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3460U -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3460U
CN213713460U CN202022668349.6U CN202022668349U CN213713460U CN 213713460 U CN213713460 U CN 213713460U CN 202022668349 U CN202022668349 U CN 202022668349U CN 213713460 U CN213713460 U CN 213713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handle
fitting
handle box
duc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83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家柏
尚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83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3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3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3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壳体、第二风道壳体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把手盒、配合件和手柄件,把手盒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上,配合件和手柄件均与把手盒活动连接,第二风道壳体设置有配合结构,配合件与配合结构配合,以使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组合形成风道,手柄件能够带动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带动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由于采用了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上的把手盒以及活动连接于把手盒上的配合件和手柄件,所以能够简化风道的拆装过程,降低拆装难度,便于用户进行清洗作业,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风道是空调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易积灰变脏的关键位置,保持其清洁干净对用户使用的健康舒适性非常重要。现在的风道拆装过程复杂,步骤多、操作繁琐,用户拆装起来非常困难,导致清洗不方便,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简化风道的拆装过程,降低拆装难度,便于用户进行清洗作业,提升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壳体、第二风道壳体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把手盒、配合件和手柄件,把手盒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上,配合件和手柄件均与把手盒活动连接,第二风道壳体设置有配合结构,配合件与配合结构配合,以使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组合形成风道,手柄件能够带动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带动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由于采用了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上的把手盒以及活动连接于把手盒上的配合件和手柄件,所以能够简化风道的拆装过程,降低拆装难度,便于用户进行清洗作业,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安装于配合件上,且与把手盒连接,手柄件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带动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带动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分离。
进一步地,配合件包括配合部、主体部、滑动部和抵持部,配合部固定连接于主体部上,滑动部和抵持部相对连接于主体部的两端,配合部与配合结构配合,滑动部与把手盒滑动连接,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滑动部外,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主体部抵持,另一端与把手盒抵持,抵持部用于与手柄件配合。手柄件能够通过抵持部带动整个配合件发生运动,以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带动滑动部相对于把手盒滑动,从而使得配合部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
进一步地,把手盒开设有定位孔,抵持部滑动设置于定位孔内,定位孔能够对抵持部进行限位。以限定抵持部的滑动方向和位置,保证配合件与把手盒的滑动配合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配合部为卡扣,配合结构为卡孔,配合部与配合结构卡接。卡扣能够伸入卡孔内,且与卡孔配合,卡扣还能够从卡孔中脱出。
进一步地,联动机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手柄件上,且与把手盒连接,手柄件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带动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带动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分离。
进一步地,手柄件与把手盒转动连接,手柄件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把手盒抵持,另一端用于与配合件抵持。用户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带动手柄件转动,以使手柄件靠近配合件,且推动配合件相对于把手盒滑动,从而使得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
进一步地,手柄件包括手柄本体、导滑柱和止挡部,导滑柱和止挡部均固定连接于手柄本体上,导滑柱与把手盒滑动连接,第二弹性件套设于导滑柱外,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手柄本体抵持,另一端与把手盒抵持,止挡部用于与配合件配合。止挡部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带动配合件相对于把手盒滑动,以使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
进一步地,止挡部设置有止挡斜面,配合件设置有配合斜面,止挡斜面与配合斜面滑动配合。以降低止挡部与配合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止挡部推动配合件相对于把手盒滑动。
进一步地,手柄件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固定连接于手柄本体上,限位柱与导滑柱平行设置,把手盒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柱滑动设置于限位孔内,限位孔能够对限位柱进行限位。以限定限位柱的滑动方向和位置,保证手柄件与把手盒的滑动配合稳定可靠。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风道组件,该风道组件包括第一风道壳体、第二风道壳体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把手盒、配合件和手柄件,把手盒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上,配合件和手柄件均与把手盒活动连接,第二风道壳体设置有配合结构,配合件与配合结构配合,以使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组合形成风道,手柄件能够带动配合件与配合结构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带动第一风道壳体与第二风道壳体分离。空调器能够简化风道的拆装过程,降低拆装难度,便于用户进行清洗作业,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中联动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空调器;100-风道组件;110-第一风道壳体;120-第二风道壳体;121-配合结构;130-联动机构;131-把手盒;1311-滑动孔;1312-定位孔;1313-导滑孔;1314-限位孔;132-配合件;1321-配合部;1322-主体部;1323-滑动部;1324-抵持部;1325-配合斜面;133-手柄件;1331-铰接柱;1332-手柄本体;1333-导滑柱;1334-止挡部;1335-限位柱;1336-止挡斜面;134-第一弹性件;135-第二弹性件;200-蒸发器;300-贯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100,用于实现出风功能。其能够简化风道的拆装过程,降低拆装难度,便于用户进行清洗作业,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风道组件100应用于空调挂机上,空调挂机挂设于墙面上,风道组件100能够向外出风,以调控室内的气温。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对风道组件100进行拆装,以便于清洗,保持风道组件100清洁干净,提升用户的健康舒适性。
