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28742U - 增力机 - Google Patents

增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28742U
CN213628742U CN202020433787.1U CN202020433787U CN213628742U CN 213628742 U CN213628742 U CN 213628742U CN 202020433787 U CN202020433787 U CN 202020433787U CN 213628742 U CN213628742 U CN 213628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assembly
lever
eccentric shaft
lin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337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水通
张斓
刘美峰
高静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28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287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1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力机。该增力机包括沿力传递方向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减速器、曲柄、连接杆、杠杆、传动组件和输出轴,所述曲柄、所述连接杆、所述杠杆和所述传动组件均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曲柄设置于所述减速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曲柄工作时的相位差相差为180°。本申请提供的增力机通过利用减速器和杠杆实现对电动机动力的增加,即增加了输出轴的输出动力。

Description

增力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力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机的输出动力在电动机出厂时已经被确定好了。但是,如果要想实现电动机的输出动力的增加,需要对电动机的输出端的结构进行改变。
因此,目前亟待需要一种增力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力机,以能使电动机的输出动力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力机,所述增力机包括沿力传递方向依次连接的电动机、减速器、曲柄、连接杆、杠杆、传动组件和输出轴,所述曲柄、所述连接杆、所述杠杆和所述传动组件均设置为至少两个;
两个所述曲柄设置于所述减速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曲柄工作时的相位差相差为180°;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杠杆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在所述杠杆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
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
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和所述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偏心轴,所述第一偏心轴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三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圆周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增力机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在所述杠杆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杠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杆做直线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杠杆连接的端部到所述杠杆的支点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杠杆连接的端部到所述杠杆的支点的距离的十分之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偏心轴、第三偏心轴和三孔连接板,所述三孔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偏心轴、所述第二偏心轴和所述第三偏心轴连接;
当所述第一偏心轴转动时,通过所述三孔连接板带动所述第二偏心轴和所述第三偏心轴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轴上的第一齿轮和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偏心轴还设置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增力机还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减速器和所述第二机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机架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杠杆、所述传动组件和所述输出轴。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增力机通过利用减速器和杠杆实现对电动机动力的增加,即增加了电动机的输出轴的输出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增力机的传动组件、输出轴和第二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增力机的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和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机架;
20-第二机架;
1-电动机;
2-减速器;
3-曲柄;
4-连接杆;
5-杠杆;
51-支点;
6-传动组件;
61-第一传动组件;
611-第一连杆;
612-第二连杆;
613-第三连杆;
62-第二传动组件;
621-第一偏心轴;
621a-平衡板;
622-第二偏心轴;
623-第三偏心轴;
624-三孔连接板;
63-第三传动组件;
631-第一齿轮;
632-第二齿轮;
633-齿轮箱;
7-输出轴;
8-限位件。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所示,其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增力机的结构示意图。增力机包括沿力传递方向依次连接的电动机1、减速器2、曲柄3、连接杆4、杠杆5、传动组件6和输出轴7,曲柄3、连接杆4、杠杆5和传动组件6均设置为至少两个;两个曲柄3设置于减速器2的两侧,且两个曲柄3工作时的相位差相差为180°。本申请提供的增力机通过利用减速器2和杠杆5 实现对电动机1动力的增加,即增加了电动机的输出轴7的输出动力。
可以理解的是,电动机的输出轴7可以与大功率发电机相连,也可以与大型工程设备相连,通过减速器2和杠杆5的增力,增加了输出轴7的输出动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减速器2的输出端连接曲柄3和连接杆4,可以使得与连接杆4远离曲柄3的一端做摆动运动,即杠杆5通过连接曲柄3和连接杆4实现了将减速器2的输出端的圆周运动转变为摆动运动,从而方便杠杆5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力机还包括第一机架10和第二机架20,减速器2和第二机架20设置于第一机架10上,第二机架20用于支撑和固定杠杆5、传动组件6和输出轴7,通过设置第一机架10和第二机架20可以使增力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在一些实现方案中,第一机架10设置有滚轮,以方便工作人员移动增力机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机架20在图1中仅示出了部分,例如还包括罩体(图中未示出),以保护固定在第二机架20上的组件(例如杠杆5、传动组件6和输出轴7)。
