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4663U - 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 Google Patents

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4663U
CN213684663U CN202020845212.0U CN202020845212U CN213684663U CN 213684663 U CN213684663 U CN 213684663U CN 202020845212 U CN202020845212 U CN 202020845212U CN 213684663 U CN213684663 U CN 2136846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haft sleeve
injection molding
rotor assembly
permanent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452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anhua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21/08860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21218728A1/zh
Priority to US17/922,23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1184A1/en
Priority to EP21795371.0A priority patent/EP414499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46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46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子组件和电动泵,包括第一注塑体,第一注塑体包括第一轴套和转子,转子位于第一轴套的外周,至少以转子和第一轴套为注塑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第一注塑体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连接转子和第一轴套,至少以第一注塑体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和包裹层,包裹层包裹第一注塑体的至少部分外周面;转子组件还包括叶片,沿着转子组件的轴向,下盖板比叶片更靠近转子,叶片与下盖板固定连接或者叶片与下盖板为一体结构;这样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泵,具体涉及一种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背景技术
电动泵包括泵轴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设置于泵轴的外周,转子组件围绕泵轴转动或者随着泵轴一起转动;转子组件包括转子、下盖板、叶片等多个零部件,为了减少转子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会在转子组件内压装轴套,由于轴套需要承受压装力,这样对轴套材质以及转子组件中与轴套的连接处的强度要求会相对较高,从而会增加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因此如何优化转子组件的结构以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包括第一轴套和转子,所述转子位于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周,至少以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轴套为注塑嵌件经注塑形成所述第一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轴套至少以所述第一注塑体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所述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和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裹所述第一注塑体的至少部分外周面;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叶片,沿着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所述下盖板比所述叶片更靠近所述转子,所述叶片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叶片与所述下盖板为一体结构。
一种电动泵,所述电动泵包括泵轴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泵轴的外周,所述转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转子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转子组件为注塑件;转子组件包括第一轴套和转子,以转子和第一轴套为注塑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至少以第一注塑体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和包裹层,包裹层包裹第一注塑体的至少部分外周面;转子组件还包括叶片,叶片与下盖板固定连接或者叶片与下盖板为一体结构;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轴套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以及转子组件中与第一轴套连接处的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以及转子组件中与第一轴套连接处的制造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电动泵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转子组件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转子组件沿A-A截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第一注塑体在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图4中第一轴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4中第一轴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a或图6b中第一轴套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第一轴套沿A-A截面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4中第一轴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中转子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转子铁芯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转子的一个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4中第一注塑体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转子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转子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第三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转子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第四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1是图1中转子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第五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步骤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中的电动泵能够为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流动动力,工作介质可以为包括50%乙二醇水溶液或者清水,当然工作介质也可以为其他的成分。
