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67549U - 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 Google Patents
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67549U CN213767549U CN202022605403.2U CN202022605403U CN213767549U CN 213767549 U CN213767549 U CN 213767549U CN 202022605403 U CN202022605403 U CN 202022605403U CN 213767549 U CN213767549 U CN 2137675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waterproof
- sodium polyacrylate
- water
- fab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服装辅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该复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依次设有防水透湿层、吸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本申请的防水透湿层、吸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三者配合,使得本申请的面料具有优良的防水性和透气性,从而使得该面料包裹下的人体皮肤干燥舒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服装辅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优质的面料还具有使用舒适、吸汗透气等特点。棉纤维面料是面料里面主要的品种,有着质地柔软、穿着舒适等优点,但是棉纤维布料品种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面料的各种功能需要越来越高,面料已经朝着舒适化、功能化不断改进。在一些降水充足的地区,人们并不能时刻做好避雨准备,防水面料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授权公告号为CN2075353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面料,该面料包括基布层和防水面料层,基布层上侧表面涂覆设置有橡胶涂层,橡胶涂层上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下导水条,防水面料层下侧表面均匀设置有多条上导水条,上导水条下侧与橡胶涂层上侧表面粘附固定,下导水条和上导水条沿水平方向均匀交错设置。该面料与水接触时,水能经由上导水条和下导水条之间的间隙迅速流动排出,橡胶涂层对水再一次进行阻隔,避免水渗入基布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橡胶涂层透气性差,当使用者出汗时,汗气难以从面料散出,给使用者带来闷热的感觉,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得面料在防水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上由里向外依次设有防水透湿层、吸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穿上由该复合面料制成的衣服接触水时,水先与纳米绒疏水层接触;纳米绒疏水层的表面附着很多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之间的间距小于小水滴的直径,具有小尺寸效应;当水滴滴落在绒毛上时,水滴与绒毛的接触角大于150°,落在绒毛上的水滴就会在自身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水珠,操纵者只需抖动衣物便可将水珠从该复合面料表面抖落。
若水将纳米绒疏水层浸湿,则水通过纳米绒疏水层渗透进吸水层,吸水层能够将水吸附收集,阻止了水的进一步渗透;操作者只需将衣物晾晒,即可将吸附在吸水层中的水蒸发完全,吸水层恢复吸水能力,便于下次对水的收集。
当水量过大,吸水层对水的吸附收集量达到饱和时,水浸湿吸水层并流到防水透湿层,防水透湿层能够将水挡在防水透湿层和吸水层之间,避免了水接触人体皮肤。
此外,防水透湿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既能将水分子阻隔,又能将人体的汗气导出面料外,使得人体皮肤干燥舒适。
纳米绒疏水层起到初步防水作用,吸水层能够吸附较大量的水,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防水透湿层能够将水挡在吸水层与防水透湿层之间,更进一步地保持了该面料的防水性;防水透湿层、吸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三者配合,使得该面料具有优良的防水性,从而使得该面料包裹下的人体皮肤干燥舒适。
可选的,所述吸水层选用聚丙烯酸钠纤维层,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的厚度为1mm~2mm,所述防水透湿层选用PTFE复合层,所述PTFE复合层的厚度为0.5mm~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中,化学交联的大分子链之间互相缠绕,构成了轻度交联的高分子空间网络。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中存在包括羧酸钠在内的多种离解基团,当这些离解基团遇水时,立即离解为带正电荷的金属低分子离子和带负电的高分子离子。
低分子离子溶于水后脱离高分子空间网络,此时,带负电荷的高分子离子之间相互排斥,使得高分子网束由相互缠绕的状态组件伸展开,从而造成高分子空间网络内外产生渗透压差,水分以渗透方式向高分子网络结构扩散;高分子网络中的空隙能够对水起到良好的储存作用,使得聚丙烯酸钠纤维层对水有较好的吸附性。
若是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的厚度小于1mm,则层壁太薄,难以对水分充分吸收;若是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的厚度大于2mm,则层壁太厚,会降低面料的透气性。
PTFE复合层中有很多微孔,微孔孔径是水滴直径的1/5000~1/20000,水滴无法通过微孔渗透PTFE复合层;PTFE复合层的表面能低,水滴附着在PTFE复合层的表面时,无法在PTFE复合层表面铺展,水滴会由于自身的表面张力聚集成水珠。
此外,PTFE复合层的孔隙率高达80%,平均孔径是水蒸气的700倍,水蒸气分子可以自由透过,使得PTFE复合层的透气性优异。
