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1468U -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1468U
CN213691468U CN202022686811.5U CN202022686811U CN213691468U CN 213691468 U CN213691468 U CN 213691468U CN 202022686811 U CN202022686811 U CN 202022686811U CN 213691468 U CN213691468 U CN 213691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shield
fire
radioactive source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868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然
王帅
文小军
刘荣
张良
周成荣
隆涛
王国华
苏志勇
谢小军
胥潇
何琳
徐涛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0226868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1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1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1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解决了现有的放射源运输容器的防护作用有限,不适用于装载量更大的钴60放射源的储存运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屏蔽容器、隔火罩和缓冲减震框,所述隔火罩围合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侧,所述缓冲减震框设置在所述隔火罩和所述屏蔽容器的外部,所述缓冲减震框设置有多个减震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屏蔽和防震效果好、结构稳固、隔热效果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源存储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工业用钴60放射源和医疗用钴60放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也伴随着钴60放射源和医疗用钴60放射源运输的问题。目前,国内辐照站中的钴60放射源主要包括有
Figure BDA0002786868890000011
Figure BDA0002786868890000012
两种规格的棒状放射源,医疗用钴60放射源主要包括γ刀源。根据我国法规标准的规定,钴60放射源和医疗用钴60放射源均属于一类放射性物品,用于放射源运输的运输容器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经受国家标准规定的运输正常条件下和事故运输条件下各工况的考验,以保证放射源的在运输过程不受损坏,同时也确保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由于受钴60放射源自身衰变热影响,用于钴60放射源运输的容器应具有一定的散热能力,确保运输产生的热量能够传递至外界环境。因此,用于钴60放射源运输的容器从结构上和材料上要求既要能具有较高于钴60的屏蔽性能、抗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又要具有一定的散热性能。
现有的放射源运输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1)运输容器缺少密封结构,无法确保运输过程运输容器的密封性满足要求,也不能用于破损钴60放射源的运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运输容器应具有经受事故运输条件下各事故工况的考验,即经受跌落和火烧工况的叠加考验,在该专利中运输容器最外部为防火套,在一系列跌落后,极易失效,不能确保运输容器的安全性;
(3)端部屏蔽锥筒和圆板采用焊接方式加工,变形大,不易焊接;
(4)运输容器的进气管和排水管外部缺少密封和防护部件,不能确保运输容器在经受跌落和火烧工况后密封性完好;
(5)不能用于钴60放射源的贮存。
我国在钴60放射源运输容器研制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装载量较大的钴60放射源运输容器较少,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载量较大的钴60放射源运输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放射源运输容器的防护作用有限,不适用于装载量更大的钴60放射源的储存运输。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包括屏蔽容器、隔火罩和缓冲减震框,所述隔火罩围合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侧,所述缓冲减震框设置在所述隔火罩和所述屏蔽容器的外部,所述缓冲减震框设置有多个减震件。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存在跌落或其它原因的撞击风险,如果防护效果差,可能存在放射源泄漏的风险,因此,设置屏蔽容器,将放射源置于屏蔽容器内,然后通过隔火罩进行隔热防火,再在外面设置缓冲减震框,缓冲减震框上设置的减震件有利于吸收跌落时的冲击能,从而有效保护屏蔽容器以及内部的放射源。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屏蔽容器安装在减震支座上,所述减震支座包括隔热减震座和支座,所述隔热减震座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屏蔽容器设置在所述隔热减震座上,所述缓冲减震框的上端与屏蔽容器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框的下端与所述支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隔热减震座进行进一步的减震,并且将缓冲减震框与屏蔽容器和与底部的支座连接,使得缓冲减震框和隔热减震座一起对屏蔽容器进行有力的缓冲减震,形成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减震座采用松木制成,隔热和吸震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缓冲减震框包括底部连接件、立柱和顶板,所述立柱连接底部连接件与顶板,所述底部连接件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顶板通过连接板与屏蔽容器连接,所述减震件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减震框设置为组合式结构,能很好地围合在屏蔽容器周围,且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屏蔽容器包括隔火盖、端部屏蔽体和屏蔽筒体,所述端部屏蔽体覆盖在所述屏蔽筒体的顶部,所述隔火盖位于所述端部屏蔽体上且与所述屏蔽筒体连接,所述端部屏蔽体上设置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用于连接气管,所述快速接头的外围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端部屏蔽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屏蔽体包括上顶板和下端屏蔽体,所述下端屏蔽体与上顶板的底部连接,所述下端屏蔽体包括屏蔽体容纳腔和填充于所述屏蔽体容纳腔中的屏蔽材料,所述下端屏蔽体中还设置有排气管,所述上顶板设置有吊环螺钉且焊接有快速接头,所述封盖通过螺钉与上顶板连接,且在螺钉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屏蔽体与所述屏蔽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可更好地保证端部屏蔽体与所述屏蔽筒体之间的密封性。
