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1035U -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1035U
CN213681035U CN202021834405.2U CN202021834405U CN213681035U CN 213681035 U CN213681035 U CN 213681035U CN 202021834405 U CN202021834405 U CN 202021834405U CN 213681035 U CN213681035 U CN 213681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art
rod
branch portion
false twister
installation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344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Wei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We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Wei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Wei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344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1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1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1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包括盘体和套设于所述盘体外侧的环状摩擦套,所述盘体包括安装套筒、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靠近安装套筒一侧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伸缩杆,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之间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插筒、插杆和弹性件,所述插筒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左支撑部的内壁,所述插杆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右支撑部的内壁,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右支撑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筒内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筒的底部和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右支撑部一端的端部。

Description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捻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中,假捻是一种特殊的加工工艺,纱的两端都是被控制的,在两端之间加捻,纤维上可以产生相等数量但捻向相反的捻回,最终保持整体给纱加的捻度为零,在粗纱机上可增加与纤维设计捻向相同段的强力(即粗纱纺纱段强力),但另一段(粗纱卷绕段)却产生退捻;在化纤领域长给一段暂时加上捻的丝线做热定型后两端合并退捻,保持整体捻度为零。
现有技术中化纤生产厂家经常使用的假捻变形机的假捻器摩擦盘,其外部摩擦材料与盘体为一体结构,均为一次性使用。表面的摩擦材料主要有陶瓷和聚氨酯,其摩擦材料为易磨损消耗品。当摩擦材料和丝线摩擦造成磨损后,只能连同盘体一起一次性报废,造成了盘体浪费,使生产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摩擦盘的摩擦材料和盘体为分体式结构,摩擦材料为环状,当摩擦材料磨损后可以从盘体上取下进行更换,盘体能够继续进行使用。同时工作人员能非常方便地将摩擦材料安装到盘体上,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包括盘体和套设于所述盘体外侧的环状摩擦套,所述盘体包括安装套筒、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的形状为圆弧形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套筒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靠近安装套筒一侧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为伸缩杆,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之间设置有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插筒、插杆和弹性件,所述插筒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左支撑部的内壁,所述插杆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右支撑部的内壁,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右支撑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筒内部,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筒的底部和所述插杆远离所述右支撑部一端的端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两端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能够将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向安装套筒一侧进行按压,将固定杆进行压缩,使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相互靠近,从而方便将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外侧套设的环状摩擦套取下或者装上。按压组件一方面能对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被按压时进行移动的过程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环状摩擦套套设完成后,工作人员减少对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向安装套筒一侧的作用力时,按压组件能够重新将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向外撑开,使其对外侧的环状摩擦套起到支持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按压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杆的两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两侧均设置按压组件能更好地对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进行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移动时发生相对位置倾斜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筒为双层壁结构,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插杆为管状结构,所述插杆插设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杆插设于插筒的双层壁之间,外管和内管能分别对插杆的内侧和外侧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安装于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一受到外力时能收缩变形,储存形变能,当外力消失时,储存的形变能能够使弹簧一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盘体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环、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所述安装环套设于所述安装套筒的外壁且位于所述安装套筒的上端位置,所述安装环和所述安装套筒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安装环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与所述安装环之间连接有伸缩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盘在进行正常工作时,转动组件能够对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在非人为外力的作用下向安装套筒一侧受力移动。当需要更换环状摩擦套时,工作人员用手将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同时向安装套筒一侧按下,并转动安装环将伸缩臂旋转至和固定杆平行的状态,此时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分别位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的内侧,从而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将其向安装套筒一侧按压。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的形状为圆弧形,且所述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分别位于所述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之间,所述上支撑部、下支撑部、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正好组成一个圆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摩擦盘在正常使用时,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位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上下两侧的空缺处,正好将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的两端抵紧,防止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向安装套筒一侧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臂上套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长度和所述伸缩臂伸长状态时的长度相同。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不按压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时弹簧二能使伸缩臂保持伸长状态,从而使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一直位于左支撑部和右支撑部上下两侧的空缺处。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转动拨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拨片能方便地控制安装环在安装套筒上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压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盘体;2、环状摩擦套;3、安装套筒;4、左支撑部;5、右支撑部;6、固定杆;7、按压组件;8、插筒;9、插杆;10、弹性件;11、外管;12、内管;13、转动组件;14、安装环;15、上支撑部;16、下支撑部;17、伸缩臂;18、弹簧二;19、转动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包括盘体1和套设于盘体1外侧的环状摩擦套2,环状摩擦套2包括橡胶套内村和固定于橡胶套内村外侧壁的聚氨酯摩擦材料。盘体1包括安装套筒3、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安装套筒3的中心设置有和假捻器进行配合固定的安装孔。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的形状为圆弧形且分别位于安装套筒3的左右两侧。本实施例中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的圆心和安装套筒3的圆心重合,且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的圆心角角度均为150°。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靠近安装套筒3一侧的中间位置与安装套筒3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6,为伸缩杆,固定杆6起到将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连接于安装套筒3上的作用。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两端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工作人员能够将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向安装套筒3一侧进行按压,将固定杆6进行压缩,使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相互靠近,从而方便将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外侧套设的环状摩擦套2取下或者装上。
