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4507U -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4507U
CN213684507U CN202022454715.8U CN202022454715U CN213684507U CN 213684507 U CN213684507 U CN 213684507U CN 202022454715 U CN202022454715 U CN 202022454715U CN 213684507 U CN213684507 U CN 2136845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oil pressure
oil
rotor
pump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47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其
薛为仁
杨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zho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zh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zho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zh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47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45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45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45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包括泵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泵体内设置有第一油压腔、第二油压腔,第一定子、第一转子、第一叶片安装于第一油压腔内,泵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第二定子、第二转子、第二叶片安装于第二油压腔内,泵体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泵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转子同轴固定,第二传动轴与第二转子同轴固定,泵体内设置有控制组件。采用上述方案,提供一种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连接与否实现控制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同步转动与否而实现多种控制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Description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背景技术
双联叶片泵是由两组独立的叶片泵工作组件装在一个泵体内在油路上并联组成。两组叶片泵工作组件的转子由同一传动轴带动旋转,有各自独立的出油口,两个泵可以是相等流量的,也可以是不等流量的。主要应用于需要同步供给液压动力的两组机械运动之间。
现有的双联叶片泵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泵体内通过同一根传动轴同步控制两组叶片泵工作组件的驱动,使得若使用双联叶片泵时必须同步控制两组液压输出,无法在单一液压输出与双联液压输出之间进行操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控制组件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连接与否实现控制第一转子与第二转子同步转动与否而实现多种控制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泵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所述泵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油压腔、第二油压腔,所述第一定子固定安装于第一油压腔内,所述第一转子转动安装于第一定子内,所述第一叶片插设安装于第一转子外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压腔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定子固定安装于第二油压腔内,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安装于第二定子内,所述第二叶片插设安装于第二转子外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二油压腔的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转子同轴固定安装,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转子同轴固定安装,所述泵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联动与否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油压腔通过第一传动轴的转动而带动第一转子工作实现出油,第二油压腔通过第二传动轴的转动而带动第二转子工作实现出油,且通常只有一个驱动位置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转动,因此,当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通过控制组件而连接时,便可实现同步联动转动实现第一油压腔与第二油压腔均工作,而当控制组件断开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连接时,便会只有设置了驱动位置的传动轴进行转动实现对应油压腔的工作而另一油压腔不进行工作,从而实现了多情况工作,提高工作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插块以及控制丝杆,所述连接插块呈多边棱柱形,所述第一传动轴朝向第二传动轴侧同轴开设有供连接插块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滑移的滑移槽,所述第二传动轴朝向第一传动轴侧同轴开设有供连接插块滑移插设实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的拼接槽,所述控制丝杆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穿设于第一传动轴内,且与第一传动轴螺纹连接,所述控制丝杆轴向朝向连接插块侧沿周向转动安装于连接插块,所述控制丝杆轴向背离连接插块侧贯穿第一传动轴设置有驱动端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组件采用连接插块受控制丝杆控制而进行滑移而实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联动控制,当连接插块朝向第二传动轴滑移而部分位于滑移槽内、部分位于拼接槽内时,便可通过连接插块同步连接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使得第一油压腔与第二油压腔同步工作,而当连接插块完全位于滑移槽内时,便会出现具有驱动位置的传动轴所对应的油压腔进行工作,而由于启动拍卖行端头设置于第一传动轴,因此,通常设置驱动位置的该传动轴为第二传动轴,使得当连接插块完全位于滑移槽内,第一传动轴不进行转动,而第二传动轴在驱动位置的作用下而进行转动实现第二油压腔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插块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同轴凸出设置有呈圆柱形的导向柱,所述拼接槽背离滑移槽侧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同轴开设有供导向柱滑移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插块上导向柱的设置,使得导向柱与导向槽时刻插设而实现连接插块插入拼接槽时径向配位更加的精准,从而只需调整周向位置便可进行精准插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插块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朝向第二传动轴侧呈缩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插块朝向第二传动轴侧呈缩口的设置,使得连接插块在插设进行拼接槽内时使得插设更加的顺畅,具有周向导向调整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一油封,各所述第一油封设置于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二油封,各所述第二油封设置于第二油压腔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第一传动轴外周位于第一油压腔两侧的第一油封的设置,实现第一油压腔高效的密封性;2.