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9414U -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9414U
CN213629414U CN202022416230.XU CN202022416230U CN213629414U CN 213629414 U CN213629414 U CN 213629414U CN 202022416230 U CN202022416230 U CN 202022416230U CN 213629414 U CN213629414 U CN 213629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compensation
vertical pump
limiting
elb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62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佳光
陈锦伟
周雯
叶素娟
龚栩
袁晨
张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de Gas Engineering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ihai 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ihai 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ihai 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62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29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9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9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包括高压立式泵;出液管道,竖向的安装于高压立式泵的出口;补偿管路,呈水平的蜗状线分布于出液管道下方,且补偿管路的一端与出液管道通过第一弯头相连通;供应管路,与补偿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弯头相连通;所述第一弯头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支架。针对现有管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通过管道的自然补偿,利用管道布置的自然弯曲和扭转产生变形来吸收管道的热伸长,以消除管道的热应力,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合理高效的柔性补偿方式,提升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空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空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近年来煤化工行业的需求,下游用户对高压气体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用户的压力要求,有两种空分流程方式来实现产出高压产品气体:外压缩和内压缩。外压缩流程的实现方式为:从冷箱出来的低压氧气或氮气,经氧压机或氮压机升压后送用户;内压缩流程的实现方式为:液氧或液氮经液体泵加压到需要的压力后,经主换热器与逆流的中高压空气(或中高压氮气)换热汽化后,送至客户。当采用内压缩流程时,液体泵作为提供产品压力的主要机器,需要把液体低温液体压力提升至需要的压力,而泵作为机器,对外力的影响很敏感,机器厂家出于保护管口的目的,也会提出严格的管口许用载荷和初始位移等要求。如果管道布置不当,会给机器管口造成额外的载荷,破坏机器的稳定运行,对产品的稳定供应带来隐患,对整个装置的运行带来风险。当泵进出口压力低时,通常采用金属波纹管来保护机器管口,但是当泵出口压力提高以后,金属波纹管就不再适用,反而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管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通过管道的自然补偿,利用管道布置的自然弯曲和扭转产生变形来吸收管道的热伸长,以消除管道的热应力,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合理高效的柔性补偿方式,提升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包括高压立式泵;出液管道,竖向的安装于高压立式泵的出口;补偿管路,呈水平的蜗状线分布于出液管道下方,且补偿管路的一端与出液管道通过第一弯头相连通;供应管路,与补偿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弯头相连通;所述第一弯头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管道和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管道竖向的安装于第一弯头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架用于支撑第一限位管道。
可选地,所述补偿管路包括通过若干第三弯头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相邻两个所述管路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
可选地,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限位支架与高压立式泵的泵出口的连接与第三管道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托、第二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管托套设于第三管道上。
可选地,所述供应管路包括第一供应管道和第二供应管道,所述第一供应管道与补偿管路通过第二弯头相连通,所述第一供应管道呈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供应管道和第二供应管道通过第四弯头相连通,所述第二供应管道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供应管道上设有第三限位支架。
可选地,所述第三限位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三管托、第三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架,所述第三管托套设于第二供应管道上。