参见图1,电动泵100包括泵壳体、转子组件1、定子组件2、泵轴3以及隔离部4,转子组件1套设于泵轴3的外周;电动泵100包括泵内腔,隔离部4将泵内腔分隔为第一腔80和第二腔90,第一腔80能够有工作介质流过,第二腔90与工作介质不直接接触,转子组件1位于第一腔80,定子组件2位于第二腔80;参见图1,定子组件2包括定子铁芯21、绝缘架23 和绕组22,绝缘架23包覆于定子铁芯21的至少部分表面,绕组22缠绕于绝缘架23,这样在绕组22和定子铁芯21之间可以通过设置绝缘架23来防止定子铁芯21与绕组22之间进行导电;电动泵100工作时,通过控制定子组件2的绕组22中所通过的电流进而控制定子组件2产生的激励磁场,转子组件1在激励磁场的作用下围绕泵轴3或者随泵轴3一起转动。
以下将对本申请中的转子组件进行详细介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的所提到的“上”、“下”、“高”、“低”等方位名词是以将转子组件按图3所示的位置进行安放时的状态为基准。
参见图2,图2为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2至图5,转子组件1包括第一注塑体11,第一注塑体11包括第一轴套13、转子14以及连接部16,转子14具有永磁材料;转子14位于第一轴套13的外周,连接部16连接转子14和第一轴套13,连接部16的材料为塑料,本实施例中,以转子14和第一轴套13为注塑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11,连接部16通过注入塑料形成,第一注塑体11为一整体件;以第一注塑体11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参见图3和图4,第二注塑体12包括下盖板121和包裹层122,包裹层122包裹第一注塑体11的部分外周面;本实施例中,转子组件1还包括叶片15,沿着转子组件1的轴向,下盖板121比叶片15更靠近转子14,本实施例中,叶片15与下盖板 121为一体结构,这里的“一体结构”是指叶片15和下盖板121通过注塑一体形成,当然叶片15与下盖板121也可以是分体设置,具体地,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和第五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轴套13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13以及转子组件中与第一轴套13连接处的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13以及转子组件中与第一轴套13连接处的材料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转子14和第一轴套13之间的连接部分为第一注塑体11的塑料部分,第二注塑体12的下盖板121和包裹层122以及叶片为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第一注塑体11的塑料部分和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第一注塑体11的塑料部分和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材料不同时,可以设计成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的耐腐蚀性高于第一注塑体11的塑料部分的耐腐蚀性,因为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要与工作介质接触,另外,因为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与工作介质接触时会受到工作介质对其的作用力,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可能会存在断裂的风险,因此,当第一注塑体11的塑料部分和第二注塑体2的塑料部分的材料不同时,可以设计成第二注塑体12的塑料部分的韧性高于第一注塑体11的塑料部分的韧性。
以下将对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的第一轴套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6a至图8,图6a至图8为第一轴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第一轴套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沿着转子组件1的轴向,第一轴套13的轴向高度大于转子14的轴向高度,第一轴套13的上端面高于转子14的上端面,第一轴套13的下端面低于转子14的下端面;结合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的轴向长度大于等于泵轴3的轴向长度的二分之一,这样有利于相对增大泵轴3在第一轴套13上的径向支撑面积,从而有利于减小泵轴3与第一轴套13之间的摩擦力。
参见图6a至图8,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包括本体部130和至少一个限位部131,限位部131自本体部130的外周面凸起设置,限位部131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延伸,限位部131的轴向长度小于本体部130的轴向长度,具体地,限位部131的上端面位于本体部130的上端面以下,限位部 131的下端面位于本体部130的下端面以上;这样一方面第一注塑体11在注塑过程中,可以在高于限位部131上端面的地方和低于限位部131下端面的地方形成连接部,从而使得转子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防止第一轴套13 发生轴向运动;另一方面,第一注塑体11在注塑过程中,可以在限位部131 的外周面和侧面形成连接部,从而使得转子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防止第一轴套13发生径向运动。参见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包括六个限位部131,限位部131沿着第一轴套13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然,限位部131沿着第一轴套13的圆周方向也可以是非均匀分布,另外,限位部131 的数量也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其他数量。
参见图6a至图8,第一轴套13还包括第一凹部132和第一孔部133,第一孔部133沿第一轴套13的轴向延伸,图1中的泵轴3伸入第一孔部133 的腔体内并与第一孔部133的内周面间隙配合设置,第一凹部132自第一孔部133的内周面凹陷设置,第一凹部132沿着第一孔部133的轴向延伸,本实施例中,沿着第一孔部133的轴向,第一凹部132贯穿第一轴套13的上下端面;结合图1,这样当电动泵工作时,部分工作介质能够流入并储存于第一凹部132的空腔内,这样有利于给图1中的泵轴3润滑,进而进一步有利于减小泵轴3与第一轴套13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参见图5和图6a,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包括三个第一凹部132,第一凹部132沿着第一轴套13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当然,第一凹部13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数量。
