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0348U - 一种轨道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0348U
CN213740348U CN202022378240.9U CN202022378240U CN213740348U CN 213740348 U CN213740348 U CN 213740348U CN 202022378240 U CN202022378240 U CN 202022378240U CN 213740348 U CN213740348 U CN 213740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body
side beam
track
upper portion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782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辉
杜平
李静静
周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Bengbu BY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Bengbu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Bengbu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782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0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0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0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轨道梁,包括上部第一侧梁体、上部第二侧梁体、下部第一侧梁体及下部第二侧梁体,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间隔设置,上部第一侧梁体固定在下部第一侧梁体的顶侧,上部第二侧梁体固定在下部第二侧梁体的顶侧,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顶面及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顶面构成供行走轮行走的车辆行走面;下部第一侧梁体、下部第二侧梁体能够提高轨道梁的抗弯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上部第一侧梁体、上部第二侧梁体起车辆走行和导向作用,梁轨合一,适合胶轮轨道车辆。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梁。
背景技术
轨道梁不仅需要承载轨道车辆的重量,还需要满足轨道车辆的行走、导向等需求,轨道梁的结构精度会直接影响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因此对轨道梁的结构精度要求较高,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轨道梁,尤其是结构较为复杂的轨道梁,很难满足精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轨道梁难以满足结构精度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梁,包括上部第一侧梁体、上部第二侧梁体、下部第一侧梁体及下部第二侧梁体,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间隔设置,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固定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顶侧,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固定在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顶侧,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顶面及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顶面构成供轨道车辆的行走轮行走的行走面;
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朝向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向面,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朝向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配合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导向。
可选地,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下部第二侧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为浇注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顶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为浇注在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顶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可选地,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宽度,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外侧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外侧平齐,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内侧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内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
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宽度,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外侧与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外侧平齐,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内侧与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内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
可选地,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顶面宽度与行走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顶面宽度与行走轮的宽度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高度和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高度均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的位置相适配。
可选地,所述轨道梁还包括第一防侧翻件及第二防侧翻件,所述第一防侧翻件设置在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上,所述第二防侧翻件设置在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上,所述第一防侧翻件和所述第二防侧翻件止挡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上方,以限制轨道车辆的导向轮向上脱出。
可选地,所述轨道梁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之间的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与轨道梁的延伸长度相同。
可选地,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及所述横向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
可选地,所述轨道梁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之间的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在轨道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梁体;
多个所述连接梁体与下部第一侧梁体及下部第二侧梁体为分别浇注的混凝土结构。
可选地,所述横向连接件上部敷设支撑件,以形成逃生通道,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和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上均设置有线缆敷设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和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主要起承载作用,主要用于承载轨道车辆、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和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和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用于轨道车辆行走的支撑和导向,由此只需要控制结构相对简单的上部第一侧梁体和上部第二侧梁体的结构精度即可,从而使轨道梁的结构精度易于满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梁与轨道车辆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轨道梁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横向连接件间隔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下部第一侧梁体;2、下部第二侧梁体;3、横向连接件;4、车辆本体;5、行走轮;6、第一防侧翻件;7、导向轮;8、第一轮轴;9、横梁;10、行走面;11、第一水平部;12、第一竖直部;13、线缆敷设通道;14、上部第一侧梁体;15、上部第二侧梁体;16、第一导向面;17、第二导向面;18、第二防侧翻件;19、第二水平部;20、第二竖直部;21、第二轮轴;22、连接梁体;23、第一倒角;24、第二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轨道梁,包括上部第一侧梁体14、上部第二侧梁体15、下部第一侧梁体1及下部第二侧梁体2,下部第一侧梁体1与下部第二侧梁体2间隔设置,上部第一侧梁体14固定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顶侧,上部第二侧梁体15固定在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顶侧,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顶面及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顶面构成供轨道车辆的行走轮行走的行走面10。