可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靠近纳米绒疏水层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一凸起,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通过第一凸起与纳米绒疏水层连接,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靠近PTFE复合层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二凸起,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通过第二凸起和PTEF复合层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凸起将PTFE复合层与聚丙烯酸钠纤维层架空,第二凸起将聚丙烯酸纤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架空,使得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与PTFE复合层、纳米绒疏水层之间留有空隙,既增大了储水空间,又增大了该面料的透气性。
可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上贯穿设有若干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孔使得聚丙烯酸钠纤维层具备良好的透气性,透气孔既使得人体的汗气能够轻易排出面料外,又使得外界的水分子难以从透气孔中进入,进一步提高了该面料的防水透气性。
可选的,所述面料本体与防水透湿层之间由里向外依次增设有抑菌层、保温层和抗紫外线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抑菌层能够抑制霉菌、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保证了该面料清洁卫生;保温层使得该面料的保温性能增强,从而使得该面料的适用人群更广泛;抗紫外线层能够削减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损害,增加了该面料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抑菌层选用苎麻复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苎麻复合层含有叮咛、嘧啶、嘌呤等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活性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有效遏止纺织品的细菌、螨虫二次污染问题。
此外,苎麻复合层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苎麻复合层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能吸附醛、芳香化合物、氨等有害物质,消除不良气味;经过日晒后,有害物质挥发,苎麻复合层吸附功能自动再生。
苎麻复合层具有活性空腔导汗纤维结构,使得汗液能够渗透到空腔内并快速排出,具备优越的透气性和传热性,吸水多而散湿快,给人体带来凉爽感。
可选的,所述保温层选用银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气炎热时,银纤维层能迅速热量传导散发,以降低体温,给人体带来凉爽的感觉;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体毛细孔收缩,不再大量排汗,银纤维层发射辐射能来调节体温,将辐射能储存或反射回身体,产生保暖效果。
此外,银纤维层具有生物活性,银纤维层中的阴离子极易同其它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
可选的,所述抗紫外线层选用竹炭纤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长为200~400nm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较大,竹炭纤维层是从原竹中提炼出来的环保材料,对波长为200~400nm的紫外线的透过率几乎为零,具有极佳的抗紫外线功效;此外,竹炭纤维层具有竹子防螨、防臭的功效,能够清洁面料,使得人体舒适清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防水透湿层、吸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三者配合,使得本申请的面料具有优良的防水性,从而使得该面料包裹下的人体皮肤干燥舒适;
2.本申请的第一凸起将PTFE复合层与聚丙烯酸钠纤维层架空,第二凸起将聚丙烯酸纤维层和纳米绒疏水层架空,使得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与PTFE复合层、纳米绒疏水层之间留有空隙,既增大了储水空间,又增大了该面料的透气性;
3.本申请的抑菌层能够抑制霉菌、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保证了该面料清洁卫生;保温层使得该面料的保温性能增强,从而使得该面料的适用人群更广泛;抗紫外线层能够削减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损害,增加了该面料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复合面料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中复合面料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料本体;2、防水透湿层;3、吸水层;31、第一凸起;32、第二凸起;33、透气孔;4、纳米绒疏水层;5、抑菌层;6、保温层;7、抗紫外线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面料本体1上由里向外依次粘接有防水透湿层2、吸水层3和纳米绒疏水层4,纳米绒疏水层4为纳米绒布;吸水层3选用聚丙烯酸钠纤维层,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为微纳米聚丙烯酸钠纤维毡,微纳米聚丙烯酸钠纤维毡采用申请号为CN201410458014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方法制得;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的厚度为1mm;防水透湿层2选用PTFE复合层,PTFE复合层为PTFE面料,PTFE复合层的厚度为0.5mm。
参照图1,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靠近纳米绒疏水层4的一面垂直设有若干第一凸起31,第一凸起31为柱形,第一凸起31的一端与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粘附固定连接,第一凸起31的另一端与纳米绒疏水层4粘附固定连接;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靠近PTFE复合层的一面垂直设有若干第二凸起32,第二凸起32的形状大小均与第一凸起31相同,第二凸起32的一端与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粘附固定连接,第二凸起32的另一端与PTEF复合层粘附固定连接。
参照图1,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上贯穿设有若干透气孔33,透气孔33的直径为10μm,既使得汗气分子能透过透气孔33,又使得水分子难以透过透气孔33,便于增加面料的防水透气性。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当该面料遇水时,水先落在纳米绒疏水层4上;纳米绒疏水层4表面细小的绒毛具有小尺寸效应,水滴与绒毛的接触角大于150°,落在绒毛上的水滴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水珠,只需抖动衣物即可将水珠从该复合面料表面抖落。
