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7709U -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7709U
CN213717709U CN202023194801.6U CN202023194801U CN213717709U CN 213717709 U CN213717709 U CN 213717709U CN 202023194801 U CN202023194801 U CN 202023194801U CN 213717709 U CN213717709 U CN 213717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core
linear
inner rotor
roto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48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林
黄美建
岳路祥
官可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hong Micro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hong Micro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hong Micro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hong Micro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48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7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7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7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用于安装绕组,包括铁芯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铁芯本体上的绝缘片;所述铁芯本体为可折弯的直线型铁芯;所述直线型铁芯的一端设置有接合凸台,所述直线型铁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接合凸台相适配的接合凹槽;所述直线型铁芯靠近所述接合凸台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铁芯设置为直线型铁芯,使得铁芯有足够的绕线空间,可以简化绕线路径,提高绕线的效率;并且,通过在单体铁芯的端部连接处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使得所述直线型铁芯上的接合凸台和接合凹槽的紧密配合后,能够保证直线型铁芯整形形变后保持圆环形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背景技术
无刷内转子电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旋转部分称为转子。转子一般由铁芯、绕组和转轴组成,其中,铁芯是绕组的安装和固定部件。
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无刷内转子电机定子铁芯(硅钢片叠组)主要为环形结构,通常使用内绕绕线机绕线,然而由于环形铁芯的齿部朝内,导致齿部绕线空间不足,使得绕线路径复杂、绕线速度慢,且机针容易刮伤漆包线的表皮绝缘层,造成漆包线匝间短路,从而影响绕线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旨在解决环形铁芯的齿部朝内,导致齿部绕线空间不足、绕线路径复杂、绕线速度慢,影响绕线的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用于安装绕组,包括铁芯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铁芯本体上的绝缘片;所述铁芯本体为可折弯的直线型铁芯;所述直线型铁芯的一端设置有接合凸台,所述直线型铁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接合凸台相适配的接合凹槽;所述直线型铁芯靠近所述接合凸台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型铁芯包括多个直线连接的单体铁芯。
进一步地,所述单体铁芯呈“T”型结构,包括端部以及与所述端部连接的齿部;所述绕组安装于所述齿部上;相邻的所述单体铁芯之间通过所述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单体铁芯之间的端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相背向设置。所述第一缺口可以有效地避免所述直线型铁芯在折弯整形过程中相邻两组所述单体铁芯的连接处鼓起、变形或者折断;第二缺口可以为直线型铁芯在折弯形变过程中提供形变延展性,防止直线型铁芯在形变过程中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凸台和所述定位槽设置于同一所述单体铁芯的端部上;所述接合凸台设置于所述端部的一端,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端部的中心远离齿部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凹槽设置于远离所述接合凸台的所述单体铁芯的端部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型铁芯处于直线型状态时,多个所述单体铁芯的齿部相互平行且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凸台与所述接合凹槽接合连接时,所述直线型铁芯折弯呈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绝缘片单体;所述绝缘片单体与所述单体铁芯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片单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齿部的宽度;这样可以保证绕线时漆包线不与所述单体铁芯直接接触,保证漆包线与单体铁芯绝缘,防止短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铁芯设置为直线型铁芯,使得铁芯有足够的绕线空间,可以简化绕线路径,提高绕线的效率;并且,通过在单体铁芯的端部连接处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使得所述直线型铁芯上的接合凸台和接合凹槽的紧密配合后,能够保证直线型铁芯整形形变后保持圆环形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直线型铁芯的绕线过程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直线型铁芯的整形形变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处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无刷内转子电机定子铁芯(硅钢片叠组)一般为环形结构、且齿部朝内,齿部绕线空间不足,使得绕线不能用飞叉绕线机绕线,只能用内绕绕线机绕线,内绕绕线机绕线时,漆包线在中空的机针管内滑动,机针作直线上下运动从顶部走刀底部,过线时铁芯转动一定角度,机针再从底部走向顶部才完成一匝绕线,绕线路径复杂、绕线速度慢,且机针容易刮伤漆包线表皮绝缘层,造成漆包线匝间短路,影响绕线的效率。而且在一些特殊场合,无刷内转子电机需要在保证转速波动小、转矩波动小的同时保证电机的扭矩足够大,这就要求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的齿槽转矩更小,导致电机铁芯的绕线槽口宽度变得更小,传统绕线变得更加困难。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用于安装绕组,包括铁芯本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铁芯本体1上的绝缘片2;所述铁芯本体1为可折弯的直线型铁芯;所述直线型铁芯1的一端设置有接合凸台11,所述直线型铁芯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接合凸台11相适配的接合凹槽12;所述直线型铁芯1靠近所述接合凸台11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槽13。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型铁芯1包括多个直线连接的单体铁芯14。
进一步地,所述单体铁芯14呈“T”型结构,包括端部141以及与所述端部141连接的齿部142;所述绕组(未标明)安装于所述齿部142上;相邻的所述单体铁芯14之间通过所述端部141连接。
请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单体铁芯14之间的端部14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缺口15和第二缺口16,所述第一缺口15和所述第二缺口16相背向设置。所述第一缺口15可以有效地避免所述直线型铁芯在折弯整形过程中相邻两组所述单体铁芯14的连接处鼓起、变形或者折断;第二缺口可16以为直线型铁芯1在折弯形变过程中提供形变延展性,防止直线型铁芯1在形变过程中折断。
