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0205U -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0205U
CN213660205U CN202022611964.3U CN202022611964U CN213660205U CN 213660205 U CN213660205 U CN 213660205U CN 202022611964 U CN202022611964 U CN 202022611964U CN 213660205 U CN213660205 U CN 213660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ear
backup pad
supporting plate
servo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19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建君
邹莉莉
赖燕妮
安华萍
周旭华
罗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jin L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jin L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jin L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jin Lianx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19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0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0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0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涉及到电子元件加工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左侧上方设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有转盘,转盘位于支撑板的右侧,且支撑板的右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转杆,两组转杆的杆壁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有绕线筒;两组转杆的左端均延伸至转盘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同组的三个链轮通过链条相互传动连接,且每组三个转杆中的其中一个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关于转盘中心对称。本实用新型便于同时对多个工字电感进行绕线,且能够对两组工字电感交替绕线,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人们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感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工作的器件,其基本结构包括磁芯以及缠绕在磁芯上的线圈,根据需求不同,电感的形状多种多样,工字型电感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工字型电感的磁芯由一个芯柱以及连接于芯柱两端的圆盘组成,其中一个圆盘外端连接有两根引脚,线圈缠绕在芯柱上。
目前,工字电感在绕线时需要通过绕线装置进行绕线,而现有技术中,在对工字电感绕线时,一次只能对一个工字电感绕线,且每次绕线完毕后,需要停止工作,进行拆卸更换工字电感,然后再次进行绕线工作,影响工作效率,不便于人们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对工字电感绕线时,一次只能对一个工字电感绕线,且每次绕线完毕后,需要停止工作,进行拆卸更换工字电感,然后再次进行绕线工作,影响工作效率,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上方设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支撑板的右侧,且支撑板的右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转杆,两组所述转杆的杆壁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有绕线筒;
两组所述转杆的左端均延伸至转盘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同组的三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相互传动连接,且每组三个所述转杆中的其中一个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关于转盘中心对称,所述支撑板的左侧上方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下方设有限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支撑板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贯穿支撑板并与转盘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支撑板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的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贯穿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均为锥形设置,且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盘与转杆的杆壁左侧固定套接,所述转杆的杆壁右侧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固定盘通过螺纹孔与转杆的杆壁右侧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杆,所述限位杆的左端穿过限位孔,且限位杆的杆壁通过通孔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杆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滑杆活动套接,所述转盘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通槽。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的第二伺服电机能够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对应的转杆转动,通过同组设置的链条和三个链轮,从而能够带动同组的三个转杆旋转,三个转杆分别带动三个绕线筒转动,从而能够同时对多个电感线进行缠绕,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设有的第一伺服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能够带动转盘旋转,当转盘旋转180时,能够将两组转杆位置对调,从而两组绕线筒位置对调,两个第一齿轮位置对调,且另一个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便于对另一组绕线筒进行电感线缠绕,能够对绕线完毕的一组电感线进行拆卸更换,不影响绕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设有的限位杆和弹簧,当转盘转动使其中一个限位通槽与限位杆位置对应时,弹簧能够对限位杆施加向上的弹力,从而使限位杆移动至限位通槽中,便于使转盘更加稳定,避免在电感线缠绕时转盘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盘的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转盘;4、转杆;5、绕线筒;6、链轮;7、链条;8、第一齿轮;9、第一伺服电机;10、第二伺服电机;11、第二齿轮;12、第一固定盘;13、第二固定盘;14、限位杆;15、滑杆;16、弹簧;17、按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左侧上方设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有转盘3,转盘3位于支撑板2的右侧,且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转杆4,两组转杆4的杆壁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有绕线筒5;
同时,两组转杆4的左端均延伸至转盘3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6,同组的三个链轮6通过链条7相互传动连接,且每组三个转杆4中的其中一个转杆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两个第一齿轮8关于转盘3中心对称,支撑板2的左侧上方还设有驱动机构,支撑板2的侧壁下方设有限位机构。
