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7166U -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57166U CN213657166U CN202022866776.5U CN202022866776U CN213657166U CN 213657166 U CN213657166 U CN 213657166U CN 202022866776 U CN202022866776 U CN 202022866776U CN 213657166 U CN213657166 U CN 2136571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nk body
- wall surface
- compressor
- air outlet
- ar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该储液器包括罐体和出气管,出气管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罐体和主机机壳相连,罐体侧壁形成有凹陷部,凹陷部具有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为弧面。如此,在储液器的罐体侧壁设置凹陷部,凹陷部与主机机壳之间的间隙形成避空位,从而在储液器的罐体与主机机壳之间形成操作空间,为储液器的出气管的连接提供作业空间,避免外部的连接设备如焊枪等与罐体发生干涉;此外,将第一壁面设置为弧面,罐体与第一壁面相对应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成弧形状,弧形状的内壁面更有利于引导流体流动,流体流动更加顺畅,并能快速通过出气管排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压缩机是空调等制冷设备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压缩机的压缩性能的好坏对制冷设备的制冷效果影响较大。一般地,在制冷设备中,需要设置储液器与压缩机配套使用,其中,储液器用于将从压缩机的热交换器(如蒸发器)中流出的流体进行气液分离,从而将液态和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后得到的气态制冷剂重新输送至压缩机的气体压缩空间内循环使用。如此,就需要在储液器上设置出气管连接储液器和压缩机,以将经储液器分离后气态制冷剂输入至压缩机内。
然而,对于车载制冷设备等常使用的卧式压缩机来说,与之配套使用的储液器需要水平安装,即输液器也呈卧式安装,储液器的侧壁与压缩机侧壁之间预留间隙用于焊接安装出气管,而为了缩小制冷设备的整体体积,需要尽可能的减小储液器与压缩机之间的间隔距离,如此,储液器与压缩机之间间距的缩小,直接导致出气管焊接时的作业空间缩小,焊接时焊枪与储液器或压缩机发生干涉,出气管焊接难度增大,同时还会影响焊接质量及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液器与压缩机间隔距离缩小会导致出气管焊接作业空间减小、出气管焊接难度曾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储液器,适用于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相连,储液器包括:
罐体,侧壁凹陷形成有凹陷部;
出气管,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与罐体侧壁避让开凹陷部的位置相连,出气端与主机机壳相连;
其中,凹陷部具有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第一壁面沿罐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壁面的一侧边缘与第一壁面的一侧边缘相连,第二壁面的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延伸至与罐体的侧壁相连,第一壁面为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面为朝向第二壁面所在一侧凸设的凸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罐体为圆形罐体,第一壁面具有与罐体的轴线相平行的弧顶线,弧顶线相对罐体侧壁的凹陷深度L1满足:L1>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面还具有分设于弧顶线两侧且与罐体的轴线相平行的两弧底线,进气端具有圆形状的进气口,两弧底线与进气口的沿罐体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2满足如下关系:
L2>D1/2;
其中,D1为进气口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顶线与进气口的沿罐体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满足如下关系:
L3-L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顶线与进气口的沿罐体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以及弧顶线相对罐体侧壁的凹陷深度L1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L1+L3=D/2;
其中,D为罐体的直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罐体与主机机壳间隔设置并形成有间隔间隙,弧顶线相对罐体侧壁的凹陷深度L1满足还满足如下关系:
L1=L5-L4;
其中,L4为间隔间隙的宽度,L5为弧顶线与主机机壳之间的间隔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面与第一壁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液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在储液器的罐体侧壁设置凹陷部,储液器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相连时,凹陷部正对主机机壳并与主机机壳形成避空位,并在储液器的罐体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之间形成操作空间,为出气管的连接提供作业空间,如此,使用焊枪等焊接连接出气管时,避空位能够容置焊枪,焊接作业时焊枪不与罐体及主机机壳发生干涉,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出气管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此外,储液器的罐体通过设置弧形状的第一壁面,相对应地,罐体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成弧形状,如此,进入罐体内的流体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动,流体能更加快速的通过出气管排出,且流体对罐体内壁的冲击力减小,罐体使用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主机和上述的储液器,压缩主机包括主机机壳和设置于主机机壳内的压缩部,储液器的出气管的出气端与主机机壳相连并延伸至与压缩部的吸入侧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使用上述的储液器,储液器的罐体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之间形成避空位,避空位为出气管的连接提供作业空间,避免连接设备与罐体及出气管等发生干涉,出气管的连接操作更加便利,出气管连接效率及连接质量提高,压缩机组装效率提高。