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2415U -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2415U
CN213692415U CN202022888566.6U CN202022888566U CN213692415U CN 213692415 U CN213692415 U CN 213692415U CN 202022888566 U CN202022888566 U CN 202022888566U CN 213692415 U CN213692415 U CN 213692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sheet
socket
zero line
panel
groun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85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徐超超
赖惠敏
付浩东
周蔺宁
刘宏波
刘洋
陈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ufei Technology Co ltd
H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uof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uof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Tuof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856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2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2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2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包括电源线组、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插座,所述火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插座和所述电源线组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插座和所述电源线组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纵向插座和所述电源线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结构简单、提高插板利用率、减小分布电容对电网参数的影响、避免插板电路短路和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插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插板内连接外部导电线和插头铁片的金属一般使用铜金属材料,被做成一体化铜片模式,具有较高电气性能,非常有利于插板组装。现有技术的单排或者双排电源插板如图1所示,由于所有五孔插座都是按照横向被布置,即沿着相同方向,一旦遇到2个以上超过插孔尺寸的长方体两脚插头同时插向插板上相邻插座中时,将很难同时插入,使得电源插板的利用率低下。
另外,火线铜片和零线铜片相邻时,容易导致火线铜片和零线铜片之间存在影响电网参数的分布电容,或者是火线铜片和地线铜片相邻时,两者容易互相干扰而导致火线对地短路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插板利用率、减小分布电容对电网参数的影响、避免插板电路短路和减少生产成本的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包括电源线组、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插座,所述纵向插座纵向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的内侧左部,所述电源线组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右部,所述火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入端和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组的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还可以是:
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位于火线端的右侧对应位置处,所述零线铜片设置于所述地线铜片的下方对应位置处。
所述火线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上方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下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右端由所述纵向插座的上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上方对应位置处。
所述零线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下方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上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右端由所述纵向插座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
所述地线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的右方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左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下端由所述纵向插座的右方对应位置处纵向向下延伸至所述第四弯折部的上端,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右端由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
所述插座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和所述电源线组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插座,所述横向插座由左至右并排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内部位于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侧,所述纵向插座设置于远离所述电源线组的一端对应位置处,所述横向插座的火线端与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横向插座的零线端与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横向插座的地线端与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面板的内侧右部还可拆卸式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火线铜片和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电连接。
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火线插槽,所述火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火线插槽上。
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零线插槽,所述零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零线插槽上。
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地线插槽,所述地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地线插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包括电源线组、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插座,所述纵向插座纵向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的内侧左部,所述电源线组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右部,所述火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入端和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组的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电连接。这样,所述火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上部,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下部,所述电源线组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右部,所述纵向插座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左部,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入端、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入端和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入端均位于所述面板的右部且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出端、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出端和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出端均位于所述面板的左部且分别与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通过所述火线铜片将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与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进行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将所述纵向插座的零线端和所述电源线组的零线端进行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将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和所述电源线组的地线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同时,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火线铜片和所述零线铜片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上部和下部,既防止了所述火线铜片与所述零线铜片发生短路的现象,又减少了所述火线铜片和所述零线铜片之间的分布电容,进而避免了对电网参数的影响。另外,所述火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上部和下部,防止了所述火线铜片与所述地线铜片发生短路的现象,而零线和地线就算电连接通常也不会发生硬件事故,因此将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均平行布置在所述面板的下部,可以保证插板安全的前提下,将所述火线铜片分别与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最大限度的拉开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提高插板利用率、减小分布电容对电网参数的影响、避免插板电路短路和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内部仰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去掉面板后的内部仰视图。
