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0979U -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0979U
CN213720979U CN202022702237.8U CN202022702237U CN213720979U CN 213720979 U CN213720979 U CN 213720979U CN 202022702237 U CN202022702237 U CN 202022702237U CN 213720979 U CN213720979 U CN 213720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ransverse
hinged
vertic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22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宝山
高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Bow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Bow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Bow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Bowe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22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0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0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0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包括,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此种床座两用座椅,通过横座部实现X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通过竖座部在Z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实现良好的座椅作用;通过横座部在Z轴方向的折叠,通过竖座部在X轴方向上的折叠,实现良好的收纳效果,整体结构简。

Description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背景技术
申请号:CN201380023592.2,公开了一种座椅装置包括:座椅,其具有座椅表面;和上铺,其被安置为紧邻所述座椅。所述座椅和所述上铺可在第一构造与第二构造之间构造。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座椅容纳坐姿的用户且所述上铺被收纳。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座椅和所述上铺形成双层床,其被构造来容纳卧姿的用户。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座椅表面被安置在第一预定高度。此外,在所述第二构造中,所述座椅表面被安置在比所述第一预定高度低的第二预定高度。
其中,此种座椅,因为其底部触底,因此占据的空间较多,无法实现较大的空间收纳效果;
再而,一般的床体的接合位置与人体并不相符,在倚靠睡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夹到人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包括,
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
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
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
作为优选,所述横座部包括横座架,承载在所述横座架上的两个横座垫和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座垫两侧的横座联动部;其中
所述横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横座垫呈斜角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横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横座垫上的第一横座斜板和第二横座斜板、横座L形连杆、横座传动连杆和横座从动连杆;以及
所述第一横座斜板和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横座斜板上;
所述横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
所述横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
作为优选,所述横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横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横座垫;当所述横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横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横座长边架杆上;
所述横座部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横座定位片、两个横座支脚和两个横座连杆;以及
一个横座定位片适配一个横座支脚和一个横座连杆,每个所述横座定位片与所述横座架的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横座支脚的腰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座定位片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竖座部包括竖座架、承载在所述竖座架的两个竖座垫、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座垫两侧的竖座联动部和两个侧收部,以及
所述竖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竖座垫呈斜角设置;
两个所述侧收部分别铰接在所述竖座架的一侧,所述侧收部适于驱使所述竖座架平放/竖直收纳。
作为优选,所述竖座部还包括一底支部,所述底支部包括固定在所述竖座架底部的U形架,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收部上的工字架、两个第一铰接杆和两个第二铰接杆,以及
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形成杆组,所述杆组镜像设置在所述U形架和所述工字架的两侧,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收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架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侧收部包括侧收弧形杆和侧收片;
