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3236U -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3236U
CN213783236U CN202022709847.0U CN202022709847U CN213783236U CN 213783236 U CN213783236 U CN 213783236U CN 202022709847 U CN202022709847 U CN 202022709847U CN 213783236 U CN213783236 U CN 213783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connecting rod
inverter box
rack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98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国有
王明道
罗仕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net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net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net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net Energy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98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3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3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32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包括逆变箱主体、箱门主体和元件承载板,所述逆变箱主体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仓,所述逆变箱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元件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闭仓,所述封闭仓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密封板,所述齿条远离第二装置仓一端的边侧粘贴有弹簧,所述第一装置仓内部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装置仓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逆变箱主体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该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在打开箱门操作时,内部元件可以自动向斜下方移动,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其内部元件进行操作,以及可以进一步对其与太阳能板的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其稳固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逆变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让传统污染较重且不可再生的能源被清洁可再生资源替代成了其中重要的一个项目,清洁可再生资源包括几大类别,太阳能就是其中的一种,太阳能在收集时,主要依靠太阳能板进行收集,然后经过太阳能逆变器将电流转换成固定电压的交流电供给设备使用,用于承载太阳能逆变器的箱体就需要用到太阳能逆变箱,然而现有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往往设置在高度较高的墙壁或者立柱上,且其内纵深较深,这就导致在对其内部进行操作时,因为高度和纵深的原因较为不便;
2.现有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往往需要通过连接线将其与太阳能板相互连接,但是接头处往往采用传统连接方式,在使用时容易出现松动,影响正常连接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现有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由于高度和其内部纵深的原因,在操作时较为不便,以及其与太阳能板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松动,影响正常连接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包括逆变箱主体、箱门主体和元件承载板,所述逆变箱主体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仓,且逆变箱主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阻尼轴,并且阻尼轴贯穿第一装置仓,而且阻尼轴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箱门主体,所述逆变箱主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且弧形滑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并且滑块远离弧形滑槽的一侧焊接有元件承载板,所述元件承载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闭仓,且封闭仓的边侧焊接有第二装置仓,并且第二装置仓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齿轮机构,所述封闭仓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密封板,且密封板贯穿封闭仓,并且封闭仓的边侧焊接有齿条,而且齿条贯穿第二装置仓,所述齿条远离第二装置仓一端的边侧粘贴有弹簧,且弹簧远离齿条的一端与第二装置仓连接,所述第一装置仓内部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装置仓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所述第一装置仓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第二锥齿,并且第二锥齿边侧的第二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而且第一连接杆贯穿第一装置仓延伸至逆变箱主体内,所述逆变箱主体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的边侧设置有滑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与封闭仓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封闭仓设置有2组。