参见图6a至图8,第一轴套13还包括第二凹部134,第二凹部134自第一轴套13的上端面1311向内凹陷,第二凹部134与第一凹部132连通,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第二凹部134靠近第一凹部132的末端设置;这样通过设置第二凹部134有利于将工作介质引导至第一凹部132;本实施例中,第二凹部134的数量与第一凹部132的数量对应相等,具体地,第一轴套13包括三个第二凹部134,每个第二凹部134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一凹部132。
参见图6b,第一轴套13还包括第三凹部135,第三凹部135自第一轴套13的下端面1312向内凹陷,第三凹部135与第一凹部132连通,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第三凹部135靠近第一凹部132的另一末端设置;这样设置有利于将位于第一凹部132的工作介质导出;本实施例中,第三凹部135 的数量与第一凹部132的数量对应相等,具体地,第一轴套13包括三个第三凹部135,每个第三凹部135分别对应连通一个第一凹部132。
参见图6a和图6b,第一轴套13还包括第一台阶面1313和第二台阶面 1314,第一台阶面1313位于第一轴套13的上端面1311以下,第二台阶面1314位于第一轴套的下端面1312以上,第一台阶面1313的外轮廓比第一轴套上端面1312的外轮廓距离第一轴套13的中心轴线更远,第二台阶面 1314的外轮廓比第一轴套下端面1312的外轮廓距离第一轴套13的中心轴线更远;通过设置第一台阶面1313和第二台阶面1314使得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模具能够以第一台阶面1313和第二台阶面1314为一个定位基准面,这样第一轴套的上端面1311和下端面1312能够伸入至注塑模具的空腔内,从而在注塑过程中,使得第一轴套的上端面1311和下端面1312能够与注入的塑料隔离,进而有利于防止在注塑过程中分别在第一轴套的上端面1311和下端面1312形成有塑料,进而有利于防止第一轴套的上端面1311上形成的塑料和第一轴套的下端面1312上形成的塑料在电动泵的使用过程中掉落,从而有利于防止对工作介质造成污染。
参见图9,图9为第一轴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第一轴套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9,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包括至少一个限位部131’,限位部131’自第一轴套13’的外周面向内凹陷设置,限位部131’沿着第一轴套13’的周向延伸,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31’沿着转子组件13’的周向延伸了一整周,当然,限位部131’也可以是沿着第一轴套13’的周向延伸部分;这样第一注塑体11在注塑过程中,可以在限位部131’的凹腔内填充注塑材料,从而使得转子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防止第一轴套13’发生轴向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包括两个限位部131’,两个限位部131’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间隔设定的距离分布,当然,限位部131’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其他数量,具体地可以根据第一轴套的长度进行适应性设计。
参见图6a、图6b和图9,在上述第一轴套的两种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第一轴套发生运动,通过在第一轴套上设置限位部,当然,也可以在第一轴套的外周面设置滚花结构或者螺纹结构等表面呈现一定的凹凸不平的粗糙结构,这样使得第一注塑体中的塑料能够填充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这样有利于提高第一轴套与第一注塑体中塑料部分的结合力,进而有利于防止第一轴套发生运动。
以下将对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中的转子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0,图10为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第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中的转子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转子14包括转子铁芯141和永磁体 142,结合参见图4和图5,转子铁芯141与第一轴套13通过注塑固定,永磁体142与转子铁芯141通过注塑固定,第二注塑体12的包裹层包裹永磁体142的外表面并对永磁体142形成与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这样有利于使得永磁体141与工作介质形成隔离层,进而有利于防止永磁体142 被工作介质腐蚀,从而有利于提高转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0至图12,本实施例中,转子铁芯141包括层叠并铆压组装在一起的硅钢片;转子铁芯141包括安装部1411,安装部1411自转子铁芯14 的外周面向靠近转子铁芯14内凹陷设置,永磁体142部分位于安装部1411,永磁体142的内周面与安装部1411的一侧面贴合设置,这样能够使得永磁体142在转子的圆周方向上限位;本实施例中,永磁体142为分块式结构,具体地,转子14包括四个永磁体142,转子铁芯141包括四个安装部1411,安装部1411的数量与永磁体142的数量对应相等;参见图10和图12,永磁体142的内周面和永磁体142的外周面呈弧面状,以与转子组件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对转子做截面得到转子所对应的截面,在转子的截面上,永磁体142 外周面的圆心O1与转子铁芯141的中心轴线重合,永磁体142内周面的圆心O2与转子铁芯141的中心轴线偏置,也就是说,永磁体142内周面的圆心O2与永磁体外周面的圆心O1偏置设置。
参见图13,连接部16包括环部161和定位部162,环部161围绕第一轴套162的一末端设置,定位部162的一端连接环部161的内周面,定位部 162的另一端连接环部161的外周面,定位部162自环部161的底面凸起设置;当转子组件加工制造完成后,还需要将转子组件放入充磁夹具内对转子组件进行充磁,而转子组件的放置方向将影响转子组件的充磁方向,而通过设置定位部162可以作为放置转子组件时的防错特征,为转子组件的放置方向提供参照,进而有利于转子组件的充磁。
参见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的部分外周面构成环部 161的内周面,两个定位部162关于第一轴套13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定位部162的中心对称面与其中一个永磁体142的中心对称面重合;以上所提到的“重合”是指理论重合,而实际上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偏差,所有因加工制造而产生的重合度误差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实施例中,由于永磁体142外周面的圆心O1与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重合,永磁体142 内周面的圆心O2与转子铁芯142的中心轴线偏置,这样当第一注塑体11在注塑时,可以以永磁体142外周面作为其中一个定位面,这样将转子14放置于模具时,为转子的放置方向提供参考基准,进而使得定位部162的中心对称面能够与永磁体142的中心对称面重合,从而有利于匹配转子组件的充磁方向。