所述工字架的工字短杆的下部铰接在所述侧收片上,上部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
所述侧收弧形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侧收片上,上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
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收片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竖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竖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竖座垫;当所述竖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竖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竖座长边架杆上;
所述竖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竖座垫上的第一竖座斜板和第二竖座斜板、竖座L形连杆、竖座传动连杆和竖座从动连杆;以及
所述第一竖座斜板和所述第二竖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竖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所述竖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竖座斜板上;
所述竖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竖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
所述竖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床座两用座椅,通过横座部实现X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通过竖座部在Z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实现良好的座椅作用;
通过横座部在Z轴方向的折叠,通过竖座部在X轴方向上的折叠,实现良好的收纳效果,整体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座两用座椅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呈收纳状态下的横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呈平铺状态下的横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呈座椅状态下的横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座联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呈收纳状态下的竖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呈平铺状态下的竖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呈座椅状态下的竖座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竖座联动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
横座部1,座椅横座折叠线11;
横座架12,横座长边架杆121,横座短边架杆122;
横座垫13;
横座联动部14,第一横座斜板141,第二横座斜板142,横座L形连杆143,横座传动连杆144,横座从动连杆145;
横座定位片15,横座支脚16,横座连杆17;
竖座部2,座椅竖座折叠线21;
竖座架22,竖座长边架杆221,竖座短边架杆222;
竖座垫23;
竖座联动部24,第一竖座斜板241,第二竖座斜板242,竖座L形连杆243,竖座传动连杆244,竖座从动连杆245;
侧收部25;
底支部26,U形架261;
工字架262,侧收弧形杆2621,侧收片2622,工字短杆2623,横杆2624;
第一铰接杆263,第二铰接杆264。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包括横座部1和竖座部2;横座部1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部分折叠是横座部1中的部件沿着座椅横座折叠线2进行折叠,是横座部1其中一部分进行折叠;折叠是将整个横座部1完全折叠;竖座部2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部分折叠是竖座部2中的部件沿着座椅竖座折叠线21进行折叠,是竖座部2其中一部分进行折叠;折叠是将整个竖座部2完全折叠;横座部1的座椅横座折叠线2与竖座部2的座椅竖座折叠线21呈T形,一般的床体的接合位置与人体并不相符,在倚靠睡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夹到人体的情况,而T形符合人体构造,避免出现误夹的情况;
其中横座部1包括横座架12,横座架12上设置有两个横座垫13和镜像设置在两个横座垫13两侧的横座联动部14;其中横座联动部14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横座垫13呈斜角设置;所谓斜角设置就是两个平行放置的横座垫13通过横座联动部14进行部分翻转,一个横座垫13翻转,另一个不翻转,翻转后的横座垫13与未翻转的横座垫13之间形成夹角,并且该夹角的形成,便于人们端坐倚靠。
横座联动部14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横座垫13上的第一横座斜板141和第二横座斜板142、横座L形连杆143、横座传动连杆144和横座从动连杆145;需要指出的是,一个横座垫13对应一个第一横座斜板141,另一个横座垫13对应一个第二横座斜板142;
其中一侧的第一横座斜板141和第二横座斜板142互相铰接形成一个铰接点,两侧的铰接点的连线是座椅横座折叠线2;横座L形连杆143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横座架12上,横座L形连杆143的长杆一端铰接在第一横座斜板141上;横座从动连杆14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横座斜板142上,另一端铰接在横座架12上;横座传动连杆144的一端铰接在横座从动连杆145上,另一端铰接在长杆的腰部。
横座架12呈方形,横座架12由横座长边架杆121和横座短边架杆122组成,横座长边架杆121与横座短边架杆122垂直设置,且每一个横座长边架杆121适配一个横座垫13;即横座垫13的规格与横座长边架杆121长度一致,当横座垫13水平放置时,每个横座垫13承载在一个横座长边架杆121上;
横座部1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横座定位片15、两个横座支脚16和两个横座连杆17;其中一个横座定位片15适配一个横座支脚16和一个横座连杆17,所谓适配就是一个横座定位片15对应一个横座支脚16,一个横座支脚对应一个横座连杆17,每个横座定位片15与横座架12的横座短边架杆122铰接,横座支脚16的上端与横座短边架杆122铰接;横座连杆17的一端与横座支脚16的腰部铰接,另一端与横座定位片15铰接。
