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0503U -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0503U
CN213750503U CN202023074593.6U CN202023074593U CN213750503U CN 213750503 U CN213750503 U CN 213750503U CN 202023074593 U CN202023074593 U CN 202023074593U CN 213750503 U CN213750503 U CN 213750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clamping plate
damping
position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7459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保春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qiao Shenzhen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q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q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qi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7459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0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0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0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头带,且头带末端固定连接于壳体后端中部,壳体右侧相接有两个镜片,且壳体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装夹板,且装夹板左端内侧开有放置槽,放置槽中部设有吸盘,且吸盘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微调杆,阻尼微调杆末端贯穿出装夹板,且阻尼微调杆与装夹板转动连接;通过设置吸盘利于快速的将智能终端设备安装完毕,且防止了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被遮挡及压损的情况发生,并通过设置多个通槽,利于耳机线等线缆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保证了操作时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VR眼镜即VR头显,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由于早期没有头显这个概念,所以根据外观产生了VR眼镜、VR眼罩、VR头盔等不专业叫法。VR头显是利用头戴式显示设备将人的对外界的视觉、听觉封闭,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其显示原理是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差异的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
现目前的VR智能穿戴设备,将智能终端设备安装至穿戴设备内时,通常是将夹紧结构从壳体内移出,再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夹紧,操作不够便捷,而且夹紧结构会对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进行阻遮挡,甚至压损按键,并且需要将耳机线等线缆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时,由于每个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插孔位置不同,因此就难以针对不同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线缆的连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智能终端设备安装至穿戴设备内时不够便捷,且夹紧结构会对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进行阻挡,甚至压损按键,线缆也不好连接等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
所述壳体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头带,且所述头带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后端中部,所述壳体右侧相接有两个镜片,且所述壳体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装夹板,且所述装夹板左端内侧开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中部设有吸盘,且所述吸盘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微调杆,所述阻尼微调杆末端贯穿出装夹板,且所述阻尼微调杆与所述装夹板转动连接,所述装夹板前后端和上下端均开有若干个通槽,且所述装夹板左侧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上端开有定位槽,且所述壳体右侧上端的中部开有插槽,所述壳体内部并位于所述插槽的正上端开有活动腔,且所述活动腔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下两端均贯穿出壳体,且所述定位杆外围并位于所述活动腔内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上端与活动腔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定位杆穿插过所述固定环,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装夹板盖于所述壳体的右端。
进一步,所述通槽与所述放置槽相通,且所述通槽呈矩形状,所述通槽内壁均相接有弹性海绵。
进一步,所述插块对插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定位杆下端贯穿进所述插槽,所述定位杆下端与所述定位槽卡接,且所述定位杆下端右侧呈倾斜状。
进一步,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活动腔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左侧上端并位于所述活动腔外部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隔为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装夹板,且装夹板可以在壳体的右侧打开,利于对智能终端设备的拿取,而定位杆与定位槽进行卡接,保证了装夹板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通过吸盘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后端进行吸紧,使智能终端设备在安装时更加的快速便捷,还可以避免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被遮挡,防止按键被压损,并通过阻尼微调杆对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角度进行微调,以免智能终端设备在使用时产生倾斜,且通槽可以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散热,还利于耳机线等线缆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板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1-5中:壳体1、装夹板2、阻尼转轴3、头带4、通槽5、阻尼微调杆6、插槽7、定位杆8、活动腔9、固定环10、复位弹簧11、拉块12、吸盘13、插块14、定位槽15、镜片16、放置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至图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1,下面对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壳体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头带4,且所述头带4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后端中部,所述壳体1右侧相接有两个镜片16,且所述壳体1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3,所述阻尼转轴3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装夹板2,且所述装夹板2左端内侧开有放置槽17,所述放置槽17中部设有吸盘13,且所述吸盘13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微调杆6,所述阻尼微调杆6末端贯穿出装夹板2,且所述阻尼微调杆6与所述装夹板2转动连接,所述装夹板2前后端和上下端均开有若干个通槽5;
