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5619U -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5619U
CN213615619U CN202021498011.4U CN202021498011U CN213615619U CN 213615619 U CN213615619 U CN 213615619U CN 202021498011 U CN202021498011 U CN 202021498011U CN 213615619 U CN213615619 U CN 213615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omagnetic
workpiece
elastomer
poli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980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春甫
郑岚鹏
贺新升
傅晴
蒋佳杰
陈俊元
周崇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to CN2020214980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5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5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5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作为一种可控柔性抛光装置,在加工零件时可通过压力应变片实时检测加工压力,随后通过控制电磁场来调节电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使其在抛光时具有固定的抛光力度,使得加工表面更加均匀,同时可根据不同加工零件的硬度调整不同的抛光力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抛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精密加工中对零件的尺寸偏差、形位偏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传统的零件加工,常用的提高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式主要为:减小零件加工时刀具的进给量同时提高零件或刀具的旋转速度;通过切换精加工刀具;在加工零件后对零件进行抛光处理等。而在抛光时,常见的几种抛光方式有机械抛光、超声波抛光、电解抛光、流体抛光等。而这些抛光方式都有一定的缺陷,如传统的机械抛光抛光力度不易控制;超声波抛光和流体抛光去除量不足;电解抛光去除率不容易控制等缺点。
磁流变液作为一种智能材料,在无磁场状态下为液体,在磁场作用下可以改变自身粘度,形成类固体或固体的状态,且反应十分迅速,具有优异的可控性。将研磨粉加入磁流变液后可形成磁研磨抛光液,即可通过控制磁场控制抛光液的抛光力度。而目前磁流变液存在着极大的沉降性缺陷,即由于磁性颗粒密度较大会发生沉降,导致磁流变液性能随时间推移性能不够稳定。
磁流变弹性体是磁流变液的一个分支,即将磁性颗粒分散在橡胶等基体中,当橡胶固化后形成橡胶弹性体,在不同磁场下橡胶的刚度会发生变化。磁流变弹性体由于其固体的特性,克服了磁流变液沉降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同时具有电流变效应及磁流变效应的弹性体,在制作磁流变弹性体时,在橡胶基体中加入磁性颗粒(羰基铁粉)、电流变颗粒(二硫化钼)、研磨粉(金刚石颗粒)后让其固化为电磁流变弹性体,使其具有电流变、磁流变双效应,即在电场条件下弹性体刚度随电场强度增大而增大,在磁场条件下弹性体刚度随磁场强度增大而增大。当弹性体刚度变大时,其抛光的磨削力度也会相应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步进电机1、电机架2、联轴器3、抛光头外壳4、导电滑环5、紧定螺钉6、上电磁铁线圈7、上电磁铁铁芯8、弹性体外套9、工件夹具10、隔板11、压力应变片12、上电极片13、电磁流变弹性体14、工件15、下电极片16、工件底座17、下电磁铁铁芯18、下电磁铁线圈19、PWM直流电源B20、控制器21、高压直流电源22、PWM直流电源A23、惠斯通电桥24,其中抛光头外壳4通过联轴器3与步进电机1的电机轴连接,抛光头外壳4内部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步进电机1 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架2上,抛光头外壳4上通过紧定螺钉6装有导电滑环5,抛光头外壳4 内部装有上电磁铁线圈7与上电磁铁铁芯8,上电磁铁铁芯8中心及侧边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弹性体外套9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抛光头外壳4上,弹性体外套9下部开孔处分别装有压力应变片12、上电极片13、电磁流变弹性体14。压力应变片12与抛光头外壳4之间装有隔板11,隔板11与压力应变片12中心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工件15放置在工件底座17上,工件15通过工件夹具10进行固定,在工件15装有下电极片16。工件底座17 通过螺栓与下电磁铁铁芯18固连,在下电磁铁铁芯18外圈装有下电磁铁线圈19,工件底座 17内部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