图号说明
1…面板 2…电源线组 3…控制开关
4…纵向插座 5…横向插座 6…第一弯折部
7…第二弯折部 8…第三弯折部 9…第四弯折部
10…地线铜片 11…火线铜片 12…零线铜片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垂直”、“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是以所述火线铜片11在上侧,所述零线铜片12在下侧,所述纵向插座4在左侧,所述电源线组2在右侧,所述面板1的顶面在前侧,所述火线铜片11在后侧,说明书附图的左右延伸方向为横向,上下延伸方向为纵向,并以此确定“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此外,所述横向插座5和所述纵向插座4的命名均以火线端和零线端的连线所在方向进行命名。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2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包括电源线组2、火线铜片11、零线铜片12、地线铜片10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插座4,所述纵向插座4纵向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1的内侧左部,所述电源线组2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内侧右部,所述火线铜片11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11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1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线组2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12的输入端和所述地线铜片1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组2的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12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10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电连接。这样,所述火线铜片11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上部,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下部,所述电源线组2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右部,所述纵向插座4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左部,所述火线铜片11的输入端、所述零线铜片12的输入端和所述地线铜片10的输入端均位于所述面板1的右部且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组2的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11的输出端、所述零线铜片12的输出端和所述地线铜片10的输出端均位于所述面板1的左部且分别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火线端、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通过所述火线铜片11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火线端与所述电源线组2的火线端进行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12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零线端和所述电源线组2的零线端进行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10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和所述电源线组2的地线端进行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11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面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同时,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1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面板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火线铜片11和所述零线铜片12分别平行设置于所述面板1的上部和下部,既防止了所述火线铜片11与所述零线铜片12发生短路的现象,又减少了所述火线铜片11和所述零线铜片12之间的分布电容,进而避免了对电网参数的影响。另外,所述火线铜片11和所述地线铜片10分别设置于所述面板1的上部和下部,防止了所述火线铜片11与所述地线铜片10发生短路的现象,而零线和地线就算电连接通常也不会发生硬件事故,因此将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均平行布置在所述面板1的下部,可以保证插板安全的前提下,将所述火线铜片11分别与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最大限度的拉开距离。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提高插板利用率、减小分布电容对电网参数的影响、避免插板电路短路和减少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位于火线端的右侧对应位置处,所述零线铜片12设置于所述地线铜片10的下方对应位置处。这样,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位于火线端的右侧对应位置处时,所述地线铜片10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向下引出时,因为所述纵向插座4的零线端位于远离所述电源线组2的一端,为了避免所述地线铜片10和所述零线铜片12的延伸方向右交叉,因此所述零线铜片12设置于所述地线铜片10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拉开了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靠近所述面板1的顶面一侧和远离所述面板1的顶面一侧。这样,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不仅与所述面板1的顶面存在距离差,也与所述面板1的侧壁立面存在距离差,也就是所述地线铜片10与所述零线铜片12采用立体间隔走势布线,进一步最大限度的拉开所述地线铜片10和所述零线铜片12的距离,防止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发生不必要的短路现象。当然还可以是所述零线铜片12和所述地线铜片10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远离所述面板1的顶面一侧和靠近所述面板1的顶面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火线铜片11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4上方的第一弯折部6,所述第一弯折部6的下端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6的右端由所述纵向插座4的上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4的右上方对应位置处。这样,所述第一弯折部6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火线端直接向上经所述火线铜片11引入所述电源线组2的火线端,减少了所述火线铜片11的弯折路径,还增加了与其右侧相邻插座的零线端之间的距离,进而减小了所述火线铜片11的短路和漏电情况发生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零线铜片12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4下方的第二弯折部7,所述第二弯折部7的上端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7的右端由所述纵向插座4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4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这样,所述第三弯折部8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零线端直接向下接入所述零线铜片12,减小了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零线端经所述零线铜片12引入所述电源线组2的零线端所需要占用的所述面板1的空间,有利于缩短整个电源插板的长度,另外还可以减少使用至少2.5厘米的铜片材料,进而减少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地线铜片10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4的右方第三弯折部8和第四弯折部9,所述第三弯折部8的左端与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8的下端由所述纵向插座4的右方对应位置处纵向向下延伸至所述第四弯折部9的上端,所述第四弯折部9的右端由所述第三弯折部8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4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这样,由于所述第三弯折部8先要向右引出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使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与相邻插座的零线端更加接近,但是众所周知,地线和零线之间的压差小,发生短路或漏电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利用所述第三弯折部8先将所述纵向插座4的地线端向右延伸引出,然后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8向下弯折至所述第四弯折部9,所述第四弯折部9向右弯折延伸,将其接入所述电源线组2的地线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插座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4和所述电源线组2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插座5,所述横向插座5由左至右并排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1内部位于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侧,所述纵向插座4设置于远离所述电源线组2的一端对应位置处,所述横向插座5的火线端与所述火线铜片1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横向插座5的零线端与所述零线铜片12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横向插座5的地线端与所述地线铜片10的输出端电连接。