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之间设置有按压组件7,按压组件7一方面能对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被按压时进行移动的过程起到导向作用,另一方面环状摩擦套2套设完成后,工作人员减少对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向安装套筒3一侧的作用力时,按压组件7能够重新将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向外撑开,使其对外侧的环状摩擦套2起到支持作用。按压组件7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固定杆6的两侧。固定杆6的两侧均设置按压组件7能更好地对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进行移动时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移动时发生相对位置倾斜的情况。按压组件7包括插筒8、插杆9和弹性件10。插筒8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左支撑部4的内壁,插杆9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右支撑部5的内壁,插筒8为双层壁结构,包括外管11和内管12,插杆9为管状结构,插杆9远离右支撑部5的一端插设于插筒8的双层壁之间,外管11和内管12能分别对插杆9的内侧和外侧起到限位作用。弹性件10为弹簧一,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插筒8的底部和插杆9远离右支撑部5一端的端部,弹簧一安装于外管11和内管12之间。
盘体1还包括转动组件13,摩擦盘在进行正常工作时,转动组件13能够对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在非人为外力的作用下向安装套筒3一侧受力移动。转动组件13包括安装环14、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安装环14套设于安装套筒3的外壁且位于安装套筒3的上端位置,安装环14和安装套筒3转动连接。安装环14上设置有转动拨片19,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拨片19能方便地控制安装环14在安装套筒3上进行转动。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分别位于安装环14的上下两侧,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的形状为圆弧形,本实施例中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的圆心和安装套筒3的圆心重合,且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的圆心角角度均为30°。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分别位于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之间,上支撑部15、下支撑部16、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正好组成一个圆环。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与安装环14之间连接有伸缩臂17。伸缩臂17上套设有弹簧二18,弹簧二18的长度和伸缩臂17伸长状态时的长度相同。摩擦盘在正常使用时,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位于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上下两侧的空缺处,正好将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的两端抵紧,防止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向安装套筒3一侧移动。当需要更换环状摩擦套2时,工作人员用手将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同时向安装套筒3一侧按下,并转动安装环14将伸缩臂17旋转至和固定杆6平行的状态,此时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分别位于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的内侧,从而工作人员能够同时将其向安装套筒3一侧按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包括盘体(1)和套设于所述盘体(1)外侧的环状摩擦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包括安装套筒(3)、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所述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的形状为圆弧形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套筒(3)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靠近安装套筒(3)一侧的中间位置与所述安装套筒(3)的外壁之间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为伸缩杆,所述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之间设置有按压组件(7),所述按压组件(7)包括插筒(8)、插杆(9)和弹性件(10),所述插筒(8)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左支撑部(4)的内壁,所述插杆(9)水平设置且一端固定于所述右支撑部(5)的内壁,所述插杆(9)远离所述右支撑部(5)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插筒(8)内部,所述弹性件(1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插筒(8)的底部和所述插杆(9)远离所述右支撑部(5)一端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按压组件(7)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杆(6)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插筒(8)为双层壁结构,包括外管(11)和内管(12),所述插杆(9)为管状结构,所述插杆(9)插设于所述外管(11)和内管(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10)为弹簧一,所述弹簧一安装于所述外管(11)和内管(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盘体(1)还包括转动组件(13),所述转动组件(13)包括安装环(14)、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所述安装环(14)套设于所述安装套筒(3)的外壁且位于所述安装套筒(3)的上端位置,所述安装环(14)和所述安装套筒(3)转动连接,所述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分别位于所述安装环(14)的上下两侧,且所述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与所述安装环(14)之间连接有伸缩臂(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的形状为圆弧形,且所述上支撑部(15)和下支撑部(16)分别位于所述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之间,所述上支撑部(15)、下支撑部(16)、左支撑部(4)和右支撑部(5)正好组成一个圆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伸缩臂(17)上套设有弹簧二(18),所述弹簧二(18)的长度和所述伸缩臂(17)伸长状态时的长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环(14)上设置有转动拨片(19)。
CN202021834405.2U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Active CN213681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4405.2U CN213681035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34405.2U CN213681035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1035U true CN213681035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6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34405.2U Active CN213681035U (zh) 2020-08-27 2020-08-27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10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7672A (zh) 一种周向退绕的筒管组件
CN213681035U (zh) 一种假捻器用的摩擦盘
CN111661719A (zh) 一种纺织原丝收卷装置
CN208485406U (zh) 一种纺织设备用纱架
CN111020754B (zh) 一种捻线机用自动定心的纱线滚筒定位装置
CN210341174U (zh) 一种倍捻机的筒子架
CN112693943B (zh) 一种具有快速装卸装置的纺织机用卷布机
CN211814763U (zh) 一种纺织业用自主润滑锭子
CN216037911U (zh) 一种纺织机放线装置
CN208219070U (zh) 一种纺纱机的夹纱装置
CN219385451U (zh) 一种棉纺设备的上料装置
US3938309A (en) Spinning apparatus for glass-fiber yarn
CN210528048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纱筒装置
CN205087676U (zh) 一种周向退绕的筒管组件
CN108438998A (zh) 一种自动化纺织机用纺织导辊
CN220664472U (zh) 一种纺织机加工用纺线整理装置
CN210287636U (zh) 一种粗纱机换筒机构
CN21934252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纺织机针
CN214828002U (zh) 一种加弹机用原丝架
CN208361482U (zh) 自动化纺织机用纺织导辊
CN214243248U (zh) 一种便于卡线的纺织机械用卷筒
CN217263843U (zh) 一种纱线生产用纱线缠绕收卷装置
CN105366439B (zh) 一种纱管上管装置
CN213061176U (zh) 一种加弹机用原丝架
CN212477016U (zh) 一种用于高弹性聚氨酯纤维丝的空气包覆丝组合式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