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7784U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97784U CN213697784U CN202021159015.XU CN202021159015U CN213697784U CN 213697784 U CN213697784 U CN 213697784U CN 202021159015 U CN202021159015 U CN 202021159015U CN 213697784 U CN213697784 U CN 2136977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supporting plate
- training device
- bottom plate
-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设有依次铰接的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大腿支撑板的长度可调,大腿支撑板远离小腿支撑板的一端与底板的末端铰接;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轨,底板前端的上部设有条状挡块,条状挡块的两端均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滑块通过定位螺栓与滑轨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的恢复情况进行调节,使用时调节档位更多,使用效果更佳;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大腿支撑板的长度可调,适用于不同身高体型的患者,实用性好,适用范围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康复治疗和临床治疗是并列的,并不是临床治疗的延续部分,同样强调早期进行以保证好的效果,所以膝关节的大多数疾病,都要鼓励病人早期做股四头肌的锻炼;通过锻炼使膝关节的稳定性加强,改善局部血运和新陈代谢,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促进早期康复。
股四头肌是维持人体行走能力和良好步态的重要肌肉,是膝关节强而有力的伸肌,任何膝关节疾病,首先都会发生股四头肌的萎缩,该肌肉的萎缩,将使膝关节失去保护,变得不稳定,可使症状加重,而且不利于膝关节的康复。
现有技术的等张训练方法多使用床边伸膝训练或床上单一屈膝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训练。股四头肌静态舒缩练习的缺点是主要增强静态肌力,有显著的角度特异性,只对增强练习角度附近约20度范围内的肌力有效。床上单一屈膝股四头肌等张收缩训练,由于屈膝多使用同一角度,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床边伸膝训练对于未能取直立体位的病人不能实施,以至于限制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的进一步加强,推迟卧床病人下床锻炼时间,对病人的早期康复有相当大的影响,总体上传统方法存在恢复时间长且依从性不高等种种弊端。
为此,申请号为CN20162123224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主可调式简易股四头肌训练板,包括底板、连接柱、连接轴(一)、连接轴(二)、连接板、支撑板、手柄杆、橡胶手柄套、限位挡板、档位槽、魔术贴粘扣绑带,其特征在于:该实用新型采用底板、连接板、支撑板、手柄杆、限位挡板、档位槽的组合结构,使患者既能进行被动功能锻炼,也能根据自我感觉主动调节训练角度,让训练者独立完成膝关节锻炼,不仅能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保持膝关节稳定性,加速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过程,还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构简单,可折叠。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训练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1)该训练板的调节档位有限,调节不够精细,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恢复情况进行更加精细的多档位调节,训练效果有待提升。
2)该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长度是固定的,使用时,连接板与支撑板配合撑起患者的下肢;对于身材矮小的患者来说,当患者的下肢腘窝位于连接板与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处时,其大腿根部或臀部处于悬空状态,使用不便,影响了康复训练的效果;而对于身材较高的患者来说,其腘窝得不到支撑,康复训练效果不理想,实用性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有依次铰接的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的长度可调,所述大腿支撑板远离小腿支撑板的一端与底板的末端铰接;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轨,所述底板前端的上部设有条状挡块,所述条状挡块的两端均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定位螺栓与滑轨固定。
训练时,本实用新型的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承托大腿后方、腘窝和小腿后方,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患者通过调节条状挡块的位置调节屈膝角度,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膝关节运动受限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训练,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韧带、肌腱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等修复术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镜检查或治疗术后,髌骨损伤、胫骨骨折、股骨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康复,关节囊切除或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关节强直、软骨缺损、中风病人或较长时间卧床患者,其神经、肌肉、血循环和关节的功能维持或康复。
本实用新型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训练方法主要增强静态肌力,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康复时间长而依从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使患者进行被动功能锻炼,还能让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训练中自我感觉主动调节训练角度,让训练者独立完成膝关节锻炼,不仅能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保持膝关节稳定性,加速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过程,还能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构简单,可折叠。操作简单、使作安全方便、节约了人力,同时增强了患者的康复治疗的自信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腿支撑板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远离小腿支撑板的一端与底板的末端铰接、另一端插在外板内部并与外板滑动配合,所述外板远离内板的一端与小腿支撑板的末端铰接,所述外板通过调节螺栓与内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板和小腿支撑板远离底板的一侧均设有软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垫包括海绵内芯和皮制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的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道,所述滑块与滑道滑动配合,所述滑轨的外侧设有与滑道连通的长槽,所述定位螺栓的前端穿过长槽并与滑块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腿支撑板的前端设有斜口,所述条状挡块靠近小腿支撑板的一侧设有与小腿支撑板的前端适配的限位插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腿支撑板和小腿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魔术贴绑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康复训练装置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的恢复情况进行调节,使用时调节档位更多且更加精细,使用效果更佳;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大腿支撑板的长度可调,适用于不同身高体型的患者,实用性好,适用范围更广。
其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档位调节方便,使用时,小腿支撑板的前端部分插入限位插槽,不易脱离条状挡块的限制,安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魔术贴绑带未示出)。
图中:1、底板;2、大腿支撑板;21、内板;22、外板;23、调节螺栓;3、小腿支撑板;31、斜口;4、滑轨;41、滑道;42、长槽;5、条状挡块;51、滑块;52、定位螺栓;53、限位插槽;6、软垫;61、海绵内芯;62、皮制外壳;7、魔术贴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设有依次铰接的大腿支撑板2和小腿支撑板3,大腿支撑板2的长度可调,大腿支撑板2远离小腿支撑板3的一端与底板1的末端铰接;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轨4,底板1前端的上部设有条状挡块5,条状挡块5的两端均设有与滑轨4滑动配合的滑块51,滑块51通过定位螺栓52与滑轨4固定。
