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6828U -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6828U
CN213706828U CN202022145644.3U CN202022145644U CN213706828U CN 213706828 U CN213706828 U CN 213706828U CN 202022145644 U CN202022145644 U CN 202022145644U CN 213706828 U CN213706828 U CN 213706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carrier
conveyor line
conveying line
connec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4564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端文
褚如昶
吕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4564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6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6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6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er Or Impeller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包括导向件,导向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一输送线输送至第二输送线;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的左侧且接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端;第一连接端用于承接从第一输送线处输送过来的载具;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的右侧且送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上端,第二连接端右端与第二输送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将载具从导向件输送至第二输送线;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置在导向件一端,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件转动;动力源,动力源用于驱动转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推动机构在输送线与提升段上或输送线与下滑段上受力不均的情况,从而增加了推动机构的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线过渡装置是为了使输送系统负荷减小而采用分段式输送线结构时连接输送线与输送线的装置。如专利号为CN209684738U,且专利名称为输送线过渡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虽然该专利不仅解决了输送线与输送线之间连接的问题还避免将输送线导轨设置成上翘的形状,大大方便了制造和安装。
但是可以看出该实用新型采用完全用推杆推动载具通过提升段和下滑段的设置,这会使推动机构在输送线上与提升段或下滑段受力不均,影响推动机构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通过将第二连接端右端与第二输送线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端在接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端,转动机构一端连接导向件,通过转动机构转动驱动导向件转动,完成载具在输送线之间输送,解决了完全用推杆推动载具在输送线之间输送而导致推动机构在输送线与提升段上或输送线与下滑段上受力不均,影响推动机构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包括导向件,导向件用于将载具从第一输送线输送至第二输送线;
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的左侧且接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的下端;第一连接端用于承接从第一输送线处输送过来的载具;
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的右侧且送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的上端,第二连接端右端与第二输送线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将载具从导向件输送至第二输送线;
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设置在导向件一端,转动机构用于驱动导向件转动;
动力源,动力源用于驱动转动机构;
转动导向件使第一输送线上的载具通过导向件运输至第二输送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左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载具滑落的凸起一。
优选地,所述输送线过渡装置包括导轨一和导轨二,导轨一位于第一输送线上,导轨二位于第二输送线上;所述导轨一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入端,导轨二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出端,导向件右端转动连接于输出端左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用于阻挡载具的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左侧呈圆弧状,所述导轨一上设置有与凸起一和第一限位部配合的凹槽一。
优选地,所述输入端右端设置有用于阻挡载具的阻挡装置,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解除阻挡装置阻挡载具的放行装置。
优选地,阻挡装置包括阻挡销和弹簧,所述输入端右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阻挡销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阻挡销的下端与安装槽上端面之间抵接有弹簧,阻挡销的上端高于输入端上端面,并形成有用于阻挡载具的第二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阻挡销中横向穿设有带动其移动的移动体,并连接移动体。
优选地,所述放行装置包括凸起二,凸起二用于在接料状态下压于移动体上侧面使移动体下移;所述导轨一上设置有与凸起二配合的凹槽一。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连接块一,连接块一一侧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连接块一下端转动设置有连接块二,连接块二上设置有孔二,孔二中穿设有轴,导向件上设置有孔三,转动机构与导向件通过轴穿设与孔二和孔三中进行连接。
优选地,连接块一与连接块二的连接处到孔二的距离大于连接块一与连接块二的连接处到电机与连接块一连接处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向件与转动机构的设置,通过转动机构转动驱动导向件转动,完成载具在输送线之间输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完全用推杆推动载具在输送线之间输送而导致推动机构在输送线与提升段上或输送线与下滑段上受力不均,影响推动机构寿命的问题,增加了推动机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简图一;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简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一;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二;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转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中:1-载具;2-第一输送线;21-导轨一;211-凹槽一;