具体的,将智能终端放入放置槽17内,且通过吸盘13对智能终端设备的后端进行吸紧,使智能终端设备在安装时更加的快速便捷,还可以避免智能终端设备上的按键被遮挡,防止按键被压损,当智能终端设备使用过程当中产生角度倾斜时,转动阻尼微调杆6,且阻尼微调杆6延伸出装夹板2,因此利于通过阻尼微调杆6对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角度进行微调,以免智能终端设备在使用时产生倾斜,且通槽5可以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散热,还利于耳机线等线缆与智能终端设备进行连接,而且通槽5设置了若干个,因此便于线缆通过不同的位置与智能终端设备相连,保证了连接时的便捷性。
且所述装夹板2左侧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14,所述插块14上端开有定位槽15,且所述壳体1右侧上端的中部开有插槽7,所述壳体1内部并位于所述插槽7的正上端开有活动腔9,且所述活动腔9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上下两端均贯穿出壳体1,且所述定位杆8外围并位于所述活动腔9内套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上端与活动腔9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0,且所述定位杆8穿插过所述固定环10,所述定位杆8与所述固定环10固定连接,所述装夹板2盖于所述壳体1的右端;
进一步,当智能终端设备安装完毕后,将装夹板2通过阻尼转轴3的转动而盖于壳体1的右端,并使插块14插入插槽7内,同时使定位杆8插入定位槽15内,保证了装夹板2在使用时的稳定性,且通过拉块12向上拉动定位杆8,固定环10则对复位弹簧11进行挤压,而定位杆8则与定位槽15分离,再将插块14与插槽7分离,此时则便于将装夹板2在壳体1右侧打开,利于对智能终端设备的拿取。
所述通槽5与所述放置槽17相通,且所述通槽5呈矩形状,所述通槽5内壁均相接有弹性海绵;
进一步的,通过弹性海绵的弹性可以降低对线缆接触时的磨损,保证了线缆的使用寿命。
所述插块14对插于所述插槽7内,且所述定位杆8下端贯穿进所述插槽7,所述定位杆8下端与所述定位槽15卡接,且所述定位杆8下端右侧呈倾斜状;
进一步,当插块14插入插槽7内时,插块14会与定位杆8的倾斜面接触,利于使插块14自动将定位杆8上顶,同时复位弹簧11被挤压,而插块14继续往插槽7内移动时,定位杆8就会通过复位弹簧11的回弹力自动的卡接至定位槽15内,保证了操作时的便捷性。
所述固定环10与所述活动腔9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8左侧上端并位于所述活动腔9外部固定连接有拉块12,所述拉块1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间隔为1cm;
进一步,将拉块12与壳体1之间的间隔设置成1cm,从而利于通过手指向上拉动拉块12,便于对定位杆8的操作,提高操作便捷性。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前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头带(4),且所述头带(4)末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后端中部,所述壳体(1)右侧相接有两个镜片(16),且所述壳体(1)右侧下端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3),所述阻尼转轴(3)上端右侧固定连接有装夹板(2),且所述装夹板(2)左端内侧开有放置槽(17),所述放置槽(17)中部设有吸盘(13),且所述吸盘(13)右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阻尼微调杆(6),所述阻尼微调杆(6)末端贯穿出装夹板(2),且所述阻尼微调杆(6)与所述装夹板(2)转动连接,所述装夹板(2)前后端和上下端均开有若干个通槽(5),且所述装夹板(2)左侧上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插块(14),所述插块(14)上端开有定位槽(15),且所述壳体(1)右侧上端的中部开有插槽(7),所述壳体(1)内部并位于所述插槽(7)的正上端开有活动腔(9),且所述活动腔(9)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上下两端均贯穿出壳体(1),且所述定位杆(8)外围并位于所述活动腔(9)内套接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上端与活动腔(9)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1)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0),且所述定位杆(8)穿插过所述固定环(10),所述定位杆(8)与所述固定环(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板(2)盖于所述壳体(1)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5)与所述放置槽(17)相通,且所述通槽(5)呈矩形状,所述通槽(5)内壁均相接有弹性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4)对插于所述插槽(7)内,且所述定位杆(8)下端贯穿进所述插槽(7),所述定位杆(8)下端与所述定位槽(15)卡接,且所述定位杆(8)下端右侧呈倾斜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0)与所述活动腔(9)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8)左侧上端并位于所述活动腔(9)外部固定连接有拉块(12),所述拉块(12)与所述壳体(1)之间的间隔为1cm。
CN202023074593.6U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Active CN213750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4593.6U CN213750503U (zh)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74593.6U CN213750503U (zh)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0503U true CN213750503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74593.6U Active CN213750503U (zh) 2020-12-19 2020-12-19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0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01908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头戴式设备
US20210281939A1 (en) A Bluetooth Headset
EP4177668A1 (en) Wearable apparatus
CN211015061U (zh) 一种手表
CN213750503U (zh) 一种vr智能穿戴设备
US742061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wivel accessorial module
CN208737179U (zh) 一种相机壳及相机
CN110376746B (zh) Vr眼镜
CN218941308U (zh) 一种夹耳式耳机
KR20160137096A (ko) 카메라 일체형 헤드셋
CN211698431U (zh) 一种用于vr眼镜的佩戴装置
CN209608813U (zh) 一种tws耳机装置
CN211236451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vr眼镜
CN109597206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07483678B (zh) 一种可更换镜片的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EP3275206A2 (en) Ear-mounted device
CN212163432U (zh) 手机壳
CN208299992U (zh) 头盔蓝牙耳机
CN211348862U (zh) 一种基于智能分析技术的vr眼镜
CN217563762U (zh) 耳机结构及夹耳式耳机
CN212463475U (zh) 一种基于vr的耳机扬声器
CN211792003U (zh) 一种新型蓝牙耳机
CN215020413U (zh) 一种可视采耳仪
CN218941083U (zh) 智能主机及智能可穿戴设备
CN217741885U (zh) 无线耳机和耳机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9

Address after: Room 305, No. 188, Zhugu Shi Road, Wulian, Central City, Lo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Jiaqiao (Shenzhen) Invest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D-1908, 19th floor, building 222, Wangjing Xi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Yongqi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