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68939U - 一种救人飞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人飞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68939U
CN213768939U CN202020906906.0U CN202020906906U CN213768939U CN 213768939 U CN213768939 U CN 213768939U CN 202020906906 U CN202020906906 U CN 202020906906U CN 213768939 U CN213768939 U CN 213768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airship
air bag
gasbag
nacel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069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程
郑子冰
田浩辰
季凯琪
刘茜
黄守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09069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68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68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689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人飞艇。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囊、设置于气囊下端的吊舱以及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四个以上的子气囊组成,所述子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气囊中心处设置有救援舱,所述救援舱内设置有网兜,所述气囊侧边设置有救援出口,所述救援出口与救援舱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元气囊,气囊由数十个独立的子气囊单独组成,包围排列在飞艇周围,具有方便取出进行更换或填充气体的优点。在其中一个气囊被破坏时,其他气囊能够独立工作,其构造也让其能够在救援工作中起到多重保险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救人飞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人飞艇。
背景技术
飞艇是一种充入轻于空气的气体的航空器,它与热气球最大的区别在于具有推进和控制飞行状态的装置。飞艇由巨大的流线型艇体、位于艇体下面的吊舱、起稳定控制作用的尾面和推进装置组成。飞艇是利用轻于空气的气体来提供升力的,现在飞艇体型较大可运送物资,但缺点为不够灵活,不可参与救人工作,而且由于各种意外导致气囊破损气体泄漏,吊舱中的人员及设备会无法脱离气囊,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型较小,方便控制和操作,能够独立参与救援工作的救人飞艇。
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囊、设置于气囊下端的吊舱以及推进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四个以上的子气囊组成,所述子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气囊中心处设置有救援舱,所述救援舱内设置有网兜,所述气囊侧边设置有救援出口,所述救援出口与救援舱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
所述推进装置由飞行机翼、锂聚合物蓄电池组成,
所述飞行机翼由升降翼和转向翼组成,所述升降翼设置于吊舱内的升降气道内,所述转向翼设置于吊舱内的转向气道内,所述升降翼和调向翼由电机、电子调速器以及螺旋桨组成,所述锂聚合物蓄电池上设置有外置充电插口。
所述气囊上设置有摄像头。
所述气囊与吊舱之间设置有分割层,所述分割层自上至下由棉花层以及电木板层组成。
所述气囊自外至内依次由阻燃涤纶材料的阻燃层、聚氟乙烯材料的防老化层以及耐高温阻气层,所述气囊的充气口在上端。
所述吊舱内还设置有坠降保护装置,所述坠降保护装置由缓冲器、安全气囊以及设置于吊舱内的气体发生器组成。
所述救援舱内还设置有三个逃生出口自救按钮。
吊舱采用碳素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吊舱内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组包括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力敏传感器以及GPS定位器,所述控制系统为大疆N3系统,其包含远程遥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增设控制器,控制器为三菱Q型PLC。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采用单元气囊,气囊由数十个独立的子气囊单独组成,包围排列在飞艇周围,具有方便取出进行更换或填充气体的优点。在其中一个气囊被破坏时,其他气囊能够独立工作,其构造也让其能够在救援工作中起到多重保险的作用。
1.相比传统飞艇体型较小,单元气囊让其飞行更加安全;相比直升飞机救援更快捷及时;
2.采用先进的无人机控制系统方便控制和操作让其在内部和外部都能操作,实现双向控制;可用于救援任务,在人员保护以及突发状况的应对方面防护系统较完善,
3.采用电力供能,还可通过外部充电,能源清洁,无污染,在突发坠落情况下更能保护内部人员安全,在环境崎岖处更可以发挥功效,对飞行要求较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逃生出口自救装置原理图。