请再次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合凸台11和所述定位槽13设置于同一所述单体铁芯14的端部141上;所述接合凸台11设置于所述端部141的一端,所述定位槽13设置于所述端部141的中心远离所述齿部142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凹槽12设置于远离所述接合凸台11的所述单体铁芯14的端部141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型铁芯14处于直线型状态时,多个所述单体铁芯14的齿部142相互平行且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合凸台11与所述接合凹槽12接合连接时,所述直线型铁芯1折弯呈环形结构。
请再次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片2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绝缘片单体;所述绝缘片单体与所述单体铁芯14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片单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齿部142的宽度;这样可以保证绕线时漆包线不与所述单体铁芯14直接接触,保证漆包线与单体铁芯14绝缘,防止短路。
请参照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绕线前,预先将绝缘片2组装入直线型铁芯1相应的位置,保证铁芯单体的绝缘性,然后利用定位治具(未标明)通过所述定位槽13将所述直线型铁芯1固定,保证绕线过程中所述直线型铁芯1不会发生转动或者发生位置偏移。绕线时,使用飞叉3带动漆包线4通过绕线轮5绕铁芯的齿部142做圆周运动,飞叉3转动一周即完成绕线一匝,如此往复,直到所述直线型铁芯1完成绕线。通过使用飞叉3绕线,绕线速度快,效率高;且漆包线4通过过线轮5,不易刮伤漆包线4的表皮绝缘层,避免漆包线4匝间短路。绕线完成后,利用内圆定位治具6将所述直线型铁芯1整形形变成圆环形结构,通过设置在所述直线型铁芯1上的接合凸台11和接合凹槽12紧密配合,保持直线型铁芯1的圆环形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其功能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机铁芯设置为直线型铁芯,使得铁芯有足够的绕线空间,可以简化绕线路径,提高绕线的效率;并且,通过在单体铁芯的端部连接处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使得所述直线型铁芯上的接合凸台和接合凹槽的紧密配合后,能够保证直线型铁芯整形形变后保持圆环形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用于安装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芯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铁芯本体上的绝缘片;所述铁芯本体为可折弯的直线型铁芯;所述直线型铁芯的一端设置有接合凸台,所述直线型铁芯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接合凸台相适配的接合凹槽;所述直线型铁芯靠近所述接合凸台的一端上还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型铁芯包括多个直线连接的单体铁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铁芯呈“T”型结构,包括端部以及与所述端部连接的齿部;所述绕组安装于所述齿部上;相邻的所述单体铁芯之间通过所述端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单体铁芯之间的端部连接处设置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相背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凸台和所述定位槽设置于同一所述单体铁芯的端部上;所述接合凸台设置于所述端部的一端,所述定位槽设置于所述端部的中心远离齿部的一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凹槽设置于远离所述接合凸台的所述单体铁芯的端部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型铁芯处于直线型状态时,多个所述单体铁芯的齿部相互平行且朝向同一方向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凸台与所述接合凹槽接合连接时,所述直线型铁芯折弯呈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绝缘片单体;所述绝缘片单体与所述单体铁芯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单体的宽度大于所述齿部的宽度。
CN202023194801.6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Active CN213717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4801.6U CN213717709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4801.6U CN213717709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7709U true CN213717709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89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4801.6U Active CN213717709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7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67579B2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
US20090102310A1 (en) Stator of motor
JP4940872B2 (ja) 電動モータのステータ、電動モータ、及び電動ポンプユニット
JP5082524B2 (ja) 絶縁インシュレータ並びにステータの構造及び製造方法
US8258669B2 (en) Motor with stator configuration for increased coil length and coil space factors
US1101854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of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including a cassette coil
US20070145852A1 (en) Sta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CN102570650B (zh) 线圈骨架及旋转电机
CN104584402A (zh) 电动马达
US20200313485A1 (en) Motor stator
CN213717709U (zh) 一种无刷内转子电机铁芯
WO2015050271A2 (en) Stator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JP2020036427A (ja) セグメント導体、セグメント導体の製造方法
US20040155552A1 (en)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ic machine
JP4811286B2 (ja) 回転電機及び界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2008061443A (ja) インシュレータ及び電動機
JP5873262B2 (ja)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モータ
CN112510881B (zh) 电机电枢及其绕线方法和电机
JP2006325318A (ja) 整流子、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211930353U (zh) 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
US20180091013A1 (en) Stator
US20100289375A1 (en) Stator Core
CN112152338A (zh) 电机定子及具有其的电机、电机定子的制作方法
JP4483241B2 (ja) 3相モータ
JP5910363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