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6077U -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6077U
CN213686077U CN202021997262.7U CN202021997262U CN213686077U CN 213686077 U CN213686077 U CN 213686077U CN 202021997262 U CN202021997262 U CN 202021997262U CN 213686077 U CN213686077 U CN 213686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arm
fixing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9726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才宪
张波
范峻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9726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6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6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60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面板及支脚,每一支脚包括支板及设于支板上的可调节支臂,支板包括本体及分别位于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每一固定板与本体可转动地连接,可调节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下,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分别容置于对应的收纳槽内,且面板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本体呈叠置状态,且第一支臂叠置于第一固定板与本体之间,第二支臂叠置于第二固定板与本体之间;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支臂将本体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第二支臂将第二固定板与本体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第二固定板用于抵靠于承载面上。

Description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计算机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这些便携式计算机具有轻薄便携的优点,然而,显示屏幕都比较小,使用者总需要低头观看,长期使用容易造成使用者颈椎不舒服等健康问题,而现有的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使用的支架往往使用起来操作复杂、且占用过多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使用方便、且占用空间少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面板及分别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支脚,每一所述支脚包括支板及设于所述支板上的可调节支臂,所述支板包括本体及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所述可调节支臂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的第一支臂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的第二支臂,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
在收纳状态下,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本体呈叠置状态,且所述第一支臂叠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臂叠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分别相对转动而呈夹角,所述第一支臂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并将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所述第二支臂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抵靠于承载面上。
其中,所述支板上设有与所述可调节支臂对应的收纳槽,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板上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支撑臂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连接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臂之间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每一所述支脚的支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收纳槽、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收纳槽。
其中,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贴合,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固定板围设形成三角形;所述第二支臂的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贴合,所述第二支臂的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固定板围设形成三角形。
其中,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位于所述支板的相对两侧。
其中,每一所述支臂的所述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相贴合的位置设有磁吸部或粘结部。
其中,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板上的第一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第一转动臂;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臂与对应的所述支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所述支板的一端抵靠的第一挡止部;和/或,
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转动臂;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板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抵靠的第二挡止部。
其中,所述第一挡止部包括供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本体的一端卡持于内的第一卡槽;和/或,
所述第二挡止部包括供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卡持于内的第二卡槽。
其中,所述面板上设有辅助定位结构,所述支脚和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包括用于与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相抵靠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第一凹陷部及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平板状及由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叠置共同形成的三角柱状;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第二凹陷部及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定位板。
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面板及分别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支脚,每一所述支脚包括支板及设于所述支板上的可调节支臂,所述可调节支臂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的第一支臂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的第二支臂,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收纳状态下,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本体呈叠置状态,且所述第一支臂叠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臂叠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此时,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厚度为面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本体的厚度之和,从而方便收纳、不占用空间;在展开状态下,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分别相对转动而呈夹角,所述第一支臂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并将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所述第二支臂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通过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与本体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与面板和承载面之间形成面接触,从而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前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收纳状态的正面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收纳状态的背面的示意图;
图8至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从收纳状态向展开状态切换的状态变化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前视图;
