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5554U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 Google Patents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45554U CN213745554U CN202021991830.2U CN202021991830U CN213745554U CN 213745554 U CN213745554 U CN 213745554U CN 202021991830 U CN202021991830 U CN 202021991830U CN 213745554 U CN213745554 U CN 2137455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plate
- reinforcing rib
- processing
- flywheel housing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其中,飞轮壳还包括:底板,连接板,加工面和连接面,连接板沿底板的周向设置于底板上,连接板与底板围成连接口,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孔;加工面对应于螺栓孔设置于连接板的内壁上,且加工面位于连接口内;连接面沿连接板的周向设置于连接板的内壁错开加工面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壳中加工面对应于螺栓孔设置于连接板的内壁上,且加工面位于连接口内,对加工面进行切削加工即可,无需对整个连接口进行加工,整个飞轮壳仅仅设置用于加工的加工面,相对于现有的飞轮壳加工来说,能够减小加工面积,且仅仅设置加工面可以减小飞轮壳的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轮壳上设置有与变速箱连接的连接口,需要对整个连接口进行加工,加工方式较为复杂,且现有的飞轮壳重量较大,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噪音。
综上所述,现有的飞轮壳需要对整个连接口进行加工,加工方式复杂,且飞轮壳重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飞轮壳需要对整个连接口进行加工,加工方式复杂,且飞轮壳重量较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了一种飞轮壳,其中,所述飞轮壳还包括:
底板,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围成连接口,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加工面,所述加工面对应于所述螺栓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上,且所述加工面位于所述连接口内;
连接面,所述连接面沿所述连接板的周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壁错开所述加工面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壳中所述加工面对应于所述螺栓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上,且所述加工面位于所述连接口内,对加工面进行切削加工即可,无需对整个连接口进行加工,整个飞轮壳仅仅设置用于加工的加工面,相对于现有的飞轮壳加工来说,能够减小加工面积,且仅仅设置加工面可以减小飞轮壳的重量。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壳,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壳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对应于所述螺栓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和/或所述连接板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连接口内,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加工面延伸至所述底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连接板的轴线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壳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连接口内,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轮壳还包括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呈放射状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加工面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变速箱,其中,所述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飞轮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壳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
1:连接板;2:加工面;3:连接面;4:螺栓孔;5:第一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8:底板;9: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连接口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连接口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连接口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飞轮壳,包括:底板8,连接板1,加工面2和连接面3,连接板1沿底板8的周向设置于底板8上,连接板1与底板8 围成连接口9,所述连接板1上设置有螺栓孔4;加工面2对应于螺栓孔4设置于连接板1的内壁上,且加工面2位于连接口9内;连接面3沿连接板1的周向设置于连接板1的内壁上错开所述加工面2的位置。
具体地,螺栓孔4的数量为多个,加工面2的数量与螺栓孔4的数量一致,连接面3位于相邻的加工面2之间。飞轮壳为铸造成形,仅仅需要对加工面2 进行切削加工,加工面2对应于螺栓孔4设置于连接板1上,无需对整个连接口9进行加工,整个飞轮壳仅仅设置用于加工的加工面2,无需对连接面3进行加工。相对于现有的飞轮壳加工来说,能够减小加工面2积,同时减轻了整个飞轮壳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面3的直径大于加工面2的直径,即图中φB>φA。无需对连接面3进行加工,在铸造时,由于φB>φA,可知整个飞轮壳的重量比现有飞轮壳的重量更小。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壳还包括第一加强筋5,第一加强筋5对应于螺栓孔4设置于连接板1上,第一加强筋5设置于连接板1的内侧和/或连接板1的外侧。
具体地,为了增加飞轮壳的刚度,设置有第一加强筋5,第一加强筋5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于连接板1的内侧和/或连接板1的外侧。第一加强筋5沿连接板1的轴线方向设置,能够对螺栓孔4部分进行加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5设置于连接板1的内侧,第一加强筋5位于连接口9内,且第一加强筋5从加工面2延伸至底板8。如图3 所示,由于连接面3的直径小于连接板1的直径,即φC>φB,所以第一加强筋5设置在连接板1上便于对整个连接板1结构进行加强。
具体地,当第一加强筋5设置在连接板1内侧时,第一加强筋5向连接口9内凸出,第一加强筋5的顶部位于加工面2的底部,第一加强筋5的底部与底板8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5设置于连接板1的外侧,第一加强筋5沿连接板1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一加强筋5向连接板1外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壳还包括第二加强筋6,第二加强筋6 位于连接口9内,且第二加强筋6与第一加强筋5间隔设置。