当水将纳米绒疏水层4浸湿时,水通过毛绒疏水层渗透进聚丙烯酸钠纤维层,聚丙烯酸钠纤维层将水吸附收集,阻止了水的进一步渗透;只需将衣物晾晒,吸附在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中的水蒸发,便于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下次对水的收集。
当水量过大,聚丙烯酸钠纤维层对水量的吸附收集达到饱和时,水浸湿聚丙烯酸钠纤维层并流到PTFE复合层,PTFE复合层能够将水挡在PTFE复合层和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之间,避免了水接触人体皮肤造成着凉。
出汗时,使用者身上的汗气能够通过PTFE复合层和透气孔33散出面料外。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面料本体1与防水透湿层2之间由里向外依次增设有抑菌层5、保温层6和抗紫外线层7;抑菌层5选用苎麻复合层,苎麻复合层为苎麻布料;苎麻复合层的厚度为0.2mm;保温层6选用银纤维层,银纤维层为银纤维面料;银纤维层的厚度为0.05mm;抗紫外线层7选用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为竹炭纤维布料;竹炭纤维层的厚度为0.2mm。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苎麻复合层能够抑制霉菌、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使得该面料清洁卫生;银纤维层增加了该面料的保温性能,增加了该面料的使用范围;竹炭纤维层对紫外线的透过率几乎为零,具有极佳的抗紫外线效果,增加了该面料的实用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上由里向外依次设有防水透湿层(2)、吸水层(3)和纳米绒疏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3)选用聚丙烯酸钠纤维层,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的厚度为1mm~2mm;所述防水透湿层(2)选用PTFE复合层,所述PTFE复合层的厚度为0.5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靠近纳米绒疏水层(4)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一凸起(31),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通过第一凸起(31)与纳米绒疏水层(4)连接,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靠近PTFE复合层的一面设有若干第二凸起(32),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通过第二凸起(32)和PTEF复合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纤维层上贯穿设有若干透气孔(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1)与防水透湿层(2)之间由里向外依次增设有抑菌层(5)、保温层(6)和抗紫外线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层(5)选用苎麻复合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6)选用银纤维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层(7)选用竹炭纤维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05403.2U CN213767549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605403.2U CN213767549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67549U true CN213767549U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916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605403.2U Active CN213767549U (zh) | 2020-11-11 | 2020-11-11 | 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67549U (zh) |
-
2020
- 2020-11-11 CN CN202022605403.2U patent/CN21376754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41244A (zh) | 一种户外服装面料 | |
CN213767549U (zh) | 防水透气型复合面料 | |
CN213675825U (zh) | 一种复合纺织面料 | |
CN204181298U (zh) | 一种单向导湿经编间隔床垫 | |
CN201950851U (zh) | 一种羊毛复合针织面料 | |
CN213441605U (zh) | 一种具有驱蚊效果的面料 | |
CN212765126U (zh) | 一种防水透气型面料 | |
CN216300343U (zh) | 一种防护服用透气复合膜 | |
CN200950947Y (zh) | 一种竹炭海绵垫 | |
CN212464996U (zh) | 透气抑菌无纺布及医用口罩 | |
CN210501673U (zh) | 高档防水吸湿面料 | |
CN112519338B (zh) | 一种医用抗菌无纺布 | |
CN214164300U (zh) | 一种防水保暖抗菌面料 | |
CN211917901U (zh) | 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面料 | |
CN112056694A (zh) | 一种具有吸汗抑菌功能的鞋垫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5243409U (zh) | 一种透气抗菌海绵 | |
CN218660815U (zh) | 一种含有牛奶纤维的面膜无纺布 | |
CN216139526U (zh) | 一种用于生产面膜的无纺布 | |
CN215662168U (zh) | 一种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抗菌调温复合面料及其服装 | |
CN219208184U (zh) | 一种亲肤环保的新型湿巾 | |
CN219480593U (zh) | 一种透气性抗菌医用绷带 | |
CN215850039U (zh) | 一种防螨抑菌毛巾 | |
CN216153289U (zh) | 一种柔软透气性好的复合面料 | |
CN217803708U (zh) | 一种舒适度高的多功能面料 | |
CN2920037Y (zh) | 一种竹炭床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