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6264U -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6264U
CN213666264U CN202022700878.XU CN202022700878U CN213666264U CN 213666264 U CN213666264 U CN 213666264U CN 202022700878 U CN202022700878 U CN 202022700878U CN 213666264 U CN213666264 U CN 2136662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box
stud
plate
doubl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08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桂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Yantai Yuhuangding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7008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62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6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62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施领域,尤其是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包括支撑箱,支撑箱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中活动套设有垂直的升降柱,四个升降柱的顶端延伸至支撑箱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床板本体,四个升降柱的底端延伸至支撑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下侧的支撑箱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柱和水平的第三螺柱,第二螺柱与第三螺柱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螺柱下侧的支撑箱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稳定在地面上,可避免因意外撞击而发生晃动,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调节床板高度,实用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护理床等,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为了便于转移,病床的底部一般安装有滚轮。现有的产科用病床由于安装有滚轮,难以稳定在地面上,容易因意外撞击而发生晃动,安全系数较低;且现有的产科用病床调节床板高度所需的操作量较大,实用性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解决了现有的产科用病床由于安装有滚轮,难以稳定在地面上,容易因意外撞击而发生晃动,安全系数较低;且现有的产科用病床调节床板高度所需的操作量较大,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中活动套设有垂直的升降柱,四个所述升降柱的顶端延伸至支撑箱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床板本体,四个所述升降柱的底端延伸至支撑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位于支撑板下侧的所述支撑箱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柱和水平的第三螺柱,所述第二螺柱与第三螺柱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螺柱下侧的所述支撑箱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位于通孔两侧的所述固定板的顶壁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块,两个所述驱动块分别螺纹套接在所述第二螺柱的外圈和所述第三螺柱的外圈,所述支撑板的底壁的两侧均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底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驱动块的顶端,所述支撑箱的内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第一螺柱,所述第一螺柱活动套设在所述通孔的内部,位于固定板下侧的所述支撑箱的侧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位于支撑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位于传动杆下侧的所述第一螺柱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圈啮合连接,位于第一锥齿圈下侧的所述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螺纹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柱的外圈,所述传动板的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滚轮,所述支撑箱的底壁的四角均开设有升降孔,所述第一螺柱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位于两个驱动块之间的所述第二螺柱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圈啮合连接。
优选的,位于固定板下侧的所述支撑箱的两侧内侧壁上均有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传动板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之间,位于驱动块上侧的所述支撑箱的两侧内侧壁上均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板固定在两个第二滑块之间。
优选的,位于通孔两侧的所述固定板的顶壁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两个所述驱动块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三滑块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柱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三螺柱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驱动杆呈“八”字形设置。
优选的,四个所述万向滚轮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升降孔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传动杆延伸出支撑箱的一端焊接有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支撑箱、升降孔、第一螺柱、传动板、万向滚轮、传动杆、手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一锥齿圈轮的配合作用,将产科用病床转移至所需位置后,可增加产科用病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产科用病床能够稳定在地面上,可避免产科用病床因意外撞击而发生晃动,有效的提升了产科用病床的安全系数。
