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075487U - 一种手动移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动移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075487U
CN218075487U CN202222264841.6U CN202222264841U CN218075487U CN 218075487 U CN218075487 U CN 218075487U CN 202222264841 U CN202222264841 U CN 202222264841U CN 218075487 U CN218075487 U CN 218075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ulley
stand
fixed
sea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48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雍刚
金祖强
钱振华
姚学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xiang Aika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xiang Aika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xiang Aika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xiang Aikang Rehabili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48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075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075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075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动移位机,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承载组件及传动机构,在底座上设置有行走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能实现移位机的操作部位位于移位机的中间部位,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均为移位机宽度范围内,不会增加移位机通过所需要的宽度要求,极大提升移位机通过性。

Description

一种手动移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手动移位机。
背景技术
移位机作为下半身疾瘫上半身还有一定行动能力的人而言,是必要的工具。
目前的手动移位机,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2207430.4,一种移位机,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承载组件;在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行走轮,行走轮中至少一个为主动轮,其余为从动轮;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升降组件带动承载组件进行升降,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使用者;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供使用者操作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移位机,能实现手动控制升降、移动,采用机械化传动方式,使用性能高,稳定性好。
上述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移位机的整体宽度在60-65cm之间,而部分家庭的房间门宽度在70cm,而其控制组件的一号转动手柄位于侧边,在转动过程中,一号转动手柄会超过移位机的机架,所以会造成70cm的门难以穿过,严重限制移位机的正常使用。
所以现亟需一种移位机,在使用过程中各部位均不会超过加范围,以提升其通过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手动移位机,其将控制组件设置在中间部位以减少移位机行走过程中所涉及的宽度范围,从而提升其通过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移位机,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承载组件及传动机构,在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行走轮,行走轮中两个为主动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两侧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转轴水平设置,在主动轮相对应上方的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转轴竖直设置,在第一皮带轮两侧下方的升降组件上均设置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转轴水平,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及两个第三皮带轮上绕设有一根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转轴与传动机构连接,在第一皮带轮或第一皮带轮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把手。
上述方案中,行走轮可以采用四个,其中两个主动轮,两个万向轮,分别分布在底座的四个角上,以保证底座的稳定性。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调节承载组件相对于底座的距离。控制组件通过传动机构与主动轮连接,实现移位机的行走和转弯。将控制组件的基座设置在机架的中间部位,并利用两侧的第一皮带轮上连接的第一把手进行手动动力输入。第一皮带轮上的皮带向下延伸后绕过第三皮带轮后绕设在第二皮带轮上,皮带形成L型状态。通过皮带实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的传动,第二皮带轮则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主动轮行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把手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转动过程及操作第一把手的手臂等会全部位于移位机宽度范围内,所以对移位机通行的宽度要求降低。在70cm的门框也可以自由通行,其通过性得到提升。
其中底座的具体结构为现有已知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立座和第二立座,所述第一立座固定在升降组件上,所述第二立座插接在第一立座内部,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在第二立座上端的两侧,在第二立座下方的第一立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在第二立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螺母,在螺母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抵住第一支撑板。
