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1928U -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1928U
CN213691928U CN202022832924.1U CN202022832924U CN213691928U CN 213691928 U CN213691928 U CN 213691928U CN 202022832924 U CN202022832924 U CN 202022832924U CN 213691928 U CN213691928 U CN 213691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push rod
working head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29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磊
刘木荣
王雁
袁满
杨恒权
林立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px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px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px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px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29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1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1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1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壳、具有第一上端子和第一下端子的第一导电片、具有第二上端子和第二下端子的第二导电片、推杆、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等;工作时,通过推杆的往复移动先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形成第一个导电回路,再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形成第二个导电回路,或先断开第二个导电回路,再断开第一个导电回路。由于两个导电回路的设置和运动都先后分开,故运动过程更加稳定和安全。同时,第二导电组件还采用了面接触的导电或断开,故能更稳定的承受电动工具所产生的负载电流,而且使用长久也不会出现电阻变大和温升过高等问题,还具有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等使用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大电流的载流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开启或关闭电动扳手等电动工具的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的过电载流装置主要应用在功率相对较大的电动扳手等电动工具上,这些类型的电动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使用环境相对恶劣,使用负荷相对较重,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故对开关的使用要求较为苛刻,必须要求开关可以承受电动工具在启动时所能产生的瞬间大电流,以及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同时开关在断开时还能承受瞬间很大的分断电流;因此,开关载流装置需要能够稳定承受电动工具所产生的负载电流。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类似的开关都存在电气寿命短、无法承受大功率工具应用等缺陷,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开关载流装置结构布局不够合理,并且全部采用线接触进行导电连接。例如图3所示即是常见的过电开关内部结构,主要是由外壳1、外壳上的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以及往复移动安装在外壳1内的推杆4等结构构成,该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不但相邻设置,而且用于导电配合的第一导电组件5和第二导电组件6也是相邻设置的,并且还采用了翘板式的安装结构,工作时通过推杆4的往复移动来先后带动第一导电组件5和第二导电组件6形成类似于翘翘板活动的接触导电。因此,将两个导电接触的运动机构设计的过于接近不但容易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都采用线接触的导电方式也增大了开关载流装置的摩擦阻力,造成开关载流面积过小,在使用一定寿命次数后,往往会破坏导电银层,引起电阻越来越大和温升较高;另外,这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够紧凑,体积过大,也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稳定承受电动工具所产生的负载电流、使用长久也不会出现电阻变大和温升过高、使用更加安全的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以及往复移动安装在外壳内的推杆,所述的第一导电片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两侧的第一上端子和第一下端子,第二导电片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两侧的第二上端子和第二下端子,推杆上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所述的推杆往复移动先带动第一导电组件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再带动第二导电组件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或先带动第二导电组件断开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的导电连接,再带动第一导电组件断开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之间的导电连接。
