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0486U -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0486U
CN213710486U CN202022476281.1U CN202022476281U CN213710486U CN 213710486 U CN213710486 U CN 213710486U CN 202022476281 U CN202022476281 U CN 202022476281U CN 213710486 U CN213710486 U CN 213710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safety net
groups
weighing down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62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宁
王忠敏
陈士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 Shiyu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4762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0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0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0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包括护网,所述护网的后表面四周边缘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垫板,且垫板为框型结构,所述护网的两侧外壁以及上下表面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条,位于两侧两组所述橡胶条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三组搭片,位于一侧所述搭片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开设有柱腔,位于另一侧所述搭片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柱,位于上下表面两组所述橡胶条相互远离的外表面一侧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环和套柱。本实用新型可沿横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距离,并可沿纵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区域尺寸,同时,防坠安全网可拆卸且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增强防坠安全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坠安全网。
背景技术
防坠安全网使用时通过铺设在建筑防护区域,起着承接和支撑的作用,从而实现防坠保护效果,是建筑工程安全防护中必备的用具,保障施工安全,传统的安全网在使用时,不能沿横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距离,不能沿纵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区域尺寸,同时,防坠安全网不可拆卸且未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降低防坠安全防护性能,影响了安全网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包括护网,所述护网的后表面四周边缘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垫板,且垫板为框型结构,所述护网的两侧外壁以及上下表面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条,位于两侧两组所述橡胶条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三组搭片,位于一侧所述搭片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开设有柱腔,位于另一侧所述搭片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柱,位于上下表面两组所述橡胶条相互远离的外表面一侧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环和套柱,所述套环和套柱相契合,相邻所述套环和套柱卡合连接,相邻所述套环和套柱之间以及位于两侧两组所述搭片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垫板的后表面位置设置有若干组支柱。
优选的,所述搭片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形,相邻三组所述搭片在竖向上平行分布。
优选的,所述卡柱和柱腔相契合,且卡柱通过柱腔与搭片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环设置在套柱的上方,且套环和套柱的数量均为三组,三组所述套环水平分布在护网的上方,三组所述套柱水平分布在护网的下方。
优选的,若干组所述支柱组合成矩型结构,且支柱和垫板垂直设置,若干组所述支柱的后端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现浇层,且现浇层为混凝土材质。
优选的,所述支柱焊接在垫板的后表面位置。
优选的,所述垫板的后壁位置开设有和支柱相对应的定位腔,且定位腔的内部填充有柱套,所述柱套螺纹安装在支柱和垫板之间,且支柱通过柱套以及定位腔与垫板活动连接,若干组所述支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气囊层,且气囊层设置在护网的后方,所述气囊层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搭片作为配位部件,通过由柱腔卡合安装的卡柱实现位于两侧搭片之间的装配,从而可沿横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距离,通过套环和套柱之间的导向装配沿纵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区域尺寸;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定位腔提供护网和支架结构之间的装配定位,并配合柱套的卡入实现连接固定,使得防坠安全网可拆卸且通过气囊层充气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增强防坠安全防护性能;
综上,防坠安全网可沿横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距离,并可沿纵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区域尺寸,同时,防坠安全网可拆卸且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增强防坠安全防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中:1护网、2垫板、3橡胶条、4搭片、5柱腔、6卡柱、7套环、8套柱、9螺栓、10支柱、11现浇层、12定位腔、13柱套、14气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2,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包括护网1,护网1的后表面四周边缘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垫板2,且垫板2为框型结构,护网1的两侧外壁以及上下表面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条3,位于两侧两组橡胶条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三组搭片4,位于一侧搭片4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开设有柱腔5,位于另一侧搭片4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柱6,位于上下表面两组橡胶条3相互远离的外表面一侧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环7和套柱8,套环7和套柱8相契合,相邻套环7和套柱8卡合连接,相邻套环7和套柱8之间以及位于两侧两组搭片4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9,垫板2的后表面位置设置有若干组支柱10。
搭片4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形,相邻三组搭片4在竖向上平行分布,卡柱6和柱腔5相契合,且卡柱6通过柱腔5与搭片4活动连接,套环7设置在套柱8的上方,且套环7和套柱8的数量均为三组,三组套环7水平分布在护网1的上方,三组套柱8水平分布在护网1的下方,若干组支柱10组合成矩型结构,且支柱10和垫板2垂直设置,若干组支柱10的后端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现浇层11,且现浇层11为混凝土材质,支柱10焊接在垫板2的后表面位置。
实施例二
参照图2-3,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包括护网1,护网1的后表面四周边缘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垫板2,且垫板2为框型结构,护网1的两侧外壁以及上下表面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条3,位于两侧两组橡胶条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三组搭片4,位于一侧搭片4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开设有柱腔5,位于另一侧搭片4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柱6,位于上下表面两组橡胶条3相互远离的外表面一侧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环7和套柱8,套环7和套柱8相契合,相邻套环7和套柱8卡合连接,相邻套环7和套柱8之间以及位于两侧两组搭片4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9,垫板2的后表面位置设置有若干组支柱10。