图1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面板10及分别与所述面板10的相对两端连接的支脚20,每一所述支脚20包括支板21及设于所述支板21上的可调节支臂,所述支板21包括本体及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二固定板222,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与所述面板10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位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面板10的一端,所述可调节支臂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对应的第一支臂251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对应的第二支臂252,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在收纳状态下,所述面板10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所述第二固定板222、所述本体呈叠置状态,且所述第一支臂251叠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臂252叠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所述本体之间;在展开状态下,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之间分别相对转动而呈夹角,所述第一支臂251从对应的所述收纳槽内脱离而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与所述本体之间,并将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所述第二支臂252从对应的所述收纳槽内脱离而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所述本体之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所述本体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所述第二固定板222用于抵靠于承载面上。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收纳状态下,所述面板10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所述第二固定板222、所述本体呈叠置状态,且所述第一支臂251叠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臂252叠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所述本体之间,此时,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厚度为面板10、第一固定板221、第二固定板222及本体的厚度之和,从而方便收纳、不占用空间;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臂251从对应的所述收纳槽内脱离而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与所述本体之间,并将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所述第二支臂252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所述本体之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所述本体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通过所述第一支臂251和所述第二支臂252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与本体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二固定板222分别与面板10和承载面之间形成面接触,从而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其中,位于所述面板10的相对两端的支脚20的结构相同,两个支脚20呈镜像对称结构。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其中一个支脚20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面板10呈矩形,所述支脚20的支板21的宽度与所述面板10的宽度相同,所述支板21通过第一固定板221与所述面板10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之间可转动地连接,从而所述本体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转动而调节与所述面板10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可通过粘结、缝合等方式贴设于所述面板10的下表面。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之间同样为可转动地连接,从而所述第二固定板222可以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而调节与所述本体之间的夹角的大小。当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固定板221、所述本体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222共同形成“Z”字型状态,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与承载面之间保持面接触,第一支臂251将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第二支臂252将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通过所述第一支臂251和所述第二支臂252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板与本体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从而将所述第一固定板221、所述本体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222维持在稳定的“Z”字型状态,达到将所述面板10稳定地支撑于所述承载面上方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板21上设有与所述可调节支臂对应的收纳槽,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板21上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支撑臂256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连接臂255,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支板21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板21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臂255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连接臂255之间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支臂与所述收纳槽分别一一对应地设置,且所述支臂的形状、尺寸分别与所述收纳槽的形状、尺寸相同。所述支臂的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支板21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臂255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连接臂255之间相对可转动地连接,如此,可以方便地调节所述支臂的所述连接臂255与支撑臂256之间的夹角,如当调节所述支板21与第一固定板221之间呈第一设定角度后,可以将第一支臂251从对应的收纳槽内翻转出来,使得第一支臂251的连接臂255从所述收纳槽内脱离出来后贴设于第一固定板221上,支撑臂256连接于第一固定板221和支板21之间,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5至图7,每一所述支脚20的支板21包括第一本体211和第二本体212,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22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211和所述第二本体212连接,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本体211和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上的第一收纳槽231、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2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上的第二收纳槽232。其中,所述支脚20的支板21包括相互贴设的第一本体211和第二本体212,第一固定板221与第一本体211连接,第二固定板222与第二本体212连接,第一收纳槽231设于所述第一本体211和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上,第二收纳槽232设于所述第二本体21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上,使得所述支脚20形成为由结构相同的两部分组成,从而可以减少所述支脚20的生产成本;第一本体211和第二本体212相互贴合,可以增强支脚20的支撑强度。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支板21也可以仅包括一个本体,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和第二固定板222位于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收纳槽231位于本体与第一固定板221连接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上,所述第二收纳槽232位于本体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连接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22上。具体的,第一收纳槽231用于容置第一支臂251的支撑臂256的部分、和第二收纳槽232用于容置第二支臂252的支撑臂256的部分分别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所述支板21包括第一本体211和第二本体212为例,对所述支臂的结构、作动方式进行说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臂251的所述连接臂255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相贴合,所述第一支臂251的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支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围设形成三角形;所述第二支臂252的所述连接臂255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22相贴合,所述第二支臂252的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支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22围设形成三角形。其中,所述第一支臂251和所述第二支臂252分别位于所述支板21的相对两侧,如此,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臂251的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支板21、所述第一固定板221围设所形成三角形、与所述第二支臂252的所述支撑臂256与所述支板21、所述第二固定板222所围设形成三角形也分别位于所述支板21的相对两侧,使得每一支脚对面板10的支撑更加稳定,当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左右晃动时,也能稳定地维持电子设备支架的展开状态。
