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33159U - 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33159U CN213733159U CN202022478637.5U CN202022478637U CN213733159U CN 213733159 U CN213733159 U CN 213733159U CN 202022478637 U CN202022478637 U CN 202022478637U CN 213733159 U CN213733159 U CN 2137331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layer
- heating wire
- wire
- metal outer
- joint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其中,包括:金属外管、发热丝、引出电线、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所述发热丝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丝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电线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发热丝接头结构通过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可实现对发热丝接头结构两端的防水,从而确保了发热丝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热流道系统用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一般都是发热丝部分直接连接导线后两头压接,只对发热丝内部做封口处理,接头内部一旦受潮就容易绝缘不良发生短路现象,在模具系统中长期使用时,模具中的水路接口长期高温状态下使用容易发生漏水,一旦漏水引起受潮后绝缘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包括:金属外管、发热丝、引出电线、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
所述发热丝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
所述发热丝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电线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的外表面。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所述金属外管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位于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并贯通至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所述发热丝封口层包括第一封口层和第二封口层;所述第一封口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封口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封口层相连接;所述电线封口层包括第三封口层和第四封口层,所述第三封口层和第四封口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四封口层远离所述第三封口层的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所述发热丝上设置有发热丝引出棒,所述引出电线上设置有引出电线芯线;所述发热丝引出棒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丝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电线芯线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芯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还包括绝缘填充物,所述绝缘填充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包裹在所述发热丝引出棒和引出电线芯线上;所述绝缘填充物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口层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封口层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所述第一封口层和第三封口层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或树脂,所述第二封口层和第四封口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所述发热丝封口层与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电线封口层与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过盈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中,所述发热丝的另一端呈螺旋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包括:金属外管、发热丝、引出电线、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所述发热丝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丝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电线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发热丝接头结构通过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可实现对发热丝接头结构两端的防水,从而确保了发热丝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金属外管;200、发热丝;300、引出电线;400、发热丝封口层;500、电线封口层;101、第一容纳腔;102、第二容纳腔;410、第一封口层;420、第二封口层;510、第三封口层;520、第四封口层;210、发热丝引出棒;310、引出电线芯线;600、绝缘填充物;520、第四封口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发热丝接头结构包括:金属外管100、发热丝200、引出电线300、发热丝封口层400和电线封口层500;所述发热丝20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100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300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200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丝封口层400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丝200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电线封口层500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引出电线300的一端的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外管100呈圆柱形,为中空圆筒,所述发热丝200一端位于所述金属外管100内,所述引出电线300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200的一端在所述金属外管100内连接,所述发热丝封口层400用于将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和所述发热丝2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此隔绝外部的水分,进一步地,所述电线封口层500用于将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和所述引出电线3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将所述发热丝接头结构的两端均进行密封。在实际使用中,所述引出电线30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或者其他电气控制元件,例如温控箱等。所述发热丝200的另一端连接需发热的工件,例如热流道系统中的热咀,将所述发热丝200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热咀上,并所述引出电线300通电,以使所述发热丝200发热。
可选的,为便于匹配热咀的外形,所述发热丝200的另一端呈螺旋状。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丝还可以是多种形状,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管100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01和第二容纳腔102;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位于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内,所述第二容纳腔102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相连通并贯通至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封口层400包括第一封口层410和第二封口层420;所述第一封口层41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内,所述第二封口层42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02内并与所述第一封口层410相连接;所述电线封口层500包括第三封口层510和第四封口层520,所述第三封口层510和第四封口层520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02内,所述第四封口层520远离所述第三封口层510的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发热丝封口层400与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电线封口层500与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过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和第二容纳腔102均为圆形空腔,所述第一封口层410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封口层420、第三封口层510和第四封口层520均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02相适配;所述第一封口层410和所述第二封口层420与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封口层510和第四封口层520与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的内表面过盈配合。在实际装配时,可通过机械外力以压接的方式将第一封口层410、第二封口层420、第三封口层510和第四封口层520依次装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01和第二容纳腔102内,以使得与第一容纳腔101和第二容纳腔102形成紧密接触。
