,所述拎提口为所述翻折片弯曲状态下的避让区;
或所述板材上直接开设有作为所述拎提口的镂空区。
可选的,所述板材为纸板或塑料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饮料杯的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至少局部收纳在所述包装盒中的饮料杯,所述包装盒为上述所述的包装盒;
所述饮料杯的至少一部分为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外径由上而下具有缩小的趋势,各饮料杯的卡合部插置并定位于对应的容置口。
可选的,各单元盒的第一侧壁开设有开放口,所述饮料杯的顶部带有径向外凸的边缘,所述边缘的一部分外凸并搁置于所述开放口。
可选的,所述容置口的内缘带有沿径向进一步外扩的吸管槽。
本申请的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由一整张板材折叠组装而成,能够对多联杯的饮品进行快速包装,设置有拎提口,省去了塑料包装袋和胶粘。且板材为纸板或有机的塑料板,便于回收,且取材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展开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包装盒的卷折后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包装盒中连接耳和连接口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饮料杯的包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的饮料杯和包装盒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盒体;2、单元盒;20、底壁;200、容置口;201、卡口;202、吸管槽;
21、第一侧壁;210、开放口;
22、第二侧壁;23、顶壁;230、拎提口;231、翻折片;
24、第一单元盒;240、连接口;241、舌片;242、防脱翼;
25、第二单元盒;250、连接耳;251、根部;252、头部;253、腰部;
3、饮料杯;30、卡合部;31、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1,盒体1由板材一体裁剪并折弯构成,板材的两相对侧相向卷折分别围成单元盒2,且未卷折部分作为各单元盒的底壁20,各单元盒2的底壁20开设有用于卡装被包装物的容置口200,各单元盒2的顶壁23开设有拎提口230。
如图1~图3所示,盒体1的展开状态为一平板,方便储存和运输。盒体1接近方筒状,单元盒2用于容置部分被包装物,保护被包装物。容置口200一般为圆孔或其他与被包装物外周相适应的形状,通过冲切而成,用于限制被包装物的滑脱。由于盒体1的卷折方式,可形成两个单元盒2,则被包装物至少为两组,每个单元盒对应一组。
为了方便提拉和保持平衡,优选的,容置口200为四个,呈正方形布置,即每个单元盒2开设两个容置口200。拎提口230为用于手指穿设的缺口,提拉后,给予两单元盒2向内的夹紧力,使得两单元盒2贴靠紧密,盒体1更加牢固,也便于拎提整个盒体。
在本实施例中,板材的两相对侧各自卷折后由底壁20起依次构成所在单元盒2的第一侧壁21、顶壁23和第二侧壁22,两个单元盒2的第二侧壁22相互贴靠卡合、且至少一第二侧壁22的底缘与底壁20卡合。
为了避免盒体1松散,第二侧壁22的底缘与底壁20之间设置有卡合结构,用于限制第二侧壁22脱离底壁20,保持单元盒2的完整。卡合结构可以设置在一个第二侧壁22上,方便安装,也可以设置在两第二侧壁22上,结构更加稳固。
两第二侧壁22之间也设置有卡合结构,用于限制两单元盒2相互脱离,保证提拉时,单元盒2不会向两侧外翻。配合拎提口230,使得两单元盒2贴靠更加紧密。卡合结构为设置在其中一者上的插头,以及设置在另一者上与插头相配合的插孔,插头和插孔均由冲切而成。
相较于胶粘或订书钉固定的盒体,更加环保,且本申请的包装盒由一整张板材卷折而成,快速方便,且结构强度高。
如图1~图4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单元盒2中,第一单元盒24的第二侧壁22与顶壁23的衔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口240,第二单元盒25的第二侧壁22与顶壁23的衔接部位设有入连接口240的连接耳250。
连接口240和连接耳250经由冲切而成,在板材未弯折时,连接耳250与第二侧壁22同一平面,经过弯折后,连接耳250顺势突出第二侧壁22,便于插置入连接口240,方便安装。衔接部分为单元盒2的最高点,因此连接耳250和连接口240相互配合固定连接单元盒2的顶部,提高了两单元盒2的连接强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单元盒2的顶壁23相互平齐,第一单元盒24的第二侧壁22的高度为H1,第二单元盒25的第二侧壁22的底缘延伸邻近底壁20,的第二侧壁22的高度为H2;且满足H2:H1=0.3~1:1。
