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7579U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77579U CN213777579U CN202022654514.2U CN202022654514U CN213777579U CN 213777579 U CN213777579 U CN 213777579U CN 202022654514 U CN202022654514 U CN 202022654514U CN 213777579 U CN213777579 U CN 2137775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ight guide
- cut
- guide body
- optic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公开了一种车灯用光学装置,包括由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一体成型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中的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第二导光体之间形成材料分界面,所述第二导光体中设置有截止线结构,所述第一导光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导光体的折射率,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所述材料分界面上时能够在所述材料分界面形成全反射,而在所述第二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所述材料分界面上时能够通过所述材料分界面进入所述第一导光体中。该车灯用光学装置结构紧凑,不同光通道中的光线走向可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和一种汽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灯用光学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和一种汽车。
背景技术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车辆,存在左驾和右驾的不同。因为左驾和右驾的区别,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对车灯的要求也不一致,这种区别体现在近光截止线上时,左驾车辆的近光截止线形状右高左低,而右驾车辆的近光截止线形状左高右低。随着汽车工业和国际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增强,车灯作为汽车的照明装置,是汽车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汽车照明装置需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照明需求。
为了实现左驾和右驾的前照灯功能,通常是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不同的左驾前照灯或右驾前照灯,因为左驾前照灯只能应用于左驾市场,而右驾前照灯只能应用于右驾市场,这就导致了产品的通用性较差。而在将左驾和右驾集成在一个前照灯中,通常通过遮光板、转轴和电磁阀等转动机构的旋转实现光形切换,这样的光形切换方式的噪音大、造型灵活性低、系统构成较复杂。
近来也出现了一种设置相互独立的辅助近光模块和主近光模块,由辅助近光模块形成近光展宽照明,主近光模块形成左驾截止区照明或者右驾截止区照明,两者相互组合形成左驾照明光形或者右驾照明光形的技术。但该技术中的辅助近光模块和主近光模块通常分别设置,使得车灯的体积较大,难以满足当今车灯小型化的要求。而且,如果将近光展宽照明的光学元件与左右驾截止区照明的光学元件设置为紧贴在一起,近光展宽照明的光学元件中的光线会有部分进入截止区照明的光学元件中,对截止区照明形成了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灯用光学装置,该车灯用光学装置结构紧凑,不同光通道中的光线走向可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照明装置,该汽车照明装置结构紧凑,照明光形明暗截止线清晰。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的照明光形清晰、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车灯用光学装置,包括由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一体成型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中的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导光体和所述第二导光体之间形成材料分界面,所述第二导光体中设置有截止线结构,所述第一导光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导光体的折射率,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所述材料分界面上时能够在所述材料分界面形成全反射,而在所述第二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所述材料分界面上时能够通过所述材料分界面进入所述第一导光体中。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入光部、第一通光部和第一出光部构成的第一光通道,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二入光部、第二通光部和第二出光部构成的第二光通道,所述第一通光部与所述第二通光部构成所述导光部,且所述第一通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光部的上侧,所述第一通光部由所述第一导光体成型,所述第二通光部由所述第二导光体成型,所述第一通光部与所述第二通光部之间的分界面形成为所述材料分界面,所述第二通光部中形成有所述截止线结构。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光线从第一入光部进入,经过第一通光部的传输,从第一出光部射出后,能够形成一个照明区域;从第二入光部进入,经过第二通光部的传输,从第二出光部射出后,能够形成为另一个带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区域。经第一通光部传输的光线能够在第一通光部与第二通光部的材料分界面处产出全反射,无法进入第二通光部,一方面形成了照明区域的上边界,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在第一通光部中传输的光线进入第二通光部,影响另一个照明区域中的明暗截止线;而经第二通光部传输的部分光线能够通过第一通光部与第二通光部的材料分界面,进入第一通光部,并经过第一出光部射出,以使两个照明区域形成部分重叠,避免在两个照明区域之间出现暗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光部由所述第一导光体成型,所述第二入光部由所述第二导光体成型。