可选地,所述出液管道、补偿管路和供应管路的管径均为150mm。
可选地,所述出液管道、补偿管路和供应管路的管道材质均为06Cr19Ni10。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通过补偿管路形成高压立式多级泵的出口柔性弯,柔性弯布置在水平面上,用管道和弯头组成的柔性弯达成自然补偿,通过管道的自然补偿,利用管道布置的自然弯曲和扭转产生变形来吸收管道的热伸长,以消除管道的热应力,具有构造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的优点,可以广泛使用。
(2)本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在第一弯头下方设置第一限位支架,当管线温度降低210℃后,管线的冷缩位移不会对管口产生载荷,起到保护泵管口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高压立式泵;2、出液管道;3、补偿管路;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33、第三管道;34、第四管道;35、第五管道;4、第一弯头;41、第一供应管道;42、第二供应管道;5、第二弯头;61、第一限位管道;62、第一限位架;7、第三弯头;81、第二管托;82、第二限位板;83、第二限位架;9、第四弯头;101、第三管托;102、第三限位板;103、第三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1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结合附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包括高压立式泵1,高压立式泵1竖向的安装于泵箱内且高压立式泵1的出口朝下设置;出液管道2,竖向的安装于高压立式泵1的出口,高压立式泵1内的液体可通过泵出口和出液管道2流入下方的补偿管路3内;补偿管路3,呈水平的蜗状线分布于出液管道2下方,且补偿管路3的一端与出液管道2通过第一弯头4相连通,液体经过第一弯头4时,液体的流动方向由竖向流动转变成水平流动;供应管路4,与补偿管路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弯头5相连通;所述第一弯头4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支架。
本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通过补偿管路3形成高压立式多级泵的出口柔性弯,柔性弯布置在水平面上,用管道和弯头组成的柔性弯达成自然补偿,通过管道的自然补偿,利用管道布置的自然弯曲和扭转产生变形来吸收管道的热伸长,以消除管道的热应力,具有构造简单、运行可靠、投资少的优点,可以广泛使用;在第一弯头4下方设置第一限位支架,当管线温度降低210℃后,管线的冷缩位移不会对管口产生载荷,起到保护泵管口的作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液管道2、补偿管路3和供应管路4的管径均为150mm,出液管道2、补偿管路3和供应管路4的管道总长约2400mm,所述出液管道2、补偿管路3和供应管路4的管道材质均为06Cr19Ni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管道61和第一限位架62,第一限位管道61为管径为100m的不锈钢管道,所述第一限位管道61竖向的安装于第一弯头4下方,第一限位管道61的上端与第一弯头4的底部焊接固连,所述第一限位架62用于支撑第一限位管道61,所述第一限位管道61包括沿第一限位管道61圆周方向分布的4块10mm厚的不锈钢板,不锈钢板与第一限位管道61之间无间隙连接,该不不锈钢板的底部焊接到泵箱钢结构上实现固定以保证对第一限位管道61的限位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补偿管路3包括通过若干第三弯头7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第三管道33、第四管道34和第五管道35,相邻两个所述管路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第三管道33、第四管道34和第五管道35均为直管,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第三管道33、第四管道34和第五管道35的连接关系如附图1所示,液体每次进入相邻管道均需要转向90度以达到柔性补偿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三管道33上设有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限位支架与高压立式泵1的泵出口的连接与第三管道33相垂直,以确保管道的冷缩不会传导到泵管口上,进一步缩小管系冷缩时对管口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托81、第二限位板82和第二限位架83,所述第二管托81套设于第三管道33上,第二限位板82为10mm厚的不锈钢板做成的300m*300mm支架底板,该第二限位板82上焊接有2块200mm*30mm的挡块,2块挡块分别位于第二管托81两侧并与第二管托81的间隙为0,第二限位架83为110mm*110mm的方钢,该方钢底部焊接到泵箱钢结构上实现固定,第二管托81、第二限位板82和第二限位架83的材质均为06Cr19Ni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供应管路4包括第一供应管道41和第二供应管道42,所述第一供应管道41与补偿管路3通过第二弯头5相连通,所述第一供应管道41呈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供应管道41和第二供应管道42通过第四弯头9相连通,所述第二供应管道42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供应管道42上设有第三限位支架,在第二供应管道42上设置第三限位支架,可防止后续的管道走向影响泵管口附近的应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三限位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三管托101、第三限位板102和第三限位架103,所述第三管托101套设于第二供应管道42上,第三管托101可以为抱箍,该抱箍的上半片与第二供应管道42焊接固连,抱箍的的底部与第三限位板102焊接固连,采用上述结果设计有助于保证最大强度,同时管道的弯矩和扭矩不会传给管口,第三限位板102为10mm厚的300mm*300mm的不锈钢板,第三限位架103为110mm*110mm的方钢,该方钢底部焊接到泵箱钢结构上实现固定,所述第三管托101、第三限位板102和第三限位架103的材质均为06Cr19Ni10。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立式泵;
出液管道,竖向的安装于高压立式泵的出口;