竖座部2包括竖座架22、承载在竖座架22的两个竖座垫23、镜像设置在两个竖座垫23两侧的竖座联动部24和两个侧收部25,以及竖座联动部24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竖座垫23呈斜角设置;所谓斜角设置就是两个平行放置的竖座垫23通过竖座联动部24进行部分翻转,一个竖座垫23翻转,另一个不翻转,翻转后的竖座垫23与未翻转的竖座垫23之间形成夹角,并且该夹角的形成,便于人们端坐倚靠;两个侧收部25分别铰接在竖座架22的一侧,侧收部25适于驱使竖座架22平放/竖直收纳。
竖座部2还包括底支部26,底支部26包括固定在竖座架22底部的U形架261,固定在两个侧收部25上的工字架262、两个第一铰接杆263和两个第二铰接杆264,以及第一铰接杆263的一端与第二铰接杆264的一端铰接形成杆组,杆组镜像设置在U形架261和工字架262的两侧,第一铰接杆263的另一端与侧收部25铰接,第二铰接杆264的另一端与U形架261铰接。
侧收部25包括侧收弧形杆2621和侧收片2622;工字架262包括工字短杆2623和横杆2624,工字短杆的下部铰接在侧收片2622上,上部铰接在竖座架22上;侧收弧形杆2621的下端铰接在侧收片2622上,上端铰接在竖座架22上;第一铰接杆263的另一端与侧收片2622铰接。
竖座架22呈方形,竖座架22由竖座长边架杆221和竖座短边架杆222组成,竖座长边架杆与竖座短边架杆垂直设置,且每一个竖座长边架杆221适配一个竖座垫23;当竖座垫23水平放置时,每个竖座垫23承载在一个竖座长边架杆221上;
竖座联动部24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竖座垫23上的第一竖座斜板241和第二竖座斜板242、竖座L形连杆243、竖座传动连杆244和竖座从动连杆245。
其中,第一竖座斜板241和第二竖座斜板242互相铰接形成一个铰接点,两侧的铰接点的的连线是座椅横座折叠线2;竖座L形连杆243的短杆一端铰接在竖座架22上,横座L形连杆143的长杆一端铰接在第一竖座斜板241上;竖座从动连杆245的一端铰接在第二竖座斜板242上,另一端铰接在竖座架22上;竖座传动连杆244的一端铰接在竖座从动连杆245上,另一端铰接在长杆的腰部。
在使用横座部1时,横座部1处于收纳状态,而横座垫13在横座架12的支撑下,通过与横座架12相铰接的横座定位片15、横座支脚16和横座连杆17,将横座部1沿着Z轴折叠,将横座部1折叠至平放设置,横座连杆17铰接至横座支脚16的腰部,横座支脚16伸展至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作用;横座架12中的横座长边架杆121支撑横座垫13,并且与横座短边架杆122铰接的横座联动部14,其中横座联动部14的第一横座斜板141和第二横座斜板142分别适配一个横座垫13,当需要将横座部1沿着座椅横座折叠线11进行部分翻折时,将其中横座垫13拉起,将横座部1沿着X轴部分折叠,第一横座斜板141和第二横座斜板142同时被驱动进行翻折,横座L形连杆143也进行运动,带动着横座传动连杆144和横座从动连杆145,横座传动连杆144起着驱动横座从动连杆145,横座从动连杆145其支撑作用。当横座部1使用完毕后,将其中横座垫13放下,将横座部1沿着X轴部分折叠,第一横座斜板141和第二横座斜板142同时被驱动进行翻折,横座L形连杆143也进行运动,带动着横座传动连杆144和横座从动连杆145,使得横座部1成为平放状态,由于横座连杆17铰接至横座支脚16的腰部,横座支脚16伸展缩回,将横座部1沿着Z轴折叠,将横座部1折叠至收纳状态。
在使用竖座部2时,竖座部2处于收纳状态,竖座垫23在竖座架22的支撑下,通过侧收部25、工字架262、侧收弧形杆2621和侧收片2622,将竖座部2沿着X轴折叠,将竖座部2折叠至平放设置,通过底支部26和与底支部26铰接的U形架261,将U形架261翻折至于地面接触,U形架261起到支撑作用;竖座架22中的竖座长边架杆支撑竖座垫23,并且与竖座短边架杆铰接的竖座联动部24,其中竖座联动部24的第一竖座斜板241和第二竖座斜板242分别适配一个竖座垫23,当需要将竖座部2沿着座椅竖座折叠线21进行部分翻折时,将其中竖座垫23拉起,将竖座部2沿着Z轴部分折叠,第一竖座斜板241和第二竖座斜板242同时被驱动进行翻折,竖座L形连杆243也进行运动,带动着竖座传动连杆244和竖座从动连杆245,竖座传动连杆244起着驱动竖座从动连杆245,竖座从动连杆245其支撑作用。当竖座部2使用完毕后,将其中竖座垫23放下,将竖座部2沿着Z轴部分折叠,第一竖座斜板241和第二竖座斜板242同时被驱动进行翻折,竖座L形连杆243也进行运动,带动着竖座传动连杆244和竖座从动连杆245,使得竖座部2成为平放状态,通过底支部26和与底支部26铰接的U形架261,将U形架261伸展缩回,将竖座部2沿着X轴折叠,将竖座部2折叠至收纳状态。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当作为座椅时;在X轴方向上部分折叠横座部1以形成座椅;在Z轴方向上部分折叠竖座部2以形成座椅,通过横座部1实现X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通过竖座部2在Z轴方向上的部分折叠,实现良好的座椅作用;
当作为床体时,在X轴方向上部分平铺横座部1以形成第一平铺面,在Z轴方向上部分平铺竖座部2以形成第二平铺面,横座部1的座椅横座折叠线2与竖座部2的座椅竖座折叠线21呈T形,一般的床体的接合位置与人体并不相符,在倚靠睡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夹到人体的情况,而T形符合人体构造,避免出现误夹的情况。
当需要收纳时:
S1,将横座部1、竖座部2调整至床体状态;
S2,在Z轴方向折叠横座部1以实现收纳,X轴方向折叠竖座部2以实现收纳,通过横座部1在Z轴方向的折叠,通过竖座部2在X轴方向上的折叠,实现良好的收纳效果,整体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的床座两用座椅的使用方法,操作便捷简单,便于人们直接操作。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横座部,所述横座部适于在X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Z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
竖座部,所述竖座部适于在Z轴方向部分折叠以形成座椅,适于在X轴方向折叠以实现收纳;以及
所述横座部的座椅横座折叠线与所述竖座部的座椅竖座折叠线呈T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座部包括横座架,承载在所述横座架上的两个横座垫和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横座垫两侧的横座联动部;其中
所述横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横座垫呈斜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横座垫上的第一横座斜板和第二横座斜板、横座L形连杆、横座传动连杆和横座从动连杆;以及
所述第一横座斜板和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所述横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横座斜板上;
所述横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横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架上;