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由第一入光部和第一通光部形成的光通道由同一种导光体成型,由第二入光部和第二通光部形成的光通道也由同一种导光体成型,能够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成型工序,提高加工的方便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光部和所述第二入光部均由所述第一导光体成型。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入光部的结构较为复杂,由同一种导光体成型的第一入光部和第二入光部能够一次加工成型,加工较为方便,制造成本也更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光部和所述第二入光部均由所述第二导光体成型。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入光部和第二入光部同样由同一种导光体加工成型,加工较为方便。
优选地,所述第一入光部包括多个展宽聚光杯,所述展宽聚光杯适于导入光源发出的光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部射出,以能够形成近光展宽照明区;所述第二入光部包括截止部聚光杯,所述截止部聚光杯适于导入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截止线形成结构的遮挡后射出,以能够形成近光截止部照明区;所述近光展宽照明区与所述近光截止部照明区相组合,形成近光照明光形。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由于在第一通光部中传输的光线不能通过第一通光部与第二通光部之间的材料分界面,从而形成了与材料分界面相对应的近光展宽照明区的上边界,同时避免了第一通光部中传输的光线进入第二通光部中,照射到近光截止部照明区,影响近光照明光形的明暗截止线。另一方面,在第二通光部中传输的光线中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材料分界面进入第一通光部,形成近光截止部照明区和近光展宽照明区的部分重叠,使得近光截止部照明区和近光展宽照明区之间衔接良好。因而,所形成的近光照明光形明暗截止线更清晰,避免了近光截止部照明区和近光展宽照明区之间出现衔接暗区。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截止部聚光杯包括左驾截止部聚光杯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所述左驾截止部聚光杯导入的光线经所述截止线结构的遮挡后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部射出,能够形成左驾截止部照明区;所述右驾截止部聚光杯导入的光线经所述截止线形成结构的遮挡后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部射出,能够形成右驾截止部照明区。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对与左驾截止部聚光杯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相对应的光源的控制,就能够分别形成左驾截止部照明区和右驾截止部照明区,并与近光展宽照明区相组合,分别形成左驾近光照明光形和右驾近光照明光形,方便地完成左、右驾近光照明光形的切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还包括Ⅲ区结构,所述Ⅲ区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聚光杯延伸部、Ⅲ区光通道和Ⅲ区出光面,所述聚光杯延伸部连接在所述截止部聚光杯的下侧,所述聚光杯延伸部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光部的下侧,所述Ⅲ区出光面位于所述Ⅲ区光通道的前端,所述截止部聚光杯导入光线的一部分能够进入所述聚光杯延伸部,经过Ⅲ区光通道,并由Ⅲ区出光面射出,形成近光Ⅲ区光线。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能够利用截止部照明光源发出的少量光线形成近光Ⅲ区光线,形成对道路标记牌的照射。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还包括透镜部,所述透镜部包括透镜入光面和透镜出光面,所述第一出光部和所述第二出光部与所述透镜入光面一体连接。通过该优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还具有普通透镜的功能,即不需要设置独立的透镜即可形成照明光形,因而能够精简车灯的结构,减小车灯的体积,提高车灯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镜入光面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部和所述第二出光部的和,所述第一出光部和所述第二出光部一体连接在所述透镜入光面的一侧。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透镜入光面除了与第一出光部和第二出光部连接的部分外,还在连接部分外保留有部分透镜入光面,能够通过该部分透镜入光面接受其它入射光线,使得透镜部分还能够用于实现其它照明功能。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光体为PC导光体或者PMMA导光体,所述第二导光体为硅胶导光体。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PC导光体是指PC材料的导光体,PMMA导光体是指PMMA材料的导光体,硅胶导光体是指硅胶材料的导光体。PC或者PMMA材料的导光体折射率较高,硅胶材料的导光体折射率较低,能够分别作为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另外,硅胶材料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能,能够防止导光体因温度的上升而产生变形或者导光性能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照明装置,该汽车照明装置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供的车灯用光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汽车照明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由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并列设置形成的导光部,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能够分别形成供光线通过的光通道,两个光通道能够分别形成两个不同的照明区域;其中,第二光通道中的截止线结构能够形成带有明暗截止线的照明区域。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一体成型为包含两个光通道的导光部,减小了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体积。