此外,储液器的罐体通过设置弧形状的第一壁面,相对应地罐体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成弧形状,如此,进入罐体内的流体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动,流体能更加快速的通过出气管排出,且流体对罐体内壁的冲击力减小,罐体使用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通过使用上述的压缩机,压缩机组装速度及转配稳定性提高,制冷设备的整体组装效率及使用稳定性提升,为制冷设备的稳定高效制冷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储液器的另一视角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储液器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储液器的剖切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图1所示的储液器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压缩机的仰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储液器;11-罐体;111-内腔;112-凹陷部;1121-第一壁面;1122-第二壁面;12-出气管;121-进气口;122-直管段;123-弯管段;13-避空位;14-第一吸杯;15-第二吸杯;16-第三吸杯;17-分离结构;18-过滤结构;19-进气管;20-压缩主机;21-主机机壳;30-安装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6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液器10,其适用但不仅限于用于压缩机尤其是卧式压缩机相连,用于对从压缩机的热交换器排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气态制冷剂重新输送回压缩机内。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上述的压缩机包括用于执行压缩作业的压缩主机20,压缩主机20包括主机机壳21,主机机壳21内设置有热交换器如冷凝器等,储液器10与该主机机壳21相连,用以从热交换器流出的气液混合的制冷剂中分离出气态制冷剂,并将气态制冷剂重新输送至压缩机的压缩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储液器10包括罐体11,罐体11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分离得到的气态制冷剂的内腔11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储液器10还包括底部封闭且顶部敞口第一吸杯14、连接于第一吸杯14的顶部敞口端的第二吸杯15和连接于第二吸杯15上方的第三吸杯16,第一吸杯14、第二吸杯15及第三吸杯16共同形成上述的罐体11,容纳气态制冷剂的内腔111设置于第一吸杯14内,第二吸杯15与第一吸杯14之间间隔设置有用于分离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的分离结构17,第三吸杯16上连接有与压缩机的热交换器如蒸发器等相连的进气管19,第三吸杯16与第二吸杯15之间分隔设置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结构18,热交换器排出的制冷剂经进气管19进入第三吸杯16内,通过过滤结构18过滤后流入第二吸杯15,分离结构17对制冷剂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气态制冷剂流入第一吸杯14的内腔111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储液器10还包括用于将分离得到的气态制冷剂输送回压缩机内的出气管12,出气管12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气端和出气端,罐体11的侧壁凹陷形成有凹陷部112,进气端与罐体11侧壁避让开凹陷部112的位置相连,出气端与主机机壳21相连。这样,本实施例的储液器10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21相连时,凹陷部112正对主机机壳21,从而在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之间形成避空位13,该避空位13能够作业连接出气管12时的作业空间,比如能够容置焊枪等。如此,通过使用上述的储液器10,储液器10的罐体11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21之间形成避空位13,避空位13为出气管12的连接提供作业空间,避免连接设备与罐体11及出气管12等发生干涉,出气管12的连接操作更加便利,出气管12连接效率及连接质量提高,压缩机组装效率提高。此外,出气管12连接在罐体11侧壁避让开凹陷部112的位置,即出气管12的连接不占用上述避空位13的空间,避免出气管12本身与外部连接设备如焊枪等发生干涉,确保凹陷部112的设置能够形成足够空间的避空位13用于作为出气管12的连接操作空间。
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凹陷部112设置于第一吸杯14的侧部,进气管19连接于第一吸杯14的侧壁上,进气管19的进气管19插设于第一吸杯14的侧壁上,且进气端的进气口121延伸至贯通罐体11的内腔111,从使进入内腔111的气态制冷剂通过出气管12输送至压缩机的压缩腔。
特别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储液尤其适用于卧式压缩机,由于储液器10的出气管12常被设置在靠近安装卧式压缩机的安装平面30的一侧,因此,连接出气管12的作业人员无法直接正对出气管12进行作业,因此,在罐体11上设置上述的凹陷部112,使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之间形成避空位13,这样作业人员能够通过避空位13观察到出气管12连接到主机机壳21的位置,从而更好的进行连接及检修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凹陷部112具有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第一壁面1121沿罐体1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壁面1122的一侧边缘与第一壁面1121的一侧边缘相连,第二壁面1122的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延伸至与罐体11的侧壁相连,第一壁面1121的相对的另一侧边缘延伸至罐体11的底部。这样,第二壁面1122朝主机机壳21所在的方向延伸,从而限定出避空位13的宽度,第一壁面1121背离第二壁面1122延伸,从而限定出避空位13的高度,如此,设置固定尺寸的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即可在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之间界定出既定大小的避空位13,根据连接出气管12的外部连接结构(如焊枪)的体积及所需占用的空间,通过预设第一壁面1121及第二壁面1122的尺寸即可预留满足操作需求的避空位13,避空位13的设置更加合理。