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68522U -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68522U
CN213768522U CN202022748274.2U CN202022748274U CN213768522U CN 213768522 U CN213768522 U CN 213768522U CN 202022748274 U CN202022748274 U CN 202022748274U CN 213768522 U CN213768522 U CN 213768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ascending
station
descending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4827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荣
贺捷
周宇冠
孙春光
杨晓宇
张嘉峻
刘洋
袁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New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New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New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4827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68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68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685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包括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上行轨道站台和下行轨道站台;上行轨道包括上行主轨道、上行越行轨道、上行到发轨道、上行连接轨道和上行安全轨道,上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上行越行轨道和上行到发轨道均位于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之间;下行轨道包括下行主轨道、下行越行轨道、下行到发轨道、下行连接轨道和下行安全轨道,下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Ⅱ,下行越行轨道和下行到发轨道均位于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Ⅱ之间。本实用新型可在同一条轨道上实现慢、快车运行,可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有轨电车发展迅速,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发展有轨电车系统。从目前国内已开通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来看,有轨电车多分布于城市核心区,为提升客流吸引力,车站间距设置相对较小,车辆均采用站站停的运行模式,使得车辆从出站加速运行较短距离后就需减速制动,到达下一车站,车辆的平均旅行速度相对较低。并且不同车站的客流量不一样,在站站停的运行模式下,客流量大的车站易受行车间隔的影响,降低车站服务品质。
同时,有轨电车故障停车轨道多设置在邻近车站的区间,当出现故障列车时,需要由工程救援车将故障车推送至车站处清客后,再将故障车推送至停车轨道,对有轨电车的通行能力带来较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以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实现快慢车运行模式,解决出现故障车辆时,影响区间通过能力的问题,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提升服务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上行轨道站台和下行轨道站台,其中:
所述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均位于所述上行轨道站台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之间;
所述上行轨道包括上行主轨道、上行越行轨道、上行到发轨道、上行连接轨道和上行安全轨道,所述上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并且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上行到发轨道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Ⅰ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道岔来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道岔来与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安全轨道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道岔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上行到发轨道位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所述上行轨道站台之间;
所述下行轨道包括下行主轨道、下行越行轨道、下行到发轨道、下行连接轨道和下行安全轨道,所述下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Ⅱ,并且所述下行越行轨道和下行到发轨道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Ⅱ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Ⅱ的第一端通过第四道岔来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的第一端和下行到发轨道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下行到发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道岔来与下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下行安全轨道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下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下行越行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六道岔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下行到发轨道位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行到发轨道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以让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停留在上行到发轨道上。
优选地,所述下行到发轨道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以让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停留在下行到发轨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道岔~第六道岔均为单开道岔。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在上行主轨道的外侧设置上行到发轨道,内侧设置上行越行轨道,实现有轨电车的慢、快车运行模式,较快的有轨电车可快速从上行越行轨道直接通过上行轨道站台不做停留,较慢的有轨电车可在上行到发轨道实现站站停功能。下行主轨道也是如此,因此有轨电车可以在上行轨道、下行主轨道这两条线路上都实现慢、快车行驶,提高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当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上行轨道的上行到发轨道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故障车停留在上行到发轨道上,而不影响正常的有轨电车的通行,下行轨道也是如此,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在上行到发轨道或下行到发轨道上针对有轨电车在行驶时出现的突发故障进行应急处理。
(3)本实用新型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可在同一条轨道上让慢、快车运行,可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提升车站服务品质,吸引客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照图1,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包括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上行轨道站台9和下行轨道站台10,其中:
所述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均位于所述上行轨道站台9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10之间,有轨电车在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上行驶;
所述上行轨道包括上行主轨道、上行越行轨道15、上行到发轨道7、上行连接轨道和上行安全轨道12,所述上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Ⅰ1和站后主轨道Ⅰ17,并且所述上行越行轨道15和上行到发轨道7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Ⅰ1和站后主轨道Ⅰ17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Ⅰ1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道岔4来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15的第一端和上行到发轨道7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上行到发轨道7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道岔11来与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安全轨道12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行越行轨道15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道岔13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17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上行到发轨道7位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15和所述上行轨道站台9之间,方便乘客从有轨电车下车到上行轨道站台9以及从上行轨道站台9上车到有轨电车内。
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15上通行的有轨电车的速度大于从所述上行到发轨道7上通行的有轨电车的速度,即上行越行轨道15上通行的是较快的有轨电车,上行到发轨道7上通行的是较慢的有轨电车,这样可以实现慢、快车分别通行而互不影响。所述上行越行轨道15可以设置多条,可通过不同的道岔形式来实现与站前主轨道Ⅰ1和站后主轨道Ⅰ17的连接。