这样,因为所述纵向插座4和所述横向插座5均为轴对称设计,所述纵向插座4被纵向布置在所述面板1上,即所述纵向插座4的对称轴为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插座5被横向布置在所述面板1上,即所述横向插座5的对称轴为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纵向插座4和所述横向插座5的布置方向不同,当遇到两个以上超过插座尺寸的长方形两脚插头同时插向插板上相邻的所述纵向插座4和所述横向插座5时,可以分别插入所述纵向插座4和所述横向插座5而不会互相干涉,进而提高了电源插板的利用率。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纵向插座4和所述横向插座5均为五孔插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增加电源插板的利用率,在所述纵向插座4或所述横向插座5内均可以插入两相插头或三相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面板1的内侧右部还可拆卸式固定有控制开关3,所述控制开关3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火线铜片11和所述电源线组2的火线端电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所述控制开关3对所述纵向插座4的电路进行断开或连通的控制,进而防止电源插板中的漏电现象的发生,极大地保证了电源插板的安全性,避免了误触所述纵向插座4的火线端或零线端引发的触电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面板1的内侧上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火线插槽,所述火线铜片11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火线插槽上。这样,所述火线插槽可以让所述火线铜片11牢牢的卡接在所述面板1的上部,避免所述火线铜片11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滑脱掉入下方的插座上与插座的零线端或地线端直接电连接而发生短路等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面板1的内侧下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零线插槽,所述零线铜片12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零线插槽上。这样,所述零线插槽可以让所述零线铜片12牢牢的卡接在所述面板1的下部,避免所述零线铜片12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滑脱而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请参考图2至图3中相关各图,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面板1的内侧下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地线插槽,所述地线铜片10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地线插槽上。这样,所述地线插槽可以让所述地线铜片10牢牢的卡接在所述面板1的下部,避免所述地线铜片10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滑脱与插座的零线端直接电连接而发生危险。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线组、火线铜片、零线铜片、地线铜片和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纵向插座,所述纵向插座纵向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的内侧左部,所述电源线组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右部,所述火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和所述地线铜片横向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入端和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源线组的零线端和地线端电连接,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位于火线端的右侧对应位置处,所述零线铜片设置于所述地线铜片的下方对应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线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上方的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下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火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右端由所述纵向插座的上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上方对应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零线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下方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的上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零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右端由所述纵向插座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铜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的右方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左端与所述纵向插座的地线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下端由所述纵向插座的右方对应位置处纵向向下延伸至所述第四弯折部的上端,所述第四弯折部的右端由所述第三弯折部的下方对应位置处横向延伸至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下方对应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纵向插座和所述电源线组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插座,所述横向插座由左至右并排可拆卸式固定于面板内部位于所述纵向插座的右侧,所述纵向插座设置于远离所述电源线组的一端对应位置处,所述横向插座的火线端与所述火线铜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横向插座的零线端与所述零线铜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横向插座的地线端与所述地线铜片的输出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侧右部还可拆卸式固定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火线铜片和所述电源线组的火线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上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火线插槽,所述火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火线插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零线插槽,所述零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零线插槽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内侧下部一体成型或固定有地线插槽,所述地线铜片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地线插槽上。
CN202022888566.6U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Active CN213692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8566.6U CN213692415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8566.6U CN213692415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2415U true CN213692415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8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8566.6U Active CN213692415U (zh) 2020-12-06 2020-12-06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2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07821Y (zh) 电连接器
CN105428939A (zh) 一种导电接触件及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13692415U (zh) 一种新型电源插板布线结构
CN201478494U (zh) Sata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4088643U (zh) 电连接器及其插入模块
CN102780101B (zh) 电子部件
CN219086403U (zh) 一种具有usb接口的插头、插座以及延长线
CN112072372B (zh) 一种母线式pdu
CN104968145B (zh) 一种电路板装置
CN210517204U (zh) 安全插头
CN206498008U (zh) 一种usb type‑c公母同体电连接器
CN208142397U (zh) 一种开关插座
CN214797848U (zh) 一种错位五孔插座铜片组件及插座
CN109950715B (zh) 防雷连接器组件
CN215070522U (zh) 插套结构、插套组件、插套模块及插座
CN203212144U (zh) 端子岛式电梯用电器控制柜
CN212783893U (zh) 一种电源插头连接器组件
CN216145885U (zh) 一种多位转换结构及具有其的插座
CN201656017U (zh) Sata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5004496U (zh) 结构改良的卡连接器
CN213345145U (zh) 一种电源线插接式电热毯
CN218275170U (zh) 一种加强线路保护的数据线
CN214542790U (zh) 一种车用连接器的接线盒
CN217281711U (zh) 一种插座式配电箱装置
CN218163321U (zh) 一种电器的电路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6000 Building 5, Yingtian Industrial Park, Chaoyang Avenue, Yingdong District,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Tufei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Address before: 236000 Building 5, Yingtian Industrial Park, Chaoyang Avenue, Yingdong District, Fuya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Tuof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