参见图14和图15,图14和图15为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4和图15,本实施例中,转子14a呈环形,转子14a包括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塑料材料和磁性材料经过注塑形成的注塑体,第二注塑体1a 包裹转子14a的外表面并对转子14a形成与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这样电动泵在使用过程中,有利于使得转子14a与工作介质形成隔离层,进而有利于防止转子14a被工作介质腐蚀,从而有利于提高转子组件的使用寿命。
与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中,转子14a呈环形,转子14a包括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塑料材料和磁性材料经过注塑形成的注塑体,相较于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更加简单。
以下将对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至图16,转子组件1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包括第一轴套13以及转子14的成形;
S2,以转子14和第一轴套13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11;
S3,以第一注塑体11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第二注塑体12包括包裹层122,包裹层122包裹第一注塑体的11至少部分外周面;第二注塑体12包括下盖板121和叶片15,下盖板121和叶片15为一体注塑形成。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使得第一轴套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的制造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其中,第一轴套的成形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第一轴套13上成形至少一个限位部131,限位部131自第一轴套13的本体部的外周面凸起设置,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限位部131 的轴向高度小于第一轴套13本体部的轴向高度;本实施例中限位部呈凸起状,当然限位部也可以呈凹状,此时限位部自第一轴套的外周面凹陷设置,限位部沿着第一轴套的周向延伸;
S12,在第一轴套13上成形第一孔部133和至少一个第一凹部132,第一孔部133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贯穿,第一凹部132沿着第一孔部133 的轴向延伸,沿着第一轴套13的径向,第一凹部132自第一孔部133的内周面凹陷设置;
S13,在第一轴套13上成形至少一个第二凹部134,第二凹部134与第一凹部132连通,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第二凹部134自第一轴套13 的上端面凹陷设置,第二凹部134靠近第一凹部132的一末端设置;
S14,在第一轴套13上成形至少一个第三凹部135,第三凹部135与第一凹部134连通,沿着第一轴套13的轴向,第三凹部135自第一轴套13 的下端面凹陷设置,第三凹部135靠近第一凹部132的另一末端设置;
S15,在第一轴套13上成形第一台阶面1313和第二台阶面1314,第一台阶面1313低于第一轴套13的上端面1311,第二台阶面1314高于第一轴套的下端面1312,第一台阶面1313位于第二台阶面1314的上方,第一台阶面1313的外轮廓比第一轴套上端面1312的外轮廓距离第一轴套13的中心轴线更远,第二台阶面1314的外轮廓比第一轴套下端面1312的外轮廓距离第一轴套13的中心轴线更远。
其中,转子的制造包括以下步骤:
S16,转子14包括转子铁芯141和永磁体142,转子14的制造是通过转子铁芯141和永磁体142的组装而成;具体地,转子铁芯141的制造是通过硅钢片层叠后铆压而成;参见图,转子铁芯141包括安装部1411,安装部1411呈凹状,转子铁芯141和永磁体1442的组装包括以下步骤:将永磁体142置于安装部1411;当永磁体142置于安装部1411时,永磁体142的内周面与安装部1411的一侧面贴合设置,安装部1411能够使得永磁体142 在转子的圆周方向上限位;
当然,转子的制造也可以是以下步骤:
S16’,转子14’为通过注塑成形的注塑体,注塑材料包括通过按一定比例的磁性材料和塑料材料混合而注塑形成。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11-S16并不存在先后顺序,可以是同时进行,也可以调换顺序;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的制造方法中包括步骤S11-S15,当然,第一轴套的制造方法也可以只包括步骤S11-S15中的任意一个或几个。
参见图17,图17为转子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转子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7,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1b包括第一轴套13b和第二轴套 16b,第二轴套16b比第一轴套13b靠近叶轮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注塑体11b包括转子14、第一轴套13b以及连接部16b,连接部16b连接第一轴套13b和转子14,连接部16b的材料为塑料,第一注塑体11b是以第一轴套 13b和转子14为嵌件经注塑形成,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注塑体11b和第二轴套16b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b;第二注塑体12b包括下盖板121b 和包裹层122b,包裹层122b包裹第一注塑体11b的部分外周面;本实施例中,转子组件1还包括叶片15,沿着转子组件1的轴向,下盖板121比叶片 15更靠近转子14,本实施例中,叶片15与下盖板121b为一体结构,这里的“一体结构”是指叶片15和下盖板121b通过注塑一体形成,当然叶片15 与下盖板121b也可以是分体设置,具体地,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和第五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轴套13b和第二轴套16b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13b的材质、转子组件中第一轴套13b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第二轴套16b材质以及转子组件中第二轴套16b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13b、转子组件中第一轴套13b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第二轴套16b以及转子组件中第二轴套16b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的制造成本,b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17,第一轴套13b包括第一孔部133b,第一孔部133b沿第一轴套13b的轴向延伸,第二轴套16b包括第二孔部161b,第二孔部161b沿第二轴套16b的轴向延伸,第一孔部133b的中心轴线与第二孔部161b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这里的“同轴”为理论同轴,而实际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加工制造误差,因此所有因加工制造误差而导致的同轴度偏差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7,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6b包括第三孔部113b,第三孔部113b 