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9564U -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19564U CN213619564U CN202021743366.5U CN202021743366U CN213619564U CN 213619564 U CN213619564 U CN 213619564U CN 202021743366 U CN202021743366 U CN 202021743366U CN 213619564 U CN213619564 U CN 2136195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ain
- shield
- weather shield
- rain shield
- rearview mirr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属于汽车设施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一端铰接在后视镜的上端,且所述挡雨板自后视镜的迎风侧向背风侧转动,且所述挡雨板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的第一面和所述迎风侧的前部相贴合;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的第二面的一部分和迎风侧的后部相贴合,另一部分悬伸在位于所述背风侧的反光镜上方,进而形成雨眉;本装置设置挡雨板,并将挡雨板铰接在后视镜的上端,通过转动挡雨板实现切换挡雨板的两个工作状态,利用第一工作状态实现对挡雨板进行收纳隐藏,且利用第二工作状态的挡雨板形成雨眉防止雨水滴落到反光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重要的安全配件,可以给于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观察视野,现在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在后视镜上安装雨眉以阻挡雨水大量落到后视镜的玻璃上而保证后视镜的视野清晰。
但是,现有的雨眉大都是固定后视镜上,在保证车辆美观的前提下,雨眉不能做太长,否则造成汽车外观的不协调,因此由于雨眉的尺寸限制只能挡住一小部分雨水,尤其在大雨天气挡雨效果差,不能满足后视镜的使用要求;并且雨眉通过粘贴的方式连接,不方便拆卸,雨眉大都是在雨天使用,晴天时不能够进行收纳隐藏,同样影响车体的整体外观协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一端铰接在后视镜的上端,且所述挡雨板自后视镜的迎风侧向背风侧转动,且所述挡雨板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的第一面和所述迎风侧的前部相贴合;
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的第二面的一部分和迎风侧的后部相贴合,另一部分悬伸在位于所述背风侧的反光镜上方,进而形成雨眉。
进一步,所述挡雨板镶嵌有第一磁铁,所述迎风侧的前部镶嵌有吸引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磁性物质。
进一步,所述迎风侧的后部镶嵌有吸引所述磁铁的第二磁性物质。
进一步,所述第一磁性物质和第二磁性物质均为磁性铁片。
进一步,所述挡雨板的厚度从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到靠近铰接处的一端逐渐变大。
进一步,所述挡雨板采用硅胶材质。
进一步,所述挡雨板添加有荧光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结构与众不同,操作方便,设置挡雨板,并将挡雨板铰接在后视镜的上端,通过转动挡雨板实现切换挡雨板的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第一面和迎风侧的前部贴合,以使挡雨板和后视镜的壳体形成一体,完成收纳隐藏挡雨板,适应与晴天,保证不影响后视镜的美观;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挡雨板向后视镜的背风侧转动,以使第二面和迎风侧的后部抵触,且使挡雨板远离铰接处的一端悬伸在反光镜的上方,起到雨眉挡雨的作用,且能够自由增加挡雨板的长度,进而控制挡雨板悬伸的长度,以调整雨眉的长度,从而适应大雨天气,满足车辆的行驶要求,且在雨天过后,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即可实现隐藏收纳挡雨板,保证车辆的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后视镜,101.迎风侧,102.背风侧,2.反光镜,3.第一磁性物质,4.第二磁性物质,5.磁铁,6.挡雨板,601.第一面,602.第二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板6,所述挡雨板6的一端铰接在后视镜1的上端,且所述挡雨板6自后视镜1的迎风侧101向背风侧102转动,迎风侧101为后视镜1朝向车辆车头的方向,背风侧102为后视镜1朝向车辆车尾的方向,且反光镜2设置在后视镜1的背风侧102,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迎风侧101、背风侧102和后视镜1的安装位置均为现有技术,且所述挡雨板6具有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6的第一面601和所述迎风侧101的前部相贴合,即所述挡雨板6和后视镜1实现重合,进而隐藏挡雨板6,以使不使用挡雨板6时,挡雨板6不影响整个车体的美观;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6的第二面602的一部分和迎风侧101的后部相贴合,另一部分悬伸在位于所述背风侧102的反光镜2上方,进而形成雨眉,即在雨天,通过转动挡雨板6,将挡雨板6转动到反光镜2的上方,从而通过挡雨板6遮挡雨水,且由于挡雨板6能够和后视镜1重合进而收纳隐藏,隐藏能够形成尺寸较大的雨眉,相较于传统的雨眉,能够更全面遮挡反光镜2。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时,设置挡雨板6,并将挡雨板6铰接在后视镜1的上端,通过转动挡雨板6实现切换挡雨板6的两个工作状态,第一工作状态,第一面601和迎风侧101的前部贴合,以使挡雨板6和后视镜1的壳体形成一体,完成收纳隐藏挡雨板6,适应与晴天,保证不影响后视镜1的美观;在第二工作状态时,挡雨板6向后视镜1的背风侧102转动,以使第二面602和迎风侧101的后部抵触,且使挡雨板6远离铰接处的一端悬伸在反光镜2的上方,起到雨眉挡雨的作用,且能够自由增加挡雨板6的长度,进而控制挡雨板6悬伸的长度,以调整雨眉的长度,从而适应大雨天气,满足车辆的行驶要求,且在雨天过后,切换到第一工作状态即可实现隐藏收纳挡雨板6,保证车辆的美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挡雨板6镶嵌有第一磁铁5,所述迎风侧101的前部镶嵌有吸引所述第一磁铁5的第一磁性物质3,即保证通过第一磁铁5和第一磁性物质3之间的相互吸引从而位于第一工作状态的挡雨板6进行固定,保证挡雨板6和后视镜1贴合的稳定性,避免晃动。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所述迎风侧101的后部镶嵌有吸引所述磁铁5的第二磁性物质4,以对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挡雨板6进行固定,避免挡雨板6和后视镜1稳定接触,避免行车过程出现挡雨板6绕铰接处来回摆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磁性物质3和第二磁性物质4均为磁性铁片,能够被磁铁5吸附即可,不仅仅是磁性贴片。