所述的第一导电片弯折成“[”型,该“[”型的上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上侧的第一上端子,“[”型的下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下侧的第一下端子;所述的第二导电片弯折成“]”型,该“]”型的上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上侧的第二上端子,“]”型的下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下侧的第二下端子。
所述的推杆是由设置在外壳内的工作头和伸出外壳外露的延伸杆构成,并经该延伸杆驱动工作头在外壳内作往复移动。
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推安装在外壳内的导向轴上,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推安装在工作头的导向孔内,且复位弹簧弹性顶推所述工作头向外移动。
所述的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翘板式安装在第二下端子上的下导电接桥;所述的延伸杆驱动外壳内的工作头向内移动,并推动下导电接桥的内端下降而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所述的复位弹簧弹性顶推工作头向外移动,并推动下导电接桥的外端下降,该下导电接桥的内端上升脱离第一下端子,进而断开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的导电连接。
所述的工作头下侧面上设有弹性向下顶推并接触在下导电接桥上的弹头;所述的工作头向内移动,并带动弹头沿着下导电接桥向内移动而推动下导电接桥的内端下降;所述的工作头向外移动,并带动弹头沿着下导电接桥向外移动而推动下导电接桥的外端下降。
所述的下导电接桥内端设有动导电触点,相应在第一下端子上设有静导电触点,该动、静导电触点之间互相构成接触导电或脱离断开。
所述的第二导电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头上侧面的上导电接桥,该上导电接桥与第二上端子接触并作导电连接;所述的延伸杆驱动外壳内的工作头向内移动,并带动上导电接桥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所述的复位弹簧弹性顶推工作头向外移动,并带动上导电接桥脱离第一上端子,进而断开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的导电连接。
所述的上导电接桥折弯呈“弓”字型,该“弓”字型的上导电接桥横置定位安装在工作头的定位槽内,并被定位槽内的上弹性元件沿径向弹性向外顶推。
所述的第一上端子设有第一接触片,第二上端子设有第二接触片;所述的上导电接桥分别导电连接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或断开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的导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将第一导电片设计成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两侧的第一上端子和第一下端子,第二导电片设计成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两侧的第二上端子和第二下端子,推杆上设有第一导电组件和第二导电组件;工作时,推杆的往复移动将先带动下侧的第一导电组件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形成第一个导电回路,再带动上侧的第二导电组件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形成第二个导电回路,或先带动上侧的第二导电组件断开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的导电连接,也就是先断开第二个导电回路,再带动下侧的第一导电组件断开第一下端子和第二下端子之间的导电连接,也就是断开第一个导电回路。由于这两个导电回路分开设置,运动过程也是分开进行的,故能更好保证导电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第二导电组件还按照面接触结构来对第一上端子和第二上端子进行导电或断开,相比于传统的线接触导电,不但能更稳定的承受电动工具所产生的负载电流,而且使用长久也不会出现电阻变大和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目前该领域内线接触导电的弊端;另外,这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还具有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常见的过电开关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3所示,1.外壳、11.导向轴、2.第一导电片、21.第一上端子、22.第一下端子、23.静导电触点、24.第一接触片、3.第二导电片、31.第二上端子、32.第二下端子、33.翘板座、34.第二接触片、4.推杆、41.工作头、42.延伸杆、43.导向孔、44.底孔、45.定位槽、5.第一导电组件、51.上导电接桥、52.上弹性元件、6.第二导电组件、61.下导电接桥、62.动导电触点、7.弹头、71.下弹性元件、8.复位弹簧、9.导线。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如图1、图2所示,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开启或关闭电动扳手等电动工具的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结构包括外壳1、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和推杆4等,该推杆安装在外壳1内并能沿轴向,也就是沿着水平方向作内、外往复移动,而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视图左侧作为推杆4向内移动方向,视图右侧作为推杆4向外移动方向。
所述的外壳1是载流装置的安装基础,采用不导电的塑料材料制作成矩形盒状;所述的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分别嵌装固定在外壳1的两侧,即左侧和右侧,其上均接出导线9,并且第一导电片2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4两侧,也就是推杆上侧的第一上端子21和推杆下侧的第一下端子22,第二导电片3也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4两侧,也就是推杆上侧的第二上端子31和推杆下侧的第二下端子32。
具体结构为:第一导电片2弯折成“[”型,该“[”型的上弯折端位于推杆4上侧并作为第一上端子21,“[”型的下弯折端位于推杆4下侧并作为第一下端子22,在第一上端子21处设有第一接触片24,其位置在于推杆4的后侧,第一下端子22上设有固定的静导电触点23。