沿连接部16b的轴向延伸;第一轴套13b靠近第三孔部113b的一末端设置,第二轴套16b靠近第三孔部113b的另一末端设置;第一孔部133b的孔直径小于第三孔部113b的孔直径,第二孔部161b的孔直径小于第三孔部113b 的孔直径;本实施例中,在以第一轴套13b和转子14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11b时,可以以第一轴套13b的内周面为一个定位面,将模具芯棒与第一轴套13b的内周面配合,在以第一注塑体11b和第二轴套16b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b时,可以以第二轴套16b的内周面为一个定位面,将模具芯棒与第二轴套16b的内周面配合,这样相较于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减小模具芯棒与轴套之间的配合面积,进而有利于脱模,另一方面,有利于相对减小轴套的用料,进而有利于降低成本;参见图17,第一轴套13b的外缘尺寸和第二轴套16b的外缘尺寸均大于第三孔部113b的孔直径,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13b的外缘尺寸和第二轴套16b 的外缘尺寸是指限位部的外周尺寸;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也可以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下将对第三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8,转子组件1b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包括第一轴套13b、第二轴套16b以及转子(14、14’)的成形;这里关于第一轴套16b和转子(14、14’)的制造方法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套和转子的制造方法,第二轴套16b的制造方法可参考第一轴套13b的制造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S2,以转子(14、14’)和第一轴套13b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11b;
S3,以第一注塑体11b和第二轴套16b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b;第二注塑体12b包括包裹层122b,包裹层122b包裹第一注塑体 11b的至少部分外周面;第二注塑体12b包括下盖板121b和叶片15b,下盖板121b和叶片15b通过注塑形成为一体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二注塑体注塑时,以第一轴套13b的第一孔部和第二轴套16b的第一孔部为模具的一个定位基准面,模具伸入第一轴套13b的第一孔部的空腔和第二轴套16b的第一孔部的空腔,模具与第一轴套13b的第一孔部的侧壁以及第二轴套16b的第一孔部的侧壁配合设置;这样通过以第一轴套13b的第一孔部和第二轴套16b的第一孔部为模具的一个定位基准面,有利于提高第一轴套 13b和第二轴套16b之间的同轴度精度。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使得第一轴套13b和第二轴套16b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13b材质、转子组件中第一轴套13b 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第二轴套16b材质以及转子组件中第二轴套16b 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13b、转子组件中第一轴套13b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第二轴套16b以及转子组件中第二轴套16b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的制造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19,图19为转子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转子组件的第四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9,转子组件1c还包括上盖板17c和叶片15c,叶片15c的部分位于上盖板17c和下盖板121c之间,上盖板17c位于下盖板121c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7c与叶片15c一体注塑成形,当然,上盖板17c和叶片15c也可以分体设置,具体地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上盖板17c和叶片15c单独成形,叶片15c的上端与上盖板17c固定连接,叶片15c的下端与下盖板121c固定连接;另外一种情况是:上盖板17c单独成形,叶片 15c与下盖板121c一体成形。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1c的转子14的结构与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的结构相同,当然,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1c的转子14的结构也可以参考与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本实施例中,转子组件的其他结构特征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下将对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9和图20,转子组件1c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包括第一轴套13、转子(14、14’)以及一体结构式的上盖板17c与叶片15c的成形;一体结构式的上盖板17c与叶片15c通过注塑形成,这里关于第一轴套16c和转子(14、14’)的制造方法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套和转子的制造方法,当然,本实施方式中的转子制造方法也可以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转子的制造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S2,以转子(14、14’)和第一轴套13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11c;
S4,以第一注塑体11c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c;第二注塑体12c包括包裹层122c和下盖板17c,包裹层122c包裹第一注塑体11c 的至少部分外周面;转子组件11c还包括叶片15c和上盖板17c,叶片15c 和上盖板17c为一体结构,叶片15c的下端与下盖板121c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当然,上盖板17c和叶片15c也可以分体设置时,针对分体设置的两种不同情况,步骤S4将变成以下两种不同的步骤;
当叶片15c和下盖板121c一体设置时,步骤S4将变成步骤S5,S5,以第一注塑体11c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此时第二注塑体的结构可以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第二注塑体包括包裹层,包裹层包裹第一注塑体11c的至少部分外周面;第二注塑体还包括下盖板121c和叶片15c,叶片15c的上端与上盖板17c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其中上盖板17c的成形在步骤S1中完成;