第一导光体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光体的折射率,使得在第一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能够在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形成的材料分界面产生全反射,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通过材料分界面进入第二导光体中;而在第二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不会在材料分界面形成全反射,因而部分光线能够通过材料分界面进入第一导光体。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并列设置的不同光通道紧密贴合在一起,结构更加紧凑;能够防止第一导光体中的光线进入第二导光体,影响第二导光体中的光线所形成照明区域的照明光形,同时,第二导光体中的光线能够部分进入第一导光体,形成第一导光体中的光线所形成的照明区域和第二导光体中的光线所形成照明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防止在两个照明区域之间形成暗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能够以更小的体积形成不同的照明区域,且照明光形清晰,两个照明区域之间的衔接好。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也具有上述优点。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A-A方位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光路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图7的B-B方位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C-C方位剖面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第二光通道部分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第二光通道部分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6的D-D方位剖面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一个实施例所形成的左驾近光照明光形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一个实施例所形成的右驾近光照明光形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1是图20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0的俯视图;
图23是图22的E-E方位剖面示意图;
图24是图20所示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Ⅲ区光路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6是图25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7是图25的俯视图;
图28是图27的F-F方位剖面示意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又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图31的俯视图;
图33是图32的G-G方位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一导光体 11 第一入光部
12 第一通光部 13 第一出光部
2 第二导光体 21 第二入光部
211 左驾截止部聚光器 212 右驾截止部聚光器
22 第二通光部 23 第二出光部
24 截止线结构 241 截止斜面
242 截止顶槽 25 聚光杯延伸部
26 Ⅲ区光通道 27 Ⅲ区出光部
3 材料分界面 41 近光展宽照明区
42 近光截止部照明区 421 左驾截止部照明区
422 右驾截止部照明区 5 透镜部
51 透镜入光面 52 透镜出光面
6 光源模块 61 近光展宽光源
62 近光截止部光源 621 左驾截止部光源
622 右驾截止部光源 7 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正常安装在车辆上后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方位词“前”所指示的方向为汽车照明装置的出光面所朝向的方向。对本实用新型的车灯光学元件和车灯模组及其零部件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描述与其实际使用中的安装方位一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或“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术语“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用于传导车灯光线的导光部,导光部由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一体成型。具体地,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可以通过嵌体注塑或者双色注塑一体成型。其中,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相互并列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的并列设置是相对于光线的传导方向而言,也就是说,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在与光线传导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相互连接。在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相接触的部分形成材料分界面3,材料分界面3与光线传导方向平行,或者成一个较小的夹角。第二导光体2中设置有截止线结构24,截止线结构24能够对从第二导光体中经过的光线形成遮挡,形成光线的明暗边界。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为不同材料的导光体,其中,第一导光体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光体2的折射率,这样,在第一导光体1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材料分界面3上时能够形成全反射而反射回第一导光体1,从而使得在第一导光体1中传输的光线不能进入第二导光体2;而在第二导光体2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材料分界面3上时则不会产生全反射,其中的部分光线能够在材料分界面3发生折射而进入到第一导光体1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包括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第一出光部13、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依次连接为一体,形成了第一光通道。