在附图中:1气囊、2斜坡、3充电接口、4救援舱、5逃生出口自救按钮、6救援出口、7救援出口外部开关、8升降气道、9转向气道、10缓冲器、11安全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囊、设置于气囊下端的吊舱以及推进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由四个以上的子气囊组成,所述子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气囊1中心处设置有救援舱2,所述救援舱2内设置有网兜4,所述气囊1侧边设置有救援出口6,所述救援出口6与救援舱2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
所述推进装置由飞行机翼、锂聚合物蓄电池组成,
所述飞行机翼由升降翼和转向翼组成,所述升降翼设置于吊舱内的升降气道8内,所述转向翼设置于吊舱内的转向气道9内,所述升降翼和调向翼由电机、电子调速器以及螺旋桨组成,所述锂聚合物蓄电池上设置有外置充电插口3。
所述气囊1上设置有摄像头。
所述气囊1与吊舱之间设置有分割层,所述分割层自上至下由棉花层以及电木板层组成。
所述气囊1自外至内依次由阻燃涤纶材料的阻燃层、聚氟乙烯材料的防老化层以及耐高温阻气层,所述气囊1的充气口在上端。
所述吊舱内还设置有坠降保护装置,所述坠降保护装置由缓冲器10、安全气囊11以及设置于吊舱内的气体发生器组成。
所述救援舱内还设置有三个逃生出口自救按钮5。
所述吊舱采用碳素材料制成。
设置有传感器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组包括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力敏传感器以及GPS定位器,所述控制系统为大疆N3系统,其包含远程遥控装置。
所述气囊1由数十个独立的子气囊单独组成,包围排列在飞艇周围,方便取出进行更换或填充气体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增设安装三菱Q型PLC进行对飞艇内部装置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反映到飞艇内部显示屏和遥控显示器,一旦气囊发生损坏漏气后PLC向坠降装置传输信号打开气囊。记录日志存储在PLC中并在一段长时间后将记录日志进行自动删除。
救援仓内的自救按钮,如果通过3个按钮同时操作来控制舱门的,可采用电控锁,三个自救按钮串联,同时按下按钮,蓄电池才为舱门供电解锁,外部按钮与自救按钮并联。
大疆控制模块采用大疆N3。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的重力传感器型号采用ICM42605。大疆控制模块与电瓶相连同时连接旋翼进行控制。遥控装置通过WIFI 与飞艇进行连接,从而对飞艇进行遥控。
所述逃生出口采用复合材料的门正常开关方式,而飞行过程中舱门锁死,降落稳定后门锁会自动打开。所述飞艇内部控制器安装三菱Q型PLC,该装置与气囊上附有的力敏传感器芯片相连接对飞艇内部装置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反映到飞艇内部显示屏上,一旦气囊发生损坏漏气,PLC会向坠降装置传输信号以打开气囊。而记录日志存储在PLC中,并会在一定的时间后将记录日志自动删除
本实用新型气囊与下部装置单元层构成整体;气囊做成斜坡状与网兜相连;每个气囊表层安有力敏传感器芯片与PLC相连;PLC安装在控制器内部为检测维修人员提供实时记录;气囊外部设有摄像头与网兜内控制器屏幕相连;旋翼放置在艇内由大动力锂聚合物蓄电池供电产生动力通过气道进出气作用进行上升下降以及转向的作用;无线遥控信号接收器与大动力锂聚合物蓄电池相连供电;紧急逃生通道的三个开关采用串联的形式进行供电,只有三个按钮全部按下时才会通电至舱门解除锁定来打开;吊舱在下层用以保护;同时下部装有对称放置的四个缓冲器;安全气囊和气体发生器相连装置层底部;气体发生器与艇内重力感应器相连。
飞艇内部气囊为单元独立式,在单个气囊受到损坏漏气时不会妨碍其他气囊工作进而影响正常飞行;
气囊为斜坡状方便被困人员滑入网兜,吊舱上层设置缓冲装置让落入人员不会受到伤害也同时防止了下部仪器受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遥控器拥有实时同步监测数据的功能,安装的三菱Q型PLC拥有较大存储空间和数据传输功能,同时与气囊上附有的力敏传感器芯片相连接,以对飞艇内部装置情况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反映到飞艇内部的显示屏上,一旦气囊发生损坏漏气,PLC会像坠降装置传输信号以打开安全气囊。PCL可以进行存储和删除日志,也可用以重力感应器数值,红外线测试值,温度值,风速,坐标,摄像摄录,电池电量等,使外部人员了解周围环境来合理操作并遥控飞艇,外部人员通过遥控器发出信号,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来遥控飞艇,设置信号区域(在此区域内可遥控飞艇),遥控器由预警系统防止超出区域,同时有雷达检测障碍物,辅助调节行驶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采用大疆控制模块用现有最先进的大疆N3。大疆N3支持SDK扩展功能,可以根据需求增添不同的辅助功能,比如实时图像传输,精准定位,还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手机进行实时操作,使得遥控操作更加方便,信号传输更加迅速和精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撤离时方法单一导致的安全隐患,采用两种撤离双保险方式。在安全救出被困人员后,外部救援人员可通过由外部的门打开救出幸存者,紧急时刻也可由三名艇内人员同时按下三个开关由内部开启门,此装置意义在于防止意外;
当远程控制失效时,通过网兜内设置的手动控制器,在遥控器失灵时,内部人员可进行手控(简单易操作),通过外部摄像头可观察外部景象与周围环境状况,可防止在山区等地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奖旋翼置于艇内,可防止由于大气流以及外部伤害造成损坏,同时通过气道的作用能对让变化的气流对旋翼的影响更小;吊舱用以隔开上层气囊部分和下层装置部分划分区域;当由于受到外力飞艇飞行状态被破坏时,重力感应系统便可检测出飞艇重力变化,同时传输信号到气体发生器,让其工作打开安全气囊,来让坠降的飞艇能够安全降落,同时有了安全气囊的保护,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内部人员不受伤害效果,缓冲器的设置也能防止受到冲击时内部仪器受到损坏。

