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0064U - 壁灯 - Google Patents

壁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30064U
CN213630064U CN202022616132.0U CN202022616132U CN213630064U CN 213630064 U CN213630064 U CN 213630064U CN 202022616132 U CN202022616132 U CN 202022616132U CN 213630064 U CN213630064 U CN 213630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ight source
abutting surface
lampshade
wal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16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小兵
谢祖华
孔玉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vil Explosion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vil Explosio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vil Explosion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vil Explosion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16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30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30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30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灯,包括基座和发光模组,基座包括第一紧固部,第一紧固部设置在基座的外缘处,第一紧固部的外缘具有缺口;发光模组包括连接体,连接体包括基部和卡合部,基部和所述卡合部,卡合部基于卡合部与基部的连接处朝基部的一侧凸出;基部能够穿过缺口,且卡合部能够与第一紧固部抵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灯,组装简单,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壁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壁灯。
背景技术
壁灯是一种安装在墙壁上的灯具,基于壁灯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市面上的一些壁灯,安装或组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壁灯,基座和发光模组之间的组装方式简单,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壁灯,包括:基座,包括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缘处,所述第一紧固部的外缘具有缺口;发光模组,能够发出光线,所述发光模组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基部和卡合部,所述基部和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卡合部基于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朝所述基部的一侧凸出;所述基部能够穿过所述缺口,且所述卡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一紧固部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壁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基座和发光模组相互靠近,直至连接体自下而上穿过缺口并与第一紧固部卡合即可将基座和发光模组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灯,组装简单,安装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卡合部设有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相连,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连接处为所述卡合部的最宽处,自所述第一抵持面的起始端至所述第一抵持面的末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宽度逐渐增加,自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起始端至所述第二抵持面的末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宽度逐渐增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均为斜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和灯罩,所述光源能够发出光线,所述灯罩能够透光,所述光源与所述灯罩连接,所述连接体设置在灯罩的外缘,所述卡合部朝靠近所述灯罩的中心方向凸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和灯罩,所述光源能够发出光线,所述灯罩能够透光,所述光源的外缘处设有光源定位部,所述光源定位部朝远离所述光源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灯罩的内缘设有定位通道,所述光源定位部能够进出所述定位通道,且所述定位通道的侧壁能够阻碍所述光源定位部相对所述定位通道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基座连接,且所述盖体套设在所述基座的外部,以使所述缺口和所述连接体均位于所述盖体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壁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二紧固部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外缘处,所述密封件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防拉件和第二防拉件,所述第一防拉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防拉件与所述第一防拉件连接,所述第一防拉件和所述第二防拉件能够共同夹持线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拉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啮合部的外侧具有第一连接齿,所述第二防拉件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端,所述第二啮合部的内侧具