2、通过支撑箱、升降柱、床板本体、支撑板、固定板、通孔、第一螺柱、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圈、第二锥齿轮、第二螺柱、第三螺柱、第二锥齿圈、驱动块和驱动杆的配合作用,可有效的减小产科用病床调节床板高度所需的操作量,有效的提升了产科用病床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稳定在地面上,可避免因意外撞击而发生晃动,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调节床板高度,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支撑箱;2、传动杆;3、手轮;4、升降柱;5、床板本体;6、传动板;7、第一螺柱;8、万向滚轮;9、升降孔;10、固定板;11、第二螺柱;12、驱动块;13、驱动杆;14、支撑板;15、第三螺柱;16、通孔;17、第一锥齿轮;18、第一锥齿圈;19、第二锥齿轮;20、第二锥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包括支撑箱1,支撑箱1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中活动套设有垂直的升降柱4,四个升降柱4的顶端延伸至支撑箱1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床板本体5,床板本体5的两侧侧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侧防护板,床板本体5的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床尾防护板,床板本体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床头防护板,四个升降柱4的底端延伸至支撑箱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14,位于支撑板14下侧的支撑箱1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柱11和水平的第三螺柱15,第二螺柱11与第三螺柱15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螺柱11下侧的支撑箱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6,位于通孔16两侧的固定板10的顶壁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块12,两个驱动块12分别螺纹套接在第二螺柱11的外圈和第三螺柱15的外圈,支撑板14的底壁的两侧均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13,两个驱动杆13的底端分别铰接在两个驱动块12的顶端,支撑箱1的内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第一螺柱7,第一螺柱7活动套设在通孔16的内部,位于固定板10下侧的支撑箱1的侧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传动杆2位于支撑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位于传动杆2下侧的第一螺柱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圈18,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圈18啮合连接,位于第一锥齿圈18下侧的支撑箱1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板6,传动板6螺纹套接在第一螺柱7的外圈,传动板6的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滚轮8,支撑箱1的底壁的四角均开设有升降孔9,第一螺柱7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10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位于两个驱动块12之间的第二螺柱11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圈20,第二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圈20啮合连接。
位于固定板10下侧的支撑箱1的两侧内侧壁上均有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传动板6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之间,可使得传动板6能够平稳地升降,位于驱动块12上侧的支撑箱1的两侧内侧壁上均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支撑板14固定在两个第二滑块之间,可使得支撑板14能够平稳地升降。
位于通孔16两侧的固定板10的顶壁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两个驱动块12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三滑块的顶端,可使得驱动块12能够平稳地水平移动。
第二螺柱11的螺纹旋向与第三螺柱15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驱动杆13呈“八”字形设置,当两个驱动块12带动两个驱动杆13的底端相互远离时,会使得两个驱动杆13的顶端带动升支撑板14下降,当两个驱动块12带动两个驱动杆13的底端相互靠近时,会使得两个驱动杆13的顶端带动升支撑板14上升。
四个万向滚轮8分别位于四个升降孔9的正上方,可使得万向滚轮8能够沿着升降孔9下降。
传动杆2延伸出支撑箱1的一端焊接有手轮3,方便转动传动杆2。
实施例:需要转移产科用病床时,通过由前至后转动手轮3,可带动传动杆2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圈18的传动,可带动第一螺柱7转动,通过第一螺柱7与传动板6的螺旋传动,可使得传动板6沿着支撑箱1下降,即可使得万向滚轮8沿着升降孔9下降,直至万向滚轮8支撑在地面上,并使得支撑箱1脱离地面,即可推移产科用病床,实现转移产科用病床,将产科用病床转移至所需位置后,通过由后至前转动手轮3,可使得万向滚轮8沿着升降孔9上升至支撑箱1的内部,即可通过支撑箱1支撑在地面上,使得产科用病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产科用病床能够稳定在地面上;需要提升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时,通过由前至后转动手轮3,可带动传动杆2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圈18的传动,可带动第一螺柱7和第二锥齿轮19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圈20的传动,可带动第二螺柱11和第三螺柱15转动,通过第二螺柱11和第三螺柱15分别与两个驱动块12的螺旋传动,可使得两个驱动块12相互靠近,即可带动两个驱动杆13的底端相互靠近,即可使得两个驱动杆13的顶端带动支撑板14上升,即可带动升降柱4上升,即可带动床板本体5上升,从而实现提升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需要降低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时,通过由后至前转动手轮3,可带动床板本体5下降,即可实现降低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从而实现调节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调节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所需的操作简单,调节产科用病床的床板的高度的过程中,万向滚轮8需位于支撑箱1的内部,可确保产科用病床能够稳定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稳定在地面上,可避免因意外撞击而发生晃动,安全系数较高,便于调节床板高度,实用性较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包括支撑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的顶壁的四角均