所述下行轨道包括下行主轨道、下行越行轨道16、下行到发轨道8、下行连接轨道和下行安全轨道5,所述下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Ⅱ18和站后主轨道Ⅱ2,并且所述下行越行轨道16和下行到发轨道8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Ⅱ18和站后主轨道Ⅱ2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Ⅱ18的第一端通过第四道岔14来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16的第一端和下行到发轨道8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下行到发轨道8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道岔6来与下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下行安全轨道5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下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下行越行轨道16的第二端通过第六道岔3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17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下行到发轨道8位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16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10之间,方便乘客从有轨电车下车到下行轨道站台10以及从下行轨道站台10上车到有轨电车内。当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所述上行到发轨道7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有故障的有轨电车停留在上行到发轨道7上,以不影响正常有轨电车的通行。所述下行越行轨道16可以设置多条,可通过不同的道岔形式来实现与站前主轨道Ⅱ18和站后主轨道Ⅱ2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道岔4~第六道岔3均为单开道岔。
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16上通行的有轨电车的速度大于从所述下行到发轨道8上通行的有轨电车的速度,即下行越行轨道16上通行的是较快的有轨电车,下行到发轨道8上通行的是较慢的有轨电车。当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所述下行到发轨道8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有故障的有轨电车停留在下行到发轨道8上,以不影响正常有轨电车的通行。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所述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的运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上行轨道上的速度较慢的有轨电车从站前主轨道Ⅰ1行驶到上行到发轨道7上并停留在上行轨道站台9旁,进行乘客上、下车作业,然后再行驶到站后主轨道Ⅰ17上,以此实现有轨电车的正常载客业务;上行轨道上的速度较快的有轨电车直接从上行越行轨道15通过并行驶到站后主轨道Ⅰ17上,不在此上行轨道站台9旁停留;当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所述上行到发轨道7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有故障的有轨电车停留在上行到发轨道7上,其它的有轨电车都从站前主轨道Ⅰ1经上行越行轨道15行驶到站后主轨道Ⅰ17上,有轨电车在上行到发轨道7处进行故障检修作业。
2)下行轨道下的速度较慢的有轨电车从站前主轨道Ⅱ18行驶到下行到发轨道8下并停留在下行轨道站台10旁,进行乘客下、下车作业,然后再行驶到站后主轨道Ⅱ2下,以此实现有轨电车的正常载客业务;下行轨道下的速度较快的有轨电车直接从下行越行轨道16通过,不在此下行轨道站台10旁停留。当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所述下行到发轨道8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有故障的有轨电车停留在下行到发轨道8上,其它的有轨电车都从站前主轨道Ⅱ18经上行越行轨道15行驶到站后主轨道Ⅱ2上。有轨电车在下行到发轨道8处进行故障检修作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可越行的站台的上行主轨道、下行主轨道内侧各设置上行越行轨道15和下行越行轨道16,以实现站台的越行,速度较快的有轨电车可越行通过此站而可在其它站台停留,而速度较慢的有轨电车则可以在此站停留,实现站站停留。由于有轨电车可在上行轨道、下行轨道这两条轨道上都实现慢、快车行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配线结构能提高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行轨道、下行轨道、上行轨道站台和下行轨道站台,其中:
所述上行轨道和下行轨道均位于所述上行轨道站台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之间;
所述上行轨道包括上行主轨道、上行越行轨道、上行到发轨道、上行连接轨道和上行安全轨道,所述上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并且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上行到发轨道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Ⅰ和站后主轨道Ⅰ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Ⅰ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道岔来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上行到发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道岔来与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上行安全轨道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上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上行越行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三道岔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上行到发轨道位于所述上行越行轨道和所述上行轨道站台之间;
所述下行轨道包括下行主轨道、下行越行轨道、下行到发轨道、下行连接轨道和下行安全轨道,所述下行主轨道沿有轨电车的行驶方向分为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Ⅱ,并且所述下行越行轨道和下行到发轨道均位于所述站前主轨道Ⅱ和站后主轨道Ⅱ之间,所述站前主轨道Ⅱ的第一端通过第四道岔来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的第一端和下行到发轨道的第一端实现连接,所述下行到发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五道岔来与下行连接轨道的第一端和下行安全轨道的第一端分别实现连接,所述下行连接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下行越行轨道的第二端通过第六道岔分别来与所述站后主轨道Ⅰ的一端实现连接;此外,所述下行到发轨道位于所述下行越行轨道和所述下行轨道站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到发轨道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以让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停留在上行到发轨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到发轨道可兼做停车轨道使用,以让有轨电车出现故障时停留在下行到发轨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第六道岔均为单开道岔。
CN202022748274.2U 2020-11-24 2020-11-24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Active CN213768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8274.2U CN213768522U (zh) 2020-11-24 2020-11-24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48274.2U CN213768522U (zh) 2020-11-24 2020-11-24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68522U true CN213768522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80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48274.2U Active CN213768522U (zh) 2020-11-24 2020-11-24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6852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212A (zh) * 2020-11-24 2021-02-0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及其运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8212A (zh) * 2020-11-24 2021-02-0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及其运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9067B (zh) 一种轨道交通侧岛结合接轨车站结构
CN101905702B (zh) 无线网络控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2002900B (zh) 一种快速公交系统
CN104787047A (zh) 旅客列车过站不停的乘客上下车方法
CN102114861A (zh) 区域无线网络传递信息的智能化轨道交通系统
CN101134465A (zh) 多站点直达轨道客运系统
CN107585166B (zh) 一种轨道交通折返线布置结构
CN101549692A (zh) 轻型无人驾驶式电动车辆及立体带电车道
CN105696821A (zh) 一种公交通行方法
CN213768522U (zh)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结构
CN101786460A (zh) 一种具有区段分路运行模式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3847762A (zh) 列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298212A (zh) 兼顾越行与停车功能的有轨电车车站配线及其运行方法
CN202448990U (zh) 一种用于城际高速列车的自动驾驶系统
CN104599491A (zh) 一种缩短与公交换乘距离的有轨电车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081349U (zh) 新概念铁路及其机车
CN101830229B (zh) 一种地下管道交通系统
CN101049836A (zh) 铁路列车高速高效运行方式
CN105774816A (zh) 一种新型高速铁路客运控制系统
CN113911167B (zh) 一种适用于无人驾驶车辆的超速保护控制电路
CN201941769U (zh) 一种缆车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CN112793589A (zh) 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
CN107472257A (zh) 一种连续型组合式公交车及其运行方案
CN111547068A (zh) 轨道交通车站及其运行方法
CN214565291U (zh) 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