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9152U -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9152U
CN213789152U CN202022180776.XU CN202022180776U CN213789152U CN 213789152 U CN213789152 U CN 213789152U CN 202022180776 U CN202022180776 U CN 202022180776U CN 213789152 U CN213789152 U CN 2137891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egative pressure
microporous
mesh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077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红生
程良平
周解良
汪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Jun 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Jun 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Jun 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Jun Y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8077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91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91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91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层、粘胶层、吸收层、三明治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硅凝胶层和离型纸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设置有负压吸盘,所述负压吸盘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防水层和粘胶层的吸气导管,所述吸气导管具有吸气头和负压连接头,吸气头与吸收层接触,负压连接头与负压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引入了三明治层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能够防止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到敷料内层,从而减少敷料去除时患者的疼痛感和防止创口出血,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同时,三明治层具有引流、支撑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创口渗出液过多造成的吸收层饱和。

Description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背景技术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
专利申请号为20192157227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透湿硅凝胶微负压引流敷料,其,包括从上之下顺次布置的PU层、粘胶层、超吸收纤维层、聚氨酯泡沫层、硅凝胶层和离型纸层。其中,聚氨酯泡沫层为多孔结构,且孔径较大,创口的肉芽组织很容易穿过硅凝胶层长到聚氨酯泡沫层,从而在拆除敷料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患者创口的疼痛,使得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阻挡肉芽生长到敷料内部层结构的敷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层、粘胶层2、吸收层3、三明治层4、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硅凝胶层6和离型纸层;三明治层4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网状层41、纤维毛条层42和第二网状层43,第一网状层41与吸收层3接触,第二网状层43与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接触;所述第一防水层1上设置有负压吸盘7,所述负压吸盘7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防水层和粘胶层2的吸气导管8,所述吸气导管8具有吸气头81和负压连接头82,吸气头81与吸收层3接触,负压连接头82与负压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1为第一PU层。
优选的,所述粘胶层2上与吸气头8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气通孔,更有选的,粘胶层2整个设置有透气通孔。
优选的,所述吸收层3为超高吸水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状层41的网格尺寸大于第二网状层43。
优选的,所述纤维毛条层42为塑料纤维毛条层。
优选的,所述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为聚乙烯微孔网层5。
优选的,所述硅凝胶层6上设置有透气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粘胶层2、吸收层3、三明治层4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的面积相同且其面积小于硅凝胶层6的面积;所述硅凝胶层6 外边沿的上表面与第一防水层1、粘胶层2、吸收层3、三明治层4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的侧表面覆盖有第二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层为第二PU层9。
优选的,所述离型纸层包括相向设置贴合的第一离型纸层10和第二离型纸层11。
优选的,所述第二离型纸层11为折叠外翻结构,外翻的一面与第一离型纸层10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本实用新型引入了三明治层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能够防止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到敷料内层,从而减少敷料去除时患者的疼痛感和防止创口出血,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三明治层具有引流、支撑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创口渗出液过多造成的吸收层饱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实施实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
参见图1~2,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U 层、粘胶层2、超高吸水纤维层3、三明治层4、聚乙烯微孔网层5、硅凝胶层6 和离型纸层;三明治层4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网状层41、塑料纤维毛条层42和第二网状层43,第一网状层41与超高吸水纤维层3接触,第二网状层43与聚乙烯微孔网层5接触;所述第一PU层上设置有负压吸盘7,所述负压吸盘7上设置有贯穿第一PU层和粘胶层2的吸气导管8,所述吸气导管8具有和负压连接头82,吸气头81与超高吸水纤维层3接触,负压连接头82与负压机连接。
所述粘胶层2上与吸气头8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气通孔,更优选的,粘胶层2整个设置有透气通孔。
所述第一网状层41的网格尺寸大于第二网状层43。
所述硅凝胶层6上设置有透气通孔。