风道组件100包括第一风道壳体110、第二风道壳体120和联动机构130。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组合形成风道,出风气流能够通过风道向外吹出,以调控室内气温。联动机构130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110上,第一风道壳体110通过联动机构13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可拆卸连接,用户能够通过联动机构130将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拆开,并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方便快捷。
请结合参照图2、图3、图4和图5,联动机构130包括把手盒131、配合件132、手柄件133、第一弹性件134和第二弹性件135。把手盒131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110上,用户能够通过把手盒131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运动。配合件132和手柄件133均与把手盒131活动连接,手柄件133能够带动配合件132相对于把手盒131运动。第二风道壳体120设置有配合结构121,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配合,以固定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的相对位置,并且使得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组合形成风道。手柄件133能够带动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131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从而实现风道组件100的拆离,便于对风道组件100进行清洗。
具体地,在风道组件100的拆卸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将把手盒131握住,并利用手指拨动手柄件133,以使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便能够通过把手盒131将第一风道壳体110从第二风道壳体120上拆下,在此过程中,拨动手柄件133的方向与把手盒131的运动方向相同,且均为远离第二风道壳体120的方向,用户能够一步实现风道组件100的拆卸作业,方便快捷。在风道组件100的安装过程中,用户只需要对齐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的位置,并通过把手盒131推动第一风道壳体110,以使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完成配合,便能够固定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的相对位置。这样一来,风道组件100的拆装过程简单便捷,拆装难度低,便于清洗。
本实施例中,把手盒131与第一风道壳体110固定连接,把手盒131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以便于用户通过把手盒131将第一风道壳体110拆下或者装上第二风道壳体120。具体地,把手盒131通过螺钉与第一风道壳体110固定连接,方便安装。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把手盒131可以与第一风道壳体110一体成型,把手盒131还可以与第一风道壳体110粘接,对把手盒131与第一风道壳体110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联动机构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联动机构130相对设置于第一风道壳体110的两侧;配合结构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配合结构121相对设置于第二风道壳体120的两侧。每个手柄件133能够带动一个配合件132与一个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用户能够通过两个把手盒131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拆下或者装上第二风道壳体120,便于用户施力,方便实用。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弹性件134安装于配合件132上,且与把手盒131连接,第一弹性件134用于向配合件132施加弹力,以使配合件132具有一个朝靠近配合结构121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即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则第一弹性件134能够带动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配合。手柄件133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带动配合件132远离配合结构121,且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131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件135安装于手柄件133上,且与把手盒131连接,第二弹性件135用于向手柄件133施加弹力,以使手柄件133具有一个朝远离配合件13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即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则第二弹性件135能够带动手柄件133远离配合件132。手柄件133能够克服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靠近配合件132,且带动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131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
配合件132包括配合部1321、主体部1322、滑动部1323和抵持部1324。配合部1321固定连接于主体部1322上,滑动部1323和抵持部1324相对连接于主体部1322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括配合部1321、主体部1322、滑动部1323和抵持部1324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配合部1321与配合结构121配合,以固定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的相对位置。滑动部1323与把手盒131滑动连接,滑动部1323能够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把手盒131能够对滑动部1323的位置和滑动方向进行限定。第一弹性件134套设于滑动部1323外,滑动部1323能够对第一弹性件134的伸缩方向进行限定。第一弹性件134的一端与主体部1322抵持,另一端与把手盒131抵持,第一弹性件13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弹性件134能够向主体部1322施加弹力,以使主体部1322具有一个从滑动部1323到抵持部1324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即使得配合部1321具有一个朝靠近配合结构121的方向运动的趋势。抵持部1324用于与手柄件133配合,手柄件133能够通过抵持部1324带动整个配合件132发生运动,以克服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带动滑动部1323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从而使得配合部1321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