导电滑环5作为旋转零部件电路连接装置,其内圈及内圈上的导线可随零部件转动,外圈及其外圈上的导线可保持静止不动防止外圈上的导线发生缠绕,导电滑环5内圈线路与外圈导线各自连通,其中上电磁铁线圈7供电线路通过导线与PWM直流电源A23输出端连接, PWM直流电源A23输入端与控制器21通过导线连接。压力应变片12信号线路导线接入惠斯通电桥24,惠斯通电桥24可以将压力应变片12电阻发生变化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器21。高压直流电源22输出端一端与上电极片13供电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穿过工件底座17内部小孔与下电极片16连接。下电磁铁线圈19的导线与PWM直流电源B20输出端连接,PWM直流电源B20输入端与控制器21相连。
电磁流变弹性体14为现有普通磁流变弹性体的改良产物,在普通磁流变弹性体制作时在其基体(橡胶)中不仅加入了具有高导磁性的颗粒(羰基铁粉)使其具有磁流变效应,同时还加入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流变颗粒(二硫化钼)使其具有电流变效应,最后混入加工需要的研磨粉(金刚石颗粒)使其具有抛光效果,在固化后电磁流变弹性体14在不同电场和磁场下可表现出不同的刚度,即在加不同电场与磁场下就可表现出不同的磨削力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控制电磁场来调节电磁流变弹性体的刚度,使其在抛光时具有不同的抛光力度;通过电流变效应增加弹性体刚度,弥补由于空气磁导率很低造成的磁场强度不足时弹性体刚度不足,同时可减小所需的磁场强度以减小电磁铁线圈发热的状况;通过上下两个电磁铁同时产生磁场,可以使磁场形成回路,在电磁流变弹性体上具有更大磁场强度;通过压力应变片实时检测加工压力后对加工力度进行调整,使得加工表面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剖面图
图2: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外观图
图3: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安装在三轴工作平台示意图
图中:
1.步进电机、2.电机架、3.联轴器、4.抛光头外壳、5.导电滑环、6.紧定螺钉、7.上电磁铁线圈、8.上电磁铁铁芯、9.弹性体外套、10.工件夹具、11.隔板、12.压力应变片、13.上电极片、14.电磁流变弹性体、15.工件、16.下电极片、17.工件底座、18.下电磁铁铁芯、19.下电磁铁线圈、20.PWM直流电源B、21.控制器、22.高压直流电源、23.PWM直流电源A、24.惠斯通电桥。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其结构包括:步进电机1、电机架2、联轴器3、抛光头外壳4、导电滑环5、紧定螺钉6、上电磁铁线圈7、上电磁铁铁芯8、弹性体外套9、工件夹具10、隔板11、压力应变片12、上电极片13、电磁流变弹性体14、工件15、下电极片16、工件底座17、下电磁铁铁芯18、下电磁铁线圈19、PWM直流电源B20、控制器21、高压直流电源22、PWM直流电源A23、惠斯通电桥24。
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其抛光头外壳4通过联轴器3与步进电机 1的电机轴连接,抛光头外壳4内部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步进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架2上,抛光头外壳4上通过紧定螺钉6装有导电滑环5,抛光头外壳4内部装有上电磁铁线圈7与上电磁铁铁芯8,上电磁铁铁芯8中心及侧边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弹性体外套9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抛光头外壳4上,弹性体外套9下部开孔处分别装有压力应变片12、上电极片13、电磁流变弹性体14。压力应变片12与抛光头外壳4之间装有隔板11,隔板11与压力应变片12中心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工件15放置在工件底座17上,工件 15通过工件夹具10进行固定,在工件15装有下电极片16。工件底座17通过螺栓与下电磁铁铁芯18固连,在下电磁铁铁芯18外圈装有下电磁铁线圈19,工件底座17内部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
导电滑环5作为旋转零部件电路连接装置,其内圈及内圈上的导线可随零部件转动,外圈及其外圈上的导线可保持静止不动防止外圈上的导线发生缠绕,内外圈每路导线分别对应连通。导电滑环5内圈有三路电路,分别为:
上电磁铁线圈7供电线路,其路线为:导电滑环5内圈——抛光头外壳4内部小孔——上电磁铁铁芯8中心小孔——上电磁铁铁芯8侧边小孔——上电磁铁线圈7。
压力应变片12信号线路,其路线为:导电滑环5内圈——抛光头外壳4内部小孔——上电磁铁铁芯8中心小孔——隔板11中心小孔——压力应变片12。
上电极片13供电线路,其路线为:导电滑环5内圈——抛光头外壳4内部小孔——上电磁铁铁芯8中心小孔——隔板11中心小孔——压力应变片12中心小孔——上电极片13。
导电滑环5内圈线路与外圈导线各自连通,其中上电磁铁线圈7供电线路通过导线与PWM 直流电源A23输出端连接,PWM直流电源A23输入端与控制器21通过导线连接。压力应变片12信号线路导线接入惠斯通电桥24,惠斯通电桥24为现有技术电路,可以将压力应变片12 电阻发生变化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器21。高压直流电源22输出端一端与上电极片13供电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穿过工件底座17内部小孔与下电极片16连接。下电磁铁线圈19的导线与PWM直流电源B20输出端连接,PWM直流电源B20输入端与控制器21相连。
