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6521U -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96521U CN213696521U CN202022389922.XU CN202022389922U CN213696521U CN 213696521 U CN213696521 U CN 213696521U CN 202022389922 U CN202022389922 U CN 202022389922U CN 213696521 U CN213696521 U CN 2136965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s
- bearing plate
- excessive rainfall
- waterlogging caused
- remote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claims 1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547 stew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包括内胆本体,内胆本体的内壁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内胆本体的内部靠顶端位置设置有沥水器,内胆本体的内部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承重板,承重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内胆本体的底端内壁靠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的顶端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加热棒,沥水器的底端内壁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组沥水孔,若干组沥水孔的内部靠顶端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板,若干组安装板的内部均设置有不锈钢过滤网,沥水器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挡水块。通过加热棒的设置可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又称作电锅,电饭锅,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的炊具,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煲、煨等多种操作功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电饭煲越来越来智能化,智能电饭煲通常都具备远程控制的功能,但是现有的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的内胆存在诸多问题,如存在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
现有的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的内胆存在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给实际操作时带来了不便;现有的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的内胆存在长期使用后会造成加热棒老化的问题,给实际操作时带来了不便,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包括内胆本体,所述内胆本体的内壁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所述内胆本体的内部靠顶端位置设置有沥水器,所述内胆本体的内部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内胆本体的底端内壁靠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顶端设置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顶端设置有加热棒;
所述沥水器的底端内壁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组沥水孔,若干组所述沥水孔的内部靠顶端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板,若干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设置有不锈钢过滤网,所述沥水器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挡水块,所述沥水器的底端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导热座,所述导热座的内壁内部设置有导热片。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内部靠加热棒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加热棒通过凹槽贯穿于耐高温层的内部并延伸至导热座的内部。
优选的,四组所述挡水块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挡水块呈轴对称设置,四组所述挡水块的一端均与沥水器的底端外表面相固定,四组所述挡水块的另一端均与承重板的顶端外表面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导热座的内径大小与加热棒的外径大小相适配,若干组所述沥水孔的大小相等,且若干组沥水孔均匀分布在沥水器的底端外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两端均与内胆本体对应一侧的内壁外表面相固定,所述沥水器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热棒的设置可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使用人员可先通过把手将沥水器放入内胆本体的内部中,再将待烹饪的米和水倒入沥水器的内部中,有一部分的水会在若干组沥水孔和四组挡水块的配合下流入至沥水器的底端与承重板的顶端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里,这时使用人员可开启蓄电池,使其加热器能够正常运行,在加热器的作用下使其加热棒能加热运行,当热量开始发散时,位于导热座内部的导热片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沥水器的内部,沥水器内部的水位在煮饭的过程会不断的下降,直至下降至沥水器的底端位置,这时在沥水器的底端与承重板的顶端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里的水在加热棒的作用下依然会继续蒸发加热,直到蒸发完毕为止或位于沥水器的内部底端的米煮饭为止,通过以上设置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发生;
2、通过挡水块的设置可以解决长期使用后会造成加热棒老化的问题,橡胶圈的设置可使得沥水器在内胆本体内部放置或运作时更加稳定,承重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耐高温层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承重板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承重板的使用寿命,在四组挡水块和承重板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待烹饪的米和水不与蓄电池、加热器和加热棒接触,避免了长期使用后会造成电子元件老化或发生其他故障的问题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沥水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胆本体;11、橡胶圈;2、沥水器;21、沥水孔;211、安装板;212、不锈钢过滤网;22、挡水块;23、导热座;24、导热片;3、承重板;31、耐高温层;4、蓄电池;41、加热器;42、加热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包括内胆本体1,内胆本体1的内壁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11,内胆本体1的内部靠顶端位置设置有沥水器2,内胆本体1的内部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承重板3,承重板3的两端均与内胆本体1对应一侧的内壁外表面相固定,沥水器2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把手,承重板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31,内胆本体1的底端内壁靠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4,蓄电池4的顶端设置有加热器41,加热器41的顶端设置有加热棒42,承重板3的内部靠加热棒42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加热棒42通过凹槽贯穿于耐高温层31的内部并延伸至导热座23的内部。
