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1018U -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1018U
CN213721018U CN202022600509.3U CN202022600509U CN213721018U CN 213721018 U CN213721018 U CN 213721018U CN 202022600509 U CN202022600509 U CN 202022600509U CN 213721018 U CN213721018 U CN 213721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detection device
seat surface
driving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05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令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6005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1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1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1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包括座面和椅腿,座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扶手,座椅还包括驱动装置、导向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电控单元,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扶手的受力大小,第二检测装置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座面移动,驱动装置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导向装置用于引导座面移动的方向,驱动装置、导向装置和电控单元均设置于座面与椅腿之间,电控单元用于收集处理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的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动,本申请具有根据座椅受力位置,移动座面,进而调整坐姿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作为一种坐具在生活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长时间维持不健康的姿势,会导致持续地腰背劳累,容易形成肉眼不能明显看出的姿势性脊柱侧弯,形态上也会有所偏移。
现有的座椅,使用者在使用时,并不能时刻保持身体竖直,当因为懒散和舒适使用者坐姿扭曲时,使用者的脊柱也随之歪斜,长此以往,会对人体的脊柱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脊柱健康的保护,现有根据人体工学制造的人体工学椅,椅背的角度和曲面可调节并且对颈部、背部和腰部有良好的支撑,但这种椅子是静态的,必须要求使用者坐姿严格正确,才能使腰背贴合座椅,达到保护脊柱健康的效果,无法再使用者坐姿不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提醒或主动调整使用者的坐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它可以调整人体坐姿,保护人体脊柱健康。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包括座面和椅腿,座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扶手,座椅还包括驱动装置、导向装置、第二检测装置和电控单元。
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扶手的受力大小,第二检测装置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座面移动,驱动装置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
导向装置用于引导座面移动的方向。
驱动装置、导向装置和电控单元均设置于座面与椅腿之间。
电控单元用于收集处理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的启动。
通过第二检测装置检测扶手受力大小,推断人体坐姿是否正确,电控单元控制驱动装置驱动座面移动,进而调整人体坐姿。
进一步的,扶手包括扶手本体和扶手支杆;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扶手本体与扶手支杆之间。有效确保第二检测装置测量的精准度。
进一步的,扶手本体与扶手支杆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用于降低第二检测装置受到的瞬间压力。保护第二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座椅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座面的不同位置的受力大小,第一检测装置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座面与椅腿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装置包括两个压力感应元件,两个压力感应元件相对设置于椅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提升第一检测装置精准性。
进一步的,驱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主动传动辊、从动传动辊和传动带;伺服电机固定设置于座面底端,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传动辊固定连接;在座面底端固定设置有辊轮支架,从动传动辊与辊轮支架转动连接;传动带套接于主动传动辊和从动传动辊外侧且张紧;传动带与座面齿连接。提高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座面底端还设置有压板,压板用于确保传动带与座面保持抵接且压紧。进一步确保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导向装置包括导轨和导向滑块,导向滑块固定连接于座面底端,导轨固定连接于椅腿顶端;导轨上开设有导向滑槽,导向滑块通过导向滑槽与导轨卡接且滑动连接。确保座面的运动方向。