H2:H1的下限值保证了盒体1的最低强度,若低于该下限值,拎提后容易发生变形。若超过H2:H1的上限值,导致卷折时,第二单元盒25的第二侧壁22与底壁20发生干涉,影响安装,且两顶壁23无法齐平,不够美观。H2:H1的最佳数值在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既保证了盒体1的结构强度,且留有装配余量用于避免加工误差导致装配干涉的问题,并使得两顶壁23相互齐平,更加美观。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连接耳250包括相对的根部251和头部252,以及连接在根部251和头部252之间的腰部253;根部251的宽度为D1,腰部253的宽度为D2,头部252的宽度为D3,连接口240的延伸长度为L,且满足D2>L>D1,D2>L>D3。
连接口240为腰形孔,沿第二侧壁22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口240可以为沿第二侧壁22的长度方向多个间隔布置,也可以是连续延伸布置。
头部252向远端(背离根部251)逐渐收窄,且D2>L>D1,使得头部252能够伸入连接口240内,并且依靠板材自身的形变,腰部253伸入连接口240后,腰部253恢复原形状,并限制连接耳250脱出连接口240。D2>L>D3使得安装时,仅腰部253发生部分形变,连接耳250能够全部伸入连接口240内,便于插接安装。
如图1~图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底壁20开设有卡口201,其中一第二侧壁22的底缘设有与卡口201相配合的舌片241,在舌片241的两相对侧设有受限于卡口201的防脱翼242。
卡口201为腰形孔,延伸方向为第二侧壁22的长度方向,卡口201开设在底壁20的中间,使得两单元盒2的容积相同。卡口201还可以是多个间隔布置,使得卡合更加紧固。舌片241为矩形,能够伸入卡口201,且与卡口201一一对应。防脱翼242由舌片241沿第二侧壁22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来,用于限制舌片241脱出卡口201。
装配时,防脱翼242内折,直至与舌片241贴合,穿设过卡口201后,依靠形变,防脱翼242展开,抵靠在底壁20表面,限制第二侧壁22与底壁20相互分离。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拎提口230的构成方式为:板材上开设有弧形狭缝,该弧形狭缝所包围的区域为翻折片231,拎提口230为翻折片231弯曲状态下的避让区。或板材上直接开设有作为拎提口230的镂空区。
避让区的形状接近半圆形,方便手指插接,翻折片231为手指按压部,按压后的翻折片231与第二侧壁22、顶壁23形成三角结构,提高拎提口230的结构强度。当然也可以直接在通过冲切形成镂空区,镂空区为圆形或半圆。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板材为纸板或塑料板,塑料板为可降解塑料板,有利于材料回收,更加环保。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本包装盒的饮料杯的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至少局部收纳在包装盒中的饮料杯3,饮料杯3的至少一部分为卡合部30,卡合部30的外径由上而下具有缩小的趋势,各饮料杯3的卡合部30插置并定位于对应的容置口200。
卡合部30为呈锥形的杯体,由卫生级防水材料制成,用于装载饮料,卡合部30自上而下逐渐缩小,使得饮料杯3安装后的饮用口朝上。容置口200的形状大小应为卡合部30自下而上1/2~2/3处的截面形状,使得饮料杯3的重心位于处于盒体1内,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各单元盒2的第一侧壁21开设有开放口210,饮料杯3的顶部带有径向外凸的边缘,边缘的一部分外凸并搁置于开放口210。
开放口210为通过冲切而成的半圆孔,临近顶壁23开设,圆弧面临近顶壁23,便于饮料杯3的卡接。避免第一侧壁21被饮料杯3的边缘抵靠变形。
为了避免吸管的遗漏,饮料杯3的侧壁表面粘贴有吸管3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容置口200的内缘带有沿径向进一步外扩的吸管槽202,用于避让吸管31。吸管31一般为圆筒状,因此吸管槽202为圆槽,并与容置口200相连通,限制了饮料杯3的沿自身轴向转动。
本申请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由一整张板材折叠组装而成,能够对多联杯的饮品进行快速包装,设置有拎提口230,省去了塑料包装袋和胶粘。且板材为纸板或有机的塑料板,可回收,环保。饮料杯3还粘接有吸管,对应的包装盒留置出吸管槽202,避免了吸管31的遗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由板材一体裁剪并折弯构成,所述板材的两相对侧相向卷折分别围成单元盒,且未卷折部分作为各单元盒的底壁,各单元盒的底壁开设有用于卡装被包装物的容置口,各单元盒的顶壁开设有拎提口;