当上盖板17c和叶片15c分别单独成形时,步骤S4将变成步骤S6,S6,以第一注塑体11c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第二注塑体包括包裹层,包裹层包裹第一注塑体11c的至少部分外周面;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121c,叶片15c的上端与上盖板17c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叶片15c的下端与下盖板121c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叶片15c和上盖板17c的成形在步骤S1 中完成。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使得第一轴套13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13以及转子组件中与第一轴套13连接处的转子组件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13以及转子组件中与第一轴套 13连接处的材料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参见图21,图21为转子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对转子组件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21,转子组件1d还包括上盖板17d和叶片15d,叶片15d位于上盖板17d和下盖板121d之间,上盖板17d位于下盖板121d的上方;本实施例中,上盖板17d与叶片15d一体注塑形成,当然,上盖板17d和叶片15d 也可以分体设置,具体地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上盖板17d和叶片15d 单独成形,叶片15d的上端与上盖板17d固定连接,叶片15d的下端与下盖板121d固定连接;另外一种情况是:上盖板17d单独成形,叶片15d与下盖板121d一体成形。本实施方式中转子组件的转子结构与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相同,当然,转子组件的转子结构也可以参考与转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转子组件与第四种实施方式相比,其主要区别在于,转子组件1d包括第一轴套13d和第二轴套 16d,相关结构可以参考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以下将对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的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21和图22,转子组件1d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包括第一轴套13d、第二轴套16d以及转子(14、14’)的成形;这里关于第一轴套13d和转子(14、14’)的制造方法可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套和转子的制造方法,第二轴套16d的制造方法可参考第一轴套的制造方法,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S2,以转子(14、14’)和第一轴套13d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一注塑体11d;
S4,以第一注塑体11d和第二轴套16d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12d;第二注塑体12d包括包裹层122d,包裹层122d包裹第一注塑体 11d的至少部分外周面;转子组件1d还包括叶片15d和上盖板17d,叶片 15d和上盖板17d为一体结构,叶片15d的下端与下盖板121d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当然,当上盖板17d和叶片15d也可以分体设置时,针对分体设置的两种不同情况步骤S4将变成以下两种不同的步骤;
当叶片15d和下盖板121d一体设置时,步骤S4将变成步骤S5,S5,以第一注塑体11d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此时第二注塑体的结构可以参考转子组件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第二注塑体包括包裹层,包裹层包裹第一注塑体11d的至少部分外周面;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121d和叶片15d,叶片15d的上端与上盖板17d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其中上盖板17d的成形在步骤S1中完成;
当上盖板17d和叶片15d分别单独成形时,步骤S4将变成步骤S6,S6,以第一注塑体11d为注塑嵌件通过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第二注塑体包括包裹层,包裹层包裹第一注塑体11d的至少部分外周面;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121d,叶片15d的上端与上盖板17d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叶片15d的下端与下盖板121d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叶片15d和上盖板17d的成形在步骤S1 中完成。
通过上述制造方法,使得第一轴套13d和第二轴套16d采用注塑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对第一轴套13d材质、转子组件中第一轴套13d 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第二轴套16d材质以及转子组件中第二轴套16d 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的强度要求,进而有利于降低第一轴套13d、转子组件中第一轴套13d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第二轴套16d以及转子组件中第二轴套16d与转子组件连接处的材质的制造成本,从而有利于降低转子组件的制造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第一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包括第一轴套和转子,所述转子位于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周,至少以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轴套为注塑嵌件经注塑形成所述第一注塑体,所述第一注塑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子和所述第一轴套,至少以所述第一注塑体为嵌件经注塑形成第二注塑体;所述第二注塑体包括下盖板和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包裹所述第一注塑体的至少部分外周面;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叶片,沿着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所述下盖板比所述叶片更靠近所述转子,所述叶片与所述下盖板固定连接或者所述叶片与所述下盖板为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所述第一轴套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转子的轴向长度,所述第一轴套的上端面高于所述转子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还包括第二轴套,以所述第二轴套以及所述第一注塑体为嵌件经注塑形成所述第二注塑体;所述第一轴套包括第一孔部,所述第一孔部沿所述第一