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6685U -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6685U
CN213746685U CN202022793056.0U CN202022793056U CN213746685U CN 213746685 U CN213746685 U CN 213746685U CN 202022793056 U CN202022793056 U CN 202022793056U CN 213746685 U CN213746685 U CN 213746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ll
top end
fixedly connected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930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立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Guot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930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6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6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6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的底端与回收池顶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回收池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方形连接板,每两个相对位置的方形连接板一侧的底部分别与T型连接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每个T型连接板顶端的中间均开设有限位槽,每个限位槽的内壁均与L型滑件一侧的底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一限位圆环使支座上开设的第一出水口对准锥形蓄水池上开设的第二出水口,取样水从第一出水口内流动至第二出水口内壁的汽水取样管内,再流入回收池内,再进行检测和回收,解决了现有的锅炉的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不能够回收,浪费了水资源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锅炉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排污水和汽水。
锅炉的排污水在使用前需要将排污水排放后才能进行使用,锅炉所产生的汽水需要进行取样并且分析其成分来辨别锅炉内水的加热情况,但现有的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不能够同时回收,浪费了水资源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的底端与回收池顶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池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方形连接板,每两个相对位置的方形连接板一侧的底部分别与T型连接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T型连接板顶端的中间均开设有限位槽,每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均与L型滑件一侧的底部滑动连接,每个所述L型滑件顶端的一侧均与汽水取样管外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锅炉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外壁与锥形蓄水池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外壁的顶端与汽水出口管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汽水出口管外壁的中间与支座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座顶端的一侧与泄压阀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座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一出水口,所述锥形蓄水池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二出水口,三个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内壁均与与汽水取样管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收池顶端的中间与第一限位圆环的底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环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一限位孔,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孔均与汽水取样管外壁的底端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环的外壁均与方形连接板一侧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环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件,三个所述三个支撑件的顶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圆环底端的三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圆环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二限位孔,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孔均与汽水取样管外壁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锅炉本体外壁的底端中部与第一限位圆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锅炉本体外壁的底端底部第二限位圆环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所述锅炉本体外壁的底端一侧通过出水阀门与回收池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一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该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锅炉本体在使用时产生的汽水在锥形蓄水池液化成取样水,通过转动第一限位圆环使支座上开设的第一出水口对准锥形蓄水池上开设的第二出水口,取样水从第一出水口内流动至第二出水口内壁的汽水取样管内,再流入回收池内,再进行检测和回收,解决了现有的锅炉汽水取样水不能够回收,且取样检测不方便,浪费了水资源使用的问题;
(2)该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在锅炉本体使用后需要将排污水排出时,旋转出水阀门,使锅炉本体的排污水从出水阀门的水管流动至回收池内,使排污水进行回收,解决了锅炉排污水没有回收装置,浪费了水资源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锥形蓄水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圆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L型滑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本体;2、第一限位圆环;3、回收池;4、方形连接板;5、T型连接板;6、限位槽;7、L型滑件;8、第二限位孔;9、汽水取样管;10、锥形蓄水池;11、第一出水口;12、泄压阀;13、汽水出口管;14、支座;15、支撑件;16、第二限位圆环;17、传动杆;18、出水阀门;19、第二出水口;20、第一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的底端与回收池3顶端的中间固定连接,回收池3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方形连接板4,每两个相对位置的方形连接板4一侧的底部分别与T型连接板5的两侧固定连接,每个T型连接板5顶端的中间均开设有限位槽6,每个限位槽6的内壁均与L型滑件7一侧的底部滑动连接,限位槽6的尺寸大于L型滑件7一侧的底部的尺寸,L型滑件7通过连接板与两个连接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每个L型滑件7顶端的一侧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底部转动连接,锅炉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座14,支座14的外壁与锥形蓄水池10的内壁滑动连接,锥形蓄水池10的底部开设有圆环槽,使锥形蓄水池10的转动不影响锅炉本体1的使用,且锥形蓄水池10的侧面对支座14的外壁进行限位,使支座14只能在锥形蓄水池10内转动,锅炉本体1外壁的底端一侧通过出水阀门18与回收池3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打开出水阀门18能够使锅炉本体1内的排污