沥水器2的底端内壁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组沥水孔21,若干组沥水孔21的内部靠顶端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板211,若干组安装板211的内部均设置有不锈钢过滤网212,沥水器2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挡水块22,四组挡水块22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挡水块22呈轴对称设置,四组挡水块22的一端均与沥水器2的底端外表面相固定,四组挡水块22的另一端均与承重板3的顶端外表面相固定,沥水器2的底端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导热座23,导热座23的内径大小与加热棒42的外径大小相适配,若干组沥水孔21的大小相等,且若干组沥水孔21均匀分布在沥水器2的底端外表面上,导热座23的内壁内部设置有导热片24,使用人员可先通过把手将沥水器2放入内胆本体1的内部中,再将待烹饪的米和水倒入沥水器2的内部中,有一部分的水会在若干组沥水孔21、若干组不锈钢过滤网212和四组挡水块22的配合下流入至沥水器2的底端与承重板3的顶端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里,由于有若干组不锈钢过滤网212的设置待烹饪的米不会落入自然形成的空间里,这时使用人员可开启蓄电池4,使其加热器41能够正常运行,在加热器41的作用下使其加热棒42能加热运行,当热量开始发散时,位于导热座23内部的导热片24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沥水器2的内部,沥水器2内部的水位在煮饭的过程会不断的下降,直至下降至沥水器2的底端位置,这时在沥水器2的底端与承重板3的顶端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里的水在加热棒42的作用下依然会继续蒸发加热,水蒸气会通过若干组不锈钢过滤网212对米饭进行加热,直到蒸发完毕为止或位于沥水器2的内部底端的米煮熟为止,通过以上设置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发生,橡胶圈11的设置可使得沥水器2在内胆本体1内部放置或运作时更加稳定,承重板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31,耐高温层31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承重板3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承重板3的使用寿命,在四组挡水块22和承重板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待烹饪的米和水不与蓄电池4、加热器41和加热棒42接触,避免了长期使用后会造成电子元件老化或发生其他故障的问题发生。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使用人员可先通过把手将沥水器2放入内胆本体1的内部中,再将待烹饪的米和水倒入沥水器2的内部中,有一部分的水会在若干组沥水孔21、若干组不锈钢过滤网212和四组挡水块22的配合下流入至沥水器2的底端与承重板3的顶端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里,由于有若干组不锈钢过滤网212的设置待烹饪的米不会落入自然形成的空间里,这时使用人员可开启蓄电池4,使其加热器41能够正常运行,在加热器41的作用下使其加热棒42能加热运行,当热量开始发散时,位于导热座23内部的导热片24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沥水器2的内部,沥水器2内部的水位在煮饭的过程会不断的下降,直至下降至沥水器2的底端位置,这时在沥水器2的底端与承重板3的顶端之间自然形成的空间里的水在加热棒42的作用下依然会继续蒸发加热,水蒸气会通过若干组不锈钢过滤网212对米饭进行加热,直到蒸发完毕为止或位于沥水器2的内部底端的米煮熟为止,通过以上设置可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位于内胆内部的米饭容易造成上熟下生的问题发生;橡胶圈11的设置可使得沥水器2在内胆本体1内部放置或运作时更加稳定,承重板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31,耐高温层31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承重板3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承重板3的使用寿命,在四组挡水块22和承重板3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得待烹饪的米和水不与蓄电池4、加热器41和加热棒42接触,避免了长期使用后会造成电子元件老化或发生其他故障的问题发生。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包括内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本体(1)的内壁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圈(11),所述内胆本体(1)的内部靠顶端位置设置有沥水器(2),所述内胆本体(1)的内部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承重板(3),所述承重板(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耐高温层(31),所述内胆本体(1)的底端内壁靠中间位置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蓄电池(4)的顶端设置有加热器(41),所述加热器(41)的顶端设置有加热棒(42);所述沥水器(2)的底端内壁靠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若干组沥水孔(21),若干组所述沥水孔(21)的内部靠顶端位置均设置有安装板(211),若干组所述安装板(211)的内部均设置有不锈钢过滤网(212),所述沥水器(2)的底端外表面设置有四组挡水块(22),所述沥水器(2)的底端靠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导热座(23),所述导热座(23)的内壁内部设置有导热片(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3)的内部靠加热棒(42)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且加热棒(42)通过凹槽贯穿于耐高温层(31)的内部并延伸至导热座(2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挡水块(22)的大小相等,且四组挡水块(22)呈轴对称设置,四组所述挡水块(22)的一端均与沥水器(2)的底端外表面相固定,四组所述挡水块(22)的另一端均与承重板(3)的顶端外表面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座(23)的内径大小与加热棒(42)的外径大小相适配,若干组所述沥水孔(21)的大小相等,且若干组沥水孔(21)均匀分布在沥水器(2)的底端外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3)的两端均与内胆本体(1)对应一侧的内壁外表面相固定,所述沥水器(2)的顶端设置有两组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89922.XU CN213696521U (zh) | 2020-10-25 | 2020-10-25 |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89922.XU CN213696521U (zh) | 2020-10-25 | 2020-10-25 |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96521U true CN213696521U (zh) | 2021-07-16 |
Family
ID=76799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89922.XU Active CN213696521U (zh) | 2020-10-25 | 2020-10-25 |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96521U (zh) |
-
2020
- 2020-10-25 CN CN202022389922.XU patent/CN2136965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96521U (zh) | 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智能电饭煲 | |
CN108185813B (zh) | 足温电热水壶 | |
CN109431251A (zh) | 一种具有混热养生功效的智能升降火锅 | |
CN211795873U (zh) | 一种加热迅速的电热锅 | |
CN102370421A (zh) | 电热烹饪器具 | |
CN211533895U (zh) | 一种具有干湿分离功能的电热锅 | |
CN202191189U (zh) | 烤蛋器 | |
CN105595587A (zh)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热饭盒 | |
CN202858811U (zh) | 蒸、煮一体式电饭煲 | |
CN207532293U (zh) | 一种新型双胆式电饭煲 | |
CN103948298A (zh) | 一种电能加热储热箱 | |
CN202277212U (zh) | 电热烹饪器具 | |
CN206565762U (zh) | 一种新型电饭锅 | |
CN216652019U (zh) | 一种防粘节能锅板 | |
CN211933652U (zh) | 一种耐高温陶瓷蒸锅 | |
CN205316417U (zh) | 一种节能热水包 | |
CN217907304U (zh) |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煮锅 | |
CN107374362A (zh) | 一种新型家用煮蛋器 | |
CN214631627U (zh) | 一种常压高温电热蒸、烤锅 | |
CN210611852U (zh) | 一种食物处理装置 | |
CN202567833U (zh) | 锅具防饭水潽出的设备 | |
CN211459779U (zh) | 家用不锈钢节能锅 | |
CN213030477U (zh) | 一种新型电热锅 | |
CN213551195U (zh) | 一种全自动汤面桶 | |
CN211093402U (zh) | 一种电热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