212-输入端;3-第二输送线;31-导轨二;311-输出端;
4-第一限位部;5-阻挡装置;51-阻挡销;511-第二限位部;
512-孔一;52-弹簧;53-移动体;6-导向件;61-凸起一;
62-放行装置;621-凸起二;7-转动机构;71-连接块一;
72-连接块二;8-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包括
导向件6,导向件6用于将载具1从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
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6的左侧且接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下端,第一连接端用于承接从第一输送线2处输送过来的载具;
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6的右侧,且送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3的上端,第二连接端右端与第二输送线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将载具从导向件6输送至第二输送线3;
转动机构7,转动机构7设置在导向件6一端,转动机构7用于驱动导向件6转动;
动力源,动力源用于驱动转动机构7;
转动导向件6使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通过导向件6运输至第二输送线3。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连接端右端与第二输送线3转动连接,第一连接端在接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下端,转动机构7一端连接导向件6,通过转动机构7转动驱动导向件6转动,完成载具1在输送线之间输送,解决了完全用推杆推动载具1在输送线之间输送而导致推动机构在输送线与提升段上或输送线与下滑段上受力不均,影响推动机构寿命的问题。
如图1和图3所示,优选地,所述输送线过渡装置包括导轨一21和导轨二31,导轨一21位于第一输送线2上,导轨二31位于第二输送线3上;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入端212,导轨二31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出端311,导向件6右端转动连接于输出端311左端上。
输入端212与输出端311的设置延长了倾斜的长度,方便载具1的自由下落。
输入端212与输出端311的设置使得载具从第一输送线2到导向件6的承接处位置往右移,同时使得载具从导向件6到第一输送线2的承接处位置往左移,防止了导向件6与推动机构发生干涉。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均包括载具1,所述第一输送线2和所述第二输送线3上都设置有推动机构,物品放置于载具1上通过推动机构推动载具1,实现载具1在第一输送线2和第二输送线3上的输送。
所述推动机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推动机构包括链条、推动件和若干个链轮,链轮设置于安装板一侧,链条绕设于链轮外,推动件安装在链条上,推动件包括推杆,通过驱动链轮转动带动链条转动,从而带动推杆移动,使得推杆推动载具1,实现载具1在输送线上的输送。
所述输出端311上方安装板倾斜设置防止推动机构与导向件6发生干涉。
结合图2和图3,优选地,所述导向件6左端上设置有凸起一61,凸起一61用于在向上转动导向件6时,防止物品从导向件6的左端滑落。
结合图1和图2,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第一限位部4左侧呈圆弧状,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与凸起一61和第一限位部4配合的凹槽一211。
第一限位部4的设置是为了在导向件6向上转动时,即导向件6上的载具1从导向件6滑到第二输送线3上时,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将会一直抵靠在第一限位部4的侧端面,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从第一输送线2右端滑落。
具体看图2,凹槽一211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使导轨一21与凸起一61和第一限位部4配合用以防止导轨一21与导向件6之间间距过大导致在载具1从输入端212滑向导向件6的过程中发生载具1滑落的情况,或用以在导向件6转动过程中防止导轨一21与导向件6发生干涉的情况。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连接块一71,连接块一71一侧与电机8输出轴连接,连接块一71下端转动设置有连接块二72,连接块二72上设置有孔二,孔二中穿设有轴,导向件6上设置有孔三,转动机构与导向件6通过轴穿设与孔二和孔三中进行连接。
如图9所示,连接块一71与连接块二72的连接处到孔二的距离大于连接块一71与连接块二72的连接处到电机8与连接块一71连接处的距离。
连接块一71与连接块二72的设置防止转动机构7带动导向件6转动出现卡住的现象。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所述输入端212右端设置有用于阻挡载具1的阻挡装置5,导向件6上设置有用于解除阻挡装置阻挡载具的放行装置62。
如图6所示,阻挡装置5包括阻挡销51和弹簧52,所述输入端212右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阻挡销51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阻挡销51的下端与安装槽上端面之间抵接有弹簧52,阻挡销51的上端高于输入端212上端面,并形成有用于阻挡载具的第二限位部511。
弹簧52下端设置有平板并抵靠平板,平板连接输入端212。
阻挡销51和弹簧52的设置是为了在导向件6向上转动时,即导向件6上的载具1从导向件6滑到第二输送线3上时,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将会一直抵靠在阻挡销51的侧端面,因此能够防止从其右端滑落。
所述阻挡销51上设置有孔一512,孔一512内横向穿设有带动其移动的移动体53,并连接移动体53。
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放行装置62包括凸起二621,凸起二621用于在接料状态下压于移动体53上侧面使移动体53下移;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与凸起二621配合的凹槽一211。
如图4所示,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与凸起二621配合的凹槽一211。
凹槽一211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使与导轨一21与凸起二621配合用以防止导轨一21与导向件6之间间距过大导致在载具1从输入端滑向导向件6的过程中发生载具1滑落的情况,或用以在导向件6转动过程中防止导轨一21与导向件6发生干涉。
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件6向下转动使得凸起二621下移,将移动体53压下带动阻挡销51下移,弹簧52收缩,使阻挡销51不再阻挡载具1下滑,使得载具1滑到导向件6上,之后导向件6向上转动使载具1滑到输出端311上,使得载具1从第一输送线2输送到第二输送线3上。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比,阻挡销51和弹簧52的设置比起第一限位部4更加便于阻挡载具1滑落。
工作原理:首先载具1由第一输送线2输送到输入端212上,由于输入端212是向下倾斜设置的,因此载具1在输入端212上将会依靠自身重力下滑到11上,然后电机将会转动,并通过转动机构7带动导向件6向上转动,在导向件6向上转动的过程中,导向件6的上端面呈向输出端311倾斜,因此载具1在导向件6上将会依靠自身的重力下滑到输出端311上,并通过第二输送线3上的推杆继续推动运输,当导向件6向上转动时,第一输送线2上载具将会被阻挡装置5阻挡住,防止其从第一输送线2滑落下去,当导向件6复位时,阻挡装置5将会解除,载具能够从第一输送线滑入至输出端311。
实施例一中第一限位部4的工作原理:在导向件6向上转动时,即导向件6上的载具1从导向件6滑到第二输送线3上时,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将会一直抵靠在第一限位部4的侧端面,因此能够防止上的载具1从输入端212右端滑落。