第二传动轴外周位于第二油压腔两侧的第二油封的设置,实现第二油压腔高效的密封性;3.第一油封与第二油封还实现了将第一油压腔与第二油压腔的有效密封隔断,从而防止漏油从控制组件位置泄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一轴承,各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二轴承,各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轴承位于第一传动轴的两端实现第一传动轴更加稳定的进行转动输出,同理,第二轴承位于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实现第二传动轴更加稳定的进行转动输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泵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泵盖,且泵盖、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依次拼接,所述第一油压腔设置于第一主体内,且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背离第二传动轴侧设置有受泵盖封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油压腔设置于第二主体内,且第二油压腔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朝向第一传动轴侧设置有受第一主体封闭的第二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体采用第一主体内设置第一油压腔并通过泵盖封闭而实现可拆卸便于进行拆装维修,第二主体内设置第二油压腔并受第一主体封闭而实现可拆卸便于进行拆装维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控制组件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控制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包括泵体1、第一定子21、第二定子22、第一转子23、第二转子24、第一叶片、第二叶片、第一传动轴27以及第二传动轴28,其中,泵体1包括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以及泵盖13,且泵盖13、第一主体11、第二主体12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并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其中,第一主体11内开设有第一油压腔111,且第一油压腔111左侧朝向泵盖13设置有由泵盖13控制启闭的第一开口112,第二主体12内开设有第二油压腔121,且第二油压腔121左侧朝向第一主体11设置有由第一主体11控制启闭的第二开口122,另外,第一定子21通过插销等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一油压腔111内,第一传动轴27的轴向呈左右设置,并沿周向转动安装于第一油压腔111内,而第一转子23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轴27外周,使得第一转子23随第一传动轴27的转动而带动转动,第一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件,使得各第一叶片沿周向插设于第一转子23外周,从而通过第一叶片的离心甩出并转动实现传输,此外,第一主体11外周表面开设有连通第一油压腔111的第一进油口113与第一出油口114,而实现传输进出,另外,第二定子22通过插销等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二油压腔121内,第二传动轴28的轴向与第一传动轴27同轴设置,并沿周向转动安装于第二油压腔121内,而第二转子24通过键连接等方式固定安装于第二传动轴28外周,使得第二转子24随第二传动轴28的转动而带动转动,第二叶片的数量为若干件,使得各第二叶片沿周向插设于第二转子24外周,从而通过第二叶片的离心甩出并转动实现传输,此外,第二主体12外周表面开设有连通第二油压腔121的第二进油口123与第二出油口124,而实现传输进出,另外,第二传动轴28背离第一传动轴27侧设置有驱动位置281,使得可通过将电机等方式与驱动位置281连接而实现第二传动轴28通过驱动位置281的转动而转动,此外,第一主体11位于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联动与否的控制组件3,因此,当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通过控制组件3而连接时,便可实现同步联动转动实现第一油压腔111与第二油压腔121均工作,而当控制组件3断开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的连接时,便会只有设置了驱动位置281的传动轴进行转动实现对应油压腔的工作而另一油压腔不进行工作,从而实现了多情况工作,提高工作多样性。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组件3包括连接插块31以及控制丝杆32,连接插块31呈四边棱柱形,且长度方向呈左右延伸设置,而第一传动轴27右侧朝向第二传动轴28侧同轴开设有与连接插块31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滑移槽271,使得连接插块31可插设于滑移槽271内,并沿左右方向部分进出滑移槽271,第二传动轴28左侧朝向第一传动轴27侧同轴开设有与连接插块31形状大小相适配的拼接槽282,使得当连接插块31从滑移槽271内部分进入拼接槽282内后,可实现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的固定连接而同步转动,而当连接插块31完全位于滑移槽271内时,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分离,使得驱动位置281的控制转动只会实现第二传动轴28的转动,另外,控制丝杆32沿第一传动轴27的轴向同轴穿设于第一传动轴27内,且与第一传动轴27进行螺纹连接,此外,控制丝杆32轴向右侧通过卡接的方式沿周向转动安装于连接插块31,而控制丝杆32左侧贯穿第一传动轴27设置有驱动端头321,使得可在泵体1外侧通过工具作用驱动端头321而转动控制丝杆32,从而通过控制丝杆32的轴向运动带动连接插块31的滑移控制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的连接与否。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控制丝杆32的右侧一体成型有呈圆柱块状的卡接块322,连接插块31包括位于右侧的第一半体311与位于左侧的第二半体312,且第一半体311朝向第二半体312侧开设有与卡接块322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卡接槽3111,使得通过卡接块322置于卡接槽3111内,并通过第二半体312螺纹安装于第一半体311而将卡接块322限位于卡接槽3111内,完成控制丝杆32沿周向转动安装于连接插块31,且第一半体311与第二半体312的外周均呈方形,保证连接插块31位于滑移槽271内无法相对第一传动轴27进行周向转动,保证装配稳定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插块31右侧与第一传动轴27同轴凸出设置有呈圆柱形的导向柱313,而拼接槽282右侧沿第二传动轴28的轴向同轴开设有供导向柱313滑移的导向槽283,使得导向柱313与导向槽283时刻插设而实现连接插块31插入拼接槽282时径向配位更加的精准,从而只需调整周向位置便可进行精准插设。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插块31右侧呈缩口设置,使得连接插块31在插设进行拼接槽282内时使得插设更加的顺畅,具有周向导向调整的作用。