所述第一PU层、粘胶层2、超高吸水纤维层3、三明治层4和聚乙烯微孔网层5的面积相同且其面积小于硅凝胶层6的面积;所述硅凝胶层6外边沿的上表面与第一PU层、粘胶层2、超高吸水纤维层3、三明治层4和聚乙烯微孔网层5的侧表面覆盖有第二PU层9。
所述离型纸层包括相向设置贴合的第一离型纸层10和第二离型纸层11;第二离型纸层11为折叠外翻结构,外翻的一面与第一离型纸层10贴合。
工作原理:使用时,撕开第一离型纸层10和第二离型纸层11,将吸气头 81的位置对准创口处,将负压引流敷料贴到皮肤上。第一PU层上设置有负压吸盘7,所述负压吸盘7上设置有贯穿第一PU层和粘胶层2的吸气导管8,所述吸气导管8具有和负压连接头82,吸气头81与超高吸水纤维层3接触,负压连接头82与负压机连接,聚乙烯微孔网层5能防止伤口肉芽组织生长到敷料内部层结构,从而减少敷料去除时患者的疼痛感和防止创口出血,大大提升了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三明治层4具有3层结构,其中第二网状层43的网格尺寸较小,从而防止了尺寸较大的异物进入到塑料纤维毛条层42中,塑料纤维毛条层42的的塑料纤维条具有一点的强度和韧性,不会被渗出液软化,从而起到了引流和支撑的作用,第一网状层41的网格的尺寸较第二网状层43的网格尺寸大一些,这样有利于渗出液进入超高吸水纤维层3。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水层、粘胶层(2)、吸收层(3)、三明治层(4)、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硅凝胶层(6)和离型纸层;三明治层(4)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网状层(41)、纤维毛条层(42)和第二网状层(43),第一网状层(41)与吸收层(3)接触,第二网状层(43)与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接触;所述第一防水层(1)上设置有负压吸盘(7),所述负压吸盘(7)上设置有贯穿第一防水层和粘胶层(2)的吸气导管(8),所述吸气导管(8)具有吸气头(81)和负压连接头(82),吸气头(81)与吸收层(3)接触,负压连接头(82)与负压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为第一PU层;所述吸收层(3)为超高吸水纤维层;所述纤维毛条层(42)为塑料纤维毛条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2)上与吸气头(8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气通孔;所述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为聚乙烯微孔网层(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状层(41)的网格尺寸大于第二网状层(43);粘胶层(2)整个设置有透气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层(6)上设置有透气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粘胶层(2)、吸收层(3)、三明治层(4)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的面积相同且其面积小于硅凝胶层(6)的面积;所述硅凝胶层(6)外边沿的上表面与第一防水层(1)、粘胶层(2)、吸收层(3)、三明治层(4)和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微孔网层的侧表面覆盖有第二防水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为第二PU层(9)。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层包括相向设置贴合的第一离型纸层(10)和第二离型纸层(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型纸层(11)为折叠外翻结构,外翻的一面与第一离型纸层(10)贴合。
CN202022180776.XU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Active CN2137891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0776.XU CN213789152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0776.XU CN213789152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9152U true CN213789152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0776.XU Active CN213789152U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915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4971A (zh) * 2021-11-01 2022-01-28 王端祥 一种可吸收网格敷料
CN114028077A (zh) * 2021-12-15 2022-02-11 湖南德普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创面冲洗功能的负压引流敷料
CN115363860A (zh) * 2022-07-11 2022-11-22 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74971A (zh) * 2021-11-01 2022-01-28 王端祥 一种可吸收网格敷料
CN114028077A (zh) * 2021-12-15 2022-02-11 湖南德普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创面冲洗功能的负压引流敷料
CN115363860A (zh) * 2022-07-11 2022-11-22 广州华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吸水负压护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9152U (zh) 一种微孔网负压引流敷料
JP5547197B2 (ja) 組織部位に減圧を適用するための多層包帯剤、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2481209B (zh) 上皮再形成创伤敷料和系统
CA2589312C (en) Drainage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wounds with application of a vacuum
AU2005300725B2 (en)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wounds using a vacuum
CN103394155B (zh) 一次性便携式负压创面治疗系统
CN102448507A (zh) 采用水凝胶储器构件的减压处理系统和方法
JP2016503690A (ja) 吸湿性シール
CN106390213A (zh) 一种多功能的硅凝胶负压引流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A2274209A1 (en) Compress for medical treatment
CN215229233U (zh) 一种可以吸收渗液的亲水性敷料
CN214596644U (zh) 一种负压引流敷料
CN207400851U (zh) 一种医用pva负压引流装置
CN213964565U (zh) 一种便捷式负压引流敷料
CN203408345U (zh) 一次性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套装
CN211131712U (zh) 一种高透湿硅凝胶微负压引流敷料
CN103876890A (zh) 一种湿性敷料
CN203749692U (zh) 一种湿性敷料
CN113712735A (zh) 一种便携式创面管理敷料
CN106943232A (zh) 复合型多孔轻质强吸水性医用吸水垫
RU100904U1 (ru) Покрытие раневое
CN216319401U (zh) 一种新型的引流管结构
CN219963573U (zh) 一种以活性碳纤维作为填充敷料的负压吸引装置
CN220860391U (zh) 一种用于创面愈合的无菌生物护创膜
CN211705030U (zh) 皮肤移植供皮区专用敷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