第一立座与第二立座之间可以沿竖直方向滑动,其连接形式可以为插接、滑轨连接等,具体:第二立座插接在第一立座内部,两者均为中空,第一立座的截面可以为环形,第二立座插接在内部可以限制其径向位移。当然径向位移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限制,如在第一立座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对应处的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长孔,在通孔与长孔内穿设螺栓并通过螺母进行锁住。利用螺栓、螺母限制第一立座、第二立座径向位移,而螺栓在长孔内沿竖直方向移动,实现第一立座与第二立座之间沿轴向移动。上述方案通过调节螺杆与螺母配合,调节螺杆与螺母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最终实现第一立座、第二立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对皮带进行张紧。皮带张紧后能使得移位机运行更加顺畅。
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固定在升降组件两侧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扶手,在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活动扶手,在活动扶手的底部设置有座板,所述固定扶手与活动扶手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锁,在活动扶手与固定扶手通过连接锁配合时,所述座板均位于两个固定扶手之间。承载组件采用座板、固定扶手和活动扶手的设计,使用者在上移位机的时候,可以双手支撑在固定扶手上,然后将身体短暂上移,将活动扶手靠近固定扶手,此时座板会移动至使用者的臀部下方,对使用者进行支撑,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上移位机的操作。
所述活动扶手的中部为镂空结构,所述固定扶手对应位于镂空结构内,在活动扶手上设置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连接锁,在与连接锁对应处的固定扶手上设置有镂空区域,在该镂空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在活动扶手与固定扶手配合时,连接锁位于固定扶手的镂空区域内,且连接锁的锁舌与固定扶手上的锁孔配合。该结构能有效减少活动扶手、固定扶手所占用的空间,且两者连接后通过连接锁进行锁定,避免移动行走过程中活动扶手分开而造成安全事故。其连接锁为现有市售的锁,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其可以选用两侧都具有旋钮对锁进行开启和锁定。
所述活动扶手的端部向座板一侧弯折,所述活动扶手包覆座板的两个侧边。
在活动扶手上端固定有背靠。
通过上述结构,活动扶手弯折延伸至背部,所以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背部可以依靠,更加舒适。
在升降组件的两侧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挂孔,在承载组件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与挂孔配合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在连接板对应处设置有通孔,在连接板上通过螺栓与固定板上的通孔固定限位。其可以通过多个挂扣与挂孔的配合,将连接板与固定板进行连接,并通过螺栓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板从固定板上脱离,其拆卸、装配简单方便,且连接牢固稳定,便于包装运输的小型化。上述方案可以在固定板上焊接有螺母,用于代替螺孔。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平台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一立柱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二立柱套接在第一立柱上,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平台板,在第一立柱内部的底座上固定有一根竖直向上的螺套,在所述螺套内配合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第二立柱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在第二立柱顶部的升降螺杆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在第二立柱的侧壁上也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两个第一伞齿轮配合传动,在第二立柱的侧壁上的第一伞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杆,在第二立柱的侧壁上的第一伞齿轮的转轴上设置第二把手。平台板用于设置操作组件及其他设施,平台板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底座进行连接,同一端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之间通过螺套和升降螺杆进行升降,两端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内的升降螺杆、螺套采用同步杆联动。其联动形式可以参见现有专利技术202022207430.4中的升降组件的结构。
其中升降组件中螺套与升降螺杆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其自锁条件为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其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详细论述。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齿轮箱设置在底座上,齿轮箱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齿轮箱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杆套接在第一传动杆外部,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仅沿轴向滑动连接。其中第一传动杆的截面外形为非圆形,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内部中空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套接后,两者之间不能进行相对转动,所以第二传动杆转动过程中必然会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两者采用套接形式连接,所以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可以沿轴向相对滑动。在升降组件升降过程中,传动机构的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可以相对升降,同时动力传动不受影响。其升降结构也为现有技术,具体形式可参见现有专利技术202022207430.4中的动力传动结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套接有第一防护管和第二防护管,所述第一防护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防护管固定在升降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管与第二防护管之间套接。