为了保证好的密封性,所述快速接头是焊接固定在所述端部屏蔽体上。
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快速接头是与端部屏蔽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如果损坏,会对维修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设置一个封盖对快速接头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封盖通过螺钉与端部屏蔽体连接,且在螺钉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隔火罩的上端与所述屏蔽筒体连接,所述隔火罩的下端与所述支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屏蔽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吊耳,所述隔火罩的上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吊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板,所述吊耳板上设置有吊耳孔,所述隔火罩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吊耳板连接,所述隔火罩和所述屏蔽容器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上端与所述吊耳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耳板为多个沿屏蔽筒体环形均匀间隔分布,所述隔火罩与多个吊耳板连接。
隔火罩对屏蔽容器具有隔火防热的作用,因此,隔火罩的连接稳固性对屏蔽容器来说也至关重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火罩的上端与吊耳板连接,下端与制作连接,将隔火罩很好地围合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壁,结构稳固,且由于隔火罩的长度能覆盖整个屏蔽筒体,从而使得隔火防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屏蔽筒体呈圆柱形且所述屏蔽筒体的底部和所述隔热减震座之间设置有针织纤维毯,所述针织纤维毯为耐高温硅酸铝针织纤维毯。
本实用新型在屏蔽筒体的底部设置针织纤维毯保温隔热,并在针织纤维毯的底部再设置隔热减震座,然后配合周围的隔火罩,能起到很好的隔火防热的作用,正是因为隔火防热效果好,可将屏蔽筒体的底部做成平面而不是锥形,有效防止热集中效应带来的铅融化。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减震件为聚乙烯块。
聚乙烯是一种塑料,具有一定的韧性,在容器掉落或者碰撞时,能很好地吸能减震,有效保护里面的屏蔽容器。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支座包括底板、围筒、固定卡槽、支撑件和底部连接柱,所述围筒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固定卡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围筒的两侧,所述底部连接柱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隔火罩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卡槽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框与所述底部连接柱连接,所述隔热减震座和所述屏蔽筒体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围筒中。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支座结构,使其能固定屏蔽容器、隔火罩以及缓冲减震框,通孔散热,很好地保证了整个结构的稳固和散热。
本实用新型优选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所述屏蔽筒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上部腔体与端部屏蔽体连接,所述下部腔体中设置有吊篮,所述吊篮中放置放射源,所述下部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屏蔽容器的外围设置缓冲减震框,并在缓冲减震框上设置减震件,对屏蔽容器起到很好的吸能防震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火罩的上端与屏蔽筒体的顶部连接,下端与支座连接,使得隔火罩很好地围合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壁,结构稳固,且由于隔火罩的长度能覆盖整个屏蔽筒体,从而使得隔火防热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针织纤维毯、隔热减震座、隔火罩以及隔火盖,相互配合实现了屏蔽容器的隔火防热,从而可将屏蔽筒体的底部设置为平面而不是锥形,使得加工更为简单。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缓冲减震框设置为可组合式的结构,既能保证结构稳固又能实现快速拆装。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B-B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部屏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隔火盖,2-端部屏蔽体,21-上顶板,22-屏蔽体容纳腔,23-屏蔽体,24-排气管,25-吊环螺钉,26-螺钉,27-快速接头,28-橡胶垫,29-封盖,3-铅封,4-屏蔽筒体,5-吊篮,6-密封圈,7-隔火罩,70-固定板,8-减震座,9-支座,91-固定卡槽,92-底部连接柱,93-筋板,94-围筒,95-底板,96-槽钢,97-工字钢,98-固定支撑,99-通孔,10-缓冲减震框,100-顶板,101-立柱,102-底部连接件,103-减震件,104-连接板,11-吊耳,12-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包括屏蔽容器、隔火罩7和缓冲减震框10,所述隔火罩7设置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侧,所述缓冲减震框10设置在所述隔火罩7和所述屏蔽容器的外部,所述缓冲减震框10设置有多个减震件103,所述减震件103为聚乙烯块。
