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225967U - 电缆终端封头 - Google Patents
电缆终端封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225967U CN206225967U CN201621131003.XU CN201621131003U CN206225967U CN 206225967 U CN206225967 U CN 206225967U CN 201621131003 U CN201621131003 U CN 201621131003U CN 206225967 U CN206225967 U CN 2062259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termination
- locking cylinder
- cable
- stage ca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78 antioxida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5000006708 antioxidant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615 epiderm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缆终端封头,包括端头筒、锁紧筒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终端密封套,端头筒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为两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能够插入端头筒中并与端头筒配合锁紧,终端密封套安装在端头筒的内壁上,当锁紧筒插入端头筒时,终端密封套在锁紧筒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电缆终端的裸线部位被包裹在终端密封套或由终端密封套和端头筒围成的密封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便,防水、防潮、抗氧化、安全性能好,通用性强,有效防止电缆终端腐蚀,提高输电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供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缆终端封头。
背景技术
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十分重要,导线终端处理不好,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很多困扰,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现有带有护套的电缆终端线在终端处只进行简单防水、防潮处理,如经常使用的电工胶布,低温会变硬、变脆,高温则变软,受热胀冷缩影响,不仅防水、防潮效果不好,而且由于电工胶布使用时间长了会老化,从而导致电缆终端部位易腐蚀,影响其导电性,让电缆终端的使用寿命变短。
专利号为200310108042.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温水交联电缆线芯热熔胶封端工艺,用热熔胶枪将高于100℃的热熔胶注入绝缘线芯终端中,再将封头帽套入终端处,然后在封头帽和绝缘线芯绝缘层和间隙处用热熔胶枪涂上热熔胶,最后用喷灯对封头帽喷射,温度可在200℃至300℃,使封头帽收缩而牢固地粘在绝缘线芯上,热熔胶也溶粘在一起,线芯、热熔胶以及封头帽已结合成一体,此种封端结构存在封端操作繁琐、施工环境要求高、不可拆卸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防水、防潮、抗氧化、安全性好,通用性强,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便,使用寿命长的电缆终端封头。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电缆终端封头,包括端头筒、锁紧筒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终端密封套,所述端头筒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为两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的一端能够插入端头筒的开口端中并与端头筒配合锁紧,所述终端密封套安装在端头筒的内壁上,当锁紧筒插入端头筒时,终端密封套在锁紧筒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使用时,将电缆终端穿过锁紧筒并插入端头筒中的终端密封套,然后将锁紧筒的一端插入端头筒中并挤压终端密封套使其变形而挤压包裹在电缆绝缘外皮表面,电缆终端的裸线部位被包裹在终端密封套或由终端密封套和端头筒围成的密封腔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优选,所述端头筒的开口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筒的一端设有与端头筒开口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锁紧筒通过螺纹配合插入端头筒并与端头筒锁紧在一起。
优选,所述端头筒的内壁设有第一环形挡板,当所述锁紧筒插入端头筒时,所述终端密封套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锁紧筒的共同挤压下而变形。
优选,所述端头筒为一端开口的阶梯状管状体结构,其开口端设于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粗段,密封端设于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细段,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粗段和细段交界面形成第一环形凸台,当所述锁紧筒插入所述端头筒时,所述终端密封套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锁紧筒的共同挤压下而变形。
优选,所述终端密封套的末端封闭,终端密封套的开口端与所述端头筒的开口端朝向相同。
优选,所述终端密封套的前端还设有挡圈,所述锁紧筒通过所述挡圈挤压所述终端密封套。
优选,所述锁紧筒包括中段锁紧筒和首段锁紧筒,所述中段锁紧筒的一端能插入所述端头筒并与端头筒配合锁紧,另一端能被首段锁紧筒插入并与首段锁紧筒螺纹连接,所述中段锁紧筒内壁上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中段密封套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中段密封套的第二环形挡板或第二环形凸台,当首段锁紧筒插入中段锁紧筒时,中段密封套在首段锁紧筒和所述第二环形挡板或第二环形凸台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
优选,所述锁紧筒包含两个以上能够依次螺纹连接的所述中段锁紧筒,各中段锁紧筒内壁都嵌装有所述中段密封套,各中段密封套在相邻中段锁紧筒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
优选,所述中段密封套的材料为软硅胶。