本实施例中,把手盒131开设有滑动孔1311,滑动部1323滑动设置于滑动孔1311内,滑动部1323能够相对于滑动孔1311滑动,滑动孔1311能够对滑动部1323进行限位,以限定滑动部1323的滑动方向和位置。进一步地,把手盒131还开设有定位孔1312,抵持部1324滑动设置于定位孔1312内,抵持部1324能够相对于定位孔1312滑动,定位孔1312能够对抵持部1324进行限位,以限定抵持部1324的滑动方向和位置。具体地,滑动部1323和抵持部1324平行设置,配合件132的一端伸入滑动孔1311,另一端伸入定位孔1312,以保证配合件132与把手盒131的滑动配合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321为卡扣,配合结构121为卡孔,配合部1321与配合结构121卡接。卡扣能够伸入卡孔内,且与卡孔配合,卡扣还能够从卡孔中脱出。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配合部1321与配合结构121可以均为卡扣,或者配合部1321为卡孔,配合结构121为卡扣,对配合部1321和配合结构121的配合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手柄件133与把手盒131转动连接,手柄件133能够相对于把手盒131转动。具体地,手柄件133设置有铰接柱1331,铰接柱1331固定连接于把手盒131上,手柄件133能够以铰接柱1331为轴进行转动,铰接柱1331位于手柄件133的中部。手柄件133的一端通过第二弹性件135与把手盒131抵持,另一端用于与配合件132抵持。第二弹性件13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135能够向手柄件133施加弹力,以使手柄件133具有一个朝远离配合件132的方向转动的趋势,当拆卸风道组件100时,用户需要克服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带动手柄件133转动,以使手柄件133靠近配合件132,且推动配合件132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从而使得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4和第二弹性件135均为弹簧,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4和第二弹性件135也可以均为弹性橡胶,对第一弹性件134和第二弹性件135的材质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风道组件100的拆卸过程中,拨动手柄件133,以使手柄件133克服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相对于把手盒131转动,在此过程中,手柄件133与配合件132抵持,并推动配合件132克服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以使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完成风道组件100的拆卸。此后,松开手柄件133,手柄件133在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作用下回转复位,且与配合件132分离,与此同时,配合件132在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100,联动机构130包括把手盒131、配合件132和手柄件133,把手盒131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110上,配合件132和手柄件133均与把手盒131活动连接,第二风道壳体120设置有配合结构121,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配合,以使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组合形成风道,手柄件133能够带动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以便于把手盒131带动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道组件100由于采用了安装于第一风道壳体110上的把手盒131以及活动连接于把手盒131上的配合件132和手柄件133,所以能够简化风道的拆装过程,降低拆装难度,便于用户进行清洗作业,提升用户体验。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照图6、图7、图8和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道组件100,与第一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手柄件133的结构不同。
手柄件133包括手柄本体1332、导滑柱1333、止挡部1334和限位柱1335。导滑柱1333和止挡部1334均固定连接于手柄本体1332上,限位柱1335固定连接于手柄本体1332上。本实施例中,手柄本体1332、导滑柱1333、止挡部1334和限位柱1335一体成型,以提高连接强度。导滑柱1333与把手盒131滑动连接,导滑柱1333能够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把手盒131能够对导滑柱1333的位置和滑动方向进行限定。第二弹性件135套设于导滑柱1333外,导滑柱1333能够对第二弹性件135的伸缩方向进行限定。第二弹性件135的一端与手柄本体1332抵持,另一端与把手盒131抵持,第二弹性件13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弹性件135能够向手柄本体1332施加弹力,以使手柄本体1332具有一个从导滑柱1333到止挡部1334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即使得止挡部1334具有一个朝远离配合件13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止挡部1334用于与配合件132配合,止挡部1334能够克服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带动配合件132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以使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
本实施例中,止挡部1334设置有止挡斜面1336,配合件132设置有配合斜面1325,止挡斜面1336与配合斜面1325滑动配合,以降低止挡部1334与配合件132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止挡部1334推动配合件132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
本实施例中,导滑柱1333的轴向与通过把手盒131将第一风道壳体110拆离第二风道壳体120的方向相同,以便于用户一步实现风道组件100的拆卸作业,方便快捷。具体地,把手盒131开设有导滑孔1313,导滑柱1333滑动设置于导滑孔1313内,导滑柱1333能够相对于导滑孔1313滑动,导滑孔1313能够对导滑柱1333进行限位,以限定导滑柱1333的滑动方向和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35、导滑柱1333和导滑孔13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导滑柱1333平行间隔地设置于手柄本体1332上,每个导滑柱1333与一个导滑孔1313滑动配合,每个第二弹性件135套设于一个导滑柱1333外,以提高手柄件133与把手盒131滑动配合的稳定性。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35、导滑柱1333和导滑孔1313的数量可以均为三个,也可以均为四个,对第二弹性件135、导滑柱1333和导滑孔131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把手盒131开设有限位孔1314,限位柱1335滑动设置于限位孔1314内,限位柱1335能够相对于限位孔1314滑动,限位孔1314能够对限位柱1335进行限位,以限定限位柱1335的滑动方向和位置。具体地,限位柱1335与导滑柱1333平行设置,导滑柱1333和限位柱1335共同作用,以保证手柄件133与把手盒131的滑动配合稳定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在风道组件100的拆卸过程中,拉动手柄件133,以使手柄件133克服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在此过程中,止挡部1334与配合件132抵持,并推动配合件132克服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相对于把手盒131滑动,以使配合件132与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从而使得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完成风道组件100的拆卸。此后,松开手柄件133,手柄件133在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复位,止挡部1334与配合件132分离,与此同时,配合件132在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复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组件100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0,用于调控室内气温。该空调器10包括风道组件100、蒸发器200和贯流风机300。