Claims (8)

1.一种救人飞艇,其包括气囊、设置于气囊下端的吊舱以及推进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由四个以上的子气囊组成,所述子气囊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气囊(1)中心处设置有救援舱(2),所述救援舱(2)内设置有网兜(4),所述气囊(1)侧边设置有救援出口(6),所述救援出口(6)与救援舱(2)之间设置有紧急逃生通道,
所述推进装置由飞行机翼、锂聚合物蓄电池组成,
所述飞行机翼由升降翼和转向翼组成,所述升降翼设置于吊舱内的升降气道(8)内,所述转向翼设置于吊舱内的转向气道(9)内,所述升降翼和调向翼由电机、电子调速器以及螺旋桨组成,所述锂聚合物蓄电池上设置有外置充电插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上设置有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与吊舱之间设置有分割层,所述分割层自上至下由棉花层以及电木板层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自外至内依次由阻燃涤纶材料的阻燃层、聚氟乙烯材料的防老化层以及耐高温阻气层,所述气囊(1)的充气口在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内还设置有坠降保护装置,所述坠降保护装置由缓冲器(10)、安全气囊(11)以及设置于吊舱内的气体发生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舱内还设置有三个逃生出口自救按钮(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吊舱采用碳素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救人飞艇,其特征在于吊舱内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传感器组包括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力敏传感器以及GPS定位器,所述控制系统为大疆N3系统,其包含远程遥控装置。
CN202020906906.0U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救人飞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68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6906.0U CN21376893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救人飞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06906.0U CN21376893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救人飞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68939U true CN213768939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5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06906.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68939U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救人飞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68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1017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海上投送式救生装置
CN207157480U (zh) 无人侦查飞艇系统及低空侦测系统
CN108128108A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原理的三栖运动四旋翼无人机
CN101391654A (zh) 安全救生飞机
CN202400290U (zh) 一种飞机遇险分离式机舱逃生装置
CN103693202B (zh) 一种直升机回收系统
KR20140038495A (ko) 회전익 드론 안전착륙팩
CN104890851A (zh) 一种临近空间气球系统安全发放方法
CN110966898B (zh) 考核飞行试验结束后导弹弹体回收系统
CN109466759B (zh) 用于空气和水环境参数采集的防坠落无人飞行平台
CN112093050A (zh) 一种模块化无人机消防车
CN205971763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海上投送式救生装置
CN209795841U (zh) 一种无人机降落伞控制系统
CN213768939U (zh) 一种救人飞艇
CN206125411U (zh) 一种可在任意地形降落的无人机
CN108313304A (zh) 一种无人机保护装置和方法
CN204916200U (zh) 防止飞机坠落或被劫持的自动救生保护装置
CN206900658U (zh) 一种改进的固定翼航测无人机
CN107140175A (zh) 一种无人化自动收放系留飞艇方案
CN104908953B (zh) 防止飞机坠落或被劫持的自动救生保护装置与方法
CN206187355U (zh) 一种带有空气发生缓降保护装置的飞行器
CN206485578U (zh) 一种高空智能逃生装置
CN205959352U (zh) 用于预防由疏忽所致的滑梯展开的系统
CN204173151U (zh) 载人电动飞行器
CN112537433A (zh) 一种顶部开合式的海上浮空器放飞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