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9795U -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39795U
CN213739795U CN202022633234.3U CN202022633234U CN213739795U CN 213739795 U CN213739795 U CN 213739795U CN 202022633234 U CN202022633234 U CN 202022633234U CN 213739795 U CN213739795 U CN 213739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ind
air inlet
inlet channel
ventilation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332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dan Hongda Chemical Fib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332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39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39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39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纺丝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迎风板,所述迎风板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主板与所述迎风板之间形成通风空间,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所述通风空间具有出风口;分风锥,所述分风锥设置在所述迎风板上,所述分风锥将所述通风空间形成为环形,所述分风锥一端伸入至所述进风通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使冷却风均匀、稳定,提高丝条成纤质量,避免并丝、CV值不均匀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纺丝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背景技术
Lyocell纤维(意即溶解性纤维)被誉为21世纪绿色纤维,它是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 (NMMO)为溶剂,用于湿法纺制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废弃物可自然降解,生产过程中的氧化胺溶剂可99.5%回收再用."毒性极低,且不污染环境"。Lyocell纤维环形板纺丝技术,干喷湿法,采用了内环吹风的方式冷却初生丝条。冷却风从中心进入、圆周方向吹向喷丝孔喷出的丝条,使丝条均匀冷却固化成纤。为使丝条均匀冷却、避免并丝现象、得到CV值(标准变异系数,标准变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变异指标与其平均指标之比,它是一个相对变异指标,变异系数有全距系数、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等,反映单位均值上的离散程度)均匀的纤维丝条,必须使进入纺丝组件内的环吹风的风压、风速达到稳定、均匀的定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使冷却风均匀、稳定,提高丝条成纤质量,避免并丝、CV值不均匀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包括,
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
迎风板,所述迎风板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一侧,所述主板与所述迎风板之间形成通风空间,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所述通风空间具有出风口;
分风锥,所述分风锥设置在所述迎风板上,所述分风锥将所述通风空间形成为环形,所述分风锥一端伸入至所述进风通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均风网,所述均风网设置在所述迎风板上,所述均风网为两道,依次设置在所述通风空间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迎风板为凹面型,所述迎风板与所述主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进风通道为环状,所述分风锥为圆形,所述分风锥与所述进风通道内壁形成分风空间,所述分风空间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分风空间内同样设置有所述均风网。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主板为圆形,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所述主板的中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通风空间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冷却风均匀、稳定,丝条成纤质量高,避免并丝、CV值不均匀的问题,设置了主板、迎风板、分风锥,具体为,主板上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一端设置有进风口,系统风机输出的冷却风,经过外部调压后,通过流量计、管路从进风口进入进风通道;主板一侧设置有迎风板,迎风板与主板之间形成通风空间,分风锥设置在迎风板上,位于通风空间内,进风通道与通风空间连通,通风空间具有出风口,冷却风进入进风通道后,遇见进风通道内的分风锥,分风锥将冷却风分成均匀的沿各个方向的风,随后被均分的冷却风进入环形的通风空间,在通风空间内经过进一步的分压,将冷却风进一步变为风力大小均匀、风压稳定和风速一致的冷却风,然后从出风口吹出,吹向喷丝孔喷出的丝条,使丝条均匀冷却固化成纤,冷却风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使丝条受风均匀,避免并丝现象出现,进而使纤维的CV值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板,2、进风通道,3、迎风板,4、通风空间,5、分风锥,6、均风网,7、出风口,8、分风空间,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1,主板1上设置有进风通道2,进风通道2具有进风口9;
迎风板3,迎风板3设置在主板1的一侧,主板1与迎风板3之间形成通风空间4,进风通道2与通风空间4连通,通风空间4具有出风口7;
分风锥5,分风锥5设置在迎风板3上,分风锥5将通风空间4形成为环形,分风锥5一端伸入至进风通道2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冷却风均匀、稳定,丝条成纤质量高,避免并丝、CV值不均匀的问题,设置了主板1、迎风板3、分风锥5,具体为,主板1上设置有进风通道2,进风通道 2一端设置有进风口9,系统风机输出的冷却风,经过外部调压后,通过流量计、管路从进风口9进入进风通道2;主板1一侧设置有迎风板3,迎风板3与主板1之间形成通风空间4,分风锥5设置在迎风板3上,位于通风空间4内,进风通道2与通风空间4连通,通风空间 4具有出风口7,冷却风进入进风通道2后,遇见进风通道2内的分风锥5,分风锥5将冷却风分成均匀的沿各个方向的风,随后被均分的冷却风进入环形的通风空间4,在通风空间4 内经过进一步的分压,将冷却风进一步变为风力大小均匀、风压稳定和风速一致的冷却风,然后从出风口7吹出,吹向喷丝孔喷出的丝条,使丝条均匀冷却固化成纤,冷却风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使丝条受风均匀,避免并丝现象出现,进而使纤维的CV值均匀。