请结合参阅图8至图10,将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从收纳状态打开切换至展开状态时,以其中一个支脚20为例,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8所示,将所述第一本体211和第二本体212贴合形成的整体相对于第一固定板221旋转呈第一设定角度,将第二固定板222相对于第二本体212旋转同样呈第一设定角度;
如图9和图10所示,将第一支臂251从第一收纳槽231内翻转出来,直至第一支臂251的连接臂255与固定板贴合,将第二支臂252从第二收纳槽232内翻转出来,直至第二支臂252的连接臂255与承载面贴合。
此时,第一支臂251的第一连接臂255与第一固定板221共同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第一支臂251的第一支撑臂256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第一本体211为三角形的一条边,形成维持第一本体211与第一固定板221之间的第一设定角度的三角支撑结构。第二支臂252的第一连接臂255与第二固定板222共同作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第二支臂252的第二支撑臂256为三角形的一条边,第二本体212为三角形的一条边,形成维持第二本体212与第二固定板222之间的第二设定角度的另一个三角支撑结构。
可选的,每一所述支臂的所述连接臂255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相贴合的位置设有磁吸部;或,每一所述支臂的所述连接臂255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相贴合的位置设有粘结部。具体的,所述第一支臂251的连接臂255与第一固定板22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臂252的连接臂255与第二固定板222之间分别设有磁吸部或粘结部,通过磁吸部或粘结部可以加强支臂的连接臂255与对应的固定板之间贴合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支臂与对应的固定板和本体形成的三角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支撑对应的固定板和本体形成三角支撑结构的支臂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示。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板21上的第一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第一转动臂,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臂与对应的所述支板21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板21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所述支板21的一端抵靠的第一挡止部;和/或,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二转动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板21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抵靠的第二挡止部。下面以第一收纳槽231及位于第一收纳槽231内的第一支臂251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收纳槽231可以仅包括位于支板21的第一部分,或者仅包括位于第一固定板221上的第二部分,也可以同时包括位于所述支板21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上的第二部分。相应的,所述第一支臂251可以仅包括位于第一部分内的第一转动臂,或者仅包括位于第二部分内的第二转动臂,也可以同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的第一转动臂和位于所述第二部分内的第二转动臂。当支板21相对于第一固定板221转动而呈第一设定角度时,可以翻转所述第一转动臂或所述第二转动臂,使得所述第一转动臂相对于支板21转动直至末端与第一固定板221上的第一挡止部抵靠,或使得所述第二转动臂相对于第一固定板221转动直至末端与所述支板21上的第二挡止部抵靠,实现第一支臂251将所述支板21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角度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的目的。其中,第二收纳槽232及位于所述第二收纳槽232内的第二支臂252的结构、作动方式与此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止部包括供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本体的一端卡持于内的第一卡槽;和/或,所述第二挡止部包括供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卡持于内的第二卡槽。通过设置卡槽,当对应的转动臂转动至支撑状态时,卡槽供对应的转动臂的末端卡持于内,从而可以加强支臂在支撑状态下的稳定性,进一步加强支臂与对应的固定板和支板21形成的三角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板21和所述可调节支臂分别由金属材料制成;或,所述支板21和所述可调节支臂分别由塑胶材料制成,且所述支板21和所述可调节支臂的外表面包覆有皮革层。其中,支板21和可调节支臂由金属材料制成,或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支板21与支臂之间、以及支臂的连接臂255与支撑臂256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的部位在生产时可以分别形成为折痕,便于生产成型;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使用中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可施力所述支板21和支臂分别顺沿对应的折痕弯折转动,从而操作简单方便。所述支板21和所述可调节支臂的外表面包覆有皮革层,可增加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美观性。
请参阅图11至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仅在于:每一所述支脚20的第一本体211和第二本体212的位置互换,第二固定板222与面板10连接,第一固定板221用于抵靠于承载面上。其中,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的原理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赘述。
请参阅图14至图1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主要包括:所述面板10上设有辅助定位结构27,所述支脚20和所述辅助定位结构27分别设于所述面板10的相对两侧,所述辅助定位结构27包括用于与放置于所述面板10上的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相抵靠的第一定位部271和第二定位部272。其中,第一定位部271和第二定位部272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放置于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上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宽度确定,或,所述第一定位部271和第二定位部272可以设于所述面板10的相对两侧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271包括设于所述面板10上的第一凹陷部2710及与所述第一凹陷部2710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定位板2712,所述第一定位板271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所述第一定位板2712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凹陷部2710内的平板状及由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叠置共同形成的三角柱状;和/或,所述第二定位部272包括设于所述面板10上的第二凹陷部2720及与所述第二凹陷部2720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定位板2722。其中,第一定位板2712和第二定位板2722可分别收容于对应的凹陷部内,当无需使用所述辅助定位结构27时,可以使第一定位板2712收容于第一凹陷部2710内、第二定位板2722收容于第二凹陷部2720内,以使得所述面板10的表面平整,且避免增加所述面板10的厚度;而当需要使用所述辅助定位结构27时,可以将第一定位板2712叠置呈三角柱状,并将第二定位板2722转动至凸出于所述面板10的表面,实现对放置于所述面板10上的电子设备的限位,防止滑出所述面板1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并不限于用户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也可以作为普通桌板使用,用于看书、写字等,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具有具备如下优点:
第一、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收纳状态下,所述面板10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21、所述第二固定板222、所述本体呈叠置状态,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的整体厚度为所述面板10、第一固定板221、第二固定板222、本体的厚度之和,从而在收纳状态下所占用空间小;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在展开状态下,第一支臂251和第二支臂252分别将对应的固定板与本体之间的角度维持在设定角度,且支脚20通过固定板与承载面之间形成面接触,从而可将所述面板10稳定地支撑于承载面的上方;
第二、每一支脚20由结构相同的两部分组成,且两个支脚20的结构相同,从而可以减少生产成本;
第三、每一支脚20的支板21与支臂之间、以及支臂的连接臂255与支撑臂256之间的可转动连接的部位在生产时可以分别形成为折痕,从而便于生产成型;将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从收纳状态切换至展开状态时,可施力所述支板21和支臂分别顺沿对应的折痕弯折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及分别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支脚,每一所述支脚包括支板及设于所述支板上的可调节支臂,所述支板包括本体及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面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本体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所述可调节支臂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对应的第一支臂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对应的第二支臂,所述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包括收纳状态和展开状态;
在收纳状态下,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本体呈叠置状态,且所述第一支臂叠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所述第二支臂叠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
在展开状态下,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分别相对转动而呈夹角,所述第一支臂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并将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维持在第一设定角度,所述第二支臂倾斜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将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本体之间维持在第二设定角度,所述第二固定板用于抵靠于承载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上设有与所述可调节支臂对应的收纳槽,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板上的第一部分及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支撑臂以及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连接臂,所述支撑臂与所述支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撑臂与所述连接臂之间相对可转动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脚的支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上的第一收纳槽、及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的第二收纳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贴合,所述第一支臂的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固定板围设形成三角形;所述第二支臂的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相贴合,所述第二支臂的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固定板围设形成三角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和所述第二支臂分别位于所述支板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支臂的所述连接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相贴合的位置设有磁吸部或粘结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所述支板上的第一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对应的第一转动臂;其中,所述第一转动臂与对应的所述支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支板之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所述支板的一端抵靠的第一挡止部;和/或,
每一所述收纳槽包括位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部分,每一所述支臂包括与所述第二部分对应的第二转动臂;其中,所述第二转动臂与对应的所述固定板连接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支板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抵靠的第二挡止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止部包括供所述第一转动臂远离本体的一端卡持于内的第一卡槽;和/或,
所述第二挡止部包括供所述第二转动臂远离对应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卡持于内的第二卡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上设有辅助定位结构,所述支脚和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分别设于所述面板的相对两侧,所述辅助定位结构包括用于与放置于所述面板上的电子设备的相对两侧相抵靠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第一凹陷部及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内的平板状及由所述第一折板、第二折板和第三折板叠置共同形成的三角柱状;和/或,
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第二凹陷部及与所述第二凹陷部内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定位板。
CN202021997262.7U 2020-09-11 2020-09-11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13686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7262.7U CN213686077U (zh) 2020-09-11 2020-09-11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97262.7U CN213686077U (zh) 2020-09-11 2020-09-11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6077U true CN21368607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8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97262.7U Active CN213686077U (zh) 2020-09-11 2020-09-11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60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526A1 (zh) * 2021-09-05 2023-03-09 深圳市乐沐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526A1 (zh) * 2021-09-05 2023-03-09 深圳市乐沐营销顾问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7306B1 (en) Protective apparatus for tablet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074286A1 (en) Foldable support base
CN109639868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3686077U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支架
TWM648050U (zh) 物品固定結構
TW200541438A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1780012U (zh) 翻折式置物架
TWM410270U (en) Foldable keyboard assembly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module
CN213399372U (zh)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CN216256032U (zh) 一种办公辅助装置
CN212115396U (zh) 一种可折叠手机桌面支架
JPH11212665A (ja) 薄型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KR102215096B1 (ko) 받침판 수납이 가능한 독서대
CN208941223U (zh) 多功能便携式支架
CN217441183U (zh) 移动设备支撑架
CN216201685U (zh) 一种增高架
CN213089224U (zh) 平板电脑折叠支架
CN217463901U (zh) 行动装置支撑结构
CN215120888U (zh) 一种用于便携式数码产品的支架
CN220355075U (zh) 可折式物品支撑结构
CN216610627U (zh) 一种支撑架及台历
CN217917448U (zh) 一种折叠式画架
CN217208810U (zh) 一种物品支撑结构
CN217519605U (zh) 一种手机和平板电脑用卡片式支架
CN215335226U (zh) 一种折叠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