第二导电片3弯折成“]”型,该“]”型的上弯折端位于推杆4上侧并作为第二上端子31,“]”型的下弯折端位于推杆4下侧并作为第二下端子32,在第二上端子31处设有第二接触片34,其位置也是在于推杆4的后侧,第二下端子32上设有一个弯折成型的翘板座33。
所述的推杆4是由设置在外壳1内的工作头41和伸出外壳外露的延伸杆42构成,该工作头41呈矩形块状,该延伸杆42呈圆柱杆状,两者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并且延伸杆42也是作为开关操作受力的驱动杆,通过延伸杆42可驱动工作头41在外壳1内作内、外往复移动。
但是,外壳1内还设有复位弹簧8,该复位弹簧的一端,即内端顶推安装在外壳1内的导向轴11上,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即外端顶推安装在工作头41的导向孔43内,故常态下受复位弹簧8的弹性顶推,使得工作头41始终处于向外移动状态,也就是工作头41的向外移动是由复位弹簧8的弹性顶推力提供的,而只有向内推动延伸杆42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性顶推力才能带动工作头41向内移动,也就是工作头41的向内移动是通过操作延伸杆42向内推动实现的。
所述的推杆4上设有第一导电组件5和第二导电组件6。
其中,第一导电组件5设置在推杆4的下方,其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翘板式安装在第二下端子32上的、翘板座33内的下导电接桥61,由于下导电接桥和第二下端子32均为金属导体,故下导电接桥61在翘板座33内的安装实际上就能构成下导电接桥61和第二下端子32之间的导电连接,在下导电接桥61的内端设有动导电触点62,主要是为了跟随下导电接桥61的动作而与第一下端子22上的静导电触点23形成配合,也就是动、静导电触点之间能够互相构成接触导电或脱离断开。
所述的工作头41下侧面上设有开口朝下的底孔44,该底孔内安装有由下弹性元件71作弹性向下顶推并接触在下导电接桥61上的弹头7,而设计下弹性元件71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弹头7能够更好的贴合住下导电接桥61,以使得弹头7的后续动作能够更加稳定可靠。
这样,当通过延伸杆42驱动工作头41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性顶推力向内移动,就会带动弹头7沿着下导电接桥61向内移动,进而推动下导电接桥61的内端下降,使得动导电触点62和第一下端子22上的静导电触点23接触,此时就能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
当释放延伸杆42上的推力,该复位弹簧8因弹性复位就会顶推工作头41向外移动,并带动弹头7沿着下导电接桥61向外移动而推动下导电接桥61的外端下降,同时也因为翘板结构的特殊性使得下导电接桥61的内端同步上升,进而带动动导电触点62脱离第一下端子22上的静导电触点23,此时就能断开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的导电连接。
所述的第二导电组件6包括设置在工作头41上侧面的上导电接桥51,该上导电接桥与第二上端子31始终接触并形成导电连接,并且还能分别导电连接第一接触片24和第二接触片34,又能断开第一接触片24和第二接触片34的导电连接。
所述的上导电接桥51折弯呈“弓”字型,该“弓”字型的上导电接桥横置定位安装在工作头41的定位槽45内,即弓形朝向后侧且只能作前、后移动,并且还被定位槽45内的一对上弹性元件52沿径向始终弹性向外,也就是向后顶推。
而设计一对上弹性元件52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上导电接桥51能够更好的贴合住第二上端子32处的第二接触片34和第一上端子21处的第一接触片24。
这样,当通过延伸杆42驱动工作头41向内移动,就能带动上导电接桥51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当释放延伸杆42上的推力,该复位弹簧8因弹性复位就会顶推工作头41向外移动,并带动上导电接桥51脱离第一上端子21,进而断开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的导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推杆4的往复移动是存在先后动作的,都是先带动下侧的第一导电组件5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形成第一个导电回路,再带动上侧的第二导电组件6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形成第二个导电回路,双回路设计就能更好达到分流作用。
断开时先带动上侧的第二导电组件6断开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的导电连接,也就是先断开第二个导电回路,再带动下侧的第一导电组件5断开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之间的导电连接,也就是断开第一个导电回路。
由于这两个导电回路分开设置,运动过程也是分开进行的,故能更好保证导电运动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第二导电组件6还按照面接触结构来对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进行导电或断开,相比于传统的线接触导电,不但能更稳定的承受电动工具所产生的负载电流,而且使用长久也不会出现电阻变大和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有效解决了目前该领域内线接触导电的弊端;另外,这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还具有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类似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上的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3),以及往复移动安装在外壳(1)内的推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片(2)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4)两侧的第一上端子(21)和第一下端子(22),第二导电片(3)具有分别设置在推杆(4)两侧的第二上端子(31)和第二下端子(32),推杆(4)上设有第一导电组件(5)和第二导电组件(6);所述的推杆(4)往复移动先带动第一导电组件(5)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再带动第二导电组件(6)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或先带动第二导电组件(6)断开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