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朝向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向面16,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朝向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导向面17,第一导向面16用于对轨道车辆的一侧导向轮进行支撑导向,第二导向面17用于对轨道车辆的另一侧导向轮进行支撑导向。第一导向面16和第二导向面17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7配合以对轨道车辆的行驶进行导向。
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主要起承载轨道车辆、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作用,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用于轨道车辆行走的支撑和导向,也即轨道车辆能够在行走面10上行驶,并且轨道车辆的导向轮能够与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第一导向面16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第二导向面17配合以对轨道车辆的行驶进行导向。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包括车辆本体4、行走轮5和导向轮7,行走轮5沿着行走面10运动,轨道车辆一侧的导向轮7沿着第一导向面16行驶,轨道车辆另一侧的导向轮7沿着第二导向面17行驶。轨道梁的上部梁体和下部梁体分开制作,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控制整体轨道梁的结构精度,本实用新型对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结构精度要求较低,则只需控制好结构相对简单的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结构精度即可,从而易于满足轨道梁整体的结构精度要求。
具体而言,当轨道梁为曲梁时,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均为曲线梁体,轨道梁的上部梁体和下部梁体分开浇筑,那么只需使得轨道梁的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满足轨道梁的曲率和坡度要求,易于满足精度要求,便于确保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结构精度,降低整个轨道梁的施工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下部第一侧梁体1、下部第二侧梁体2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部第一侧梁体14为浇注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顶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第二侧梁体15为浇注在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顶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具有预应力筋,能够提高轨道梁的抗弯能力和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在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简化工艺,从而便于确保上部第一梁体14和上部第二梁体15的结构精度。
具体而言,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可通过特定的模板系统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养护并张拉预应力,上部第一侧梁体14为浇注形成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顶侧,上部第二侧梁体15为浇注形成在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顶侧,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钢结构的轨道梁,造价成本小,提高了轨道梁的耐久性,同时降低轨道车辆行走的噪音及打滑的风险。并且,上部梁体和下部梁体分开浇筑成型,减少了作为承重梁的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施工难度,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二次成型有效的保障了行走面和导向面的施工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宽度大于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宽度,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外侧与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外侧平齐,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内侧与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内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23;
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宽度大于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宽度,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外侧与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外侧平齐,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内侧与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内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支撑作用,且轨道梁整体占用空间不增加。利用倒角可以更好地对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进行支撑,受力更加合理。
在一实施例中,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顶面宽度与行走轮的宽度相适配,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顶面宽度与行走轮的宽度相适配。也就是说,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顶面的宽度略大于等于行走轮的宽度,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顶面的宽度略大于等于行走轮的宽度,以在保证轨道车辆的行驶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小轨道梁的体量。
在一实施例中,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高度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高度均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的位置相适配。
具体而言,轨道车辆的导向轮由车辆本体向下延伸,并与第一导向面16和第二导向面17配合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导向,第一导向面16位于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侧面,第二导向面17位于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侧面,为了更好地实现导向作用,则上部第一侧梁体14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需满足导向轮的侧面能够完全与第一导向面16和第二导向面17接触配合,也即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下表面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下表面需不高于导向轮的最低点,也即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高度和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高度均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的位置相适配。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轨道梁还包括第一防侧翻件6及第二防侧翻件18,第一防侧翻件6设置在上部第一侧梁体14上,第二防侧翻件18设置在上部第二侧梁体15上,第一防侧翻件6和第二防侧翻件18止挡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上方,以限制轨道车辆的导向轮向上脱出。
具体的,第一防侧翻件6设置在第一导向面16上并位于轨道车辆的一侧导向轮7的上方,第二防侧翻件18设置在第二导向面17上并位于轨道车辆的另一侧导向轮7的上方,第一防侧翻件6的上表面及第二防侧翻件18的上表面可以与行走面10共面。根据本实施例,第一防侧翻件6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上部第一侧梁体14的长度相同,第二防侧翻件18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上部第二侧梁体15的长度相同,以保证轨道车辆在轨道梁任一位置的防侧翻效果。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防侧翻件6可以包括第一水平部11和第一竖直部12,第一防侧翻件6通过第一竖直部12贴合固定在第一导向面16上,第一水平部11的背离第二导向面17的一侧连接在第一竖直部12的顶侧。优选地,第一水平部11和第一竖直部12互相垂直。
第二防侧翻件18包括第二水平部19和第二竖直部20,第二竖直部20贴合固定在第二导向面17上,第二水平部19的背离第一导向面16的一侧连接在第二竖直部20的顶侧。优选地,第二水平部19和第二竖直部20互相垂直。
第一水平部11的上表面及第二水平部19的上表面与行走面共面。
在一实施例中,轨道车辆的一侧导向轮7通过第一轮轴8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车辆本体4上,轨道车辆的另一侧导向轮7通过第二轮轴21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车辆本体4上,第一轮轴8与第二轮轴21通过一横梁9连接,横梁9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水平部11的下方且在横向上部分重叠,横梁9的第二端位于第二水平部19的下方且在横向上部分重叠。在轨道车辆出现侧翻时,横梁9的与第一水平部11的在横向上重叠的部分被第一水平部11阻挡,或者,横梁9的与第二水平部19的在横向上重叠的部分被第二水平部19阻挡,以防止轨道车辆侧翻。这样在轨道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无论向着哪个方向侧翻,都能够有效的进行防止。
优选地,横梁9与第一轮轴8、第二轮轴21垂直,轨道车辆的两侧的导向轮7对称设置,横梁9连接在互相对称的导向轮7的第一轮轴8与第二轮轴21之间。
如图3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轨道梁还包括连接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与下部第二侧梁体2之间的横向连接件3,形成U型轨道梁结构,横向连接件3与轨道梁的延伸长度相同,横向连接件3上可设置多个减重孔,减轻横向连接件3的重量。轨道车辆在行走面10上行走,轨道车辆的底部与横向连接件3之间具有间隙,下部第一侧梁体1、下部第二侧梁体2和横向连接件3形成用作逃生的通道。
