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63085U -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63085U
CN213763085U CN202022422655.1U CN202022422655U CN213763085U CN 213763085 U CN213763085 U CN 213763085U CN 202022422655 U CN202022422655 U CN 202022422655U CN 213763085 U CN213763085 U CN 213763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end sleeve
hole
tail
medical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226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畅畅
钟晓艳
周飞君
冯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un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Jun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Jun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Junhu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226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63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63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63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包括主轴和外壳,所述外壳上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所述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之间的通孔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外壳上固定设置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前端套筒上贯穿有若干与密闭空间连通的出水孔;所述主轴依次穿过尾端套筒、密闭空间和前端套筒,且所述主轴与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均转动连接,所述主轴靠近前端套筒的轴段上设置有头部定位台阶,所述主轴靠近尾端套筒的轴段上设置有尾部定位台阶,所述头部定位台阶和尾部定位台阶均位于密闭空间内,所述主轴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位于外壳的外部。

Description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背景技术
髓内钉瞄准架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多,由于是医疗产品,其孔加工后的清洁尤为重要。现在市面上主要依靠人工去除孔内的毛刺、切屑等残留异物,或者依靠超声波清洗设备清除。人工去除孔内的残留异物,具体操作是工作人员使用一次性手术刀、棉签等工具,在孔内前后清理,再用气枪吹出脏物,然后用清水冲洗,此方法成本低,但操作过程十分受人的水平影响,并且效率低,遇到机加工的退刀槽,螺纹孔时完全不能去除。超声波清洗设备去除孔内的残留异物操作过程为,先用干冰去毛刺机将孔内毛刺去除干净,再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将退刀槽内的难以清洗的地方清洗干净,这种方法效率高效,但前期投入成本巨大,并且产品不一定与超声波清洗设备的大小形状相融合,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髓内钉瞄准架的孔不易清洁、清洁效率低和清洁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包括主轴和外壳,所述外壳上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所述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之间的通孔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外壳上固定设置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进水管,所述前端套筒上贯穿有若干与密闭空间连通的出水孔;
所述主轴依次穿过尾端套筒、密闭空间和前端套筒,且所述主轴与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均转动连接,所述主轴靠近前端套筒的轴段上设置有头部定位台阶,所述主轴靠近尾端套筒的轴段上设置有尾部定位台阶,所述头部定位台阶和尾部定位台阶均位于密闭空间内,所述主轴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位于外壳的外部。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出水孔绕主轴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出水孔的轴线与主轴的轴线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可以使高压水从出水孔内喷出,向医疗器械孔内壁方向冲洗切屑及异物,冲洗更加高效。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套筒贯穿有沉头孔结构,所述主轴通过所述沉头孔结构与前端套筒转动连接,所述头部定位台阶位于沉头孔结构内。保证主轴与前端套筒转动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防止主轴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孔靠近密闭空间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有效防止主轴在旋转时,此处应力大造成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尾部定位台阶呈向后端收拢的圆台型,所述尾端套筒上开设有与尾部定位台阶配合的定位孔。便于装配尾部套筒与主轴,保证主轴与尾端套筒转动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防止主轴前后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的材质均选用加碳纤的改性peek材料;所述主轴和外壳的材质均选用不锈钢。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的选材具有高耐磨性和自润滑性;主轴和外壳的选材具有耐高压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均采用热装法装入通孔内。装配简单牢靠,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外壳上。进水管设置牢靠,密封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毛刷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上开设有销孔,所述毛刷和销孔之间设置有止转销。毛刷的安装结构简单牢靠,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的尾端位于外壳的外部,所述主轴的尾端与挠性动力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使用该清洗笔时主轴的尾端安装挠性动力头,经过挠性传动,带动主轴旋转,挠性传动可以使该清洗笔在不同角度使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结构设计紧凑,无需过多零件,维护方便,根据待清洁的医疗器械孔更换不同规格的毛刷,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前端套筒和尾端套筒的材质均选用加碳纤的改性peek材料,具有高耐磨性能和自润滑性能,不需要传统轴承作零件,有效避免轴承内机油对医疗器械零件的污染;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在刷去异物的同时可以冲洗孔壁,清洗的效果更为干净,由于毛刷是挠性动力头带动的,故效率显著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清洁医疗器械孔时只需要前后运动即可,故对于操作者的要求不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主轴,11、头部定位台阶,12、尾部定位台阶,13、安装孔,14、销孔,2、外壳,21、通孔,3、前端套筒,31、出水孔,32、沉头孔结构,4、尾端套筒,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包括主轴1和外壳2,所述外壳2上贯穿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为了该清洗笔装配简单牢靠,本实施例的所述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均采用热装法装入通孔21内,所述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之间的通孔21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外壳2上固定设置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进水管5,本实施例的所述进水管5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外壳2上,所述前端套筒3上贯穿有若干与密闭空间连通的出水孔31;