进一步的,导向装置平行设置有多组。进一步提升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的受力信号波动大于5N时,电控单元对驱动装置做出信号指令,当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检测的受理信号均为零时,电控单元发出指令启动驱动装置,使座椅回到初始位置。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当使用者上身倾斜时,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到扶手受力不均,第二检测装置将信号传递至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控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装置驱动座面向人体倾斜方向移动,进而保证人体上身处于竖直状态,达到调整坐姿的效果,保护使用者脊柱健康。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带动主动传动辊转动,主动传动辊与从动传动辊配合带动传动带运动,传动带通过齿结构带动座面移动。通过齿带结构实现对座面的驱动,达到提高传动效率的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利用压板保持传动带的齿部与座面的齿部紧密啮合,达到进一步确保传动效率的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座面移动时,与座面固定连接的导向滑块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运动,达到确保座面的运动方向的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多组导向装置共同实现对座面移动方向的引导,达到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的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利用相对设置的两个感应元件,共同实现对座面受力位置的检测,达到提升第一检测装置精准性的效果。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利用第一检测装置,检测座面上的受力情况,扩大压力的检测范围,综合分析人体的不当坐姿,以便更加高效的调整使用者的坐姿。
通过采取上述方案,利用缓冲机构,降低第二检测装置受到的瞬间压力,缓解扶手本体对第二检测装置的冲击,达到保护第二检测装置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去除椅腿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去除座面和驱动装置的正视图;
图6是图1中去除座面的俯视图;
图7是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座面;2、椅腿;3、第一检测装置;31、压力感应元件;4、驱动装置;41、伺服电机;42、主动传动辊;43、从动传动辊;431、辊轮支架;44、传动带;441、压板;5、导向装置;51、导轨;511、导向滑槽;52、导向滑块;6、扶手;61、扶手本体;62、扶手支杆;7、第二检测装置;71、缓冲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参照图1和图2,包括座面1和椅腿2,座椅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3、驱动装置4、导向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7和电控单元。
第一检测装置3与电控单元保持电性连接。
在座面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有一对相对的扶手6,每个扶手6包括一个扶手本体61和一个扶手支杆62,扶手本体61均呈水平设置,扶手支杆62均呈竖直设置,扶手本体61的底端与对应的扶手支杆62的顶端固定连接。扶手支杆62的侧壁与座面1的侧壁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装置4设置于扶手本体61和扶手支杆62之间,第二驱动装置4用于检测扶手本体61上端的受力大小,第二驱动装置4与驱动装置4保持电性连接,且在驱动装置4处设置有电控单元。
参照图3和图4,驱动装置4包括伺服电机41、主动传动辊42、从动传动辊43和传动带44。伺服电机41沿座面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座面1的底端;主动传动辊42固定连接于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从动传动辊43通过固定连接于座面1底端的辊轮支架431与主动传动辊42保持同一高度,从动传动辊43与辊轮支架431转动连接;呈水平设置的传动带44套接且张紧于主动传动辊42与从动传动辊43的外侧,且传动带44与座面1齿连接。
靠近座面1一侧的传动带44处设置有水平的压板441,压板441的两侧向靠近座面1的方向凸起并与座面1的底端固定连接,压板441的中部与传动带44抵紧且滑动连接。
第一检测装置3包括两个压力感应元件31,两个压力感应元件31分别设置于座面1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且两个压力感应元件31的顶端均与座面1的底端固定连接。
参照图5和图6,导向装置5包括导轨51和导向滑块52,导轨51的长度方向与传动带44的长度方向保持一致。
导轨51固定连接于椅腿2的顶端,导向滑块52固定连接于座面1的底端(参见图2),导向滑块52与导轨51滑动连接。
在导轨51的一组相对的侧壁面上,沿导轨51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导向滑槽511,导向滑块52上有与导向滑槽511对应的凸块,导向滑块52通过凸块以及导向滑槽511与导轨51卡接。
两个压力感应元件31的底端均与椅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
实施原理:人体坐在座面1上,当上身保持竖直状态时,座面1保持静止;当人体上身倾斜时,导致座面1受力不均匀,第一检测装置3将检测到的受理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控制驱动装置4工作,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带动主动传动辊42转动,主动传动辊42与从动传动辊43配合带动传动带44运动,传动带44通过啮合的齿部带动座面1朝人体倾斜的相反方向移动,进而使人体上身竖直,调整坐姿。
当人体上身倾斜时,手臂对扶手6的压力发生变化,第二检测装置7检测扶手6处的受力情况,第二检测装置7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分析第二检测装置7传输的电信号,控制驱动装置4驱动座面1移动,使人体坐姿调整至最佳状态。
电控单元通过综合分析第一检测装置3和第二检测装置7的受力情况,可扩大压力的检测范围,综合分析人体的不当坐姿,以便更加高效的调整使用者的坐姿。
实施例二:参照图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扶手本体61和扶手支杆6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71。
缓冲机构71用于降低第二检测装置7受到的瞬间压力,保护第二检测装置7不被瞬间的巨大压力而挤压损坏。
实施例三:第一检测装置3和第二检测装置7检测到的受力信号波动大于5N时,电控单元对驱动装置4做出信号指令,降低第一检测装置3和第二检测装置7的灵敏度,提高容错率,有效避免使用者轻微的移动造成座面1移动,引起使用者的不适。
当第一检测装置3和第二检测装置7检测到的受力信号均为零时,电控单元控制驱动装置4,使其将座面1复位,有效保证下次使用时,座面1在初始位置,便于使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包括座面(1)和椅腿(2),座面(1)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扶手(6),其特征在于:座椅还包括驱动装置(4)、导向装置(5)、第二检测装置(7)和电控单元;