所述横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横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横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横座垫;当所述横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横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横座长边架杆上;
所述横座部还包括两个镜像设置的横座定位片、两个横座支脚和两个横座连杆;以及
一个横座定位片适配一个横座支脚和一个横座连杆,每个所述横座定位片与所述横座架的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支脚的上端与所述横座短边架杆铰接;所述横座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横座支脚的腰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横座定位片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座部包括竖座架、承载在所述竖座架的两个竖座垫、镜像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座垫两侧的竖座联动部和两个侧收部,以及
所述竖座联动部适于驱使两个平行放置的所述竖座垫呈斜角设置;
两个所述侧收部分别铰接在所述竖座架的一侧,所述侧收部适于驱使所述竖座架平放/竖直收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座部还包括一底支部,所述底支部包括固定在所述竖座架底部的U形架,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收部上的工字架、两个第一铰接杆和两个第二铰接杆,以及
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形成杆组,所述杆组镜像设置在所述U形架和所述工字架的两侧,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收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架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收部包括侧收弧形杆和侧收片;
所述工字架的工字短杆的下部铰接在所述侧收片上,上部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
所述侧收弧形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侧收片上,上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
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收片铰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床座两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座架呈方形并且每一个竖座长边架杆适配一个所述竖座垫;当所述竖座垫水平放置时,每个所述竖座垫承载在一个所述竖座长边架杆上;
所述竖座联动部包括分别固定在一个所述竖座垫上的第一竖座斜板和第二竖座斜板、竖座L形连杆、竖座传动连杆和竖座从动连杆;以及
所述第一竖座斜板和所述第二竖座斜板互相铰接;所述竖座L形连杆的短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所述竖座L形连杆的长杆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竖座斜板上;
所述竖座从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竖座斜板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架上;
所述竖座传动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竖座从动连杆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长杆的腰部。
CN202022702237.8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Active CN213720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2237.8U CN21372097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2237.8U CN21372097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0979U true CN213720979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2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2237.8U Active CN213720979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0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02096A (en) Folding bed chair with detachable cushions
US20060282945A1 (en) Footboard supporting a stowable bench
US2228203A (en) Combination automobile rack and camping outfit
CN106263778B (zh) 机械伸展装置及包括该机械伸展装置的座椅单元
CN111887653A (zh) 零靠墙贵妃椅的机械伸展装置及贵妃椅
CN110973890A (zh) 多形态电动床架
CN213720979U (zh)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
CN101019796B (zh) 多功能可折叠轮椅床
CN112190061A (zh) 一种床座两用座椅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40958U (zh) 折叠式看书书架
WO2020088553A1 (zh) 一种助站式躺椅用铁架及其工作方法
CN215851538U (zh) 一种商用车卧铺及商用车
CN202775253U (zh) 一种折叠床
CN213734978U (zh) 一种折叠座椅
CN219249674U (zh) 具滑动对折装置的电动床
CN219047887U (zh) 一种折叠沙发
CN220916950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椅子
CN218898929U (zh) 一种可调节靠背的便携折叠椅
CN220832409U (zh) 一种哺乳椅
CN213948429U (zh) 一种侧用座椅
CN218419043U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躺椅
CN219088682U (zh) 一种前椅后桌式连体午休课桌椅
US1963347A (en) Furniture
CN217907030U (zh) 隐藏式午休床
CN217937545U (zh) 一种折叠野餐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