优选,所述端头筒和所述锁紧筒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所述终端密封套的材料为软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便,防水、防潮、抗氧化、安全性能好,通用性强,有效防止电缆终端腐蚀,提高输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终端封头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缆终端封头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头筒、11-第一环形凸台、2-锁紧筒、21-中段锁紧筒、211-第二环形凸台、22-首段锁紧筒、3-终端密封套、4-挡圈、5-中段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缆终端封头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电缆终端封头,包括端头筒1、锁紧筒2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终端密封套3,端头筒1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2的一端能够插入端头筒1的开口端中并与端头筒1配合锁紧,终端密封套3安装在端头筒1的内壁上,当锁紧筒2插入端头筒1时,终端密封套3在锁紧筒2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使用时,将电缆终端穿过锁紧筒2并插入端头筒1中的终端密封套3,然后将锁紧筒2的一端插入端头筒1中并挤压终端密封套3使其变形而挤压包裹在电缆绝缘外皮表面,电缆终端的裸线部位被包裹在终端密封套3或由终端密封套3和端头筒1围成的密封腔中,从而实现对电缆端头的防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拆卸简便,通过弹性材料变形挤压包裹在电缆绝缘外皮表面而将电缆终端裸线部位密封,防水、防潮、抗氧化、安全性能好,而且由于终端密封套3能够任意变形,所以针对不同线径的电缆终端,只要能够将电缆终端插入终端密封套3中,都能够通过终端密封套3的挤压包裹而密封,通用性强,有效防止电缆终端腐蚀,提高输电效率。
端头筒1的开口端设有内螺纹,锁紧筒2的一端设有与端头筒1开口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锁紧筒2通过螺纹配合插入端头筒1并与端头筒1锁紧在一起,螺纹连接的结构简单,且螺纹连接方便调节锁紧筒2进入端头筒1的深度,从而控制终端密封套3的变形量,方便适用不同线径的电缆终端。
端头筒1为一端开口的阶梯状管状体结构,其开口端设于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粗段,密封端设于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细段,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粗段和细段交界面形成第一环形凸台11,当锁紧筒2插入端头筒1时,终端密封套3在第一环形凸台11和锁紧筒2的共同挤压下而变形。
终端密封套3的末端封闭,终端密封套3的开口端与端头筒1的开口端朝向相同,该结构使电缆终端整个被包裹在终端密封套3中,更有利于电缆终端的防护。
终端密封套3的前端还设有挡圈4,锁紧筒2通过挡圈4挤压终端密封套3,挡圈4的设计便于锁紧筒2挤压终端密封套3。
端头筒1和锁紧筒2的材料为绝缘材料,终端密封套3的材料为软硅胶,软硅胶具有高柔软、高绝缘、耐高低温、高压缩量的特点,适合用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来在端头筒1中密封电缆终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 的技术方案基础上,对锁紧筒2的结构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3-4所示,锁紧筒2包括中段锁紧筒21和首段锁紧筒22,中段锁紧筒21的一端能插入端头筒1并与端头筒1配合锁紧,另一端能被首段锁紧筒22插入并与首段锁紧筒22螺纹连接,中段锁紧筒21内壁上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中段密封套5以及用于支撑中段密封套5的第二环形凸台211,当首段锁紧筒22插入中段锁紧筒21时,中段密封套5在首段锁紧筒22和第二环形凸台211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该结构使电缆的绝缘外皮同时被终端密封套3和中段密封套5前后包裹,再配合端头筒1和锁紧筒2的筒壁,电缆终端被双层密封,更有利于提高电缆终端的防护效果。
锁紧筒2包含两个以上能够依次螺纹连接的中段锁紧筒21,各中段锁紧筒21内壁都嵌装有中段密封套5,各中段密封套5在相邻中段锁紧筒21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该结构能够使电缆终端被多层密封,有利于增加电缆终端的防护效果。
中段密封套5的材料也选用软硅胶。
本实用新型详细介绍了一些实施方式及其附图,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及其附图,尤其不限于附图中的电缆终端封头形状,附图中示出的是各种各样的形状中较为美观的电缆终端封头,虽然此形状不是本实用新型保护要求保护的技术点,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不付出创造性劳动,对其进行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而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及其附图,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头筒(1)、锁紧筒(2)和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终端密封套(3),所述端头筒(1)为一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体结构,锁紧筒(2)的一端能够插入端头筒(1)的开口端中并与端头筒(1)配合锁紧,所述终端密封套(3)安装在端头筒(1)的内壁上,当锁紧筒(2)插入端头筒(1)时,终端密封套(3)在锁紧筒(2)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使用时,将电缆终端穿过锁紧筒(2)并插入端头筒(1)中的终端密封套(3),然后将锁紧筒(2)的一端插入端头筒(1)中并挤压终端密封套(3)使其变形而挤压包裹在电缆绝缘外皮表面,电缆终端的裸线部位被包裹在终端密封套(3)或由终端密封套(3)和端头筒(1)围成的密封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筒(1)的开口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筒(2)的一端设有与端头筒(1)开口端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锁紧筒(2)通过螺纹配合插入端头筒(1)并与端头筒(1)锁紧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筒(1)的内壁设有第一环形挡板,当所述锁紧筒(2)插入端头筒(1)时,所述终端密封套(3)在