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中活动套设有垂直的升降柱(4),四个所述升降柱(4)的顶端延伸至支撑箱(1)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床板本体(5),四个所述升降柱(4)的底端延伸至支撑箱(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板(14),位于支撑板(14)下侧的所述支撑箱(1)的两侧内侧壁上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的第二螺柱(11)和水平的第三螺柱(15),所述第二螺柱(11)与第三螺柱(15)固定连接,位于第二螺柱(11)下侧的所述支撑箱(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6),位于通孔(16)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0)的顶壁上均滑动连接有驱动块(12),两个所述驱动块(12)分别螺纹套接在所述第二螺柱(11)的外圈和所述第三螺柱(15)的外圈,所述支撑板(14)的底壁的两侧均铰接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杆(13),两个所述驱动杆(13)的底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驱动块(12)的顶端,所述支撑箱(1)的内底壁的中间位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垂直的第一螺柱(7),所述第一螺柱(7)活动套设在所述通孔(16)的内部,位于固定板(10)下侧的所述支撑箱(1)的侧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所述传动杆(2)位于支撑箱(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位于传动杆(2)下侧的所述第一螺柱(7)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圈(18),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一锥齿圈(18)啮合连接,位于第一锥齿圈(18)下侧的所述支撑箱(1)的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水平的传动板(6),所述传动板(6)螺纹套接在所述第一螺柱(7)的外圈,所述传动板(6)的底壁的四角均安装有万向滚轮(8),所述支撑箱(1)的底壁的四角均开设有升降孔(9),所述第一螺柱(7)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板(10)的上侧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位于两个驱动块(12)之间的所述第二螺柱(11)的外圈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圈(20),所述第二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圈(20)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位于固定板(10)下侧的所述支撑箱(1)的两侧内侧壁上均有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传动板(6)固定在两个第一滑块之间,位于驱动块(12)上侧的所述支撑箱(1)的两侧内侧壁上均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支撑板(14)固定在两个第二滑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位于通孔(16)两侧的所述固定板(10)的顶壁上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第三滑块,两个所述驱动块(12)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三滑块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柱(11)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三螺柱(15)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驱动杆(13)呈“八”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万向滚轮(8)分别位于四个所述升降孔(9)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延伸出支撑箱(1)的一端焊接有手轮(3)。
CN202022700878.X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Active CN213666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0878.XU CN213666264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0878.XU CN213666264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6264U true CN213666264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0878.XU Active CN213666264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62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5850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张继军 一种智能ercp辅助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5850A (zh) * 2021-12-03 2022-03-08 张继军 一种智能ercp辅助装置及自动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26841A (zh) 对接式手术病人转运车
CN213666264U (zh) 一种产科用多功能病床
CN214343084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13250819U (zh) 一种用于骨科医生的工作台
CN211934634U (zh) 一种医疗妇产科用术后辅助起身装置
CN213489947U (zh) 一种病床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15229378U (zh) 一种精神病患者救治担架床
CN209529537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床
CN214467603U (zh) 一种智慧校园多媒体教学平台
CN210447508U (zh) 一种针对于内科临床用诊断治疗一体装置
CN211485336U (zh) 一种具有床板后退功能的医用床
CN209770792U (zh) 一种便于转移病人的手术装置
CN219835777U (zh) 一种方便病人翻身的护理床
CN216702793U (zh) 病人转移车
CN218075487U (zh) 一种手动移位机
CN213884056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心内科检查装置
CN216823948U (zh) 一种基于老年人用的医疗护理床
CN219480672U (zh) 一种可辅助患者下床的床头柜
CN215312514U (zh) 一种生物医药用综合化验装置
CN218986589U (zh) 一种半挂车用支撑轮
CN214285339U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床
CN212998492U (zh) 一种注射液生产用结晶装置
CN212439248U (zh) 一种仰俯翻转治疗床
CN215385588U (zh) 一种颈椎后路手术备皮辅助装置
CN215938017U (zh) 一种特护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