有第二连接齿,所述第二啮合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齿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齿相互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设有过线孔,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基座设有所述过线孔的壁面上,且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基座的外侧,所述安装座朝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凸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壁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壁灯的另一分解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体的简化示意图;
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基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连接体和第一紧固部卡合后的示意图;
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灯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一些实施例中光源的边缘处的示意图;
图10为一些实施例中防拉线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一些实施例中防拉线组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01-基座,102-发光模组,103-连接体,104-盖体,201-光源,202-灯罩,203-密封件,204-电控模组,205-主电源,206-应急电源,207-感应器,208-应急指示灯,209-线缆防水件,210-安装座,211-防拉线组件,301-基部,302-卡合部,303-第一抵持面,304-第二抵持面,401-第一紧固部,402-缺口,403-过线孔,404-连接柱,701-第二紧固部,801-定位通道,901-光源定位部,1001-第一防拉件,1002-第二防拉件,1003-第一夹持部,1004-第一啮合部,1005-第一连接齿,1006-第二夹持部,1007-第二啮合部,1008-第二连接齿,1101-过线腔,1102-线缆定位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和图2,壁灯包括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参照图4,基座101包括第一紧固部401,第一紧固部401呈环形,且位于基座101的外缘位置,第一紧固部401具有缺口402,缺口402位于第一紧固部401的外缘。发光模组102能够发出光线,发光模组102包括连接体103,参照图3,连接体103包括基部301和卡合部302,基部301和卡合部302连接,卡合部302基于卡合部302与基部301的连接处朝基部301的一侧凸出,基部301能够穿过缺口402,且卡合部302能够与第一紧固部401抵持。具体来说,参照图3,基部301沿上下方向延伸,卡合部302与基部301的左侧相连,且卡合部302朝左侧凸出。结合图5和图6,将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进行组装的步骤大致如下:参照图1的方向,使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相互靠近,使两者之间的上下距离减小,直至连接体103自下而上穿过缺口402并与第一紧固部401卡合(如图6所示状态);具体来说,卡合部302的下侧表面会与第一紧固部401中位于缺口402侧部的部位抵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灯,沿一直线方向使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相互靠近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组装,该壁灯组装简单,安装方便。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体103在穿过缺口402的过程中,在缺口402侧壁的抵持作用下会发生轻微的形变,例如整体基于基部301下端向外翻转,以便连接体103穿过缺口402。
更具体来说,参照图2,发光模组102包括光源201和灯罩202,光源201能够发出光线,光源201具体可以设置为灯板;灯罩202能够透光,灯罩202覆盖在光源201的出光侧,灯罩202能够防止外界环境对光源201造成损坏,也能够避免光线直射而导致人眼不适。连接体103可以设置在灯罩202上,连接体103位于灯罩202的外缘部位,且卡合部302朝靠近灯罩202中心的方向凸出,以便配合位于基座101外缘处的缺口402位置和朝向。
卡合部302的具体形状可参照图3,卡合部302设有第一抵持面303和第二抵持面304,第一抵持面303和第二抵持面304相连,第一抵持面303和第二抵持面304的连接处为卡合部302的最宽处。以第一抵持面303与基部301的连接处为第一抵持面303的起始端,第一抵持面303与第二抵持面304的连接处为第一抵持面303的末端,即第一抵持面303的起始端为第一抵持面303的下端,第一抵持面303的末端为第一抵持面303的上端;与之类似,以第二抵持面304与基部301的连接处为第二抵持面304的起始端,第二抵持面304与第一抵持面303的连接处为第二抵持面304的末端,即第二抵持面304的起始端为第二抵持面304的上端,第二抵持面304的末端为第二抵持面304的下端。自第一抵持面303的起始端至第一抵持面303的末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合部302的宽度逐渐增加,自第二抵持面304的起始端至第二抵持面304的末端的方向上,卡合部302的宽度逐渐增加。结合图8,卡合部302呈三棱柱状;第一抵持面303和第二抵持面304均为斜面,第一抵持面303朝向左上方,第二抵持面304朝向左下方,以左/右方向为宽度方向,第一抵持面303和第二抵持面304的连接处为连接体103的宽度最大处。
在这种设置方式下,连接体103自下而上穿过缺口402时,第二抵持面304先与缺口402处的壁面抵持,且缺口402处的壁面能够沿第二抵持面304运动并相对连接体103运动沿侧下方运动,以便连接体103穿过缺口402;第一抵持面303用于与缺口402处的壁面抵持并使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相对固定,当要使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分离时,缺口402处的壁面沿第一抵持面303运动并相对连接体103朝侧上方运动,减少基座101和发光模组102分离过程中的阻力。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面303和第二抵持面304也可以设置为弧面。
参照图1至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壁灯还包括盖体104,盖体104呈圆环状,盖体104与基座101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螺钉等螺纹紧固件将盖体104和基座101连接;盖体104套设在基座101的外部,且能够将连接体103和缺口402都套设在盖体104的内部,以保护关键的连接结构,防止其变形失效。