的导电连接,再带动第一导电组件(5)断开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之间的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片(2)弯折成“[”型,该“[”型的上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4)上侧的第一上端子(21),“[”型的下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4)下侧的第一下端子(22);所述的第二导电片(3)弯折成“]”型,该“]”型的上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4)上侧的第二上端子(31),“]”型的下弯折端设为位于推杆(4)下侧的第二下端子(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4)是由设置在外壳(1)内的工作头(41)和伸出外壳外露的延伸杆(42)构成,并经该延伸杆(42)驱动工作头(41)在外壳(1)内作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设有复位弹簧(8),该复位弹簧的一端顶推安装在外壳(1)内的导向轴(11)上,复位弹簧(8)的另一端顶推安装在工作头(41)的导向孔(43)内,且复位弹簧(8)弹性顶推所述工作头(41)向外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电组件(5)包括翘板式安装在第二下端子(32)上的下导电接桥(61);所述的延伸杆(42)驱动外壳(1)内的工作头(41)向内移动,并推动下导电接桥(61)的内端下降而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所述的复位弹簧(8)弹性顶推工作头(41)向外移动,并推动下导电接桥(61)的外端下降,该下导电接桥(61)的内端上升脱离第一下端子(22),进而断开第一下端子(22)和第二下端子(32)的导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头(41)下侧面上设有弹性向下顶推并接触在下导电接桥(61)上的弹头(7);所述的工作头(41)向内移动,并带动弹头(7)沿着下导电接桥(61)向内移动而推动下导电接桥(61)的内端下降;所述的工作头(41)向外移动,并带动弹头(7)沿着下导电接桥(61)向外移动而推动下导电接桥(61)的外端下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导电接桥(61)内端设有动导电触点(62),相应在第一下端子(22)上设有静导电触点(23),该动、静导电触点之间互相构成接触导电或脱离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电组件(6)包括设置在工作头(41)上侧面的上导电接桥(51),该上导电接桥与第二上端子(31)接触并作导电连接;所述的延伸杆(42)驱动外壳(1)内的工作头(41)向内移动,并带动上导电接桥(51)分别导电连接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所述的复位弹簧(8)弹性顶推工作头(41)向外移动,并带动上导电接桥(51)脱离第一上端子(21),进而断开第一上端子(21)和第二上端子(31)的导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导电接桥(51)折弯呈“弓”字型,该“弓”字型的上导电接桥(51)横置定位安装在工作头(41)的定位槽(45)内,并被定位槽内的上弹性元件(52)沿径向弹性向外顶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端子(21)设有第一接触片(24),第二上端子(31)设有第二接触片(34);所述的上导电接桥(51)分别导电连接第一接触片(24)和第二接触片(34),或断开第一接触片(24)和第二接触片(34)的导电连接。
CN202022832924.1U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Active CN213691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2924.1U CN213691928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2924.1U CN213691928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1928U true CN21369192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2924.1U Active CN213691928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19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158511A1 (en) Switch device
CN201780923U (zh) 负荷开关动刀装置
CN213691928U (zh)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CN111816482A (zh) 一种直流小电流器具开关
CN112331533A (zh) 一种过电开关载流装置
CN213691893U (zh)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CN109411276B (zh) 一种微动开关
CN102473535B (zh) 用于电磁开关设备的触点装置
CN203521318U (zh) 大功率方形温控器
CN209104080U (zh) 提高短时耐受电流能力的直流接触器动触头系统
CN108666164B (zh) 旋转式电气开关接触系统及旋转式电气开关
CN108133868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触头系统
CN212967580U (zh) 一种长寿命万能式断路器动触头总成
CN113539732B (zh) 推拉式户外隔离开关
CN219286298U (zh) 继电器组
CN111584287B (zh) 一种单刀双掷低压开关
CN215266158U (zh) 触头系统和负荷断路开关
CN212392164U (zh) 一种直流小电流器具开关
CN220672458U (zh) 一种新型隔离开关
CN220439421U (zh) 一种新型接地回路导电结构
CN218939463U (zh) 一种微动开关
US10673185B2 (en) Overheating destructive switch
CN219998064U (zh) 一种电厂电气触头连接装置
CN215869039U (zh) 一种防止触点拉弧的快速断开机械结构电气开关
CN215266159U (zh) 触头系统和负荷断路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