光线能够从第一入光部11进入第一光通道,经过第一通光部12的传输,从第一出光部13射出。该部分光线能够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形成第一照明区域。汇聚光学元件可以是车灯中独立的元件,如透镜,也可以是光学装置上附属的聚光结构。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依次连接为一体,形成了第二光通道。第二通光部22中形成有截止线结构24,截止线结构24设置在第二通光部22的下侧,具有与近光光形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相对应的边界。光线能够从第二入光部21进入第二光通道,经过第二通光部22的传输,被截止线结构24遮挡后,从第二出光部23射出。该部分光线能够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第二照明区域。其中,第一通光部12一体连接在第二通光部22的上侧,构成了导光部,并且,第一通光部12由第一导光体1成型,第二通光部22由第二导光体2成型,第一通光部12与第二通光部22之间的分界面形成了材料分界面3。这样,从第一通光部12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材料分界面3时会产生全反射,防止第一通光部12中的光线进入第二通光部22,一方面形成了第一照明区域的清晰的上边界,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第一通光部12中的光线照射到第二照明区域,影响第二照明区域中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度。而从第二通光部22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材料分界面3时,其中的部分光线能够在材料分界面3发生折射进入第一通光部12,并从第一出光部13射出,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后,形成第一照明区域与第二照明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防止在第一照明区域与第二照明区域之间形成暗区。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带有入光结构,入光结构可以是聚光杯,也可以是入光面为平面、凹面或者凸面的其它入光结构;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的入光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入光结构能够更好地导入光源发出的光线。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可以是带有出光面的出光结构,也可以就是相应的通光部前端的出光面。出光面的形状可以根据照明区域的需要自由设计,可以为平面、柱面、凹面、凸面或者自由曲面,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均由第一导光体1制成,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均由第二导光体2制成,整个车灯用光学装置一体成型。这样,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之间没有分界面;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也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之间也没有分界面。这样,光线通过相应的光通道时不会因分界面而产生反射,光通道的光效较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7-图9所示,第一入光部11、第二入光部2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均由第一导光体1制成,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由第二导光体2制成,整个车灯用光学装置一体成型。由于入光部的结构通常比较复杂,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就可以一次注塑成型,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加工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入光部11、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均由第二导光体2制成,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由第一导光体1制成。同样,由于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可以一次注塑成型,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加工工艺。另外,第二导光体2可以选用折射率较低的硅胶,硅胶的耐温性能较好,而入光部距离光源较近,使用硅胶材料能够防止第一入光部11和第二入光部21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发生变形或者老化,能够保障出射光形的稳定性并延长该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2所示,第一入光部11包括多个展宽聚光杯,多个展宽聚光杯能够与多个发光光源一一对应,能够将多个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导入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经过第一通光部12的传输,通过第一出光部13射出,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后形成的第一照明区域为如图18、图19所示的近光展宽照明区41。第二入光部21包括截止部聚光杯,第二通光部22上设置有截止线结构24。截止线结构24可以是设置在第二通光部22下侧的具有设定形状的凹陷,也可以是设置在第二通光部22内部的遮光件。截止线结构24具有与所要求的明暗截止线的形状相对应的边缘,能够对通过第二通光部22的光线进行遮挡,形成第二照明区域的明暗截止线。截止部聚光杯能够导入相应的光源发出的光线,光线经过第二通光部22传输时,截止线结构24对通过的光线进行遮挡,遮挡后的光线通过第二出光部23射出,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后形成的第二照明区域为如图18、图19所示的具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截止部照明区42。近光展宽照明区41与近光截止部照明区42相组合,形成具有明暗截止线的近光照明光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7所示,截止部聚光杯包括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能够分别与左驾截止部光源和右驾截止部光源相对应。