结合图7至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201的外缘设有光源定位部901,光源定位部901朝远离光源201中心的方向凸出;灯罩202的内缘设有定位通道801,定位通道801可以设置为一槽体,光源定位部901能够进出定位通道801。具体来说,定位通道801整体呈圆弧状,光源定位部901能够沿灯罩202的径向运动进出定位通道801;光源定位部901进入定位通道801后,若光源201与灯罩202有发生相对转动的趋势,定位通道801两端的壁面能够阻碍光源定位部901相对定位通道801转动,此外,定位通道801的上下两侧壁面亦会阻止光源定位部901沿上下方向运动。即定位通道801和光源定位部901的设置实现了光源201和灯罩202之间的连接和定位。
基座101整体呈盆状,基座101内设有空腔,该空腔内可安装电控零部件。基座101包括第一紧固部401,第一紧固部401设置在基座101的外缘处;灯罩202还包括连接体103和第二紧固部701,第二紧固部701呈圆环状,第二紧固部701设置在灯罩202的外缘处;第一紧固部401与第二紧固部701连接,从而将光源201模组和基座101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壁灯还包括用于防水的密封件203,密封件203呈圆环状,密封件203为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形变能力。密封件203被夹持在第一紧固部401和第二紧固部701之间,从而阻挡水分从第一紧固部401和第二紧固部701之间的间隙进入灯罩202和基座101围合形成的空间中。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紧固部401和第二紧固部701通过螺钉连接,对应的,为了对螺钉进行避位,密封件203上会设置多个避位孔(图中未详细示出),螺钉会穿设在密封件203上的避位孔中。
参照图1和图2,壁灯还包括电控模组204,电控模组204安装在基座101中,电控模组204与光源201电连接,电控模组204与外部线缆电连接。电控模组204包括主电源205和应急电源206,正常供电情况下,主电源205将外部线缆的供电进行转换并输出至光源201,使光源201发光,同时应急电源206利用部分的线缆供电进行充电;非正常供电的情况下(例如线缆断电),切换至应急电源206对光源201进行供电。壁灯还包括应急指示灯208,应急指示灯208安装在基座101的侧部,应急指示灯208与电控模组204电连接,当应急电源206对光源201进行供电时,应急指示灯208会相应的发亮。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控模组204还包括色温调节器,色温调节器可以集成在主电源205中,色温调节器的拨码开关露出主电源205的外部,通过拨动拨码可以调节光源201的光线的色温(例如通过拨码开关调节主电源205的输出功率,改变光源201中LED灯珠的发光颜色从而调节色温,但不限于该形式)。壁灯还包括感应器207,感应器具体形式可以为声音感应器、红外感应器、光感应器等,通过检测环境中的音量、温度或亮度,满足预设条件后,壁灯便可开启或关闭。需要说明的是,实现主电源205和应急电源206的切换、应急显示灯的发亮、感应控制灯具开关和色温调节功能所需的电路为公知技术,此处不详细介绍。
参照图4,为了便于外部线缆进入壁灯内部,基座101开设有可供线缆穿设的过线孔403,过线孔403设有2个,能满足一进一出的需求。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壁灯还包括线缆防水件209,线缆防水件209大致呈圆筒状,线缆防水件209穿设在过线孔403中,线缆可从线缆防水件209的中心穿过。
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若引入壁灯内的线缆为暗线(即线缆是直接从墙体中穿出的),则将线缆直接引入壁灯内部,且让基座101上开设有过线孔403的壁面与墙体贴合;若引入壁灯内的线缆为明线(即线缆是从墙体表面的线槽中穿出的),则需要使基座101上开设有过线孔403的壁面与墙体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便于线缆通过。为了方便应对不同的安装情况,在一些实施例中,壁灯还包括安装座210,安装座210与基座101可拆卸连接,安装座210连接在基座101设有过线孔403的壁面上,且安装座210位于基座101的外侧,安装座210朝远离基座101的方向凸出。参照图2、图4,安装座210呈圆台状,且内部中空,基座101设有连接柱404,连接柱404朝上凸出,安装座210能够套设在连接柱404的外部,且连接柱404的外周设有定位凸起,对应的,安装座210的内周设有定位凹槽(未详细示出),安装定位凸起能够进入定位凹槽中,以使安装座210和基座101相对固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旋转在连接柱404的外周和安装座210的内周均设置螺纹,通过螺纹配合使两者相对固定。当线缆为暗线时,可以拆下(或选择不安装)安装座210;当线缆为明线时,可将安装座210安装到基座101上,安装座210的端部会墙面抵持,墙面和基座101具有足够的距离可供线缆进入。
参照图10和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引入壁灯的线缆被拉扯而导致连接松动,壁灯还包括防拉线组件211,防拉线组件211包括第一防拉件1002和第二防拉件1001,第一防拉件1002安装在基座101中,第二防拉件1001与第一防拉件1002连接,第一防拉件1002和第二防拉件1001之间形成过线腔1101,过线腔1101可供线缆穿设,穿设在该过线腔1101中的线缆的被第一防拉件1002和第二防拉件1001共同夹持。防拉线组件211固定线缆,即便线缆被拉扯,也不易运动并导致线缆与电控部件之间的连接发生松动。
参照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拉件1002包括第一夹持部1003和第一啮合部1004,第一夹持部1003与基座101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进行连接),第一啮合部1004连接在第一夹持部1003的两端,第一啮合部1004的外侧具有第一连接齿1005;第二防拉件1001包括第二夹持部1006和第二啮合部1007,第二啮合部1007连接在第二夹持部1006的两端,第二啮合部1007的内侧具有第二连接齿1008。第二夹持部1006开设有通孔,可供第一啮合部1004穿设,以形成过线腔1101,而第一夹持部1003和第二夹持部1006能够夹持从过线腔1101中穿过的线缆;第一连接齿1005和第二连接齿1008能够相互啮合,以使第一防拉件1002和第二防拉件1001之间相对固定。第二连接齿1008可以设有多个,通过改变第一连接齿1005和第二连接齿1008的啮合位置,可以改变第一防拉件1002和第二防拉件1001之间的间距,以便夹持不同尺寸的线缆。第一夹持部1003或第二夹持部1006还可以设有多个线缆定位齿1102,线缆可以容置在相邻的两个线缆定位齿1102之间的空间中,设置线缆定位齿1102能够对同时穿过防拉线组件211的多根线缆进行定位,避免线缆之间相互缠绕。
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壁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包括第一紧固部,所述第一紧固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缘处,所述第一紧固部的外缘具有缺口;