如图2所示,其为图1所示增力机的传动组件、输出轴和第二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为图2所示增力机的第二传动组件、第三传动组件和输出轴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6包括第一传动组件61、第二传动组件62和第三传动组件63,第一传动组件61与杠杆5连接,第一传动组件61在杠杆5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第二传动组件62与第一传动组件61连接,第二传动组件62在第一传动组件61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第三传动组件63分别与第二传动组件62和输出轴7连接。通过设置传动组件6,可以实现输出轴7能够将杠杆5的摆动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从而方便输出轴7的输出。具体来说,首先第一传动组件61在杠杆5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其次第二传动组件 62在第一传动组件61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最后输出轴7通过第三传动组件63与第二传动组件62连接,即可以实现输出轴7能够将杠杆5的摆动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增力机还包括限位件8,限位件8用于使得第一传动组件61在杠杆5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例如,限位件8固定于第二机架20上,通过限位件8可以使第一传动组件61将杠杆5的摆动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限位件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组件6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611、第二连杆612和第三连杆613,第一连杆611与杠杆5连接,第三连杆613 与第二传动组件62连接,如此可以方便对第一传动组件61运动的控制,即相比第一传动组件61为一个连杆,由三个连杆(即第一连杆611、第二连杆612和第三连杆613)组成的第一传动组件61更加易于改变其运动状态。限位件8与第二连杆612连接,以使第二连杆612做直线运动,当然限位件8也可以与第一连杆611或者与第三连杆613连接,只要能够对第一传动组件61进行限位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件8与第二连杆612 连接,可以更好地实现对第一传动组件61的运动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611与杠杆5连接的端部到杠杆5的支点51(可参见图1)的距离小于连接杆4与杠杆5连接的端部到杠杆5的支点51的距离的十分之一,如此设置,可以通过杠杆5这一结构便能实现较大的动力增加。也就是说,通过杠杆原理,可以实现第一连杆611与杠杆5连接的端部所产生的动力的大幅度增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动组件62包括第一偏心轴621,第一偏心轴621分别与第一传动组件61和第三传动组件63连接,第一偏心轴621 用于将第一传动组件61的直线运动转变为第二传动组件62的圆周运动。当然,第二传动组件62也可以为其它能够实现将直线运动转变为圆周运动的结构,例如第二传动组件62为曲柄连杆结构,在此本申请不进行具体赘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传动组件62还包括第二偏心轴622、第三偏心轴623和三孔连接板624,三孔连接板624分别与第一偏心轴621、第二偏心轴622和第三偏心轴623连接;当第一偏心轴621转动时,通过三孔连接板624带动第二偏心轴622和第三偏心轴623转动。通过设置三孔连接板624,可以平衡或消除第一偏心轴621在进行圆周运动时所产生的振动的影响,从而可以增加第二传动组件62传动的顺畅性,并能降低其运动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传动组件63包括设置于第一偏心轴621上的第一齿轮631和设置于输出轴7上的第二齿轮632,第一齿轮631和第二齿轮632啮合。当然,第三传动组件63也可以是链条或者传送带传动,但是采用齿轮传动时,仍能进一步增大输出轴7的输出动力,当然也可以降低输出轴7的输出动力,即采用齿轮传动可以进一步改变输出轴7的输出动力。为保护第一齿轮631和第二齿轮632,第三传动组件63还设置有齿轮箱633,齿轮箱633内还可以设置有润滑油,如此不仅可以保护第一齿轮631和第二齿轮632,还能使第一齿轮631和第二齿轮632的传动更加顺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偏心轴621还设置有平衡板621a,平衡板 621a设置于第三传动组件63和第一传动组件61之间。在第一偏心轴621 运动时,通过设置平衡板621a可以平衡第一齿轮631产生的振动影响,即平衡板621a也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偏心轴621运动的稳定性和进一步降低其运动产生的噪音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力机包括沿力传递方向依次连接的电动机(1)、减速器(2)、曲柄(3)、连接杆(4)、杠杆(5)、传动组件(6)和输出轴(7),所述曲柄(3)、所述连接杆(4)、所述杠杆(5)和所述传动组件(6)均设置为至少两个;
两个所述曲柄(3)设置于所述减速器(2)的两侧,且两个所述曲柄(3)工作时的相位差相差为180°;
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
第一传动组件(61),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与所述杠杆(5)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在所述杠杆(5)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
第二传动组件(62),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
第三传动组件(63),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分别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和所述输出轴(7)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包括第一偏心轴(621),所述第一偏心轴(621)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和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连接,所述第一偏心轴(621)用于将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的圆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力机还包括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用于使得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在所述杠杆(5)的带动下做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杆(611)、第二连杆(612)和第三连杆(613),所述第一连杆(611)与所述杠杆(5)连接,所述第三连杆(613)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连接;
所述限位件(8)与所述第二连杆(612)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杆(612)做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611)与所述杠杆(5)连接的端部到所述杠杆(5)的支点(51)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杆(4)与所述杠杆(5)连接的端部到所述杠杆(5)的支点(51)的距离的十分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还包括第二偏心轴(622)、第三偏心轴(623)和三孔连接板(624),所述三孔连接板(624)分别与所述第一偏心轴(621)、所述第二偏心轴(622)和所述第三偏心轴(623)连接;
当所述第一偏心轴(621)转动时,通过所述三孔连接板(624)带动所述第二偏心轴(622)和所述第三偏心轴(62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心轴(621)上的第一齿轮(631)和设置于所述输出轴(7)上的第二齿轮(632),所述第一齿轮(631)和所述第二齿轮(63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心轴(621)还设置有平衡板(621a),所述平衡板(621a)设置于所述第三传动组件(63)和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力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力机还包括第一机架(10)和第二机架(20),所述减速器(2)和所述第二机架(20)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10)上,所述第二机架(20)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杠杆(5)、所述传动组件(6)和所述输出轴(7)。
CN202020433787.1U 2019-06-04 2020-03-30 增力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2874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1124 2019-06-04
CN201910480112.4A CN110081142A (zh) 2019-06-04 2019-06-04 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28742U true CN213628742U (zh) 2021-07-06