可选的,所述第一封口层410和第三封口层510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或树脂,所述第二封口层420和第四封口层520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其中,所述发热丝200为电阻丝,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而耐高温硅胶或树脂和聚四氟乙烯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通过耐高温硅胶或树脂和聚四氟乙烯可有效保证所述发热丝接头结构在高温下依然可以具有防水功能。
所述发热丝200上设置有发热丝引出棒210,所述引出电线300上设置有引出电线芯线310;所述发热丝引出棒210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丝200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电线芯线310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芯线310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电线300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丝200与所述发热丝引出棒210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引出电线300与所述引出电线芯线310一体设置。其中,因为所述发热丝200发热时具有高温,因此不能直接与所述引出电线300连接,通过不发热的发热丝引出棒210与所述引出电线芯线310连接,可使得所述引出电线300的电流顺利流入所述发热丝200内,以使所述发热丝200正常发热。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接头结构还包括绝缘填充物600,所述绝缘填充物60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02内、包裹在所述发热丝引出棒210和引出电线芯线310上;所述绝缘填充物6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口层420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封口层510相连接。具体的,为进一步地保证所述发热丝接头结构的绝缘性能,通过在所述发热丝引出棒210和所述电线芯线连接处设置的绝缘填充物600可有效隔绝电流,防止漏电情况的发生。
下面结合上述具体结构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通过发热丝封口层400将所述金属外管100的一端和所述发热丝2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以此隔绝发热丝200外部的水分,进一步地,所述电线封口层500将所述金属外管100的另一端和所述引出电线30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实现将所述发热丝接头结构的两端均进行密封。
基于上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热流道系统,其中,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上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应理解的是,所述热流道系统当然还包括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其中,包括:金属外管、发热丝、引出电线、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所述发热丝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所述发热丝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电线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具有紧密的结构,在高温潮湿的状态下依然能够保证良好的防水和绝缘性能,确保了发热丝使用的安全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9)
1.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外管、发热丝、引出电线、发热丝封口层和电线封口层;
所述发热丝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内、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与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
所述发热丝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发热丝的一端的外表面;所述电线封口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内、覆盖设置在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管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位于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内,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并贯通至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封口层包括第一封口层和第二封口层;所述第一封口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封口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封口层相连接;所述电线封口层包括第三封口层和第四封口层,所述第三封口层和第四封口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四封口层远离所述第三封口层的一端外伸出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上设置有发热丝引出棒,所述引出电线上设置有引出电线芯线;所述发热丝引出棒的一端连接所述发热丝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电线芯线的一端,所述引出电线芯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出电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填充物,所述绝缘填充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包裹在所述发热丝引出棒和引出电线芯线上;所述绝缘填充物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口层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封口层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口层和第三封口层的材质为耐高温硅胶或树脂,所述第二封口层和第四封口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封口层与所述金属外管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电线封口层与所述金属外管的另一端过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的另一端呈螺旋状。
9.一种热流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发热丝接头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78637.5U CN213733159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78637.5U CN213733159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33159U true CN213733159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1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78637.5U Active CN213733159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33159U (zh)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22478637.5U patent/CN21373315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228158B2 (en) | PTC heater | |
CN109074916A (zh) | 用于传输电能的充电线缆,用于将电能馈送至电能接受方的充电插头和充电站 | |
CN207677111U (zh) | 一种防止绝缘管母线热胀冷缩的连接机构 | |
US20170130991A1 (en) | Ptc heater | |
CN104241910B (zh) | 一种碳纤维电缆用接线端子 | |
CN213733159U (zh) | 一种发热丝接头结构及热流道系统 | |
KR101495072B1 (ko) | 전열 난방 파이프의 제조방법 | |
KR101842068B1 (ko) | 초절전 축열 난방 시스템 | |
CN107466121B (zh) | 一种防火矿物绝缘加热电缆及其加工方法 | |
KR100322279B1 (ko) | 매설형 전열 장치 | |
CN205283836U (zh) | 一种发热体接线端子结构 | |
CN210781399U (zh) | 一种铠装加热器 | |
KR0163153B1 (ko) | 냉동, 냉장고 제상용 메탈 시스 히터의 씰링구조 | |
CN206225967U (zh) | 电缆终端封头 | |
CN203551135U (zh) | 一种电饭煲上盖传感器 | |
CN208638747U (zh) | 一种矿物绝缘加热电缆连接头 | |
CN207967325U (zh) | 一种碳纤维发热线与镀锡铜导线连接接头 | |
CN210120386U (zh) | 一种母线拓展装置及充气柜 | |
CN210781400U (zh) | 一种铠装发热体冷端与电缆的接线头 | |
CN210042275U (zh) | 一种防水ptc电热管 | |
CN106329456B (zh) | 一种电缆终端封头 | |
CN209824049U (zh) | 一种金属电加热管管口密封结构 | |
CN212851046U (zh) | 一种抗压型自限温加热带 | |
CN220510277U (zh) | 一种中高压交联聚乙烯铝合金轻型电缆 | |
KR100875715B1 (ko) | 발열선이 삽입된 관의 과열 방지용 밀폐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