优选的,所述齿条与第二装置仓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齿条与齿轮机构为啮合连接,并且齿条设置有2组,而且2组齿条相互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轴线与阻尼轴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第一转轴与阻尼轴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相互垂直,且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滑动机构为铰接,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一装置仓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与逆变箱主体和元件承载板铰接,且第二连接杆为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在打开箱门操作时,内部元件可以自动向斜下方移动,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其内部元件进行操作,以及可以进一步对其与太阳能板的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其稳固性;
1.通过滑块与元件承载板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杆与阻尼轴之间的传动连接,打开箱门主体带动阻尼轴转动时,可以带动元件承载板向斜下方移动,降低其高度和相对逆变箱主体的纵深,方便操作人员对元件承载板上进行操作;
2.通过密封板与封闭仓之间的滑动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按动齿条可以带动密封板滑动打开封闭仓,松开齿条可以使密封板滑动关闭封闭仓,从而可以对连接处的连接件进行夹持固定,避免其容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封闭仓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逆变箱主体;2、第一装置仓;3、阻尼轴;4、箱门主体;5、弧形滑槽;6、滑块;7、元件承载板;8、封闭仓;9、第二装置仓;10、齿轮机构;11、密封板;12、齿条;13、弹簧;14、第一转轴;15、第一锥齿;16、第二转轴;17、第二锥齿;18、第一连接杆;19、第二连接杆;20、滑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包括逆变箱主体1、第一装置仓2、阻尼轴3、箱门主体4、弧形滑槽5、滑块6、元件承载板7、封闭仓8、第二装置仓9、齿轮机构10、密封板11、齿条12、弹簧13、第一转轴14、第一锥齿15、第二转轴16、第二锥齿17、第一连接杆18、第二连接杆19和滑动机构20,逆变箱主体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仓2,且逆变箱主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阻尼轴3,并且阻尼轴3贯穿第一装置仓2,而且阻尼轴3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箱门主体4,逆变箱主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5,且弧形滑槽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6,并且滑块6远离弧形滑槽5的一侧焊接有元件承载板7,元件承载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闭仓8,且封闭仓8的边侧焊接有第二装置仓9,并且第二装置仓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齿轮机构10,封闭仓8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密封板11,且密封板11贯穿封闭仓8,并且封闭仓8的边侧焊接有齿条12,而且齿条12贯穿第二装置仓9,齿条12远离第二装置仓9一端的边侧粘贴有弹簧13,且弹簧13远离齿条12的一端与第二装置仓9连接,第一装置仓2内部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远离第一装置仓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15,第一装置仓2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6,且第二转轴16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第二锥齿17,并且第二锥齿17边侧的第二转轴1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8,而且第一连接杆18贯穿第一装置仓2延伸至逆变箱主体1内,逆变箱主体1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且第二连接杆19的边侧设置有滑动机构20。
密封板11与封闭仓8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封闭仓8设置有2组,齿条12与第二装置仓9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齿条12与齿轮机构10为啮合连接,并且齿条12设置有2组,而且2组齿条12相互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使得操作人员通过按动其中一种齿条12可以带动一组密封板11向远离封闭仓8的方向滑动,同时带动齿轮机构10转动,进而使得另一组密封板11也可以随之向远离封闭仓8的方向滑动,从而解除对封闭仓8的封闭,方便操作人员将连接件插入,松开齿条12,在弹簧13的弹性作用下,密封板11可以向靠近连接件的方向滑动,对其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其稳固性;
第一转轴14的中心轴线与阻尼轴3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第一转轴14与阻尼轴3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第一锥齿15与第二锥齿17相互垂直,且第一锥齿15与第二锥齿17为啮合连接,第一连接杆18与滑动机构20为铰接,且第一连接杆18与第一装置仓2组成相对滑动结构,第二连接杆19分别与逆变箱主体1和元件承载板7铰接,且第二连接杆19为倾斜设置,使得转动箱门主体4带动阻尼轴3转动时,可以使得第一转轴14随之转动,进而使得第二转轴16带动第一连接杆18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杆18与第二连接杆19相互配合带动元件承载板7做向斜下方的弧形移动,从而使得元件承载板7的高度变低,相对逆变箱主体1向外伸出,方便操作人员对元件承载板7上的元件进行操作。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时,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需要对元件承载板7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操作时,转动打开箱门主体4,使得阻尼轴3随之转动,通过阻尼轴3与第一转轴14之间皮带轮机构的连接,使得第一转轴14随着转动,通过第一锥齿15与第二锥齿17之间的啮合连接,使得第二转轴16随着转动,进而使得其上的第一连接杆18转动,通过第一连接杆18与滑动机构20之间的铰接,滑动机构20的滑动,以及第二连接杆19分别与逆变箱主体1和元件承载板7之间的铰接,使得第一连接杆18转动时,可以带动元件承载板7做弧形运动,同时通过滑块6与元件承载板7之间的固定连接,以及弧形滑槽5与滑块6之间的滑动,可以保证元件承载板7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稳定,且阻尼轴3能够提供一定转动阻力,避免元件承载板7在重力作用下自动移动,从而使得元件承载板7可以向斜下方做弧形运动,使得其高度下降,相对逆变箱主体1向外伸出,从而方便操作人员对其上的电子元件进行操作;