进一步,还包括,均风网6,均风网6设置在迎风板3上,均风网6为两道,依次设置在通风空间4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吹出的冷却风更加均匀稳定,在通风空间4内设置了均风网6,均风网6由网孔板和丝网组成,冷却风吹入通风空间4后,再经过均风网6进一步将冷却风分散,均风网6可以设置为两道,经过两道均风网6,冷却风可以达到所要求的稳定、均匀的效果。
进一步,迎风板3为凹面型,迎风板3与主板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中,在进风通道2内被分风锥5分散开的风可能不均匀,为了将冷却风的风压尽可能的均匀,将迎风板3设置为为凹面型,这样迎风板3与主板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冷却风吹入通风空间4时,空间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不均匀的冷却风有一个再均匀的过程;冷却风吹向出风口7的过程,通风空间4半径逐渐变大,横截面积逐渐变小,这样使冷却风集中吹出,并且在吹出后的一段距离内能很好地保持风压。
进一步,进风通道2为环状,分风锥5为圆形,分风锥5与进风通道2内壁形成分风空间8,分风空间8与通风空间4连通。
本实施例中,因为进风通道2为环状,分风锥5为圆形,分风锥5与进风通道2内壁形成分风空间8,所以分风空间8为环形,在分风空间8处就将冷却风进行了均分。
进一步,分风空间8内同样设置有均风网6。
本实施例中,均风网6不仅可以设置在通风空间4内,也可以选择设置在分风空间8内,同样可以实现使进入的冷却风的风压均匀稳定。
进一步,主板1为圆形,进风通道2设置在主板1的中心。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使用,将主板1设置为圆形,将进风通道2设置在主板1的中心。
进一步,出风口7位于通风空间4一端。
本实施例中,出风口7设置在通风空间4半径最大,横截面积最小的一端,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使吹出的冷却风的风压、风速均匀稳定。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板(1),所述主板(1)上设置有进风通道(2),所述进风通道(2)具有进风口(9);
迎风板(3),所述迎风板(3)设置在所述主板(1)的一侧,所述主板(1)与所述迎风板(3)之间形成通风空间(4),所述进风通道(2)与所述通风空间(4)连通,所述通风空间(4)具有出风口(7);
分风锥(5),所述分风锥(5)设置在所述迎风板(3)上,所述分风锥(5)将所述通风空间(4)形成为环形,所述分风锥(5)一端伸入至所述进风通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均风网(6),所述均风网(6)设置在所述迎风板(3)上,所述均风网(6)为两道,依次设置在所述通风空间(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迎风板(3)为凹面型,所述迎风板(3)与所述主板(1)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通道(2)为环状,所述分风锥(5)为圆形,所述分风锥(5)与所述进风通道(2)内壁形成分风空间(8),所述分风空间(8)与所述通风空间(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风空间(8)内同样设置有所述均风网(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1)为圆形,所述进风通道(2)设置在所述主板(1)的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风口(7)位于所述通风空间(4)一端。
CN202022633234.3U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Active CN213739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3234.3U CN213739795U (zh)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33234.3U CN213739795U (zh)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39795U true CN213739795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5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33234.3U Active CN213739795U (zh) 2020-11-14 2020-11-14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39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37018B (zh) 一种超仿真蚕丝型锦氨空气包覆丝的生产工艺
CN107012522A (zh) 生产三维卷曲中空型涤纶短纤的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2134759B (zh) 生产聚酯工业丝的环吹冷却装置
CN116497472A (zh) 一种再生全消光超细旦聚酯纤维的制备工艺
CN104480555A (zh) 一种高伸度特性涤纶预取向纤维的生产工艺
CN203890507U (zh) 用于化纤纺丝中的环吹风风筒装置
CN106555276A (zh) 一种利用熔喷超细纤维进行静电纺纱的装置和方法
CN103866405A (zh) 一种高孔密度异形长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13739795U (zh) 一种lyocell纤维纺丝环吹风均风装置
CN206385280U (zh) 一种能够伸缩冷却风甬道的环吹风装置
CN117488419A (zh) 一种低孔高匀微细聚酯纤维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4480557A (zh) 扁圆形截面的锦纶6高强细旦全牵伸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20079269U (zh) 一种冷却风多孔板及一种侧吹风箱
CN116288758A (zh) 一种丝绒棉纤维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
CN115787113A (zh) 一种涤纶长丝冷却装置及其冷却工艺
CN212669869U (zh) 一种用于生产超细纤维的侧吹风装置
CN114574980A (zh) 一种多孔纤维的生产设备和制备方法
CN214218916U (zh) 一种针对莱赛尔纤维生产的喷丝头组件
CN208328178U (zh) 一种喷丝板装置
CN203284513U (zh) 一种纺丝冷却装置
CN110735197A (zh) 一种超细旦poy产品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CN219157053U (zh) 一种椭圆形干法纺丝甬道
CN106245121B (zh) 一种熔融纺长丝用多孔喷丝板
CN213013184U (zh) 一种纺丝侧吹风冷装置
CN211079417U (zh) 一种pla聚乳酸排汗仿真丝纤维的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