防护套的设置,能避免外界物体对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转动过程中的影响,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一根主轴和一根从动轴,所述主轴和从动轴平行,在主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在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传动,在从动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齿轮,在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齿轮,两个第二伞齿轮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能实现移位机的操作部位位于移位机的中间部位,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均为移位机宽度范围内,不会增加移位机通过所需要的宽度要求,极大提升移位机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未装配承载组件及控制组件罩壳时的俯视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装配承载组件及控制组件罩壳时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座、第二立座配合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为装配承载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组件锁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组件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动移位机,包括底座1、升降组件2、承载组件3及传动机构4,在底座1上设置有四个行走轮,行走轮中两个为主动轮6,所述升降组件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承载组件3设置在升降组件2上,在升降组件2上设置有控制组件5,所述控制组件5与主动轮6之间通过传动机构4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控制组件5: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两侧的第一皮带轮53,所述第一皮带轮53的转轴水平设置,在主动轮6相对应上方的升降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56,所述第二皮带轮56的转轴竖直设置,在第一皮带轮53两侧下方的升降组件2上均设置有第三皮带轮55,所述第三皮带轮55转轴水平,在第一皮带轮53、第二皮带轮56及两个第三皮带轮55上绕设有一根皮带54,所述第二皮带轮56的转轴与传动机构4连接,在第一皮带轮53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把手57。
如图1所示,行走轮可以采用四个,其中两个主动轮6,两个万向轮7,分别分布在底座1的四个角上,以保证底座1的稳定性。所述升降组件2用于调节承载组件3相对于底座1的距离。控制组件5通过传动机构4与主动轮6连接,实现移位机的行走和转弯。将控制组件5的基座设置在机架的中间部位,并利用两侧的第一皮带轮53上连接的第一把手57进行手动动力输入。第一皮带轮53上的皮带54向下延伸后绕过第三皮带轮55后绕设在第二皮带轮56上,皮带54形成L型状态。通过皮带54实现第一皮带轮53与第二皮带轮56之间的传动,第二皮带轮56则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主动轮6行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一把手57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其转动过程及操作第一把手57的手臂等会全部位于移位机宽度范围内,所以对移位机通行的宽度要求降低。在70cm的门框也可以自由通行,其通过性得到提升。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立座51和第二立座52,所述第一立座51固定在升降组件2上,所述第二立座52插接在第一立座51内部,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53设置在第二立座52上端的两侧,在第二立座52下方的第一立座5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在第二立座5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螺母,在螺母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抵住第一支撑板。
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之间可以沿竖直方向滑动,其连接形式可以为插接、滑轨连接等,本实施例采用在第一立座51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在通孔对应处的第二立柱22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长孔,在通孔与长孔内穿设螺栓并通过螺母进行锁住。利用螺栓、螺母限制第一立座51、第二立座52径向位移,而螺栓在长孔内沿竖直方向移动,实现第一立座51与第二立座52之间沿轴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立座52插接在第一立座51内部,两者均为中空,第一立座51的截面可以为环形,第二立座52插接在内部可以限制其径向位移。
对皮带54的张紧原理:上述方案通过调节螺杆与螺母配合,调节螺杆与螺母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间距,最终实现第一立座51、第二立座52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调节,对皮带54进行张紧。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承载组件3包括固定在升降组件2两侧的连接板32,在连接板32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扶手33,在连接板32上转动连接有活动扶手34,在活动扶手34的底部设置有座板310,所述固定扶手33与活动扶手34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锁36,在活动扶手34与固定扶手33通过连接锁36配合时,所述座板310均位于两个固定扶手33之间。承载组件3采用座板310、固定扶手33和活动扶手34的设计,使用者在上移位机的时候,可以双手支撑在固定扶手33上,然后将身体短暂上移,将活动扶手34靠近固定扶手33,此时座板310会移动至使用者的臀部下方,对使用者进行支撑,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上移位机的操作。
所述活动扶手34的中部为镂空结构,所述固定扶手33对应位于镂空结构内,在活动扶手34上设置有安装板35,在安装板35上设置连接锁36,在与连接锁36对应处的固定扶手33上设置有镂空区域,在该镂空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312,在活动扶手34与固定扶手33配合时,连接锁36位于固定扶手33的镂空区域内,且连接锁36的锁舌313与固定扶手33上的锁孔312配合。该结构能有效减少活动扶手34、固定扶手33所占用的空间,且两者连接后通过连接锁36进行锁定,避免移动行走过程中活动扶手34分开而造成安全事故。其连接锁36为现有市售的锁,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其可以选用两侧都具有旋钮对锁进行开启和锁定。