如图1示,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9,第一伺服电机9与支撑板2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且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右端贯穿支撑板2并与转盘3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一伺服电机9能够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能够带动转盘3旋转,当转盘3旋转180时,能够将两组转杆4位置对调,从而两组绕线筒5位置对调,两个第一齿轮8位置对调,且另一个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11啮合,便于对另一组绕线筒5进行电感线缠绕,能够对绕线完毕的一组电感线进行拆卸更换,不影响绕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示,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0,第二伺服电机10与支撑板2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10的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右端贯穿支撑板2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8啮合连接,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通过设有的第二伺服电机10能够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11旋转,第二齿轮11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8旋转,第一齿轮8带动对应的转杆4转动,通过同组设置的链条7和三个链轮6,从而能够带动同组的三个转杆4旋转,三个转杆4分别带动三个绕线筒5转动,从而能够同时对多个电感线进行缠绕,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3示,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12和第二固定盘13,第一固定盘12和第二固定盘13均为锥形设置,且第一固定盘12和第二固定盘13对称设置,第一固定盘12与转杆4的杆壁左侧固定套接,转杆4的杆壁右侧设有螺纹,第二固定盘13通过螺纹孔与转杆4的杆壁右侧螺纹连接,便于对绕线筒5进行安装固定和拆卸。
如图1和图4示,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4,支撑板2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与限位杆14相匹配的条形孔,条形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杆15,限位杆14的左端穿过限位孔,且限位杆14的杆壁通过通孔与滑杆15滑动连接,限位杆14的杆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6,弹簧16与滑杆15活动套接,转盘3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通槽,通过设有的限位杆14和弹簧16,当转盘3转动使其中一个限位通槽与限位杆14位置对应时,弹簧16能够对限位杆14施加向上的弹力,从而使限位杆14移动至限位通槽中,便于使转盘3更加稳定,避免在电感线缠绕时转盘3晃动。
如图1和图4示,限位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7,按压板17的表面设有防滑纹,便于人们下压按压板17带动限位杆14向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其中一组转杆4上均固定安装绕线筒5,通过设有的第二伺服电机10能够带动第二转轴旋转,第二转轴带动第二齿轮11旋转,第二齿轮11带动其中一个第一齿轮8旋转,第一齿轮8带动对应的转杆4转动,通过同组设置的链条7和三个链轮6,从而能够带动同组的三个转杆4旋转,三个转杆4分别带动三个绕线筒5转动,从而能够同时对多个电感线进行缠绕,并对另一组多个转杆4上安装绕线筒5;
当一组电感线缠绕完毕后,通过设有的第一伺服电机9能够带动第一转轴旋转,第一转轴能够带动转盘3旋转,当转盘3旋转180时,能够将两组转杆4位置对调,从而两组绕线筒5位置对调,两个第一齿轮8位置对调,且另一个第一齿轮8与第二齿轮11啮合,便于对另一组绕线筒5进行电感线缠绕,能够对绕线完毕的一组电感线进行拆卸更换,不影响绕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上方设有旋转机构并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有转盘(3),所述转盘(3)位于支撑板(2)的右侧,且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分布的转杆(4),两组所述转杆(4)的杆壁均设有固定机构并通过固定机构连接有绕线筒(5);
两组所述转杆(4)的左端均延伸至转盘(3)的左侧并固定连接有链轮(6),同组的三个所述链轮(6)通过链条(7)相互传动连接,且每组三个所述转杆(4)中的其中一个转杆(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8),两个所述第一齿轮(8)关于转盘(3)中心对称,所述支撑板(2)的左侧上方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下方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9),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与支撑板(2)的左侧上方固定连接,且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右端贯穿支撑板(2)并与转盘(3)的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10),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0)与支撑板(2)的左侧上端固定连接,且第二伺服电机(10)的右端通过第二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贯穿支撑板(2)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8)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盘(12)和第二固定盘(13),所述第一固定盘(12)和第二固定盘(13)均为锥形设置,且第一固定盘(12)和第二固定盘(1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盘(12)与转杆(4)的杆壁左侧固定套接,所述转杆(4)的杆壁右侧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固定盘(13)通过螺纹孔与转杆(4)的杆壁右侧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14),所述支撑板(2)的侧壁下方开设有与限位杆(14)相匹配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滑杆(15),所述限位杆(14)的左端穿过限位孔,且限位杆(14)的杆壁通过通孔与滑杆(1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14)的杆壁下端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与滑杆(15)活动套接,所述转盘(3)的圆周侧壁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通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7),所述按压板(17)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CN202022611964.3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Active CN213660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1964.3U CN213660205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1964.3U CN213660205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0205U true CN213660205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707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1964.3U Active CN213660205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0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6649A (zh) * 2023-09-09 2023-11-24 广东德鸿感应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线电感器成型绕线设备及绕线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16649A (zh) * 2023-09-09 2023-11-24 广东德鸿感应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扁平线电感器成型绕线设备及绕线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60205U (zh) 一种自动化工字电感绕线装置
CN207684671U (zh) 一种齿轮配合式定子总成生产用剩余电源线绕线装置
CN212245677U (zh) 一种纺织纱线卷筒
CN109979748B (zh) 一种全自动包胶绕线一体机
CN203372907U (zh) 用于光纤宏弯实验的绕线装置
CN211140987U (zh) 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07966735U (zh) 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CN208346402U (zh) 一种带有振动盘的可自动上料的编织机
CN107947041B (zh) 一种电线电缆自动剥皮机
CN202671856U (zh) 全自动高效电脑绕线机
CN208061858U (zh) 一种新型绕线机
CN214527335U (zh) 一种具有导向结构的绣花纱线卷绕装置
CN211687710U (zh) 一种高效的漆包线绕线装置
CN207719043U (zh) 带自动卸料功能的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CN209973972U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用防跳线装置
CN208248696U (zh) 一种贴标机
CN2084585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便于收卷的钢卷尺
CN207259809U (zh) 电动晾衣机卷线装置
CN206135655U (zh) 一种大型电机定子绕线机
CN207738912U (zh) 上锭杆悬锭自动落纱粗纱机
CN207418950U (zh) 一种沙发面料的纱线整经机
CN206298208U (zh) 一种卧式定长型绕线机
CN220182435U (zh) 一种分类式双盘收线机
CN2618908Y (zh) 一种往复导纱装置
CN221008764U (zh) 一种电子变压器生产用线圈卷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