所述主轴1依次穿过尾端套筒4、密闭空间和前端套筒3,且所述主轴1与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均转动连接,所述主轴1靠近前端套筒3的轴段上设置有头部定位台阶11,所述主轴1靠近尾端套筒4的轴段上设置有尾部定位台阶12,所述头部定位台阶11和尾部定位台阶12均位于密闭空间内,所述主轴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毛刷(图中未示意出),所述毛刷位于外壳2的外部,具体地所述主轴1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毛刷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上开设有销孔14,所述毛刷和销孔14之间设置有止转销(图中未示意出)。
所述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的材质均选用加碳纤的改性peek材料,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的选材具有高耐磨性和自润滑性;所述主轴1和外壳2的材质均选用不锈钢,主轴1和外壳2的选材具有耐高压性能。
为了出水孔31向医疗器械孔内壁方向喷水,高效地冲洗切屑及异物,若干所述出水孔31绕主轴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出水孔31的轴线与主轴1的轴线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本实施例的出水孔31的数量为四个。
为了保证主轴1与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转动连接的可靠性,有效防止主轴1前后移动,所述前端套筒3贯穿有沉头孔结构32,所述主轴1通过所述沉头孔结构32与前端套筒3转动连接,所述头部定位台阶11位于沉头孔结构32内,所述出水孔31靠近密闭空间的一端设置有倒角以有效防止主轴1在旋转时,此处应力大造成磨损;所述尾部定位台阶12呈向后端收拢的圆台型,所述尾端套筒4上开设有与尾部定位台阶12配合的定位孔。
所述主轴1的尾端位于外壳2的外部,所述主轴1的尾端与挠性动力头(图中未示意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使用该清洗笔时主轴1的尾端安装挠性动力头,经过挠性传动,带动主轴1旋转,挠性传动可以使该清洗笔在不同角度使用。
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该清洗笔时,先在主轴1的尾端安装挠性动力头,经过挠性传动,带动主轴1旋转,挠性传动可以使该清洗笔在不同角度使用,再在主轴1的前端安装毛刷和止转销,毛刷的规格根据待清洗的医疗器械孔进行选择,进水管5再向密闭空间通入高压水流,操作者握住外壳2将毛刷伸进医疗器械孔内前后移动洗刷,同时主轴1带动毛刷旋转洗刷,高压水流由四个出水孔31喷出,起到冲洗切屑等异物的作用。在刷去异物的同时可以冲洗医疗器械孔壁,清洁的效果更为干净,操作该清洗笔时,只需要沿医疗器械孔前后移动该清洗笔即可,故对于操作者的要求不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1)和外壳(2),所述外壳(2)上贯穿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沿其轴线方向依次固定设置有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所述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之间的通孔(21)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外壳(2)上固定设置有与密闭空间连通的进水管(5),所述前端套筒(3)上贯穿有若干与密闭空间连通的出水孔(31);
所述主轴(1)依次穿过尾端套筒(4)、密闭空间和前端套筒(3),且所述主轴(1)与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均转动连接,所述主轴(1)靠近前端套筒(3)的轴段上设置有头部定位台阶(11),所述主轴(1)靠近尾端套筒(4)的轴段上设置有尾部定位台阶(12),所述头部定位台阶(11)和尾部定位台阶(12)均位于密闭空间内,所述主轴(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毛刷,所述毛刷位于外壳(2)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出水孔(31)绕主轴(1)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出水孔(31)的轴线与主轴(1)的轴线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套筒(3)贯穿有沉头孔结构(32),所述主轴(1)通过所述沉头孔结构(32)与前端套筒(3)转动连接,所述头部定位台阶(11)位于沉头孔结构(3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31)靠近密闭空间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定位台阶(12)呈向后端收拢的圆台型,所述尾端套筒(4)上开设有与尾部定位台阶(12)配合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的材质均选用加碳纤的改性peek材料;所述主轴(1)和外壳(2)的材质均选用不锈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套筒(3)和尾端套筒(4)均采用热装法装入通孔(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5)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外壳(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前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毛刷的安装孔(13),所述安装孔(13)上开设有销孔(14),所述毛刷和销孔(14)之间设置有止转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的尾端位于外壳(2)的外部,所述主轴(1)的尾端与挠性动力头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CN202022422655.1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Active CN213763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2655.1U CN213763085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22655.1U CN213763085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63085U true CN213763085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91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22655.1U Active CN213763085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630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41432U (zh) 容量瓶清洗刷
CN213763085U (zh) 一种医疗器械孔内壁清洗笔
CN201427124Y (zh) 油管清洗头
CN202061855U (zh) 管道清洗装置
CN112517567A (zh) 一种油气管道新型旋转喷射式防卡堵管道清洁猪
CN218175709U (zh) 一种带有灰尘清理功能的市政道路标线装置
CN214813468U (zh) 一种大口径竖井管道喷头
CN210730434U (zh) 一种管具清理装置
CN205270246U (zh) 抽油机曲柄销孔清洁装置
CN216539992U (zh) 一种石油化工用管道清洗装置
KR20000042823A (ko) 스스로 회전하는 노즐과 브러쉬로 구성된 튜브세척장치
CN208627553U (zh) 一种蜂窝电场清洗工具
CN108006764A (zh) 一种吸油烟机自动清洗装置
CN106141391A (zh) 焊接毛刺刮削结构
CN2247061Y (zh) 高效管用除垢清洗器
CN208871698U (zh) 一种分烟机吸烟管道的清理装置
CN218797924U (zh) 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用管道清洗设备
CN209114594U (zh) 一种管道内壁清理设备
CN206838699U (zh) 一种离心管壁清理器
CN219378289U (zh) 一种油管内壁清洗浮动式刮刀
CN207770420U (zh)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的冲洗结构
CN211433447U (zh) 一种多角度牙科器械清洗装置
CN219374565U (zh) 刷鞋器
CN218315199U (zh) 一种pe保护膜吹膜气源稳定装置
CN210300006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清洗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