所述活动扶手34的端部向座板310一侧弯折,所述活动扶手34包覆座板310的两个侧边。
在活动扶手34上端固定有背靠37。
通过上述结构,活动扶手34弯折延伸至背部,所以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背部可以依靠,更加舒适。
如图8、图9所示,在升降组件2的两侧设置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上设置有挂孔39,在承载组件3的连接板32上设置有挂扣38,所述挂扣38与挂孔39配合连接,在固定板31上设置有螺孔311,在连接板32对应处设置有通孔,在连接板32上通过螺栓与固定板31上的通孔固定限位。其可以通过多个挂扣38与挂孔39的配合,将连接板32与固定板31进行连接,并通过螺栓进行限位,避免连接板32从固定板31上脱离,其拆卸、装配简单方便,且连接牢固稳定,便于包装运输的小型化。本实施例采用在固定板31上焊接有螺母,用于代替螺孔311。
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第一立柱23、第二立柱22及平台板21,第一立柱23、第二立柱22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一立柱23设置在底座1的两端,所述第二立柱22套接在第一立柱23上,第二立柱22的顶部设置平台板21,在第一立柱23内部的底座1上固定有一根竖直向上的螺套24,在所述螺套24内配合设置有升降螺杆25,所述升降螺杆25与第二立柱22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在第二立柱22顶部的升降螺杆25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26,在第二立柱22的侧壁上也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26,两个第一伞齿轮26配合传动,在第二立柱22的侧壁上的第一伞齿轮26之间设置有同步杆27,在第二立柱22的侧壁上的第一伞齿轮26的转轴上设置第二把手。平台板21用于设置操作组件及其他设施,平台板2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立柱23、第二立柱22与底座1进行连接,同一端的第一立柱23、第二立柱22之间通过螺套24和升降螺杆25进行升降,两端的第一立柱23、第二立柱22内的升降螺杆25、螺套24可以通过同步杆27联动。
其中升降组件2中螺套24与升降螺杆25之间具有自锁功能,其自锁条件为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其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详细论述。
如图10所示,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齿轮箱8、第一传动杆44和第二传动杆43,所述齿轮箱8设置在底座1上,齿轮箱8与主动轮6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44与齿轮箱8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43与第二皮带轮56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43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杆43套接在第一传动杆44外部,所述第一传动杆44与第二传动杆43之间仅沿轴向滑动连接。其中第一传动杆44的截面外形为非圆形,所述第二传动杆43的内部中空的截面形状为非圆形,第一传动杆44与第二传动杆43套接后,两者之间不能进行相对转动,所以第二传动杆43转动过程中必然会带动第一传动杆44转动,两者采用套接形式连接,所以第一传动杆44与第二传动杆43可以沿轴向相对滑动。在升降组件2升降过程中,传动机构4的第一传动杆44与第二传动杆43之间可以相对升降,同时动力传动不受影响。其升降结构也为现有技术,具体形式可参见现有专利技术202022207430.4中的动力传动结构。
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在第一传动杆44和第二传动杆43外部套接有第一防护管41和第二防护管42,所述第一防护管41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第二防护管42固定在升降组件2,所述第一防护管41与第二防护管42之间套接。防护套的设置,能避免外界物体对第一传动杆44、第二传动杆43转动过程中的影响,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如图10所示,所述齿轮箱8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一根主轴81和一根从动轴82,所述主轴81和从动轴82平行,在主轴8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83,在从动轴82上设置有第二齿轮84,所述第一齿轮83与第二齿轮84配合传动,在从动轴8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齿轮85,在第一传动杆44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齿轮85,两个第二伞齿轮85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轮6设置在主动轴81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移位机,包括底座、升降组件、承载组件及传动机构,在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行走轮,行走轮中两个为主动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基座及设置在基座两侧的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转轴水平设置,在主动轮相对应上方的升降组件上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转轴竖直设置,在第一皮带轮两侧下方的升降组件上均设置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转轴水平,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及两个第三皮带轮上绕设有一根皮带,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转轴与传动机构连接,在第一皮带轮或第一皮带轮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立座和第二立座,所述第一立座固定在升降组件上,所述第二立座插接在第一立座内部,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在第二立座上端的两侧,在第二立座下方的第一立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在第二立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板,在第二支撑板上固定有螺母,在螺母内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下端抵住第一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固定在升降组件两侧的连接板,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扶手,在连接板上转动连接有活动扶手,在活动扶手的底部设置有座板,所述固定扶手与活动扶手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锁,在活动扶手与固定扶手通过连接锁配合时,所述座板均位于两个固定扶手