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2155U -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2155U
CN213722155U CN202021645940.3U CN202021645940U CN213722155U CN 213722155 U CN213722155 U CN 213722155U CN 202021645940 U CN202021645940 U CN 202021645940U CN 213722155 U CN213722155 U CN 213722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lamp
spring
blood vessel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459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文
梅举
多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459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2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2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2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包括:无损伤血管夹,无损伤血管夹尾部具有连接部;定位软管,连接部远离无损伤血管夹尾部一端固定定位软管一端;以及固定夹,定位软管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夹顶部,固定夹夹持固定于胸骨撑开器上。无损伤血管夹在固定桥血管的同时避免损伤血管,定位软管可弯曲至合适的角度、位置,固定器固定在胸骨撑开器上,固定牢靠,避免位置的移动。由此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的使用,可使术者操作视野得到良好的暴露,取得血管吻合的最佳角度。也可解放助手双手,无需使用镊子固定血管调整角度,节省了劳动力,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手术视野清楚、干净、无阻挡,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Description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冠脉搭桥术辅助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在冠脉搭桥术中,通常取患者自体乳内、桡动脉或者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由助手配合术者进行搭桥手术操作。通常情况下,第一助手使用镊子固定桥血管,术者进行缝合操作完成搭桥手术。有时由于靶血管位置较深,特别是回旋支、右冠动脉后降支,第一助手视线受限,手术操作位置较深,无法取得良好暴露及桥血管角度调整,使主刀术者无法取得最佳的缝合状态,影响缝合速度甚至缝合质量。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替代第一助手用镊子固定桥血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包括:
无损伤血管夹,无损伤血管夹尾部具有连接部;
定位软管,连接部远离无损伤血管夹尾部一端固定定位软管一端;
以及固定夹,定位软管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夹顶部,固定夹夹持固定于胸骨撑开器上;
其中,固定夹包括插接固定的外夹体和内夹体,形成可捏合张开或闭合固定的夹体结构;
外夹体为Z字形,其内部限定出中部通槽、对称布置于中部通槽两侧、且一端开口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其外部顶部一侧形成外部夹片,底部另一侧形成有外部捏片;内夹体包括插接部、内部捏片及固定部;插接部插接于中部通槽内,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均自其开口插入一根弹簧,每一根弹簧一端均与槽底固定,另一端均与插接部端面固定;内部捏片固定于插接部端面侧壁上、且与外部捏片对应;固定部固定于外夹体背部设置的固定槽内,且其底部形成有与外部夹片位置对应的内部夹片。
其中,定位软管可采用鹅颈管。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具有小巧、灵活、固定牢靠、任意调整角度,无损伤血管夹固定住自体血管后,可调整到任意位置、角度,无需助手使用镊子固定血管,由术者自行调整鹅颈管角度后进行手术缝合操作。手术视野清楚、干净、无阻挡,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无损伤血管夹可在固定桥血管的同时避免损伤血管,定位软管可弯曲至合适的角度、位置,固定器固定在胸骨撑开器上,固定牢靠,避免位置的移动。由此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的使用,可使术者操作视野得到良好的暴露,取得血管吻合的最佳角度。也可解放助手双手,无需使用镊子固定血管调整角度,节省了劳动力,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无损伤血管夹包括平头尖部和与其铰接形成夹钳状的夹持操作部,且夹持操作部外部具有防滑纹;连接部与夹持操作部尾部插接固定。
进一步地,连接部为延伸于夹持操作部尾端的两根半圆管,其靠近定位软管一端固定扣合形成一个用于插接定位软管的插接孔。
进一步地,靠近内部捏片下部、且对称布置于插接部两侧,并与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两组弹簧挡片。
进一步地,插接部为矩形,其内部沿长度方向上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软管的插接孔,另一端开设有用于配合螺钉固定固定部的螺纹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示出了无损伤血管夹和连接部的连接关系;
图3附图示出了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固定夹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00-无损伤血管夹,101-连接部,102-平头尖部,103-夹持操作部, 104-防滑纹,200-定位软管,300-固定夹,301-外夹体,3011-中部通槽,3012- 第一弹簧槽,3013-第二弹簧槽,3014-外部夹片,3015-外部捏片,302-内夹体, 3021-插接部,3022-内部捏片,3023-固定部,3024-内部夹片,3025-弹簧挡片, 3026-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包括:
无损伤血管夹100,无损伤血管夹100尾部具有连接部101;
定位软管200,连接部101远离无损伤血管夹100尾部一端固定定位软管 200一端;
以及固定夹300,定位软管200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夹300顶部,固定夹 300夹持固定于胸骨撑开器上。
其中,定位软管可采用鹅颈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具有小巧、灵活、固定牢靠、任意调整角度,无损伤血管夹固定住自体血管后,可调整到任意位置、角度,无需助手使用镊子固定血管,由术者自行调整鹅颈管角度后进行手术缝合操作。手术视野清楚、干净、无阻挡,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无损伤血管夹可在固定桥血管的同时避免损伤血管,定位软管可弯曲至合适的角度、位置,固定器固定在胸骨撑开器上,固定牢靠,避免位置的移动。由此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的使用,可使术者操作视野得到良好的暴露,取得血管吻合的最佳角度。也可解放助手双手,无需使用镊子固定血管调整角度,节省了劳动力,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使用时,用力捏紧无损伤血管夹中部后,无损伤血管夹头部就会打开,松开无损伤血管夹中部后,无损伤血管夹头部就会闭合,闭合后无损伤血管夹头部可在固定桥血管的同时避免损伤血管。
参见附图2,无损伤血管夹100包括平头尖部102和与其铰接形成夹钳状的夹持操作部103,且夹持操作部103外部具有防滑纹104;连接部101与夹持操作部103尾部插接固定。