所述板材的两相对侧各自卷折后由底壁起依次构成所在单元盒的第一侧壁、顶壁和第二侧壁,两个单元盒的第二侧壁相互贴靠卡合、且至少一第二侧壁的底缘与底壁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两个单元盒中,第一单元盒的第二侧壁与顶壁的衔接部位开设有连接口,第二单元盒的第二侧壁与顶壁的衔接部位设有入所述连接口的连接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两单元盒的顶壁相互平齐,所述第一单元盒的第二侧壁的高度为H1,所述第二单元盒的第二侧壁的底缘延伸邻近所述底壁,所述的第二侧壁的高度为H2;且满足H2:H1=0.3~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包括相对的根部和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根部和所述头部之间的腰部;所述根部的宽度为D1,所述腰部的宽度为D2,所述头部的宽度为D3,所述连接口的延伸长度为L,且满足D2>L>D1,D2>L>D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开设有卡口,其中一第二侧壁的底缘设有与所述卡口相配合的舌片,在所述舌片的两相对侧设有受限于所述卡口的防脱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提口的构成方式为:
所述板材上开设有弧形狭缝,该弧形狭缝所包围的区域为翻折片,所述拎提口为所述翻折片弯曲状态下的避让区;
或所述板材上直接开设有作为所述拎提口的镂空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材为纸板或塑料板。
8.一种饮料杯的包装结构,包括包装盒以及至少局部收纳在所述包装盒中的饮料杯,其特征在与,所述包装盒为权利要求1~7所述的包装盒;
所述饮料杯的至少一部分为卡合部,所述卡合部的外径由上而下具有缩小的趋势,各饮料杯的卡合部插置并定位于对应的容置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杯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单元盒的第一侧壁开设有开放口,所述饮料杯的顶部带有径向外凸的边缘,所述边缘的一部分外凸并搁置于所述开放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杯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口的内缘带有沿径向进一步外扩的吸管槽。
CN202022173967.3U 2020-09-28 2020-09-28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Active CN2138010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967.3U CN213801056U (zh) 2020-09-28 2020-09-28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73967.3U CN213801056U (zh) 2020-09-28 2020-09-28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1056U true CN213801056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5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73967.3U Active CN213801056U (zh) 2020-09-28 2020-09-28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10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0353B1 (en) Cup sleeve with handle
US11383876B2 (en) Portable handle assembly
US8690045B2 (en) Spreadable box
WO2003042070A1 (en) Eggs packing container using paperboard
CN213801056U (zh) 包装盒及饮料杯的包装结构
EP2154077B1 (en) A collapsible vase
CN105189304A (zh) 具有手提把手的包装件和用于形成把手的坯件
EP3828092B1 (en) Packaging device
US10961013B2 (en) Expandable container
KR200453823Y1 (ko) 포장용기
CN212557201U (zh) 一种多功能性可再利用的茶器包装盒盒坯
CN212048236U (zh) 一种便携式有展示功能的组合式鲜花绿植包装
CN208217222U (zh) 一种多杯饮料牛皮纸打包盒
CN210144403U (zh) 杯套构造
CN220164401U (zh) 一种可变形包装盒
CN218056071U (zh) 一种四棱锥鸡蛋包装
JPH0427381Y2 (zh)
CN208665757U (zh) 一种一纸成型的可撕裂杯托
EP1567420A1 (en) Reversibly collapsible/erectable container
CN215591261U (zh) 小食盒
CN220010395U (zh) 一种异型自带提手能一体成型的包装盒
CN219822029U (zh) 二口咖啡手提盒
CN212172851U (zh) 一种包装盒
KR200318320Y1 (ko) 접이식 일회용 컵 캐리어
JP3158505U (ja) 簡易キャリーケー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