导向件6向下转动,然后第一限位部4下移,使得第一限位部4的侧端面不再抵靠在凹槽一211上,载具1侧面没有阻挡从输入端212右端滑到导向件6上。
实施例二中阻挡装置5的工作原理:在导向件6向上转动时,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将会一直抵靠在第二限位部511的侧端面,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从输入端212右端滑落。
导向件6向下转动,使得凸起二621下移,将移动体53压下带动阻挡销51下移,然后第二限位部511下移,弹簧52收缩,使第二限位部511不再阻挡载具1下滑,使得载具1滑到导向件6上。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向件(6),导向件(6)用于将载具(1)从第一输送线(2)输送至第二输送线(3);
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6)的左侧且接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下端;第一连接端用于承接从第一输送线(2)处输送过来的载具;
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成型在导向件(6)的右侧且送料状态下位于所述第二输送线(3)的上端,第二连接端右端与第二输送线(3)转动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将载具从导向件(6)输送至第二输送线(3);
转动机构(7),转动机构(7)设置在导向件(6)一端,转动机构(7)用于驱动导向件(6)转动;
动力源,动力源用于驱动转动机构(7);
转动导向件(6)使第一输送线(2)上的载具(1)通过导向件(6)运输至第二输送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6)左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载具(1)滑落的凸起一(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一(21)和导轨二(31),导轨一(21)位于第一输送线(2)上,导轨二(31)位于第二输送线(3)上;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入端(212),导轨二(31)上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输出端(311),导向件(6)右端转动连接于输出端(311)左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上设置有用于阻挡载具(1)的第一限位部(4),第一限位部(4)左侧呈圆弧状,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与凸起一(61)和第一限位部(4)配合的凹槽一(2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212)右端设置有用于阻挡载具(1)的阻挡装置(5),导向件(6)上设置有用于解除阻挡装置(5)阻挡载具(1)的放行装置(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装置(5)包括阻挡销(51)和弹簧(52),所述输入端(212)右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阻挡销(51)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阻挡销(51)的下端与安装槽上端面之间抵接有弹簧(52),阻挡销(51)的上端高于输入端(212)上端面,并形成有用于阻挡载具(1)的第二限位部(5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销(51)中横向穿设有带动其移动的移动体(53),并连接移动体(5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行装置(62)包括凸起二(621),凸起二(621)用于在接料状态下压于移动体(53)上侧面使移动体(53)下移;所述导轨一(21)上设置有与凸起二(621)配合的凹槽一(2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连接块一(71),连接块一(71)一侧与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连接块一(71)下端转动设置有连接块二(72),连接块二(72)上设置有孔二,孔二中穿设有轴,导向件(6)上设置有孔三,转动机构与导向件(6)通过轴穿设与孔二和孔三中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一(71)与所述连接块二(72)的连接处到孔二的距离大于连接块一(71)与连接块二(72)的连接处到所述电机(8)与连接块一(71)连接处的距离。
CN202022145644.3U 2020-09-26 2020-09-26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Active CN213706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5644.3U CN213706828U (zh) 2020-09-26 2020-09-26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45644.3U CN213706828U (zh) 2020-09-26 2020-09-26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6828U true CN213706828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5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45644.3U Active CN213706828U (zh) 2020-09-26 2020-09-26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6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30718A (en) Bi-directional transfer mechanism
WO2011038376A1 (en) Belt drive conveyor with power tap off
US5699892A (en) Chain type transfer device
CN213706828U (zh) 一种输送线过渡装置
JP2023516532A (ja) 物品仕分けおよび搬送装置ならびに仕分け-搬送システム
JPS6131005B2 (zh)
CN205294183U (zh) 一种蓄电池输送分拣装置
US5398802A (en) Pallet conveyor and method of conveying pallets
KR102214089B1 (ko) 컨베이어에 채용되는 볼베어링의 외륜체 제동력 유지용 프릭션 롤러
GB1426647A (en) Transport system for goods carriers
KR200419872Y1 (ko) 수평이송형 팔레트용 컨베이어
US5390778A (en) Apparatus for even ending lumber
US2016700A (en) Live roller conveyer
KR20070096597A (ko) 수평이송형 팔레트용 컨베이어
CN215158085U (zh) 一种变厚度皮带直角移载机
CN213504301U (zh) 一种滚珠及具有该滚珠的分拣运输带
CN210709618U (zh) 磁瓦自动上料翻转平移机构
CN211469914U (zh) 一种板材传送系统
US668079A (en) Conveyer.
AU2019258174B2 (en) Conveying and sorting apparatus
CN204507998U (zh) 一种转弯皮带机耐磨组件
CN204507994U (zh) 一种转弯皮带机新型耐磨组件
US2761549A (en) Cable type trolley conveyor
EP0940358A1 (en) Endless bucket conveyor, particularly for ship unloading gear or the like
KR20200004064A (ko) 직각 방향의 전환구조를 갖는 컨베이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