其中电磁流变弹性体14为现有普通磁流变弹性体的改良产物,在普通磁流变弹性体制作时在其基体(橡胶)中不仅加入了具有高导磁性的颗粒(羰基铁粉)使其具有磁流变效应,同时还加入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流变颗粒(二硫化钼)使其具有电流变效应,最后混入加工需要的研磨粉(金刚石颗粒)使其具有抛光效果,在固化后电磁流变弹性体14在不同电场和磁场下可表现出不同的刚度,即在加不同电场与磁场下就可表现出不同的磨削力度。
具体实施方式
当需要抛光零件时,可根据不同的抛光零件表面选择抛光的机床,如平面抛光选择三轴机床即可,曲面抛光可以选择轴数更多的机床。根据不同的机床规格将本装置固定在机床上。如图3即为本装置安装在一个普通三轴加工平台上的示意图。
加工方法:
根据要加工的零件硬度及材质选择加工磁场大小以及是否加电场,当零件硬度较大时,电磁流变弹性体14需要较高的刚度,为弥补磁场不足同时避免线圈发热过大,打开高压直流电源22供电,调节合适的输出电压,电磁流变弹性体14由于电流变效应刚度变大起到粗调作用。当零件硬度较小时,磁场能满足改变电磁流变弹性体14刚度需求时,则不必打开高压直流电源22供电。
根据要加工的零件硬度及材质调整磁场大小,对电磁流变弹性体14的刚度进一步调整优化,控制器21可控制PWM直流电源A23与PWM直流电源B20的输出电压来调整上电磁铁线圈7与下电磁铁线圈19的电压值,进而控制工件上下两块电磁铁的磁场强度来改变电磁流变弹性体14的刚度。
根据加工的零件硬度及材质选择加工压力,根据预选压力将电磁流变弹性体14移动到与工件15相接触的位置,压力应变片12可将电磁流变弹性体14的压力通过惠斯通电桥24转换为电信号输入给控制器21,使得加工时的压力值等于预先给定值。
开启步进电机1旋转,根据加工表面形貌控制机床对工件15表面进行抛光,在抛光过程中控制器21可通过压力应变片12实时检测加工压力,当加工压力与预选定的加工压力有偏差时,由控制器21发出控制信号改变PWM直流电源A23与PWM直流电源B20的输出电压,进而调整磁场大小,调整电磁流变弹性体14刚度使得加工压力等于预选定的压力值。
加工完毕,控制电磁流变弹性体14离开工件表面,停止步进电机1旋转。

Claims (3)

1.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结构包括:步进电机(1)、电机架(2)、联轴器(3)、抛光头外壳(4)、导电滑环(5)、紧定螺钉(6)、上电磁铁线圈(7)、上电磁铁铁芯(8)、弹性体外套(9)、工件夹具(10)、隔板(11)、压力应变片(12)、上电极片(13)、电磁流变弹性体(14)、工件(15)、下电极片(16)、工件底座(17)、下电磁铁铁芯(18)、下电磁铁线圈(19)、PWM直流电源B(20)、控制器(21)、高压直流电源(22)、PWM直流电源A(23)、惠斯通电桥(24);
其中抛光头外壳(4)通过联轴器(3)与步进电机(1)的电机轴连接,抛光头外壳(4)内部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步进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架(2)上,抛光头外壳(4)上通过紧定螺钉(6)装有导电滑环(5),抛光头外壳(4)内部装有上电磁铁线圈(7)与上电磁铁铁芯(8),上电磁铁铁芯(8)中心及侧边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弹性体外套(9)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抛光头外壳(4)上,弹性体外套(9)下部开孔处分别装有压力应变片(12)、上电极片(13)、电磁流变弹性体(14),压力应变片(12)与抛光头外壳(4)之间装有隔板(11),隔板(11)与压力应变片(12)中心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工件(15)放置在工件底座(17)上,工件(15)通过工件夹具(10)进行固定,在工件(15)装有下电极片(16),工件底座(17)通过螺栓与下电磁铁铁芯(18)固连,在下电磁铁铁芯(18)外圈装有下电磁铁线圈(19),工件底座(17)内部开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线;
导电滑环(5)作为旋转零部件电路连接装置,其内圈及内圈上的导线可随零部件转动,外圈及其外圈上的导线可保持静止不动防止外圈上的导线发生缠绕,导电滑环(5)内圈线路与外圈导线各自连通,其中上电磁铁线圈(7)供电线路通过导线与PWM直流电源A(23)输出端连接,PWM直流电源A(23)输入端与控制器(21)通过导线连接,压力应变片(12)信号线路导线接入惠斯通电桥(24),惠斯通电桥(24)可以将压力应变片(12)电阻发生变化的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器(21),高压直流电源(22)输出端一端与上电极片(13)供电线路连接,另一端通过导线穿过工件底座(17)内部小孔与下电极片(16)连接,下电磁铁线圈(19)的导线与PWM直流电源B(20)输出端连接,PWM直流电源B(20)输入端与控制器(2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电极片(13)与下电极片(16)对电磁流变弹性体(14)进行供电使其具有电流变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上电磁铁线圈(7)、上电磁铁铁芯(8)与下电磁铁铁芯(18)、下电磁铁线圈(19)组成上下两个电磁铁,增大了电磁流变弹性体(14)中的磁场强度。