第二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扶手(6)的受力大小,第二检测装置(7)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
驱动装置(4)用于驱动座面(1)移动,驱动装置(4)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
导向装置(5)用于引导座面(1)移动的方向;
驱动装置(4)、导向装置(5)和电控单元均设置于座面(1)与椅腿(2)之间;
电控单元用于收集处理第二检测装置(7)检测到的信号,并控制驱动装置(4)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扶手(6)包括扶手本体(61)和扶手支杆(62);第二检测装置(7)设置于扶手本体(61)与扶手支杆(6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扶手本体(61)与扶手支杆(6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71),缓冲机构(71)用于降低第二检测装置(7)受到的瞬间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3),第一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座面(1)的不同位置的受力大小,第一检测装置(3)与电控单元电性连接,第一检测装置(3)设置于座面(1)与椅腿(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装置(3)包括两个压力感应元件(31),两个压力感应元件(31)相对设置于椅腿(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4)包括伺服电机(41)、主动传动辊(42)、从动传动辊(43)和传动带(44);伺服电机(41)固定设置于座面(1)的底端,且伺服电机(41)的输出端与主动传动辊(42)固定连接;在座面(1)底端固定设置有辊轮支架(431),从动传动辊(43)与辊轮支架(431)转动连接;传动带(44)套接于主动传动辊(42)和从动传动辊(43)外侧且张紧;传动带(44)与座面(1)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座面(1)底端还设置有压板(441),压板(441)用于确保传动带(44)与座面(1)保持抵接且压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5)包括导轨(51)和导向滑块(52),导向滑块(52)固定连接于座面(1)的底端,导轨(51)固定连接于椅腿(2)的顶端;导轨(51)上开设有导向滑槽(511),导向滑块(52)通过导向滑槽(511)与导轨(51)卡接且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导向装置(5)平行设置有多组。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其特征在于:第一检测装置(3)和第二检测装置(7)检测到的受力信号波动大于5N时,电控单元对驱动装置(4)做出信号指令;当第一检测装置(3)和第二检测装置(7)检测的受理信号均为零时,座椅回到初始位置。
CN202022600509.3U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Active CN213721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0509.3U CN213721018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0509.3U CN213721018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1018U true CN213721018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3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0509.3U Active CN213721018U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1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961A (zh) * 2022-01-26 2022-05-06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生控制台的控制方法及医生控制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961A (zh) * 2022-01-26 2022-05-06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生控制台的控制方法及医生控制台
CN114431961B (zh) * 2022-01-26 2023-12-26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生控制台的控制方法及医生控制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9939B2 (en) Massage chair
KR200424912Y1 (ko) 등판과 독립적으로 움직이는 좌판 및 허리받침부를포함하는 의자
CN213721018U (zh)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坐姿的座椅
CN108703859B (zh) 一种按摩机芯行走轨道及按摩椅
CN107095503B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座椅靠背装置
CN111317286A (zh) 一种增加舒适性的腰托座椅
KR101611190B1 (ko) 자세 교정용 의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재활장치
KR102098904B1 (ko) 자세 교정용 의자
CN210696745U (zh) 前滑与躺倒同步式按摩椅
CN210643328U (zh) 一种弹性靠背座椅
CN203195075U (zh) 一种稳定型座椅
KR200216141Y1 (ko) 척추 견인기
CN213247859U (zh) 靠背和坐垫联动的椅子
CN209839524U (zh) 显示器智能调节底座
CN215686099U (zh) 一种椅子的腰靠调节装置
KR20110123294A (ko) 골반 보호용 의자
CN214905262U (zh) 一种按摩椅用倾角控制装置
CN206238863U (zh) 一种座背联动椅的限位调节机构
CN2557014Y (zh) 一种座具
CN211326235U (zh) 一种电动轮椅靠背调节机构
KR20210029510A (ko) 등받이 장착형 거북목 교정기
CN113951653A (zh) 一种保护视力的坐姿矫正椅
JP2753286B2 (ja) 着座姿勢測定装置
CN212938944U (zh) 一种多功能护脊椅
KR102057252B1 (ko) 팔걸이 의자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