具体而言,连接部101为延伸于夹持操作部103尾端的两根半圆管,其靠近定位软管200一端固定扣合形成一个用于插接定位软管200的插接孔。
参见附图3和4,固定夹300包括插接固定的外夹体301和内夹体302,形成可捏合张开或闭合固定的夹体结构。
具体而言,外夹体301为Z字形,其内部限定出中部通槽3011、对称布置于中部通槽3011两侧、且一端开口的第一弹簧槽3012和第二弹簧槽3013;其外部顶部一侧形成外部夹片3014,底部另一侧形成有外部捏片3015;内夹体302包括插接部3021、内部捏片3022及固定部3023;插接部3021插接于中部通槽3011内,第一弹簧槽3012和第二弹簧槽3013均自其开口插入一根弹簧303,每一根弹簧303一端均与槽底固定,另一端均与插接部3021端面固定;内部捏片3022固定于插接部3021端面侧壁上、且与外部捏片3015对应;固定部3023固定于外夹体301背部设置的固定槽内,且其底部形成有与外部夹片3014位置对应的内部夹片3024。
有利的是,靠近内部捏片3022下部、且对称布置于插接部3021两侧,并与第一弹簧槽3012和第二弹簧槽3013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两组弹簧挡片 3025。
更有利的是,插接部3021为矩形,其内部沿长度方向上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软管200的插接孔3026,另一端开设有用于配合螺钉固定固定部3023 的螺纹孔。
使用时,用力捏紧内外部捏片,则内外部夹片就会相对分开,夹子打开,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内外部捏片,内外部夹片就会收紧,由此内外部夹片就可以固定在胸骨撑开器上了。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损伤血管夹(100),所述无损伤血管夹(100)尾部具有连接部(101);
定位软管(200),所述连接部(101)远离所述无损伤血管夹(100)尾部一端固定所述定位软管(200)一端;
以及固定夹(300),所述定位软管(200)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夹(300)顶部,所述固定夹(300)夹持固定于胸骨撑开器上;
其中,所述固定夹(300)包括插接固定的外夹体(301)和内夹体(302),形成可捏合张开或闭合固定的夹体结构;
所述外夹体(301)为Z字形,其内部限定出中部通槽(3011)、对称布置于所述中部通槽(3011)两侧、且一端开口的第一弹簧槽(3012)和第二弹簧槽(3013);其外部顶部一侧形成外部夹片(3014),底部另一侧形成有外部捏片(3015);所述内夹体(302)包括插接部(3021)、内部捏片(3022)及固定部(3023);所述插接部(3021)插接于所述中部通槽(3011)内,所述第一弹簧槽(3012)和所述第二弹簧槽(3013)均自其开口插入一根弹簧(303),每一根所述弹簧(303)一端均与槽底固定,另一端均与所述插接部(3021)端面固定;所述内部捏片(3022)固定于所述插接部(3021)端面侧壁上、且与所述外部捏片(3015)对应;所述固定部(3023)固定于所述外夹体(301)背部设置的固定槽内,且其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外部夹片(3014)位置对应的内部夹片(30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损伤血管夹(100)包括平头尖部(102)和与其铰接形成夹钳状的夹持操作部(103),且所述夹持操作部(103)外部具有防滑纹(104);所述连接部(101)与所述夹持操作部(103)尾部插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01)为延伸于所述夹持操作部(103)尾端的两根半圆管,其靠近所述定位软管(200)一端固定扣合形成一个用于插接所述定位软管(200)的插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内部捏片(3022)下部、且对称布置于所述插接部(3021)两侧,并与所述第一弹簧槽(3012)和所述第二弹簧槽(3013)位置对应处设置有两组弹簧挡片(3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3021)为矩形,其内部沿长度方向上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定位软管(200)的插接孔(3026),另一端开设有用于配合螺钉固定所述固定部(3023)的螺纹孔。
CN202021645940.3U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Active CN213722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5940.3U CN21372215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45940.3U CN21372215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2155U true CN213722155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45940.3U Active CN213722155U (zh) 2020-08-10 2020-08-10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2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93652B1 (en) Tissue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use during surgery having spherical curved feet
US5984864A (en) Tissue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use during surgery
US5865730A (en) Tissue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use during surgery having remotely actuated feet
US6007486A (en) Tissue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use during surgery having a segmented shaft
US6013027A (en) Method for using a tissue stabilization device during surgery
US7736308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AU745019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JP2002543869A (ja) 外科用鉗子
US6383134B1 (en) Surgical stabilizer having suction capability
US5938592A (en) Surgical support apparatus with adjustable rakes and rake plate and method of use
CN213722155U (zh) 一种冠脉搭桥术中自体血管固定器
US20020099271A1 (en) Stabilizing device for performing surgical procedures on cardiac tissue
US8133175B2 (en) Device for temporarily immobilizing tissue in the area of a pulsating blood vessel
KR20020007347A (ko) 심장 수술용 장치 및 방법
JP2000116663A (ja) 外科手術用器具
CN212346628U (zh) 一种腹腔镜静脉止血钳
CN209884228U (zh) 腔镜手术用牵拉夹具
US7235049B1 (en) Surgical retractor and method of positioning an artery during surgery
WO2001052717A2 (en) Tissue stabilization device for use with surgical retractors
AU777307B2 (en) Surgical retractor
CN106175854A (zh) 一种虾鳌式阴囊手术皮肤拉钩
JP2003111764A (ja) 血管接合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