CN202021498011.4U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Active CN213615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8011.4U CN213615619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98011.4U CN213615619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5619U true CN213615619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98011.4U Active CN213615619U (zh) 2020-07-27 2020-07-27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561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7325A (zh) * 2021-07-16 2021-09-24 吉林大学 一种电磁流耦合光学曲面精密抛光加工机床及加工方法
CN113664698A (zh) * 2021-09-14 2021-11-19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磁控模量平面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114055258A (zh) * 2021-11-19 2022-02-1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磁性抛光装置及磁性抛光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7325A (zh) * 2021-07-16 2021-09-24 吉林大学 一种电磁流耦合光学曲面精密抛光加工机床及加工方法
CN113664698A (zh) * 2021-09-14 2021-11-19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磁控模量平面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113664698B (zh) * 2021-09-14 2022-06-10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磁控模量平面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114055258A (zh) * 2021-11-19 2022-02-1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磁性抛光装置及磁性抛光控制方法
CN114055258B (zh) * 2021-11-19 2023-04-18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磁性抛光装置及磁性抛光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15619U (zh)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CN108687573B (zh) 一种自动化磁场辅助光整加工装置及方法
CN102528458A (zh) 阀门自动钻孔、攻丝机床
CN108673211B (zh) 一种装夹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2411827U (zh) 阀门自动钻孔、攻丝机床
CN108857598B (zh) 基于电磁超声振动复合能场的内孔加工系统及方法
EP0295264B2 (e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by redressing electrodes
CN108527016B (zh) 一种利用低频交变磁场超精密磁力研磨装置及方法
CN102091975A (zh) 一种模具自由曲面的磁流变抛光方法
CN103072048A (zh) 用于在线电解修锐金属结合剂丸片研磨加工的电解装置
CN108044495B (zh) 一种磁场遥操纵工具定向抛光装置及抛光方法
CN112548690A (zh) 一种磁场增强型磁流变液抛光装置
CN111250746B (zh) 电磁声多场复合辅助钻削微小深孔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85988A (zh) 一种具有电磁流变双效应的抛光装置
CN106363526A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触头去毛刺装置及其去毛刺方法
CN212444367U (zh) 一种基于磁流变弹性体的柔性抛光头
WO2020155630A1 (zh) 一种力控精密加工设备
CN108673212A (zh) 高度调节单元及装夹装置
CN210704218U (zh) 电磁场下利用液态金属进行抛光的旋转抛光装置
CN218874507U (zh) 一种用于轴型工件的夹具
CN108723527B (zh) 一种超声辅助电火花磨削装置及其磨削方法
CN212420604U (zh) 电解辅助磁粒研磨双面抛光薄板的装置
CN111941157A (zh) 电解辅助磁粒研磨双面抛光薄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10465850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去毛刺装置
CN111546191A (zh) 一种深孔一体冷镦螺栓模具的自动研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