其中,风道组件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壳体110与第二风道壳体120组合形成风道,蒸发器200和贯流风机300均安装于风道,贯流风机300用于带动空气流动形成出风气流,蒸发器200用于对出风气流进行换热,以使出风气流制冷或者制热,从而实现空调器10调控室内气温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10的有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道壳体(110)、第二风道壳体(120)和联动机构(130),所述联动机构(130)包括把手盒(131)、配合件(132)和手柄件(133),所述把手盒(131)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0)上,所述配合件(132)和所述手柄件(133)均与所述把手盒(13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0)设置有配合结构(121),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配合结构(121)配合,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0)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0)组合形成风道,所述手柄件(133)能够带动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以便于所述把手盒(131)带动所述第一风道壳体(110)与所述第二风道壳体(12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4),所述第一弹性件(134)安装于所述配合件(132)上,且与所述把手盒(131)连接,所述手柄件(133)能够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134)的弹力带动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132)包括配合部(1321)、主体部(1322)、滑动部(1323)和抵持部(1324),所述配合部(1321)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322)上,所述滑动部(1323)和所述抵持部(1324)相对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322)的两端,所述配合部(1321)与所述配合结构(121)配合,所述滑动部(1323)与所述把手盒(13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34)套设于所述滑动部(1323)外,所述第一弹性件(134)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1322)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把手盒(131)抵持,所述抵持部(1324)用于与所述手柄件(133)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盒(131)开设有定位孔(1312),所述抵持部(1324)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孔(1312)内,所述定位孔(1312)能够对所述抵持部(1324)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1321)为卡扣,所述配合结构(121)为卡孔,所述配合部(1321)与所述配合结构(12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3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35),所述第二弹性件(135)安装于所述手柄件(133)上,且与所述把手盒(131)连接,所述手柄件(133)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135)的弹力带动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配合结构(121)解除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件(133)与所述把手盒(131)转动连接,所述手柄件(133)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135)与所述把手盒(131)抵持,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配合件(132)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件(133)包括手柄本体(1332)、导滑柱(1333)和止挡部(1334),所述导滑柱(1333)和所述止挡部(1334)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1332)上,所述导滑柱(1333)与所述把手盒(13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135)套设于所述导滑柱(1333)外,所述第二弹性件(135)的一端与所述手柄本体(1332)抵持,另一端与所述把手盒(131)抵持,所述止挡部(1334)用于与所述配合件(132)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1334)设置有止挡斜面(1336),所述配合件(132)设置有配合斜面(1325),所述止挡斜面(1336)与所述配合斜面(1325)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件(133)还包括限位柱(1335),所述限位柱(1335)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柄本体(1332)上,所述限位柱(1335)与所述导滑柱(1333)平行设置,所述把手盒(131)开设有限位孔(1314),所述限位柱(1335)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孔(1314)内,所述限位孔(1314)能够对所述限位柱(1335)进行限位。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
CN202022668349.6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Active CN213713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8349.6U CN213713460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8349.6U CN213713460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3460U true CN213713460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6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8349.6U Active CN213713460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34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1093B (zh)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945131U (zh) 一种叶轮组件及空调器
WO2019161695A1 (zh) 风道组件及空调器
CN111649436B (zh) 一种一体式化妆品包装车间用环保通风与负压除尘设备
WO2019037518A1 (zh) 空调器
CN213713460U (zh)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14508842A (zh) 一种风道组件以及空调器
CN107228405B (zh)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JP2019184186A (ja) 室内空気吸込装置
CN216204112U (zh) 一种dop液槽式高效送风口
JP2004138310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6432007U (zh) 一种暖通空调通风阀
CN214469252U (zh) 导风板组件、出风组件和空调系统
JP2020038042A (ja) 空気清浄機
CN212205001U (zh) 可拆装运动机构、可拆装滑动门和空调器
CN208170650U (zh) 一种空调器风水道模块与基座部件的连接结构及空调
CN107796054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19995425U (zh) 浴霸面板及包含其的浴霸
CN220338578U (zh) 导风板拆装组件及空调器
JPH0953854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風向調整羽根支持構造
CN211041173U (zh) 一种可拆卸过滤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0700756B1 (ko) 공기 조화기
CN219264563U (zh) 一种安装装置及空气处理装置
CN218781364U (zh) 一种新风装置以及空调
CN213089941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