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4443U -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74443U
CN213774443U CN202022062694.5U CN202022062694U CN213774443U CN 213774443 U CN213774443 U CN 213774443U CN 202022062694 U CN202022062694 U CN 202022062694U CN 213774443 U CN213774443 U CN 2137744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liding
connecting rod
fixed fram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626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海倩
杨明月
赵雅楠
王海燕
郝婉梅
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0626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744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744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7444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其包括框架本体和安装在框架本体内部的建筑模板,框架本体包括第一固定框和连接在第一固定框一端的第二固定框,第一固定框侧面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滑框,第一滑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杆,第二固定框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有第二滑框,该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滑框和第二滑框的滑动,可将框架本体的纵向和横向尺寸进行调节,便于应对不同规格的混凝土浇筑,通过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将框架本体进行组装,同时便于拆除,有利于框架本体的运输和储存。

Description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有的建筑模板面对浇筑不同规格的混凝土,通常都是现场裁切板材,然后进行建筑模板搭建,这样的方式效率较低,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同时又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包括框架本体和安装在框架本体内部的建筑模板,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固定框和连接在第一固定框一端的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和所述第二固定框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侧面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有第一滑框,所述第一滑框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且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框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连接有第二滑框,所述第二滑框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内部,且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数量均为三个,位于顶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均开设有固定孔,位于顶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固定孔内部插接有插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框远离所述第一滑杆的一面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部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二固定框远离所述第二滑杆的侧面开设有插孔,所述连接头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框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滑框侧面设有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与所述凹槽插接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槽内部螺纹连接有长螺栓。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头内部螺纹连接有短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中,通过第一滑框和第二滑框的滑动,可将框架本体的纵向和横向尺寸进行调节,便于应对不同规格的混凝土浇筑。
2、该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中,通过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之间的连接方式,可将框架本体进行组装,同时便于拆除,有利于框架本体的运输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框架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第一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第二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图4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框架本体;
2、建筑模板;
3、第一固定框;31、第一连接杆;310、固定孔;311、插销;32、第一滑框;320、凹槽;3200、螺纹孔;321、第一滑杆;3210、通孔;33、连接头;330、螺纹槽;
4、第二固定框;40、插孔;41、第二连接杆;42、第二滑框;420、螺纹头;421、第二滑杆;422、短螺栓;43、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和安装在框架本体1内部的建筑模板2,框架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框3和连接在第一固定框3一端的第二固定框4,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固定框3侧面设有第一连接杆31,第一连接杆31一端连接有第一滑框32,第一滑框32靠近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杆321,第一滑杆321位于第一连接杆31内部,且第一滑杆321与第一连接杆31滑动连接,便于第一滑框32的滑动,第二固定框4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1一端连接有第二滑框42,第二滑框42靠近第二连接杆41的一端设有第二滑杆421,第二滑杆421位于第二连接杆41内部,且第二滑杆421与第二连接杆41滑动连接,便于第二滑框42的滑动,通过第一滑框32和第二滑框42的滑动,可将框架本体1的纵向和横向尺寸进行调节,便于应对不同规格的混凝土浇筑。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41、第一滑杆321和第二滑杆421的数量均为三个,位于顶端的两个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41一端均开设有固定孔310,位于顶端的两个第一滑杆321和第二滑杆421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210,通孔3210与固定孔310内部插接有插销311,当完成框架本体1的调节工作后,通过将插销311插入至通孔3210和固定孔310内部,可对固定框和滑框之间进行固定,便于提高框架本体1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框3远离第一滑杆321的一面设有连接头33,连接头33内部设有螺纹槽330,第二固定框4远离第二滑杆421的侧面开设有插孔40,连接头33与插孔40插接配合,便于将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之间进行第一步连接。