所述屏蔽容器包括隔火盖1、端部屏蔽体2和屏蔽筒体4,所述端部屏蔽体2覆盖在所述屏蔽筒体4的顶部,所述隔火盖1位于所述端部屏蔽体2上且与所述屏蔽筒体4连接,所述隔火盖1为不锈钢夹层结构,夹层填充隔热材料,所述端部屏蔽体2为不锈钢夹层结构,内部夹层填充屏蔽材料铅,所述端部屏蔽体2包括上顶板21和下端屏蔽体,所述下端屏蔽体与上顶板21的底部连接,所述下端屏蔽体包括屏蔽体容纳腔22和填充于所述屏蔽体容纳腔22中的屏蔽体23,所述下端屏蔽体中还设置有排气管24,所述上顶板21设置有吊环螺钉25且焊接有快速接头27,所述快速接头27用于连接气管,所述快速接头27的外围设置有封盖29,所述封盖29通过螺钉26与上顶板21连接,且在螺钉26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垫28,所述上顶板21还设置有铅封3,所述铅封3穿过上顶板21且与筒体上部,用于起防意外开启标识作用。
所述屏蔽筒体4为不锈钢夹层结构,夹层为屏蔽体23铅,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端部屏蔽体2的下端屏蔽体位于所述上部腔体中,所述下部腔体中设置有吊篮5,所述吊篮5中放置放射源,吊篮5为不锈钢材质,用于放射源的支撑固定,所述下部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
所述端部屏蔽体2与所述屏蔽筒体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6,通过端部屏蔽体2用螺栓与屏蔽筒体4连接压紧,形成密封结构,可更好地保证端部屏蔽体2与所述屏蔽筒体4之间的密封性。
所述屏蔽筒体4安装在减震支座上,所述减震支座包括隔热减震座8和支座9,所述隔热减震座8安装在所述支座9上,所述屏蔽容器设置在所述隔热减震座8上,所述缓冲减震框10的上端与屏蔽筒体4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框10的下端与所述支座9连接。
所述隔热减震座8采用松木制成,隔热和吸震效果好。
所述缓冲减震框10包括底部连接件102、立柱101和顶板100,所述立柱101连接底部连接件102与顶板100,所述底部连接件102与所述支座9连接,所述顶板100通过连接板104与屏蔽容器连接,所述减震件103设置在所述立柱101上。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减震框10设置为组合式结构,能很好地围合在屏蔽容器周围,且拆装方便。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隔火罩7的上端与所述屏蔽筒体4连接,所述隔火罩7的下端与所述支座9连接,所述屏蔽筒体4的顶部设置有吊耳11,所述隔火罩7的上端通过连接板104与所述吊耳11连接,所述屏蔽筒体4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吊耳11板,所述吊耳11板上设置有吊耳11孔,所述隔火罩7通过固定板70与所述吊耳11板连接,所述隔火罩7和所述屏蔽容器之间还设置有散热板12,所述散热板12的上端与所述吊耳11板固定连接,所述吊耳11板为6个且沿屏蔽筒体4环形均匀间隔分布,所述隔火罩7与6个吊耳11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火罩7的上端与吊耳11板连接,下端与制作连接,将隔火罩7很好地围合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壁,结构稳固,且由于隔火罩7的长度能覆盖整个屏蔽筒体4,从而使得隔火防热效果好。
所述屏蔽筒体4呈圆柱形且所述屏蔽筒体4的底部和所述隔热减震座8之间设置有针织纤维毯,所述针织纤维毯为耐高温硅酸铝针织纤维毯。
本实用新型在屏蔽筒体4的底部设置针织纤维毯保温隔热,并在针织纤维毯的底部再设置隔热减震座8,然后配合周围的隔火罩7,能起到很好的隔火防热的作用,正是因为隔火防热效果好,可将屏蔽筒体4的底部做成平面而不是锥形,有效防止热集中效应带来的铅融化。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支座9包括底板95、围筒94、固定卡槽91、支撑件和底部连接柱92,所述围筒94设置在底板95上,所述固定卡槽91设置在所述底板95上且位于所述围筒94的两侧,所述底部连接柱92设置在所述底板95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板95的底部,所述隔火罩7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卡槽91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框10与所述底部连接柱92连接,所述隔热减震座8和所述屏蔽筒体4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围筒94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槽钢96和工字钢97,所述工字钢97位于所述底板95的下方中部,所述槽钢96相背设置在工字钢97的两侧,所述槽钢96通过筋板93加固,所述底板95上设置有多个通孔99,利于空气对流。
本实用新型的装载步骤为:
1)首先将屏蔽筒体4、减震座8及支座9组成的一体结构和吊篮5分别吊装至放射源装载水池内;
2)按照装载要求将钴60放射源装入吊篮5内;
3)放射性源装载完毕后,将吊篮5吊入筒体4内;
4)安装密封圈6,经密封圈6放置于屏蔽筒体4上端密封部位;
5)将端部屏蔽体22,吊运至水池内,并与屏蔽筒体4配装;
6)用吊装工具连接吊耳1111,将水池内的运输容器吊出水面,并将端部屏蔽体2和屏蔽筒体4存水排空;
7)将运输容器吊运至整备区,将端部屏蔽体2用螺栓与屏蔽筒体4连接固定,并安装螺钉26,橡胶垫28及封盖29;
8)安装铅封3;
9)安装隔火盖1,将隔火盖1与屏蔽筒体4连接固定;
10)安装隔火罩7,将隔火罩7上部与屏蔽筒体4连接固定,下部与支座9的固定卡槽91连接固定;
11)安装缓冲减震框10,将缓冲减震框10上部与屏蔽筒体4连接固定,下部与支座9的底部连接柱92固定,至此装载完毕。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容器、隔火罩(7)和缓冲减震框(10),所述隔火罩(7)围合在所述屏蔽容器的外侧,所述缓冲减震框(10)设置在所述隔火罩(7)和所述屏蔽容器的外部,所述缓冲减震框(10)设置有多个减震件(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容器安装在减震支座上,所述减震支座包括隔热减震座(8)和支座(9),所述隔热减震座(8)安装在所述支座(9)上,所述屏蔽容器设置在所述隔热减震座(8)上,所述缓冲减震框(10)的上端与屏蔽容器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框(10)的下端与所述支座(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减震框(10)包括底部连接件(102)、立柱(101)和顶板(100),所述立柱(101)连接底部连接件(102)与顶板(100),所述底部连接件(102)与所述支座(9)连接,所述顶板(100)通过连接板(104)与屏蔽容器连接,所述减震件(103)设置在所述立柱(1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容器包括隔火盖(1)、端部屏蔽体(2)和屏蔽筒体(4),所述端部屏蔽体(2)覆盖在所述屏蔽筒体(4)的顶部,所述隔火盖(1)位于所述端部屏蔽体(2)上且与所述屏蔽筒体(4)连接,所述端部屏蔽体(2)上设置有快速接头(27),所述快速接头(27)用于连接气管,所述快速接头(27)的外围设置有封盖(29),所述封盖(29)与所述端部屏蔽体(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屏蔽体(2)包括上顶板(21)和下端屏蔽体,所述下端屏蔽体与上顶板(21)的底部连接,所述下端屏蔽体包括屏蔽体容纳腔(22)和填充于所述屏蔽体容纳腔(22)中的屏蔽体(2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罩(7)的上端与所述屏蔽筒体(4)连接,所述隔火罩(7)的下端与所述支座(9)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体(4)的顶部设置有吊耳(11),所述隔火罩(7)的上端通过连接板(104) 