截止线结构24设置在相对于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之间的位置,截止线结构24可以为设置在第二通光部22中部的上下贯穿第二通光部22的凹陷,截止线结构24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为截止斜面241,截止线结构24顶部形成为第二通光部22上侧的截止顶槽242。截止线结构24的前端可以局限于第二通光部22的内部,也可以向前贯穿第二出光部23,将出光部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右两侧的截止斜面241的设置分别与所要求的左驾明暗截止线和右驾明暗截止线的形状相对应,通过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导入的光线经过截止线结构24的遮挡后通过第二出光部23射出,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后能够形成如图18所示的左驾截止部照明区421;通过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导入的光线经过截止线结构24的遮挡后通过第二出光部23射出,经过汇聚光学元件的投射后能够形成如图19所示的右驾截止部照明区422。左驾截止部照明区421与近光展宽照明区41相组合,形成左驾近光照明光形,右驾截止部照明区422与近光展宽照明区41相组合,形成右驾近光照明光形。截止线结构24的顶部贯穿第二通光部22能够使得通过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导入的光线和通过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导入的光线分别局限于各自对应的第二通光部22区域,保证左、右驾近光照明光形的清晰度和照明范围,从而保障行驶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0-图24所示,第二入光部21的截止部聚光杯的下侧向前延伸,形成了聚光杯延伸部25,第二通光部22下侧的后部设置有Ⅲ区光通道26,Ⅲ区光通道26的前端设置有Ⅲ区出光面27。聚光杯延伸部25的前端与Ⅲ区光通道26一体连接,形成了Ⅲ区结构。截止部聚光杯导入光线中的一小部分能够进入聚光杯延伸部25,经过Ⅲ区光通道26的传输,通过Ⅲ区出光面27射出,形成近光Ⅲ区光线。近光Ⅲ区光线供车辆驾驶人辨识道路的标记牌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图3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还包括透镜部5。透镜部5包括透镜入光面51和透镜出光面52,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均与透镜入光面51一体连接。经第一入光部11导入的光线经第一出光部13直接进入透镜部5,经过透镜部5的折射后通过透镜出光面52射出,形成第一照明区域;经第二入光部21导入的光线经第二出光部23直接进入透镜部5,经过透镜部5的折射后通过透镜出光面52射出,形成第二照明区域。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中设置了透镜部5,透镜部5能够作为汇聚光学元件对通过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射出的光线进行投射,形成照明光形,因而能够省略车灯中独立设置的汇聚光学元件,简化了车灯的结构。同时,由于透镜部5与车灯用光学装置的其它部件一体连接,相互之间的位置稳定性更高,所形成的照明区域也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图30所示,透镜入光面51大于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的和,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一体连接在透镜入光面51的上部。也就是说,透镜入光面51的高度大于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的高度和,透镜入光面51的上部与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相重合,仅形成为一个虚拟的面,透镜入光面51的下部的实体面得以保留。通过保留的部分透镜入光面51还能够射入光线,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透镜部5的一部分还可以当普通透镜来使用,用于实现其它照明功能。这样可以在实现更多功能的同时进一步简化车灯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导光体1为PC导光体或者为PMMA导光体,第二导光体2为硅胶导光体。PC和PMMA的折射率均大于硅胶的折射率,在PC或者PMMA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PC导光体与硅胶导光体的分界面或者PMMA导光体与硅胶导光体的分界面时能够产生全反射,在硅胶导光体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PC导光体与硅胶导光体的分界面或者PMMA导光体与硅胶导光体的分界面时则不会产生全反射。而硅胶的耐温性能更好,更能够耐受光源产生的较高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1-图33所示,包括光源模块6、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和透镜7。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第一出光部13、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均由第一导光体1制成,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均由第二导光体2制成。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分别与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并列连接在一起。第一入光部11上设置有多个展宽聚光杯,第二入光部21上设置有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的下侧均向前延伸,分别形成聚光杯延伸部25,聚光杯延伸部25的前方均与Ⅲ区光通道26相连接,Ⅲ区光通道26的前端设置有Ⅲ区出光面27,第二通光部22的下侧面上设置有截止线结构24。光源模块6上与展宽聚光杯的入光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展宽聚光杯数量相同的近光展宽光源61,光源模块6上与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左驾截止部光源621,与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右驾截止部光源622。第一出光部13和第二出光部23的前方设置有透镜7。