具体的,第一滑框32侧面开设有凹槽320,凹槽320内部开设有螺纹孔3200,第二滑框42侧面设有螺纹头420,螺纹头420与凹槽320插接配合,便于将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进行第二步连接。
此外,螺纹槽330内部螺纹连接有长螺栓43,便于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之间的连接进行第一步固定。
除此之外,螺纹孔3200与螺纹头420内部螺纹连接有短螺栓422,便于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之间的连接进行第二步固定。
本实施例的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先将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之间连接,单手握住第一连接杆31,向第二固定框4方向用力,第一固定框3通过手的作用力缓缓向第二固定框4靠近,通过第一固定框3的移动,使连接头33插入至插孔40内部,对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之间进行连接,然后顺时针转动长螺栓43至螺纹槽330内,使长螺栓43一端的螺帽与第二固定框4的表面紧贴,即可完成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的固定,按上述操作将其余的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进行连接。
完成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的连接后,需要对框架本体1进行组装,双手分别握住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41,控制第一固定框3和第二固定框4相互靠近,使螺纹头420插入至凹槽320内部,然后顺时针装短螺栓422至螺纹头420和螺纹孔3200内部,即可完成框架本体1的组装工作。
如需对安装建筑模板2的尺寸进行调节,捏住插销311顶端,向上用力,插销311受到手的作用力,从固定孔310和通孔3210内部抽出,此时第一滑框32和第二滑框42为可滑动状态,拉动第一滑框32或第二滑框42,使第一滑杆321位于第一连接杆31内部滑动,第二滑杆421位于第二连接杆41内部滑动,通过滑动可进行尺寸的调节,当完成调节工作后,只需再次将插销311插入至固定孔310和通孔3210内部即可,最后将四个建筑模板2放置于框架本体1内部,通过四个建筑模板2形成的空腔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包括框架本体(1)和安装在框架本体(1)内部的建筑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包括第一固定框(3)和连接在第一固定框(3)一端的第二固定框(4),所述第一固定框(3)和所述第二固定框(4)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框(3)侧面设有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一连接杆(31)一端连接有第一滑框(32),所述第一滑框(32)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杆(321),所述第一滑杆(32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1)内部,且所述第一滑杆(3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框(4)侧面设有第二连接杆(41),所述第二连接杆(41)一端连接有第二滑框(42),所述第二滑框(42)靠近所述第二连接杆(41)的一端设有第二滑杆(421),所述第二滑杆(421)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41)内部,且所述第二滑杆(42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4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1)、所述第二连接杆(41)、所述第一滑杆(321)和所述第二滑杆(421)的数量均为三个,位于顶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41)一端均开设有固定孔(310),位于顶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杆(321)和所述第二滑杆(421)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210),所述通孔(3210)与所述固定孔(310)内部插接有插销(3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框(3)远离所述第一滑杆(321)的一面设有连接头(33),所述连接头(33)内部设有螺纹槽(330),所述第二固定框(4)远离所述第二滑杆(421)的侧面开设有插孔(40),所述连接头(33)与所述插孔(40)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框(32)侧面开设有凹槽(320),所述凹槽(320)内部开设有螺纹孔(3200),所述第二滑框(42)侧面设有螺纹头(420),所述螺纹头(420)与所述凹槽(320)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槽(330)内部螺纹连接有长螺栓(4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3200)与所述螺纹头(420)内部螺纹连接有短螺栓(422)。
CN202022062694.5U 2020-09-20 2020-09-20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744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2694.5U CN213774443U (zh) 2020-09-20 2020-09-20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62694.5U CN213774443U (zh) 2020-09-20 2020-09-20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74443U true CN213774443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0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6269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74443U (zh) 2020-09-20 2020-09-20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744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77651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铝合金模板固定机构
CN213774443U (zh) 一种方形建筑模板的组合框架
CN218292773U (zh) 一种拼接式建筑模板
CN216809610U (zh) 一种连续箱梁施工的支架结构
CN215291464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可拆卸锁紧装置
CN212927143U (zh) 一种自适应式模板支撑装置
CN203097266U (zh) 一种多功能可调节式扣盘组件
CN210976319U (zh) 一种钢结构梁
CN211899647U (zh) 一种建筑模板的连接锁紧装置
CN214034751U (zh) 墙体铝合金模板用支撑杆定位装置
CN111021714A (zh) 电梯井操作平台
CN115110762B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墙柱模板定位装置
CN211447748U (zh) 预制剪力墙与铝模板连接装置
CN215390989U (zh) 一种副室清理杆
CN220226257U (zh) 一种模板支撑装置
CN108824804B (zh) 一种墙梁在浇筑砼墙的断开式封堵结构及方法
CN211229453U (zh) 新型建筑工程高空施工用挑架
CN211597721U (zh) 一种房建工程框架柱模板加强龙骨
CN213868902U (zh) 一种高支模用加固连接装置
CN210713774U (zh) 一种升降脚手架立杆连接结构
CN213509585U (zh) 梁下挂防止偏位装置
CN214462769U (zh) 一种斜撑装置
CN216076275U (zh) 铝合金模板支护体系
CN21619602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柱钢筋定位装置
CN217924874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高支模隅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