针对挡雨板6的机构形状,优选地,所述挡雨板6的厚度从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到靠近铰接处的一端逐渐变大,以保证挡雨板6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降低形成过程产生的风阻,以使气流从后视镜1的迎风侧101平缓的过渡到挡雨板6的第二面60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挡雨板6可以采用硅胶材质,能够通过硅胶的粘附性保证所述第一面601和后视镜1贴合的更加稳定,且能够通过硅胶制成的挡雨板6形成对后视镜1的保护垫,避免外界碰撞后视镜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挡雨板6添加有荧光材料,从而实现挡雨板6夜间发光,起到车体示宽,警示过往车辆和路人的作用,具体地,荧光材料可以为荧光粉。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包括挡雨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6)的一端铰接在后视镜(1)的上端,且所述挡雨板(6)自后视镜(1)的迎风侧(101)向背风侧(102)转动,且所述挡雨板(6)具有两个工作状态:
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6)的第一面(601)和所述迎风侧(101)的前部相贴合;
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挡雨板(6)的第二面(602)的一部分和所述迎风侧(101)的后部相贴合,另一部分悬伸在位于所述背风侧(102)的反光镜(2)上方,进而形成雨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6)镶嵌有磁铁(5),所述迎风侧(101)的前部镶嵌有吸引所述磁铁(5)的第一磁性物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侧(101)的后部镶嵌有吸引所述磁铁(5)的第二磁性物质(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物质(3)和第二磁性物质(4)均为磁性铁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6)的厚度从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到靠近铰接处的一端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6)采用硅胶材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43366.5U CN213619564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743366.5U CN213619564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19564U true CN213619564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4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743366.5U Active CN213619564U (zh) | 2020-08-19 | 2020-08-19 |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19564U (zh) |
-
2020
- 2020-08-19 CN CN202021743366.5U patent/CN2136195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619564U (zh) | 一种用于后视镜的挡雨装置 | |
CN207207901U (zh)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 | |
CN210760517U (zh) | 带有遮阳装置的车载支架 | |
CN208698444U (zh) | 一种遮阳板 | |
CN201264506Y (zh) | 汽车遮阳罩 | |
CN109050217B (zh) | 一种汽车后玻璃 | |
CN207274548U (zh) | 一种汽车外后视镜装置 | |
CN201721291U (zh) | 下拉式汽车遮阳挡 | |
CN211809345U (zh) | 一种汽车倒车镜 | |
CN201276060Y (zh) | 汽车后视镜挡雨罩 | |
CN2442865Y (zh) | 用于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可升降遮光膜装置 | |
CN212148640U (zh) | 一种双视角双层汽车外后视镜 | |
CN2434173Y (zh) | 汽车后视镜 | |
CN221678636U (zh) | 一种风窗多功能支架 | |
CN214564518U (zh) | 一种折页式汽车智能遮阳板 | |
CN210390949U (zh) | 一种用于反射板的抬头显示器 | |
CN218702984U (zh) | 一种用于消除汽车a柱盲区的透镜 | |
CN201366978Y (zh) | 防眩目镜片360度旋转后视镜 | |
CN201193010Y (zh) | 车用反光镜吸水孔结构 | |
CN207931437U (zh) | 一种车用遮阳板 | |
CN221737589U (zh) | 一种大镜面化妆镜汽车遮阳板 | |
CN213534554U (zh) | 一种汽车行车感谢器 | |
CN212499825U (zh) |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保护罩 | |
CN201683211U (zh) | 一种全方位反光雨伞 | |
CN209257989U (zh) | 一种无线倒车后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