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面1121为弧面,如此,本实施例的储液器10的罐体11通过设置弧形状的第一壁面1121,相对应地,罐体11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成弧形状,相比平面的罐体11内壁面,弧形状的内壁面更有利于引导流体流动。这样,进入罐体11内的流体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动,流体能更加快速的通过出气管12排出,且流体对罐体11内壁的冲击力减小,罐体11使用寿命延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出气管12的进气端连接于罐体11侧壁靠近罐体11底部的位置处,且出气管12插入至内腔111内,即出气管12从内腔111的底部接入,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流入内腔111后能够快速通过出气管12输出,气态制冷剂的输出速度加快,输出效率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凹陷部112的第一壁面1121为朝向第二壁面1122所在一侧凸设的凸弧面,相比凹弧面,凸弧面的设置能够尽可能的少占用罐体11的内腔111空间,壁面罐体11因设置凹陷部112而需要过多缩小罐体11内用于存储气态制冷剂的内腔111体积。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避免优选为光滑的凸弧面,即凸弧面表面没有凹凸不平的凸起或者凹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上述的罐体11优选为圆柱形罐体11,第一壁面1121具有与罐体11的轴线相平行的弧顶线(如图1中虚线S1所示),弧顶线即第一壁面1121上最靠近主机机壳21的位置线,且弧顶线相对罐体11侧壁的凹陷深度L1满足L1>0,如此,即使罐体11侧壁与主机机壳21紧贴,也仍然能够保证第一壁面1121与主机机壳2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保证能够在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之间形成避空位13,为出气管12的连接提供作业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壁面1121还具有分设于弧顶线两侧且与罐体11的轴线相平行的两弧底线(即第一壁面1121沿罐体11高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边线,如图1中实线S2所示),进气端具有圆形状的进气口121,两弧底线与进气口121的沿罐体11高度方向上的中线(如图4中虚线S3所示)之间的距离L2满足L2>D1/2。弧顶线与进气口121的沿罐体11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满足L3-L2>0,即L2<L3,其中,D1为进气口121直径。弧底线相对罐体11侧壁的凹陷尺寸即为第一壁面1121相对罐体11侧壁的最大凹陷尺寸,在上述的取值区间内设计弧底线相对罐体11侧壁的凹陷深度,确保第一壁面1121与主机机壳21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容置焊枪等出气管12连接设备,使罐体11上形成的避空位13满足连接设备作业时的避空需要,从而达到罐体11及主机机壳21干涉焊枪等连接设备的目的。同时,在上述取值范围内设计弧底线相对罐体11侧壁的内凹深度,避免凹陷部112的凹陷尺寸过大,过分缩小容纳气态制冷剂的内腔111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弧顶线与出气管12的进气口121的沿罐体11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以及弧顶线相对罐体11侧壁的凹陷深度L1之间满足L1+L3=D/2,其中,D为罐体11的直径。即,在该尺寸下,可以将出气管12的进气口121设置在罐体11的中部,并使进气口121的中心位于罐体11的中线上,凹陷部112的设置不会影响进气管12与罐体11的正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间隔设置并形成有间隔间隙,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机机壳21为圆柱形机壳,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平行间隔设置,即圆柱形罐体11的轴线与圆柱形主机机壳21的轴线平行。在此基础上,第一壁面1121的弧顶线相对罐体11侧壁的凹陷深度L1满足还满足L1=L5-L4,其中,L4为罐体11与主机机壳21之间的间隔间隙的宽度,L5为第一壁面1121的弧顶线与主机机壳21之间的间隔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上述的第二壁面1122与第一壁面1121之间的夹角α优选为钝角,罐体11的内腔111对应第二壁面1122的内壁段朝内腔111对应第一壁面1121的内壁段倾斜,如此,不会由于凹陷部112的设置而使罐体11的内腔111位于第二壁面1122上方的空间成为流体的循环死区,或是导致流体在该空间区域内形成涡旋等,流体在罐体11的内腔111内的流动更加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上述的储液器10包括多根出气管12,多根出气管12的直管段122从罐体11的底部由下至上依序平行布设,如此,当压缩机设置有多个压缩腔时,多根出气管12用于向多个压缩腔同时输送气态制冷剂。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当储液器10包括多根出气管12时,多根出气管12的出气口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该直线与平行,即多根出气管12沿罐体11的高度方向依序与罐体11连接,避免出气管12相互遮挡干涉,影响出气管12与主机机壳21的连接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出气管12包括直管段122和弯管段123,弯管段123与直管段122相连,直管段122远离弯管段123的一端与罐体11相连,并形成出气管12的进气端,弯管段123远离直管段122的一端与主机机壳21相连,并形成出气管12的出气端。如此,出气管12弯曲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储液器10能够更好的与卧式压缩机配套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壁面1121及第二壁面1122的边角位置做圆角处理,避免形成尖锐的尖角或尖边,影响布设于储液器10周围的其他部件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如图5和图6所示,该压缩机包括压缩主机20和上述的储液器10,压缩主机20包括主机机壳21和设置于主机机壳21内的压缩部,储液器10的出气管12的出气端与主机机壳21相连并延伸至与压缩部的吸入侧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使用上述的储液器10,储液器10的罐体11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21之间形成避空位13,避空位13为出气管12的连接提供作业空间,避免连接设备与罐体11及出气管12等发生干涉,出气管12的连接操作更加便利,出气管12连接效率及连接质量提高,压缩机组装效率提高。此外,储液器10的罐体11通过设置弧形状的第一壁面1121,相对应地罐体11的内壁面也可以设置成弧形状,如此,进入罐体11内的流体能够更加顺畅的流动,流体能更加快速的通过出气管12排出,且流体对罐体11内壁的冲击力减小,罐体11使用寿命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图未示),该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压缩机。