在一实施例中,下部第一侧梁体1、下部第二侧梁体2及横向连接件3为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如此,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好,进一步提高了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承载作用。
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轨道梁还包括连接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与下部第二侧梁体2之间的横向连接件3,横向连接件3包括在轨道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梁体22,多个连接梁体22连接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底侧与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底侧之间,优选地,多个连接梁体22等间距设置。多个连接梁体22、下部第一侧梁体1与下部第二侧梁体2为分别浇注的混凝土结构梁。在这种情况下,下部第一侧梁体1、下部第二侧梁体2和横向连接件3之间的通道由于具有间隔不能直接作为逃生通道,可以在横向连接件3上部敷设支撑件,支撑件一般可以是钢板网或者钢格栅,支撑件搭接在多个连接梁体22上,形成逃生通道。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下部第一侧梁体1和下部第二侧梁体2上均设置有线缆敷设通道13。且下部第一侧梁体1上的线缆敷设通道13设置在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内侧面(即朝向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面),下部第二侧梁体2上的线缆敷设通道13设置在下部第二侧梁体2的内侧面(即朝向下部第一侧梁体1的面)上,线缆敷设通道13用于轨道车辆的电力、通信等线缆的敷设。
本实用新型中,轨道梁的施工步骤为:
下部第一侧梁体1、下部第二侧梁体2及横向连接件3通过特定的模板系统在工厂预制加工完成养护并张拉预应力;
现浇第二梁体2前,对上部第一侧梁体14与下部第一侧梁体1接触的施工位置,上部第二侧梁体15与下部第二侧梁体2接触的施工位置进行凿毛清洗;
开始浇筑上部第一侧梁体14、上部第二侧梁体15,严格控制施工精度;
安装第一防侧翻件6及轨道梁附属设备,敷设线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轨道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第一侧梁体、上部第二侧梁体、下部第一侧梁体及下部第二侧梁体,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间隔设置,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固定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顶侧,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固定在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顶侧,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顶面及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顶面构成供轨道车辆的行走轮行走的行走面;
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朝向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向面,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朝向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二导向面用于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配合以对轨道车辆进行导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下部第二侧梁体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为浇注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顶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为浇注在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顶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宽度,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外侧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外侧平齐,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的内侧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内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倒角;
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宽度,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外侧与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外侧平齐,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的内侧与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内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倒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顶面宽度与行走轮的宽度相适配,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顶面宽度与行走轮的宽度相适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的高度和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的高度均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的位置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还包括第一防侧翻件及第二防侧翻件,所述第一防侧翻件设置在所述上部第一侧梁体上,所述第二防侧翻件设置在所述上部第二侧梁体上,所述第一防侧翻件和所述第二防侧翻件止挡于轨道车辆的导向轮上方,以限制轨道车辆的导向轮向上脱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之间的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与轨道梁的延伸长度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及所述横向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的混凝土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与下部第二侧梁体之间的横向连接件,所述横向连接件包括在轨道梁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的多个连接梁体;
多个所述连接梁体与下部第一侧梁体及下部第二侧梁体为分别浇注的混凝土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件上部敷设支撑件,以形成逃生通道,所述下部第一侧梁体和所述下部第二侧梁体上均设置有线缆敷设通道。
CN202022378240.9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轨道梁 Active CN213740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8240.9U CN213740348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轨道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78240.9U CN213740348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轨道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0348U true CN213740348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52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78240.9U Active CN213740348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轨道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0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8235B2 (en) Suspended coach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8149532A (zh) 一种磁浮轨道交通双线简支梁
CN211340228U (zh) 轨道单元和具有其的交通轨道
CN113047094A (zh) 导轨式胶轮系统钢-混组合轨道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2575669B (zh) 轨道式车辆的导轨梁、轨道梁单元以及轨道梁
CN206815165U (zh) 轨道交通钢混组合槽型梁
CN213740348U (zh) 一种轨道梁
WO2011120186A1 (zh) 客运磁浮交通线路的轨道系统
JPH01304294A (ja) 2層複線となるシールドトンネルの地下鉄道
CN209779362U (zh) 一种适用于跨座式单轨和悬挂式单轨的轨道梁系统
CN209039945U (zh) 一种大坡度条件下使用的梯形牛腿简支梁结构
CN213013722U (zh) 疏散检修平台和跨座式轨道交通设施
CN215482412U (zh) 一种普速铁路的横向排水结构
CN209975274U (zh) 一种高速磁浮轨道构造
CN211972931U (zh) 导轨梁
US7293506B2 (en) Structural system comprising a track for a magnetic levitation transport system powered by a linear electric motor
CN112030712A (zh) 一种适用于胶轮有轨电车与市政通道共建的斜拉桥
CN215758595U (zh) 高架车站站台
CN215758280U (zh) 轨道梁及轨道交通系统
CN216864807U (zh) 一种公路和悬挂式单轨合建的钢混结合轨道梁桥
CN221052358U (zh) 一种隧道仰拱施工厢式液压栈桥
US8196517B2 (en) U-shaped span for railway track
CN217896226U (zh) 槽型钢和混凝土的组合梁结构
CN110497924A (zh) 一种用于隧道的空铁轨道交通系统
CN216002590U (zh) 共享式轨道交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