其中,大腿支撑板2包括内板21和外板22,内板21远离小腿支撑板3的一端与底板1的末端铰接、另一端插在外板22内部并与外板22滑动配合,外板22远离内板21的一端与小腿支撑板3的末端铰接,外板 22通过调节螺栓23与内板21固定,从而实现大腿支撑板2的长度调节。
滑轨4的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道41,滑块51与滑道41 滑动配合,滑轨4的外侧设有与滑道41连通的长槽42,定位螺栓52的前端穿过长槽42并与滑块51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条状挡块5的多档位调节。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外板22和小腿支撑板3远离底板1的一侧均设有软垫 6。
其中,软垫6包括海绵内芯61和皮制外壳6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皮制外壳62采用仿皮,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皮制外壳62也可以采用真皮,本实施例中所示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小腿支撑板3的前端设有斜口31,条状挡块5靠近小腿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与小腿支撑板3的前端适配的限位插槽53。使用时,小腿支撑板3的前端部分插入限位插槽53内,小腿支撑板3的前端不易从限位插槽53内脱离,条状挡块5的限位效果更佳,安全性更好。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或 3相同的特征不再赘述,不同的特征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大腿支撑板2和小腿支撑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魔术贴绑带7。方便将使用人员的大腿和小腿分别与大腿支撑板2和小腿支撑板 3固定,使用方便,实用性好。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替换、等效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设有依次铰接的大腿支撑板(2)和小腿支撑板(3),所述大腿支撑板(2)的长度可调,所述大腿支撑板(2)远离小腿支撑板(3)的一端与底板(1)的末端铰接;所述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轨(4),所述底板(1)前端的上部设有条状挡块(5),所述条状挡块(5)的两端均设有与滑轨(4)滑动配合的滑块(51),所述滑块(51)通过定位螺栓(52)与滑轨(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板(2)包括内板(21)和外板(22),所述内板(21)远离小腿支撑板(3)的一端与底板(1)的末端铰接、另一端插在外板(22)内部并与外板(22)滑动配合,所述外板(22)远离内板(21)的一端与小腿支撑板(3)的末端铰接,所述外板(22)通过调节螺栓(23)与内板(2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22)和小腿支撑板(3)远离底板(1)的一侧均设有软垫(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6)包括海绵内芯(61)和皮制外壳(6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的顶部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滑道(41),所述滑块(51)与滑道(41)滑动配合,所述滑轨(4)的外侧设有与滑道(41)连通的长槽(42),所述定位螺栓(52)的前端穿过长槽(42)并与滑块(5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支撑板(3)的前端设有斜口(31),所述条状挡块(5)靠近小腿支撑板(3)的一侧设有与小腿支撑板(3)的前端适配的限位插槽(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板(2)和小腿支撑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魔术贴绑带(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59015.XU CN213697784U (zh) | 2020-06-20 | 2020-06-20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159015.XU CN213697784U (zh) | 2020-06-20 | 2020-06-20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97784U true CN213697784U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65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159015.XU Active CN213697784U (zh) | 2020-06-20 | 2020-06-20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977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2531A (zh) * | 2022-03-22 | 2022-06-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一种骨科用下肢骨折复位装置 |
CN114732670A (zh) * | 2022-04-12 | 2022-07-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 |
-
2020
- 2020-06-20 CN CN202021159015.XU patent/CN2136977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42531A (zh) * | 2022-03-22 | 2022-06-21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一种骨科用下肢骨折复位装置 |
CN114732670A (zh) * | 2022-04-12 | 2022-07-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上肢驱动式骨科用腿部训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054907C1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ольных с нарушением позы и двигательной активности | |
KR100942968B1 (ko) | 재활치료용 운동기구 | |
US20020007133A1 (en) | Upper extremity support | |
CN107468464B (zh) | 下肢多功能锻炼装置 | |
US20180256433A1 (en) | Kne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device | |
CN213697784U (zh) | 一种骨科护理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9827140U (zh) | 一种髋关节脱位持续牵引复位架 | |
US6595904B1 (en) | Exercise apparatus for stimulating muscle coordination, contraction and joint stability and mobility in the lower extremity joints of the hip, knee and ankle with variable application of weight bearing force | |
CN111956446A (zh) | 一种骨科下肢康复锻炼设备 | |
CN213157240U (zh) | 一种下肢多功能复健装置 | |
CN110882132A (zh) | 一种脚踝用的康复训练装置 | |
CN206896706U (zh) | 一种多轨迹多位姿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 |
KEATS | Combined adductor-gracilis tenotomy and selective obturator-nerve resection for the correction of adduction deformity of the hip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 |
CN208942753U (zh) | 一种医疗护理用康复辅助训练装置 | |
CN214259695U (zh) | 一种重症护理用辅助肢体锻炼装置 | |
Butler et al. | A review of selected knee orthoses | |
CN211962297U (zh) | 一种下肢肌痉挛持续静态牵伸装置 | |
CN205988350U (zh) | 成人可调式下肢肌张力高固定带 | |
CN209770609U (zh) | 一种适于儿童用的多功能下肢矫形装置 | |
CN215021443U (zh) | 一种骨科护理康复用腿部训练装置 | |
CN219127235U (zh) | 一种偏瘫患者护理用助行装置 | |
CN215584747U (zh) | 一种用于膝关节的防护器具 | |
CN216725672U (zh) | 一种髋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7286434U (zh) | 下肢康复辅助行走装置 | |
CN214074904U (zh) |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用的弯曲训练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