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通过使用上述的压缩机,压缩机组装速度及转配稳定性提高,制冷设备的整体组装效率及使用稳定性提升,为制冷设备的稳定高效制冷提供了保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储液器,适用于与压缩机的主机机壳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包括:
罐体,侧壁形成有凹陷部;
出气管,具有相对设置的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罐体侧壁避让开所述凹陷部的位置相连,所述出气端与所述主机机壳相连;
其中,所述凹陷部具有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沿所述罐体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壁面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壁面的一侧边缘相接,所述第二壁面的相对另一侧边缘与所述罐体的侧壁相接,所述第一壁面为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为朝向所述第二壁面所在一侧凸设的凸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为圆形罐体,所述第一壁面具有与所述罐体的轴线相平行的弧顶线,所述弧顶线相对所述罐体侧壁的凹陷深度L1满足:L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面还具有分设于所述弧顶线两侧且与所述罐体的轴线相平行的两弧底线,所述进气端具有圆形状的进气口,两所述弧底线与所述进气口的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2满足如下关系:
L2>D1/2;
其中,D1为所述进气口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顶线与所述进气口的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满足如下关系:
L3-L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顶线与所述进气口的沿所述罐体高度方向上的中线之间的距离L3,以及所述弧顶线相对所述罐体侧壁的凹陷深度L1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L1+L3=D/2;
其中,D为所述罐体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与所述主机机壳间隔设置并形成有间隔间隙,所述弧顶线相对所述罐体侧壁的凹陷深度L1满足还满足如下关系:
L1=L5-L4;
其中,L4为所述间隔间隙的宽度,L5为所述弧顶线与所述主机机壳之间的间隔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9.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主机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储液器,所述压缩主机包括主机机壳和设置于所述主机机壳内的压缩部,所述储液器的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主机机壳相连并延伸至与所述压缩部的吸入侧相连通。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66776.5U CN213657166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66776.5U CN213657166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57166U true CN213657166U (zh) | 2021-07-09 |
Family
ID=76688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66776.5U Active CN213657166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57166U (zh) |
-
2020
- 2020-12-03 CN CN202022866776.5U patent/CN2136571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86978B1 (en) | Distributor unit and evaporator having the same | |
EP3865792A1 (en) | Cooling medium distributor and evaporator containing said cooling medium distributor | |
CN113551314B (zh) | 一种卧式冷凝器、室外机和空调系统 | |
CN213657166U (zh) |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WO2024199426A1 (zh) | 冷凝器 | |
CN106642847B (zh) | 气液分离器 | |
CN109915343A (zh) | 导流消音器及使用该消音器的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210292453U (zh) | 一种储液器 | |
CN215761912U (zh) | 散热器总成和车辆 | |
CN217900228U (zh) | 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 | |
EP3757485A1 (en) | Gas-liquid separator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 |
CN216953643U (zh) | 一种储液器及其制冷空调 | |
JP6296322B2 (ja) |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 |
CN104929933A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CN212339697U (zh) | 油分离器、制冷系统以及空调 | |
CN204099207U (zh) | 螺杆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114183950A (zh) | 储液器、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09959465U (zh) | 一种横置分液器、包括该横置分液器的压缩机及电器 | |
CN210715018U (zh) | 滤清器及空调 | |
CN206504510U (zh) | 分液器 | |
CN217715545U (zh) | 低充注式气液分离器及制冷装置 | |
CN216409381U (zh) | 一种低充注卧式气液分离器 | |
CN215412619U (zh) | 一种新型管壳式蒸发器 | |
CN216389458U (zh) | 气液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燃料电池系统 | |
CN217274513U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