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2011U -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2011U
CN213782011U CN202022724626.0U CN202022724626U CN213782011U CN 213782011 U CN213782011 U CN 213782011U CN 202022724626 U CN202022724626 U CN 202022724626U CN 213782011 U CN213782011 U CN 213782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ver body
lid
heat conducto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246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碧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eif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e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eif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eif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246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2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2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2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包括盖体、通风口、连接耳以及冷却液槽,其中通风口以及连接耳均设置在盖体上,且通风口以穿孔的形式位于盖体的上下两侧面上;冷却液槽设于盖体内,在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导热体,导热体的上端延伸至冷却液槽内,当盖体通过连接耳盖合在盖合盒体上时,导热体抵住电路板。该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可以起到高效散热作用,提高电路板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背景技术
电子产业不断缩小电子元件的尺寸,并在电子元件上持续增加功能,使得集成电路的功能及复杂度不断提升。而此趋势亦驱使集成电路元件的封装技术朝向小尺寸、高脚数且高电/ 热效能的方向发展,并符合预定的工业标准。由于高效能集成电路元件产生更高的热量,且现行的小型封装技术仅提供设计人员少许的散热机制,因此需要在其小型的封装结构上设计散热结构以便于实现散热,电路板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不仅减少其工作寿命,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路板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不仅减少其工作寿命,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包括:
盖体;
通风口以及连接耳,均设置在盖体上,且通风口以穿孔的形式位于盖体的上下两侧面上;
冷却液槽,设于所述盖体内,在所述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上端延伸至冷却液槽内,当所述盖体通过连接耳盖合在盖合盒体上时,所述导热体抵住所述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若干个,并构成若干个区域。
优选的,在所述盖体上开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槽连通,在进液口上还设置有封盖。
优选的,在所述盖体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金属敷层。
优选的,所述导热体为导热陶瓷定位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盖体上设置通风口,以及在盖体内设置有冷却液槽,通过导热体将电路板上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槽内的冷却液进行热交换,在两组散热方式情况下,可以对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快速与外界交换,提高电路板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套筒以及第二滴头的仰视图。
图中,1-盖体,2-通风口,3-连接耳,4-冷却液槽,5-导热体,6-进液口,7-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由于高效能集成电路元件产生更高的热量,且现行的小型封装技术仅提供设计人员少许的散热机制,因此需要在其小型的封装结构上设计散热结构以便于实现散热,电路板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不仅减少其工作寿命,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请参阅图1-2,为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安全性电路板盖的具体实施例。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包括盖体1、通风口2、连接耳3以及冷却液槽4,其中通风口 2以及连接耳3均设置在盖体1上,且通风口2以穿孔的形式位于盖体1的上下两侧面上;冷却液槽4设于所述盖体1内,在所述盖体1的下侧面设置有导热体5,所述导热体5的上端延伸至冷却液槽4内,当所述盖体1通过连接耳3盖合在盖合盒体上时,所述导热体5抵住所述电路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耳3设置有四个,且对称分布在盖体1的左右两侧,通风口2的孔径也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冷却液槽4一般优选设置为“口”状,导热体5也沿着“口”状的冷却液槽4顺序排列。在本实施例中的盖体1一般与盒体配套使用,电路板置于盒体内,因此当盖体1通过连接耳3盖合在盖合盒体上时,所述导热体5抵住所述电路板,此时电路板上的部分热量可以通过导热体5传递给冷却液槽4,且当导热体5抵住所述电路板时,也可以对电路板进行约束。
且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可以优选为金属制成,这在散热和屏蔽电磁入射方面提供了优点。
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述通风口2设置有若干个,并构成若干个区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栅格状,使得盒体内的热量可以被有效地排放出去。
为了方便对冷却液槽4内的冷却液进行更换,在所述盖体1上开有进液口6,所述进液口6与所述冷却液槽4连通,在进液口6上还设置有封盖7,封盖7采用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可分离地设置在进液口6处,例如卡扣式或者螺纹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为了绝缘,在所述盖体1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层即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盖体1的上侧设有金属敷层,通过此,可以不仅一方面显著改善损耗热从盒体空腔内散发出去的能力,而且另一方面显著改善对电磁入射和放射的屏蔽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5为导热陶瓷定位柱,陶瓷具有很好的导热效果,而且易于获取。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体;
通风口以及连接耳,均设置在盖体上,且通风口以穿孔的形式位于盖体的上下两侧面上;
冷却液槽,设于所述盖体内,在所述盖体的下侧面设置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上端延伸至冷却液槽内,当所述盖体通过连接耳盖合在盖合盒体上时,所述导热体抵住所述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设置有若干个,并构成若干个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上开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冷却液槽连通,在进液口上还设置有封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的下侧设置有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金属敷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安全性电路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体为导热陶瓷定位柱。
CN202022724626.0U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Active CN213782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4626.0U CN213782011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24626.0U CN213782011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2011U true CN213782011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0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24626.0U Active CN213782011U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2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82011U (zh) 一种高安全性电路板盖
CN213152665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55561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散热结构
CN204179076U (zh) 一种加固散热模块结构
CN106789105A (zh) 一种设置有石墨散热片的工业交换机
CN216250710U (zh) 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封装结构
CN203369033U (zh) 一种密闭空间内集成电路的散热器
CN105914191B (zh) 一种水冷散热的集成电路封装
CN213988978U (zh) 一种手机锂电池的快速散热结构
CN114583327A (zh) 液冷板及电池模组
CN210200915U (zh)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CN211128733U (zh) 散热装置及用户驻地设备
CN211321839U (zh) 一种内含功率电阻的散热器
CN212313310U (zh) 散热组件和充电模块
CN206759927U (zh) 一种新型屏蔽装置
CN211210303U (zh) 一种电源机箱
CN220191327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03571621U (zh) 散热灯罩
CN212786319U (zh) 一种电源设备
CN208891119U (zh) 双向换流装置
CN210928383U (zh) 一种插接型组合式线路板
CN219288007U (zh) 一种具有散热空腔的散热器
CN218388439U (zh) 一种空调用高效散热电控盒
CN108769838B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局域网交换机
CN218336888U (zh) 散热装置及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