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轴27外周与泵体1之间设置有两件第一油封4,且两件第一油封4分别设置于第一油压腔111沿第一传动轴27的轴向两侧,使得其中一件第一油封4置于泵盖13与第一传动轴27之间,另一件第一油封4设置于第一主体11与第一传动轴27之间,另外,第二传动轴28外周与泵体1之间设置有两件第二油封5,且两件第二油封5分别设置于第二油压腔121沿第二传动轴28的轴向两侧,使得其中一件第二油封5置于第一主体11与第二传动轴28之间,另一件第二油封5设置于第二主体12与第二传动轴28之间,使得不但通过第一油封4将第一油压腔111两端密封、第二油封5将第二油压腔121两端密封而防止泄露,且第一主体11内的第一油封4与第二油封5还实现了将第一油压腔111与第二油压腔121的有效密封隔断,从而防止漏油从控制组件3位置泄露。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动轴27外周与泵体1之间设置有两件第一轴承6,且两件第一轴承6分别设置于第一油压腔111沿第一传动轴27的轴向两侧,使得其中一件第一轴承6置于泵盖13与第一传动轴27之间,另一件第一轴承6设置于第一主体11与第一传动轴27之间,另外,第二传动轴28外周与泵体1之间设置有两件第二轴承7,且两件第二轴承7分别设置于第二油压腔121沿第二传动轴28的轴向两侧,使得其中一件第二轴承7置于第一主体11与第二传动轴28之间,另一件第二轴承7设置于第二主体12与第二传动轴28之间,实现第一传动轴27与第二传动轴28的转动更加的顺畅。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进油口113、第一出油口114、第二进油口123及第二出油口124侧分别设置有防尘盖8,而实现当对应油压腔不进行工作时将对应进油口与出油口封闭。

Claims (7)

1.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包括泵体、第一定子、第二定子、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第一叶片、第二叶片,所述泵体内设置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油压腔、第二油压腔,所述第一定子固定安装于第一油压腔内,所述第一转子转动安装于第一定子内,所述第一叶片插设安装于第一转子外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一油压腔的第一进油口与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二定子固定安装于第二油压腔内,所述第二转子转动安装于第二定子内,所述第二叶片插设安装于第二转子外周,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连通第二油压腔的第二进油口与第二出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上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转子同轴固定安装,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转子同轴固定安装,所述泵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联动与否的控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连接插块以及控制丝杆,所述连接插块呈多边棱柱形,所述第一传动轴朝向第二传动轴侧同轴开设有供连接插块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滑移的滑移槽,所述第二传动轴朝向第一传动轴侧同轴开设有供连接插块滑移插设实现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的拼接槽,所述控制丝杆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穿设于第一传动轴内,且与第一传动轴螺纹连接,所述控制丝杆轴向朝向连接插块侧沿周向转动安装于连接插块,所述控制丝杆轴向背离连接插块侧贯穿第一传动轴设置有驱动端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块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同轴凸出设置有呈圆柱形的导向柱,所述拼接槽背离滑移槽侧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同轴开设有供导向柱滑移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插块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朝向第二传动轴侧呈缩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一油封,各所述第一油封设置于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二油封,各所述第二油封设置于第二油压腔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一轴承,各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两侧,所述第二传动轴外周与泵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件第二轴承,各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泵盖,且泵盖、第一主体、第二主体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依次拼接,所述第一油压腔设置于第一主体内,且第一油压腔沿第一传动轴的轴向背离第二传动轴侧设置有受泵盖封闭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油压腔设置于第二主体内,且第二油压腔沿第二传动轴的轴向朝向第一传动轴侧设置有受第一主体封闭的第二开口。
CN202022454715.8U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Active CN2136845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715.8U CN213684507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715.8U CN213684507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4507U true CN213684507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6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4715.8U Active CN213684507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45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3536B (zh) 汽车用电动真空泵
AU2020348637A1 (en) High-efficiency and low-noise automobile electronic water pump
CN101255868A (zh) 电机内嵌叶片泵
CN205154265U (zh) 旋转式动力机
CN201144829Y (zh) 一种电机内嵌叶片泵
CN213684507U (zh) 一种双联转向叶片泵
CN107725254A (zh) 一种液力透平一体式轴向力自平衡转子组件
EP1497537B1 (en) Hydraulic motor
CN210087484U (zh) 一种导叶进气控制电动机构
CN107664089A (zh) 一种一体式液体能量回收装置
CN114483642B (zh) 一种导叶可调式离心泵
CN204140136U (zh) 叶片式减速气动马达
US20170268509A1 (en) Vane Pump Assembly
CN207777054U (zh) 一种一体式液体能量回收装置
CN107725250A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
CN208089448U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
CN207777062U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219654904U (zh) 一种无密封自控自吸泵
CN107781101A (zh) 一种一体式液力透平流量自动调节装置
CN212928174U (zh) 一种叶片泵
CN111102232B (zh) 一种差动式旋喷泵
CN220979938U (zh) 一种带轴向定位的可拆卸式导叶传动结构
CN220267778U (zh) 一种可控制转子安装间隙的叶片式气动马达
CN218760420U (zh) 限位活页式转子压缩机
CN219317073U (zh) 燃油泵泵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