当近光展宽光源61打开时,各近光展宽光源61发出的光线由相对应的展宽聚光杯导入,经过第一通光部12传输,通过第一出光部13射出,经过透镜7的投射,形成如图18、图19所示的展宽照明区41。当左驾截止部光源621打开时,左驾截止部光源621发出的光线由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导入,经过第二通光部22传输,通过第二出光部23射出,经过透镜7的投射,形成如图18所示的左驾截止部照明区421。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导入的少部分光线经过聚光杯延伸部25,进入Ⅲ区光通道26,并通过Ⅲ区出光面27射出,经过透镜7的投射,形成近光Ⅲ区光线。当右驾截止部光源622打开时,右驾截止部光源622发出的光线由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导入,经过第二通光部22传输,通过第二出光部23射出,经过透镜7的投射,形成如图19所示的右驾截止部照明区422。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导入的少部分光线经过聚光杯延伸部25,进入Ⅲ区光通道26,并通过Ⅲ区出光面27射出,经过透镜7的投射,形成近光Ⅲ区光线。当近光展宽光源61和左驾截止部光源621同时打开时,如图18所示,展宽照明区41与左驾截止部照明区421相组合,形成左驾近光照明光形;当近光展宽光源61和右驾截止部光源622同时打开时,如图19所示,展宽照明区41与右驾截止部照明区422相组合,形成右驾近光照明光形。该实施例的汽车照明装置,使用一个车灯用光学装置形成了三个不同的照明区域,结构更加紧凑。并能够防止近光展宽光源61发出的光线进入第二通光部22,干扰近光截止部照明区42的配光图案,影响明暗截止线的清晰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能够分别形成一个光通道,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并列连接在一起,使得车灯用光学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可以设计得更小。截止线结构24的设置,能够形成近光照明光形的明暗截止线。第一导光体1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光体2的折射率,能够防止第一导光体中的光线进入第二导光体的光通道中,干扰第二导光体的光通道中的光线形成的配光图案,而第二导光体中的部分光线能够进入第二导光体中,形成两个光通道中的光线形成的照明区域之间的重叠部分,防止在两个照明区域之间出现照明暗区。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的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第一导光体1形成第一通光部12,使用第二导光体形成第二通光部22,能够形成分别由第一通光部12和第二通光部22形成的不同的光通道。在第一通光部11上设置多个展宽聚光杯,第二入光部21上分别设置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并在其中间相对位置设置截止线结构24,能够通过该车灯用光学装置分别用于形成左驾近光照明光形和右驾近光照明光形,并能够通过对相应光源的控制方便地进行左右驾近光照明光形的切换。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照明装置,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能够形成不同的照明区域,且结构更加紧凑,不同照明区域之间的光线干扰较小。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车灯用光学装置优选实施例的汽车照明装置,也同时具有各优选实施例所具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使用了本实用新型任一实施例的汽车照明装置,也具有上述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一体成型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中的所述第一导光体(1)和第二导光体(2)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导光体(1)和所述第二导光体(2)之间形成材料分界面(3),所述第二导光体(2)中设置有截止线结构(24),所述第一导光体(1)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导光体(2)的折射率,以使得在所述第一导光体(1)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所述材料分界面(3)上时能够在所述材料分界面(3)形成全反射,而在所述第二导光体(2)中传输的光线照射到所述材料分界面(3)上时能够通过所述材料分界面(3)进入所述第一导光体(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入光部(11)、第一通光部(12)和第一出光部(13)构成的第一光通道,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二入光部(21)、第二通光部(22)和第二出光部(23)构成的第二光通道,所述第一通光部(12)与所述第二通光部(22)构成所述导光部,且所述第一通光部(12)位于所述第二通光部(22)的上侧,所述第一通光部(12)由所述第一导光体(1)成型,所述第二通光部(22)由所述第二导光体(2)成型,所述第一通光部(12)与所述第二通光部(22)之间的分界面形成为所述材料分界面(3),所述第二通光部(22)中形成有所述截止线结构(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部(11)由所述第一导光体(1)成型,所述第二入光部(21)所述第二导光体(2)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部(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21)均由所述第一导光体(1)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部(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21)均由所述第二导光体(2)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部(11)包括多个展宽聚光杯,所述展宽聚光杯适于导入光源发出的光线,并通过所述第一出光部(13)射出,以能够形成近光展宽照明区;所述第二入光部(21)包括截止部聚光杯,所述截止部聚光杯适于导入光源发出的光线,经所述截止线结构(24)的遮挡后射出,以能够形成近光截止部照明区;所述近光展宽照明区与所述近光截止部照明区相组合,形成近光照明光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部聚光杯包括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和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所述左驾截止部聚光杯(211)导入的光线经所述截止线结构(24)的遮挡后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部(23)射出,能够形成左驾截止部照明区;所述右驾截止部聚光杯(212)导入的光线经所述截止线结构(24)的遮挡后通过所述第二出光部(23)射出,能够形成右驾截止部照明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用光学装置还包括Ⅲ区结构,所述Ⅲ区结构包括一体连接的聚光杯延伸部(25)、Ⅲ区光通道(26)和Ⅲ区出光面(27),所述聚光杯延伸部(25)连接在所述截止部聚光杯的下侧,所述聚光杯延伸部(25)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光部(22)的下侧,所述Ⅲ区出光面(27)位于所述Ⅲ区光通道(26)的前端,所述截止部聚光杯导入光线的一部分能够进入所述聚光杯延伸部(25),经过Ⅲ区光通道(26),并由Ⅲ区出光面(27)射出,形成近光Ⅲ区光线。