发光模组,能够发出光线,所述发光模组包括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包括基部和卡合部,所述基部和所述卡合部连接,所述卡合部基于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基部的连接处朝所述基部的一侧凸出;所述基部能够穿过所述缺口,且所述卡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一紧固部抵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设有第一抵持面和第二抵持面,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相连,所述第一抵持面与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连接处为所述卡合部的最宽处,自所述第一抵持面的起始端至所述第一抵持面的末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宽度逐渐增加,自所述第二抵持面的起始端至所述第二抵持面的末端的方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宽度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面和所述第二抵持面均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和灯罩,所述光源能够发出光线,所述灯罩能够透光,所述光源与所述灯罩连接,所述连接体设置在灯罩的外缘,所述卡合部朝靠近所述灯罩的中心方向凸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包括光源和灯罩,所述光源能够发出光线,所述灯罩能够透光,所述光源的外缘处设有光源定位部,所述光源定位部朝远离所述光源中心的方向凸出,所述灯罩的内缘设有定位通道,所述光源定位部能够进出所述定位通道,且所述定位通道的侧壁能够阻碍所述光源定位部相对所述定位通道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基座连接,且所述盖体套设在所述基座的外部,以使所述缺口和所述连接体均位于所述盖体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壁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发光模组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包括第二紧固部,所述第二紧固部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外缘处,所述密封件被夹持于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拉件和第二防拉件,所述第一防拉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防拉件与所述第一防拉件连接,所述第一防拉件和所述第二防拉件能够共同夹持线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拉件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啮合部,所述第一啮合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啮合部的外侧具有第一连接齿,所述第二防拉件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二啮合部连接在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两端,所述第二啮合部的内侧具有第二连接齿,所述第二啮合部能够穿过所述第一夹持部,且所述第一连接齿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齿相互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壁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基座设有过线孔,所述安装座连接在所述基座设有所述过线孔的壁面上,且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基座的外侧,所述安装座朝远离所述基座的方向凸出。
CN202022616132.0U 2020-11-12 2020-11-12 壁灯 Active CN213630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132.0U CN213630064U (zh) 2020-11-12 2020-11-12 壁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16132.0U CN213630064U (zh) 2020-11-12 2020-11-12 壁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30064U true CN21363006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32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16132.0U Active CN213630064U (zh) 2020-11-12 2020-11-12 壁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30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43507B2 (ja) 照明器具
US6325651B1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socket device and lighting device
ES2326842T3 (es) Aparato de instalacion electrica, asi como tapa central correspondiente.
US20090103329A1 (en) Combination of electrical socket and night lamp
CN213630064U (zh) 壁灯
JP6443697B2 (ja) 照明器具
KR100918688B1 (ko) 밝기 조절이 용이한 엘이디등
CN211600433U (zh) 灯具及其光源模组
JP6151835B1 (ja) Ledランプ
CN213019549U (zh) 一种红外透镜结构及灯具
WO2007097312A1 (ja) 蛍光ランプおよび照明装置
CN211526231U (zh) 吸顶灯
CN216844248U (zh) 一种条形灯
CN212226758U (zh) 一种条形灯
CN216952969U (zh) 一种具有小夜灯功能的新型led面板灯
CN217843631U (zh) 一种壁灯
CN216790000U (zh) 壁灯及其外壳和盖体
CN214369551U (zh) 一种固定式灯具
CN220249704U (zh) 可调光的led灯
CN216556633U (zh) 带收纳功能的线条灯
US20240102620A1 (en) Light source and light fitting
CN216521131U (zh) 泳池灯
CN214948822U (zh) 灯尾结构改进的插拔灯
CN211902512U (zh) 便于调节色温的灯具
JP6353959B2 (ja) Ledランプ及びその保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