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锁紧筒(2)的共同挤压下而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筒(1)为一端开口的阶梯状管状体结构,其开口端设于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粗段,密封端设于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细段,该阶梯状管状体的粗段和细段交界面形成第一环形凸台(11),当所述锁紧筒(2)插入所述端头筒(1)时,所述终端密封套(3)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1)和锁紧筒(2)的共同挤压下而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密封套(3)的末端封闭,终端密封套(3)的开口端与所述端头筒(1)的开口端朝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密封套(3)的前端还设有挡圈(4),所述锁紧筒(2)通过所述挡圈(4)挤压所述终端密封套(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筒(2)包括中段锁紧筒(21)和首段锁紧筒(22),所述中段锁紧筒(21)的一端能插入所述端头筒(1)并与端头筒(1)配合锁紧,另一端能被首段锁紧筒(22)插入并与首段锁紧筒(22)螺纹连接,所述中段锁紧筒(21)内壁上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管状的中段密封套(5)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中段密封套(5)的第二环形挡板或第二环形凸台(211),当首段锁紧筒(22)插入中段锁紧筒(21)时,中段密封套(5)在首段锁紧筒(22)和所述第二环形挡板或第二环形凸台(211)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筒(2)包含两个以上能够依次螺纹连接的所述中段锁紧筒(21),各中段锁紧筒(21)内壁都嵌装有所述中段密封套(5),各中段密封套(5)在相邻中段锁紧筒(21)的挤压下而向其中心方向变形从而挤压包裹在插入其中的电缆绝缘外皮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密封套(5)的材料为软硅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缆终端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筒(1)和所述锁紧筒(2)的材料为绝缘材料,所述终端密封套(3)的材料为软硅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31003.XU CN206225967U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电缆终端封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131003.XU CN206225967U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电缆终端封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225967U true CN206225967U (zh) | 2017-06-06 |
Family
ID=58788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131003.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225967U (zh) | 2016-10-18 | 2016-10-18 | 电缆终端封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22596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9456A (zh) * | 2016-10-18 | 2017-01-11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终端封头 |
-
2016
- 2016-10-18 CN CN201621131003.XU patent/CN20622596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9456A (zh) * | 2016-10-18 | 2017-01-11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终端封头 |
CN106329456B (zh) * | 2016-10-18 | 2018-07-10 | 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电缆终端封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56179U (zh) | 具有中间接头绝缘密封的管母线连接结构 | |
CN203481772U (zh) | 一种电力电缆对接用防水中间接头 | |
CN206225967U (zh) | 电缆终端封头 | |
CN207926152U (zh) | 一种预制化终端快速密封装置 | |
CN204089140U (zh) | 一种138千伏预制干式电缆终端 | |
CN201438634U (zh) | 用于电缆终端的二层共挤热收缩式复合管及电缆终端 | |
CN101800093B (zh) | 外套式绝缘套管 | |
CN106329456B (zh) | 一种电缆终端封头 | |
CN202404949U (zh) | 矿物绝缘耐火分支电缆 | |
CN204967216U (zh) | 一种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密封装置 | |
CN208623303U (zh) | 电缆终端 | |
CN208548702U (zh) | 电缆中间接头 | |
CN203279226U (zh) | 一种碳纤维电热地暖线缆结构 | |
CN204190348U (zh) | 一种架空绝缘电缆接头绝缘防护装置 | |
CN213988371U (zh) | 一种防潮电缆 | |
CN201616287U (zh) | 外套式绝缘套管 | |
CN203659726U (zh) | 一种固封极柱断路器结构 | |
CN207718927U (zh) | 一种rvvp屏蔽电源控制电缆 | |
CN207459687U (zh) | 一种新型户内终端结构 | |
CN207234369U (zh) | 一种±500kV直流电缆用户外终端 | |
CN213242098U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增爬裙 | |
CN207994582U (zh) | 一种电力电缆用埋地保护管 | |
CN207490484U (zh) | 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绝缘性能过渡接头 | |
CN204633300U (zh) | 冷缩式中压电缆中间接头 | |
CN202150957U (zh) | 一种地热电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710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