9.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镜部(5),所述透镜部(5)包括透镜入光面(51)和透镜出光面(52),所述第一出光部(13)和所述第二出光部(23)与所述透镜入光面(51)一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入光面(51)大于所述第一出光部(13)和所述第二出光部(23)的和,所述第一出光部(13)和所述第二出光部(23)一体连接在所述透镜入光面(51)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体(1)为PC导光体或者PMMA导光体,所述第二导光体(2)为硅胶导光体。
12.一种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灯用光学装置。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照明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54514.2U CN213777579U (zh) | 2020-11-16 | 2020-11-16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54514.2U CN213777579U (zh) | 2020-11-16 | 2020-11-16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77579U true CN213777579U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916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54514.2U Active CN213777579U (zh) | 2020-11-16 | 2020-11-16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7757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6795A (zh) * | 2020-11-16 | 2021-08-17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
2020
- 2020-11-16 CN CN202022654514.2U patent/CN2137775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66795A (zh) * | 2020-11-16 | 2021-08-17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WO2022100057A1 (zh) * | 2020-11-16 | 2022-05-19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891432U (zh) |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 |
CN212691666U (zh) |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及车灯 | |
CN113091014B (zh) |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和车辆 | |
WO2022100058A1 (zh) | 远近光一体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112752925A (zh) | 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前照灯及车辆 | |
WO2021147732A1 (zh) | 前照灯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113405064A (zh) | 车灯光学系统、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13777579U (zh)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
CN215294788U (zh) | 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WO2022198721A1 (zh) | 车灯光学组件、照明光学装置和车辆 | |
CN210141546U (zh) | 车灯模组 | |
CN112944276B (zh) | 远近光一体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
CN112610929A (zh) | Adb远光模组及车灯 | |
CN213777582U (zh) | 远近光一体车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13810430U (zh) | 聚光器、车辆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12618082U (zh) | 一种车灯光学组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11875908U (zh) | 光学元件、前照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14064804U (zh) | 车灯光学系统、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WO2021147731A1 (zh) | 前照灯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113266795A (zh) | 车灯用光学装置、汽车照明装置及汽车 | |
CN212132312U (zh) | 初级光学元件组件、车辆照明装置、车灯和车辆 | |
CN210398738U (zh) | 车辆前照灯辅助近光照明模组、车灯及车辆 | |
CN214094296U (zh) | 一种近光光学元件、车灯模组、车辆照明装置及车辆 | |
CN210069725U (zh) | 一种led光源的远近光一体的照明装置及汽车 | |
CN113883468A (zh) | 一种车灯光学组件、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