Family

ID=6742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112.4A Pending CN110081142A (zh) 2019-06-04 2019-06-04 转换器
CN20202043378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628742U (zh) 2019-06-04 2020-03-30 增力机
CN202010238003.4A Pending CN111207196A (zh) 2019-06-04 2020-03-30 增力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112.4A Pending CN110081142A (zh) 2019-06-04 2019-06-04 转换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8003.4A Pending CN111207196A (zh) 2019-06-04 2020-03-30 增力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00811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625A (zh) * 2022-09-21 2022-10-25 山西智勇领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牵引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1744B (zh) * 2021-07-16 2022-11-08 淮北合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快速检修更换滚筒的磁悬浮式缓冲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625A (zh) * 2022-09-21 2022-10-25 山西智勇领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牵引机
CN115234625B (zh) * 2022-09-21 2023-01-10 山西智勇领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力牵引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7196A (zh) 2020-05-29
CN110081142A (zh) 2019-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28742U (zh) 增力机
JPS645183B2 (zh)
KR101408607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감속기 연결구조
CN113602378A (zh) 一种仿生四足机器人
US4486667A (en) Drive system for an electric generator
CN210233092U (zh) 一种3c工业用四轴机械臂
CN108880091A (zh) 一种双轴驱动谐波减速电机
CN107448556B (zh) 一种薄型轴承减速器
US10670143B2 (en) Motor
RU2661122C1 (ru) Безбалансирный станок-качалка с одним двигателем и редуктором, встроенным в ролик
GB2151327A (en) Power gearing
JP2012207693A (ja) 建設機械の駆動装置
JP5705618B2 (ja) 振動発電装置
KR101201415B1 (ko) 가동풀리를 이용한 액추에이터
WO2018198334A1 (ja) 機械的変換器
CN210265810U (zh) 行星齿轮机构
CN102991332A (zh) 一种反向旋转电动机械
CN201950014U (zh) 一种双轴电机激振器
CN102561156B (zh)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和振动压路机
RU2288100C1 (ru) Привод механического пресса
KR20120107756A (ko) 토크증대장치
JP6130531B1 (ja) 機械的変換器
CN202082361U (zh) 一种返复式传动机构
CN102114467A (zh) 一种双轴电机激振器
CN101865769B (zh) 串入式扭矩加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