如图3和图5所示,需要将元件承载板7与太阳能板连接时,按动齿条12,通过齿条12与齿轮机构10直接的啮合连接,以及齿条12分别与第二装置仓9和密封板11之间的滑动连接,使得齿条12可以向靠近第二装置仓9的方向滑动,进而带动一组密封板11向远离封闭仓8的方向滑动,同时带动齿轮机构10转动,通过另一组齿条12与齿轮机构10的啮合连接,使得齿轮机构10转动时,可以使得另一组齿轮机构10随之带动另一组密封板11向远离封闭仓8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得封闭仓8的封闭被解除,将连接件插入并松开齿条12,在弹簧13的弹性作用下,两组密封板11向中间滑动,对连接件进行夹持固定,保证其稳固性,同时在使用时,两组密封板11可以滑动至相互接触的位置处,对封闭仓8进行封闭,避免灰尘进入元件承载板7的内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包括逆变箱主体(1)、箱门主体(4)和元件承载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箱主体(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装置仓(2),且逆变箱主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阻尼轴(3),并且阻尼轴(3)贯穿第一装置仓(2),而且阻尼轴(3)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箱门主体(4),所述逆变箱主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弧形滑槽(5),且弧形滑槽(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滑块(6),并且滑块(6)远离弧形滑槽(5)的一侧焊接有元件承载板(7),所述元件承载板(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封闭仓(8),且封闭仓(8)的边侧焊接有第二装置仓(9),并且第二装置仓(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齿轮机构(10),所述封闭仓(8)的内侧活动安装有密封板(11),且密封板(11)贯穿封闭仓(8),并且封闭仓(8)的边侧焊接有齿条(12),而且齿条(12)贯穿第二装置仓(9),所述齿条(12)远离第二装置仓(9)一端的边侧粘贴有弹簧(13),且弹簧(13)远离齿条(12)的一端与第二装置仓(9)连接,所述第一装置仓(2)内部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4),且第一转轴(14)远离第一装置仓(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锥齿(15),所述第一装置仓(2)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6),且第二转轴(16)的外侧套设固定有第二锥齿(17),并且第二锥齿(17)边侧的第二转轴(1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8),而且第一连接杆(18)贯穿第一装置仓(2)延伸至逆变箱主体(1)内,所述逆变箱主体(1)的内壁上活动安装有第二连接杆(19),且第二连接杆(19)的边侧设置有滑动机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1)与封闭仓(8)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封闭仓(8)设置有2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2)与第二装置仓(9)组成相对滑动结构,且齿条(12)与齿轮机构(10)为啮合连接,并且齿条(12)设置有2组,而且2组齿条(12)相互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14)的中心轴线与阻尼轴(3)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且第一转轴(14)与阻尼轴(3)通过皮带轮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15)与第二锥齿(17)相互垂直,且第一锥齿(15)与第二锥齿(17)为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8)与滑动机构(20)为铰接,且第一连接杆(18)与第一装置仓(2)组成相对滑动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9)分别与逆变箱主体(1)和元件承载板(7)铰接,且第二连接杆(19)为倾斜设置。
CN202022709847.0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Active CN213783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9847.0U CN213783236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9847.0U CN213783236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3236U true CN213783236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9847.0U Active CN213783236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32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3236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太阳能逆变箱装置
CN21565796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定位结构的车机盖板钻孔机
CN218113293U (zh) 一种塑料瓶生产用贴标机构
CN214166150U (zh) 一种带垃圾袋封口装置的垃圾桶
CN21324391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微电网发电量统计装置
CN111089262B (zh) 一种可保护太阳能板的太阳能路灯
CN210639045U (zh) 一种衬套连续旋转磨损试验机用衬套夹紧机构
CN213561491U (zh) 一种管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6362213U (zh) 一种svg型动态无功补偿柜用的移动装置
CN220161938U (zh) 一种机床轨道防护机构
CN213060165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自动灌装机
CN111970890A (zh) 一种新型的具有防雨防潮功能的现代化电气柜设备
CN112903207B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食品加工用真空压力检测机
CN215218590U (zh) 一种锂电池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215940694U (zh) 一种屏蔽罩平面度检测机构
CN213159815U (zh) 一种方便维修的布袋脉冲除尘器
CN213496985U (zh) 一种自动攻牙机
CN213544433U (zh) 一种电机检测用缝隙检测装置
CN219468674U (zh) 一种便于分类的垃圾桶
CN217293557U (zh) 一种校服缝口超声波熔边密封机
CN215698039U (zh) 一种减速机零件加工车床用铁屑集中回收装置
CN214585755U (zh) 一种电子元器件检测用仪器仪表
CN216442717U (zh) 一种家具生产用自动钻孔装置
CN211653094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规格检验装置
CN214817786U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物废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