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轴套包括第二孔部,所述第二孔部沿所述第二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孔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孔部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三孔部,所述第三孔部沿所述第一注塑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套靠近所述第三孔部的一末端设置,所述第二轴套靠近所述第三孔部的另一末端设置;所述第一孔部的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孔部的孔直径,所述第二孔部的孔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孔部的孔直径,所述第一轴套的外缘尺寸和所述第二轴套的外缘尺寸均大于第三孔部的孔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自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凸起设置或者所述限位部自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向内凹陷设置;当所述限位部自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凸起设置时,沿着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延伸方向,所述限位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本体部的长度;当所述限位部自所述本体部的外周面向内凹陷设置时,所述限位部沿着所述本体部的周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部和第一孔部,所述第一孔部沿所述第一轴套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凹部自所述第一孔部的周面凹陷设置,所述第一凹部沿着所述第一孔部的轴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还包括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自所述第一轴套的上端面向内凹陷设置,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一凹部连通,沿着所述第一轴套的轴向,所述第二凹部靠近所述第一凹部的末端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还包括第三凹部,所述第三凹部自所述第一轴套的下端面向内凹陷设置,所述第三凹部与所述第一凹部连通,沿着所述第一轴套的轴向,所述第三凹部靠近所述第一凹部的另一末端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还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上端面以下,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下端面以上,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外轮廓比所述第一轴套上端面的外轮廓距离所述第一轴套的中心轴线更远,所述第二台阶面的外轮廓比所述第一轴套下端面的外轮廓距离所述第一轴套的中心轴线更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还包括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上端面以下,所述第二台阶面位于所述第一轴套的下端面以上,所述第一台阶面的外轮廓比所述第一轴套上端面的外轮廓距离所述第一轴套的中心轴线更远,所述第二台阶面的外轮廓比所述第一轴套下端面的外轮廓距离所述第一轴套的中心轴线更远。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10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呈环形,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并对所述转子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呈环形,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并对所述转子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呈环形,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并对所述转子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呈环形,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转子的外表面并对所述转子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或10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向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设置,所述永磁体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空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第一轴套通过注塑固定,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通过注塑固定;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永磁体的外表面并对所述永磁体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向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设置,所述永磁体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空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第一轴套通过注塑固定,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通过注塑固定;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永磁体的外表面并对所述永磁体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向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设置,所述永磁体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空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第一轴套通过注塑固定,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通过注塑固定;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永磁体的外表面并对所述永磁体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自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向靠近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方向凹陷设置,所述永磁体部分位于所述安装部的空腔,所述转子铁芯与所述第一轴套通过注塑固定,所述永磁体与所述转子铁芯通过注塑固定;所述第二注塑体的包裹层包裹所述永磁体的外表面并对所述永磁体形成与所述转子组件外部隔绝的密封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面贴合设置,所述安装部能够使得所述永磁体在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上限位;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和所述永磁体的外周面呈弧面状,以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对所述转子做截面得到所述转子所对应的截面,在所述转子的截面上,所述永磁体外周面的圆心与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偏置,所述永磁体内周面的圆心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心同心设置;