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扶手的中部为镂空结构,所述固定扶手对应位于镂空结构内,在活动扶手上设置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置连接锁,在与连接锁对应处的固定扶手上设置有镂空区域,在该镂空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在活动扶手与固定扶手配合时,连接锁位于固定扶手的镂空区域内,且连接锁的锁舌与固定扶手上的锁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活动扶手的端部向座板一侧弯折,所述活动扶手包覆座板的两个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在升降组件的两侧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挂孔,在承载组件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挂扣,所述挂扣与挂孔配合连接,在固定板上设置有螺孔,在连接板对应处设置有通孔,在连接板上通过螺栓与固定板上的通孔固定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平台板,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均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一立柱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所述第二立柱套接在第一立柱上,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平台板,在第一立柱内部的底座上固定有一根竖直向上的螺套,在所述螺套内配合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与第二立柱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在第二立柱顶部的升降螺杆端部设置有第一伞齿轮,在第二立柱的侧壁上也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齿轮,两个第一伞齿轮配合传动,在第二立柱的侧壁上的第一伞齿轮之间设置有同步杆,在第二立柱的侧壁上的第一伞齿轮的转轴上设置第二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箱、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齿轮箱设置在底座上,齿轮箱与主动轮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齿轮箱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二皮带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杆套接在第一传动杆外部,所述第一传动杆与第二传动杆之间仅沿轴向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外部套接有第一防护管和第二防护管,所述第一防护管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二防护管固定在升降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管与第二防护管之间套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动移位机,其特征是:所述齿轮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一根主轴和一根从动轴,所述主轴和从动轴平行,在主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在从动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配合传动,在从动轴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齿轮,在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一个第二伞齿轮,两个第二伞齿轮配合连接,所述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轴上。
CN202222264841.6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手动移位机 Active CN218075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4841.6U CN218075487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手动移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4841.6U CN218075487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手动移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075487U true CN218075487U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5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4841.6U Active CN218075487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手动移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075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8349A (en) Multi-function electric wheel-chair
US9737448B2 (en) Elevating manual wheelchair
CN113041066A (zh) 一种移位机
CN110812051A (zh) 一种用于辅助老人起身与上下床的助老床
CN201379224Y (zh) 旋调结构的升降桌
CN218075487U (zh) 一种手动移位机
CN107496105A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CN211658573U (zh) 一种骨科护理床
CN115317256A (zh) 一种手动移位机
CN2776365Y (zh) 多功能轮椅/床
CN116035815A (zh) 一种升降折叠转运轮椅
CN113133882B (zh) 一种危重症患者护理用患者体位转换装置
CN2128129Y (zh) 方便床
EP2559412B1 (de) Personenhubgerät mit Zusatzfunktionen
CN21595952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刹车功能的助老椅
CN102133066B (zh) 可自动升降的座便圈
CN213099172U (zh) 一种老年患者用行走辅助装置
CN211834166U (zh) 一种滑轨式助力马桶椅
CN112294549A (zh) 一种辅助站立座椅
CN208573923U (zh) 一种便于上下床的护理床
CN213788425U (zh) 一种老人快速移位装置
CN219857469U (zh) 一种可调节旋转式老年人辅助移动装置
CN110680630B (zh) 机械式升降轮椅
JPH0751051Y2 (ja) 入浴装置
CN219556766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办公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