与所述吊耳(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体(4)呈圆柱形且所述屏蔽筒体(4)的底部和所述减震支座之间设置有针织纤维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9)包括底板(95)、围筒(94)、固定卡槽(91)、支撑件和底部连接柱(92),所述围筒(94)设置在底板(95)上,所述固定卡槽(91)设置在所述底板(95)上且位于所述围筒(94)的两侧,所述底部连接柱(92)设置在所述底板(95)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底板(95)的底部,所述隔火罩(7)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卡槽(91)连接,所述缓冲减震框(10)与所述底部连接柱(92)连接,所述隔热减震座(8)和所述屏蔽筒体(4)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围筒(94)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体(4)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上部腔体与端部屏蔽体(2)连接,所述下部腔体中设置有吊篮(5),所述吊篮(5)中放置放射源,所述下部腔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
CN202022686811.5U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Active CN213691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6811.5U CN21369146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86811.5U CN21369146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1468U true CN21369146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3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86811.5U Active CN213691468U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14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30564A1 (en) Method for storing nuclear waste below grade
KR100944404B1 (ko) 하이 레벨 폐기물을 저장하는 시스템과 방법
SU1144632A3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радиоактив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201126724Y (zh) 一种研究堆乏燃料运输容器
WO2012002353A1 (ja) キャスク用緩衝体
CN104240783A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新燃料元件运输贮存容器
EP3850642B1 (en) Flood and wind-resistant ventilated module for spent nuclear fuel storage
RU2465662C1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или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его ядерного топлива
EP4258290A1 (en) Transportation container for nuclear power station spent fuel storage tank
CN213691468U (zh) 一种放射源存储运输容器
CN105047241B (zh) 放射性物质运输用容器
JP2004156997A (ja) 使用済核燃料収納容器
CN206720017U (zh) 一种防火减震的化工储存罐
CN204102586U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新燃料元件运输贮存容器
CN113808770A (zh) 一种用于乏燃料组件贮存和运输的密封容器
US4650643A (en) Neutron streaming shield for nuclear vessel cavity
RU56704U1 (ru)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упаковочный комплект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и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JP6774524B2 (ja) 放射性物質収納容器
RU2189648C1 (ru) Металлобетон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или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сборок твэл ядерных реакторов
RU2279725C1 (ru) Металлобетонный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и/или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сборок твэл ядерных реакторов
CN118116638A (zh)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
CN210073345U (zh) 一种乏燃料运输容器
CN211181671U (zh) 一种底部封焊阻燃减震器的乏燃料储运容器
CN218120233U (zh) 一种内胆排孔外翻边的太阳能工程联箱
KR930011450B1 (ko) Ksc-4 사용후핵연료 수송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