具体地,为了增加飞轮壳的刚度,设置有第二加强筋6,由于连接板1的顶部向连接口9内凸出,设置第二加强筋6能够对连接板1的周向进行加强。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飞轮壳还包括第三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7设置于底板8的外壁。
具体地,为了增加飞轮壳底部的刚度,设置有第三加强筋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加强筋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加强筋7沿底板8的周向呈放射状设置。
为了使得底板8的刚度更好,多个第三加强筋7沿底板8的周向呈放射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变速箱,其中,所述变速箱包括如上所述的飞轮壳。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壳使用时,仅仅对加工面2进行加工,可以减小加工面 2积,在与变速箱连接的螺栓孔4方向设计有第一加强筋5,第一加强筋5在连接板1内侧和外侧;同时在螺栓孔4中间位置,设计有第二加强筋6,仅分布在连接板1的内侧;第一加强筋5和第二加强筋6向底板8延伸,形成轮辐放射状的第三加强筋7,或单独在底板8上设置第三加强筋7,第三加强筋7可以加强飞轮壳底部刚度,减小底板8变形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的飞轮壳中加工面2对应于螺栓孔4设置于连接板1上,且加工面2位于连接口9内,对加工面2进行切削加工即可,无需对整个连接口9 进行加工,整个飞轮壳仅仅设置用于加工的加工面2,相对于现有的飞轮壳加工来说,能够减小加工面2积,且仅仅设置加工面2可以减小飞轮壳的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飞轮壳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飞轮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所述底板的周向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围成连接口,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加工面,所述加工面对应于所述螺栓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壁上,且所述加工面位于所述连接口内;
连接面,所述连接面沿所述连接板的周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壁错开所述加工面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还包括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对应于所述螺栓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和/或所述连接板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加强筋位于所述连接口内,且所述第一加强筋从所述加工面延伸至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连接板的轴线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还包括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位于所述连接口内,且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还包括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底板的周向呈放射状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加工面的直径。
9.一种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91830.2U CN213745554U (zh) | 2020-09-10 | 2020-09-10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91830.2U CN213745554U (zh) | 2020-09-10 | 2020-09-10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45554U true CN213745554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4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91830.2U Active CN213745554U (zh) | 2020-09-10 | 2020-09-10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45554U (zh) |
-
2020
- 2020-09-10 CN CN202021991830.2U patent/CN2137455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WO2008072516A1 (ja) | 冷却ファン | |
US20070076997A1 (en) | Crossed roller bearing | |
CN213745554U (zh)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变速箱 | |
KR0144605B1 (ko) | 트랜스미션 케이스 | |
US20070212178A1 (en) | Bore cutter | |
CN111293836B (zh) | 定子铁芯的加工工艺 | |
US9310142B2 (en) | Complementary ribs for added structural strength | |
CN109763863A (zh) | 包括声学处理结构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叶片的环 | |
CN211118302U (zh)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EP3399170B1 (en) | Aircraft component and gas turbine engine for aircraft | |
CN214007338U (zh) | 一种发动机机体及发动机 | |
JP2022036264A5 (zh) | ||
CN213479553U (zh) | 飞轮壳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CN218882368U (zh) | 发动机缸盖及发动机 | |
CN211809837U (zh) | 加强装置及拖拉机底盘 | |
US20040103748A1 (en) | Axle housing cover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 |
CN216157774U (zh) | 气缸盖罩及发动机 | |
CN220388001U (zh) | 一种用于轮毂轮辋铣槽的刀具及四轴加工中心装置 | |
CN211844639U (zh) | 一种机盖缓冲块安装结构 | |
CN214788195U (zh) | 一种无刷冷凝风机 | |
CN218603268U (zh) | 一种电机端盖及电机 | |
CN215928308U (zh) | 皮带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 |
CN111114649B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机仓覆盖壳体件及其加工工艺 | |
JPH0232844Y2 (zh) | ||
JP2001198691A (ja) | 溶接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