所述连接部包括环部和定位部,所述环部围绕所述第一轴套的一末端设置,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环部的内周面,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环部的外周面,所述定位部自所述环部的底面凸起设置,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对称面与其中一个所述永磁体的中心对称面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或18所述的转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与所述安装部的一侧面贴合设置,所述安装部能够使得所述永磁体在所述转子的圆周方向上限位;所述永磁体的内周面和所述永磁体的外周面呈弧面状,以与所述转子组件的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对所述转子做截面得到所述转子所对应的截面,在所述转子的截面上,所述永磁体外周面的圆心与所述转子铁芯的中心轴线偏置,所述永磁体内周面的圆心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心同心设置;
所述连接部包括环部和定位部,所述环部围绕所述第一轴套的一末端设置,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环部的内周面,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环部的外周面,所述定位部自所述环部的底面凸起设置,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对称面与其中一个所述永磁体的中心对称面重合。
21.一种电动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泵包括泵轴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位于所述泵轴的外周,所述转子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组件。
CN202020845212.0U 2020-04-30 2020-05-19 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Active CN2136846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88602 WO2021218728A1 (zh) 2020-04-30 2021-04-21 一种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US17/922,232 US20230111184A1 (en) 2020-04-30 2021-04-21 Fabrication method for rotor assembly, ro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 pump
EP21795371.0A EP4144999A1 (en) 2020-04-30 2021-04-21 Fabrication method for rotor assembly, ro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 pump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99693 2020-04-30
CN202020699969 2020-04-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4663U true CN213684663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2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45212.0U Active CN213684663U (zh) 2020-04-30 2020-05-19 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46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161A (zh) * 2021-09-30 2021-12-14 芜湖飞龙汽车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水泵叶轮转子注塑总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0161A (zh) * 2021-09-30 2021-12-14 芜湖飞龙汽车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水泵叶轮转子注塑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17517B1 (en) Electric coolant pum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ovable unit of the same
EP2476904A1 (en) Electric pump unit
US20160211719A1 (en) Rotor for brushless motor
CN213684663U (zh) 转子组件以及电动泵
JP2014180146A (ja) ロータ構造および電動流体ポンプ
CN107689704B (zh) 电机和电机组装方法
CN113595337A (zh) 一种转子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16016565U (zh) 无刷电机
US20150061446A1 (en) Rotor of brushless motor
US6743001B2 (en) Fuel pump having rotatably supported pipe member between bearing members and fixed center shaft
EP4144999A1 (en) Fabrication method for rotor assembly, rotor assembly, and electric pump
CN112117852A (zh) 无刷电机转子、无刷电机及无刷电机转子的成型方法
US9470237B2 (en) Electric fluid pump
CN113364158B (zh) 一种便于外圆面加工的电机定子、电机及其加工装配工艺
US20060013713A1 (en) Fuel pump
US4996456A (en) Axial retainers for coated electromagnetic rotor
JP2001522434A (ja) 燃料のための搬送装置
CN215498472U (zh) 一种电机及其转子组件
CN220570374U (zh) 磁钢内嵌式转子组件、电机、风机组件
CN216312780U (zh) 流体驱动装置
CN219139452U (zh) 一种转子组件及离心泵
CN219458757U (zh) 定子部件及具有该定子部件的排水泵
CN109617352B (zh) 一种外转子电机及排风扇
CN217984702U (zh) 一种包塑转子结构及其电机
CN212318194U (zh) 一种无刷燃油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