补偿管路,呈水平的蜗状线分布于出液管道下方,且补偿管路的一端与出液管道通过第一弯头相连通;
供应管路,与补偿管路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弯头相连通;
所述第一弯头的下方设有第一限位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管道和第一限位架,所述第一限位管道竖向的安装于第一弯头下方,所述第一限位架用于支撑第一限位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管路包括通过若干第三弯头依次连接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和第五管道,相邻两个所述管路之间的连接角度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限位支架,所述第二限位支架与高压立式泵的泵出口的连接与第三管道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管托、第二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架,所述第二管托套设于第三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管路包括第一供应管道和第二供应管道,所述第一供应管道与补偿管路通过第二弯头相连通,所述第一供应管道呈斜向上设置,所述第一供应管道和第二供应管道通过第四弯头相连通,所述第二供应管道呈水平设置,所述第二供应管道上设有第三限位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支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三管托、第三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架,所述第三管托套设于第二供应管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补偿管路和供应管路的管径均为1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补偿管路和供应管路的管道材质均为06Cr19Ni10。
CN202022416230.X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Active CN213629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6230.XU CN213629414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6230.XU CN213629414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9414U true CN213629414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24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6230.XU Active CN213629414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29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630A (zh) * 2021-12-24 2022-05-03 浙江大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阀补偿结构的空分冷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7630A (zh) * 2021-12-24 2022-05-03 浙江大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阀补偿结构的空分冷箱
CN114427630B (zh) * 2021-12-24 2023-08-04 浙江大川空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阀补偿结构的空分冷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29414U (zh) 一种低温液体高压立式泵出口柔性补偿结构
CN201180903Y (zh) 高安全性的自动液氯汽化系统
CA2761179A1 (en) Steam generator
CN207961749U (zh) 一种建筑用顶部管道支吊架
CN203837537U (zh) 一种连续套管式液氯汽化器装置
CN113549717A (zh) 一种高炉喷吹欧冶炉煤气系统
CN102313449B (zh) 一种火焰加热炉管架
CN201731214U (zh) 矿用塑料管道连接用的管件
CN206539784U (zh) 一种保冷隔热止推管托
CN106195624B (zh) 一种小区大型液化天然气汽化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5479751U (zh) 一种用于换热管束上的管卡
CN204345266U (zh) 高温高压管道系统
CN201014127Y (zh) 一种大热膨胀组合球形补偿装置
CN102230559B (zh) 基于旋转补偿器的石油石化火炬水平管线变形补偿方法及系统
CN215799659U (zh) 一种高炉喷吹欧冶炉煤气系统
CN202118431U (zh) 基于旋转补偿器的分支型石油石化火炬水平管线变形补偿系统
CN205078978U (zh) 烷烃脱氢项目高温风机出口再生气管线装置
CN202432181U (zh) 超低温管道支架
CN220891846U (zh) 氩气多楼层分配装置
CN113151662A (zh) 一种冷轧退火炉保护气供应系统
CN211626187U (zh) 一种空分板式换热器冷箱用的支撑支架
CN202099258U (zh) 新型天然气预冷器
CN110195854A (zh) 一种热电厂乏汽引流回收装置
CN215636555U (zh) 一种集中放散管装置
CN2874273Y (zh) 一种组装型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280 Xingye Road, Leidian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3200

Patentee after: Yingde Gas Engineering (Zheji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3200 Jingyi Road, Deqing Linhang Industrial Zone, LEIDIAN Town, Deqing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IHAI CHEMICAL EQUIPMENT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