搭片4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形,相邻三组搭片4在竖向上平行分布,卡柱6和柱腔5相契合,且卡柱6通过柱腔5与搭片4活动连接,套环7设置在套柱8的上方,且套环7和套柱8的数量均为三组,三组套环7水平分布在护网1的上方,三组套柱8水平分布在护网1的下方,若干组支柱10组合成矩型结构,且支柱10和垫板2垂直设置,若干组支柱10的后端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现浇层11,且现浇层11为混凝土材质,垫板2的后壁位置开设有和支柱10相对应的定位腔12,且定位腔12的内部填充有柱套13,柱套13螺纹安装在支柱10和垫板2之间,且支柱10通过柱套13以及定位腔12与垫板2活动连接,若干组支柱10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气囊层14,定位腔12提供护网1和支架结构之间的装配定位,并配合柱套13的卡入实现连接固定,使得防坠安全网可拆卸且通过气囊层14充气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增强防坠安全防护性能,且气囊层14设置在护网1的后方,气囊层14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嘴。
工作原理:护网1作为防坠安全网的主体,通过铺设在建筑防护区域,起着承接和支撑的作用,从而实现防坠保护效果,橡胶条3作为护网1四周的安装基体,提供连接配位结构的安装支撑,搭片4作为配位部件,通过由柱腔5卡合安装的卡柱6实现位于两侧搭片4之间的装配,从而可沿横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距离,通过套环7和套柱8之间的导向装配沿纵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区域尺寸,螺栓9作为加固部件,在螺纹连接作用实现连接配位结构的固定,从而使得防坠安全网组装结构稳固,护网1上的垫板2于安全网的下表面四周提供支架结构的安装支撑,由垫板2安装的支柱10沿四周作为载重体,配合现浇层11和建筑架体之间的连接提供防坠安全网铺设时于竖向上的支撑力,提高安全网铺设的防风性能,定位腔12提供护网1和支架结构之间的装配定位,并配合柱套13的卡入实现连接固定,使得防坠安全网可拆卸且通过气囊层14充气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增强防坠安全防护性能,本实用新型中,防坠安全网可沿横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距离,并可沿纵向上灵活连接安全网以改变防坠保护区域尺寸,同时,防坠安全网可拆卸且于防坠承接区进行缓冲,增强防坠安全防护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包括护网(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网(1)的后表面四周边缘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垫板(2),且垫板(2)为框型结构,所述护网(1)的两侧外壁以及上下表面位置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条(3),位于两侧两组所述橡胶条(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位置均固定安装有三组搭片(4),位于一侧所述搭片(4)的前后表面位置之间开设有柱腔(5),位于另一侧所述搭片(4)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柱(6),位于上下表面两组所述橡胶条(3)相互远离的外表面一侧位置分别固定安装有套环(7)和套柱(8),所述套环(7)和套柱(8)相契合,相邻所述套环(7)和套柱(8)卡合连接,相邻所述套环(7)和套柱(8)之间以及位于两侧两组所述搭片(4)之间均螺纹连接有螺栓(9),所述垫板(2)的后表面位置设置有若干组支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搭片(4)的纵截面形状为圆形,相邻三组所述搭片(4)在竖向上平行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6)和柱腔(5)相契合,且卡柱(6)通过柱腔(5)与搭片(4)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7)设置在套柱(8)的上方,且套环(7)和套柱(8)的数量均为三组,三组所述套环(7)水平分布在护网(1)的上方,三组所述套柱(8)水平分布在护网(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其特征在于,若干组所述支柱(10)组合成矩型结构,且支柱(10)和垫板(2)垂直设置,若干组所述支柱(10)的后端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现浇层(11),且现浇层(11)为混凝土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0)焊接在垫板(2)的后表面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的后壁位置开设有和支柱(10)相对应的定位腔(12),且定位腔(12)的内部填充有柱套(13),所述柱套(13)螺纹安装在支柱(10)和垫板(2)之间,且支柱(10)通过柱套(13)以及定位腔(12)与垫板(2)活动连接,若干组所述支柱(10)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同一组气囊层(14),且气囊层(14)设置在护网(1)的后方,所述气囊层(14)的一侧壁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气嘴。
CN202022476281.1U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Active CN213710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6281.1U CN213710486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6281.1U CN213710486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0486U true CN213710486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80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6281.1U Active CN213710486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0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10486U (zh) 一种建筑工程防坠安全网
CN206070404U (zh) 箱涵顶段加腋处斜模板支撑结构
CN21292711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082723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安全隔离栏
CN211081095U (zh) 一种建筑用保护建筑防护网
CN105403720B (zh) 一种水下流速仪自动准直安放平台
CN108221702A (zh) 一种内倾式钢箱拱桥拱肋的整体提升装置
CN209749241U (zh) 一种广场绿化用花盆定点摆放装置
CN21076813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护栏
CN214401438U (zh) 一种桥梁工程盖梁施工托架
CN210105868U (zh) 一种可调节盾构反力架
CN212078772U (zh) 一种用于建筑钢结构工程的切割卸载装置
CN213627023U (zh) 扣接式施工围挡结构
CN211297257U (zh) 一种用于安全网络的防护装置
CN207686336U (zh) 一种组合柱防护体系
CN201610656U (zh) 一种组合式围挡
CN212588290U (zh) 一种光伏电场沙面防风蚀面支撑结构
CN212582422U (zh) 一种桥梁施工加固装置
CN217710812U (zh) 一种自带施工平台的桩基顶部结构
CN214577088U (zh) 一种地铁工程建设用支护装置
CN213867874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护坡
CN218203913U (zh) 一种斜拉桥主塔承压板姿态调整支撑装置
CN215674447U (zh) 多画面拼接显示屏
CN214662342U (zh) 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水阀
CN217174396U (zh) 一种墩柱托盘钢筋绑扎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5

Address after: Shuangchunpu Street, Shuangchunpu Town, Shangcheng County,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65350

Patentee after: Li Shiyuan

Address before: 272000 No.18, Guanguan East Road, Rencheng District,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