水排入至回收池3内,支撑件15一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2-5所示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外壁的顶端与汽水出口管13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汽水出口管13外壁的中间与支座1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支座14顶端的一侧与泄压阀12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泄压阀12用于排泄锥形蓄水池10内汽水出口管13排出汽水的压力,支座14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一出水口11,锥形蓄水池10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二出水口19,三个第二出水口19的内壁均与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当第二出水口19内的汽水取样管9与第一出水口11重合时,锥形蓄水池10内的水才会流入汽水取样管9,回收池3顶端的中间与第一限位圆环2的底端接触连接,第一限位圆环2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一限位孔20,通过三个第一限位孔20能够使三个汽水取样管9内的取样水流动至回收池3内,每个第一限位孔20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底端底部转动连接,第一限位圆环2的外壁均与方形连接板4一侧的底端滑动连接,第一限位圆环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件15,三个三个支撑件15的顶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圆环16底端的三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圆环16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二限位孔8,每个第二限位孔8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每个汽水取样管9的底端均与回收池3内连通,锅炉本体1外壁的底端中部与第一限位圆环2的内壁滑动连接,锅炉本体1外壁的底端底部第二限位圆环16的内壁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锅炉本体1顶端的汽水出口管13排出汽水后在锥形蓄水池10内冷却,锥形蓄水池10上的泄压阀12对锥形蓄水池10持续增强的压力进行排压,当需要对锅炉本体1顶端产生的汽水取样水进行回收时,转动传动杆17,传动杆17通过支撑件15使第一限位圆环2带动第二限位圆环16绕锅炉本体1进行旋转,第一限位圆环2上开设的第一限位孔20和第二限位圆环16上开设的第二限位孔8使汽水取样管9带动锥形蓄水池10转动,直至三个汽水取样管9对准支座14上的第一出水口11,此时锥形蓄水池10内的汽水取样水从第一出水口11流动至汽水取样管9内,再流动至回收池3中,当锅炉本体1加热完毕后,打开出水阀门18使锅炉本体1的排污水流动至回收池3中,完成了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的回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的底端与回收池(3)顶端的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回收池(3)顶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方形连接板(4),每两个相对位置的方形连接板(4)一侧的底部分别与T型连接板(5)的两侧固定连接,每个所述T型连接板(5)顶端的中间均开设有限位槽(6),每个所述限位槽(6)的内壁均与L型滑件(7)一侧的底部滑动连接,每个所述L型滑件(7)顶端的一侧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锅炉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座(14),所述支座(14)的外壁与锥形蓄水池(10)的内壁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外壁的顶端与汽水出口管(13)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汽水出口管(13)外壁的中间与支座(14)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座(14)顶端的一侧与泄压阀(12)外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4)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一出水口(11),所述锥形蓄水池(10)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二出水口(19),三个所述第二出水口(19)的内壁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池(3)顶端的中间与第一限位圆环(2)的底端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环(2)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一限位孔(20),每个所述第一限位孔(20)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底端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环(2)的外壁均与方形连接板(4)一侧的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环(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件(15),三个所述三个支撑件(15)的顶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圆环(16)底端的三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圆环(16)的顶端开设有三个第二限位孔(8),每个所述第二限位孔(8)均与汽水取样管(9)外壁的底端中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外壁的底端中部与第一限位圆环(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锅炉本体(1)外壁的底端底部第二限位圆环(16)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外壁的底端一侧通过出水阀门(18)与回收池(3)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5)一侧的中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7)。
CN202022793056.0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Active CN213746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3056.0U CN213746685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93056.0U CN213746685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6685U true CN213746685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93056.0U Active CN213746685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6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4007U (zh) 可拆式螺旋板换热器
CN202254979U (zh) 螺旋板式换热器
CN213746685U (zh) 一种锅炉排污水和汽水取样水回收装置
CN103884201B (zh) 溶剂再生塔顶内置板壳式冷凝器
CN113048816A (zh) 一种立式蒸发器
CN203719470U (zh) 气体冷却器
CN206803808U (zh) 一种高效u型管换热器
CN211261840U (zh) 一种化工用列管式冷凝器
CN2777434Y (zh) 即热真空相变电热水器
CN212870859U (zh) 一种高效回转式换热器
CN201539846U (zh) 太阳能非相变管列式集热器
CN203869551U (zh) 冷凝器
CN216591672U (zh) 一种立式热管水热器
CN212158238U (zh) 一种燃煤发电用热量回收装置
CN104061695B (zh) 一种超热导u型管双内胆太阳能工程双排集热器
CN203949392U (zh) 一种超热导u型管双内胆太阳能工程双排集热器
CN108020114A (zh) 一种可过滤且能检测介质温度的换热器
CN103925712A (zh) 一种特殊板芯的平板集热器和夹层换热器的分体太阳能装置
CN216115597U (zh) 具有过滤功能的换热管结构
CN215060339U (zh) 一种防漏分水器
CN211782918U (zh) 双固定管板式热交换器
CN208124597U (zh) 一种高容量速热式电热水器
CN211876404U (zh) 一种非冲压双直流换热式太阳能集热水箱
CN220397483U (zh) 锅炉排污余热回收装置
CN215725316U (zh) 一种蒸汽开水机内螺纹外翅片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