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13308U -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13308U
CN213613308U CN202021974212.7U CN202021974212U CN213613308U CN 213613308 U CN213613308 U CN 213613308U CN 202021974212 U CN202021974212 U CN 202021974212U CN 213613308 U CN213613308 U CN 213613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ozone injection
pipe
ozone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742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威
孔恒
岳爱敏
林雪冰
李雪
张仲宇
郑仔弟
马晓春
牛耕
王森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Beijing No 4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742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13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13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13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xygen, Ozone, And Oxid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涉及土壤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领域,解决了修复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臭氧注入井头包括中空结构的井管、与井管连接的抽提管,抽提管与井管之间具有夹角;井管顶部设置有隔层,隔层上设置有臭氧注入口和排气阀;臭氧注入井头具有臭氧注入运行模式和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且两种运行模式择一运行;臭氧修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臭氧注入井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臭氧注入管和抽提管并接在一起,减少了钻孔数量,减少布设井管数量,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缩短施工时间,大大降低修复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修复系统,通过将两个臭氧注入井头组合使用,可缩短土壤修复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场地污染在我国越来越严重,成为无法忽视的环境问题。石油、化工、农药、矿山、印刷、建材、喷涂等各行各业在生产的同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各行业场址内堆置和排放的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场地污染。废弃污染场地中的各种污染物若不经处置或处理不当,必将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有机污染物是在污染场地分布最广泛的污染物之一。有机污染物可以吸附在土壤颗粒物上,并持续地向土壤和地下水中释放。为了降低被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需要比较彻底的去除吸附在土壤颗粒物的有机污染物。
目前,市场上的修复系统中臭氧注入和抽气组件为独立设置,分别设置管井和管路,不仅增加打井数量、布设管井数量也多,施工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使得修复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井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修复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包括中空结构的井管,所述井管竖直设置且下部插入到污染土壤中;还包括抽提管,所述抽提管与所述井管上部连接,且二者之间具有夹角;所述井管顶部内腔中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上设置有臭氧注入口和排气阀;所述臭氧注入口与臭氧发生设备管路连接,所述抽提管末端与抽提设备管路连接;所述臭氧注入井头具有臭氧注入运行模式和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且两种运行模式择一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注入运行模式为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井管上部连通形成臭氧流体通路的运行模式;所述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为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抽提管连通、所述井管上部关闭形成气相抽提通路的运行模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管与所述抽提管之间的夹角为90度或小于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管和/或所述抽提管上设置有测压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压装置为压力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提管上设置有能使内部流体通路连通或关闭的启闭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启闭件为球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管、所述抽提管和所述球阀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耐腐蚀材料为UPVC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井管内位于所述抽提管上方位置设置有单向流通件,使所述井管内介质仅能从其上部向下部流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流通件包括对开门板和限位杆,所述对开门板通过扭簧铰接在所述井管壁上;所述限位杆倾斜设置,顶沿固定在所述井管壁上,下沿抵接在所述对开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的门板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修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与所有的所述臭氧注入井头均连接的臭氧发生设备和抽提设备;
当所述臭氧注入井头数量为一个时,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井管上部连通处于臭氧注入运行模式;或者是,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抽提管连通、所述井管上部关闭处于气相抽提运行模式;
当所述臭氧注入井头数量为多个时,其中相邻的多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组成一组,每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为注入模式,多个或一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为抽提模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注入井头,通过将臭氧注入管和抽提管并接在一起并共用井管下部,不仅减少了钻孔数量,减少布设井管数量,由于臭氧注入井头可先行制作,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缩短施工时间,大大降低修复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臭氧修复系统,通过将多个臭氧注入井头组合使用,一个或多个用于臭氧注入,多个或一个用于气相抽提,可缩短土壤修复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臭氧注入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臭氧修复系统设置两个臭氧注入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管;2、抽提管;3、隔层;4、臭氧注入口;5、排气阀;6、压力表;7、球阀;8、对开门板;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包括中空结构的井管1,井管1竖直设置且下部插入到污染土壤中;还包括抽提管2,抽提管2与井管1上部连接,且二者之间具有夹角;井管1顶部内腔中设置有隔层3,隔层3上设置有臭氧注入口4和排气阀5;臭氧注入口4与臭氧发生设备管路连接,抽提管2末端与抽提设备管路连接;隔层3为弯弧形结构,类似于半圆;臭氧注入井头具有臭氧注入运行模式和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且两种运行模式择一运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臭氧注入运行模式为井管1下部与井管1上部连通形成臭氧流体通路的运行模式;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为井管1下部与抽提管2连通、井管1上部关闭形成气相抽提通路的运行模式。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井管1与抽提管2之间的夹角为90度或小于90度。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示意出井管1与抽提管2相互垂直的实施例。当然二者之间为锐角时也是可以的,但二者之间的锐角最好大于45度。
为了方便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井管1和/或抽提管2上设置有测压装置。
如图1示意出了在井管1和抽提管2上均设置测压装置的结构图;更进一步的,测压装置为压力表6。当井管1内的压力超过排气阀5的预设压力时,排气阀5打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抽提管2上设置有能使内部流体通路连通或关闭的启闭件。
具体的,启闭件为球阀7。
再此需要说明的是,井管1、抽提管2和球阀7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如UPVC材料。
更进一步的,井管1内位于抽提管2上方位置设置有单向流通件,使井管1内介质仅能从其上部向下部流通。
单向流通件包括对开门板8和限位杆9,对开门板8通过扭簧铰接在井管1壁上;限位杆9倾斜设置,顶沿固定在井管1壁上,下沿抵接在对开门板8处于水平状态时的门板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对开门板8在闭合时也就是在处于水平状态时,二者末端具有间隔,能够保证少量气体通过。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臭氧修复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臭氧注入井头、与所有的臭氧注入井头均连接的臭氧发生设备和抽提设备;
当臭氧注入井头数量为一个时,井管1下部与井管1上部连通处于臭氧注入运行模式;或者是,井管1下部与抽提管2连通、井管1上部关闭处于气相抽提运行模式;
当臭氧注入井头数量为多个时,其中相邻的多个臭氧注入井头组成一组,每组中的一个或多个臭氧注入井头为注入模式,多个或一个臭氧注入井头为抽提模式;使得经一个或多个臭氧注入井头注入的臭氧,去除土壤内的污染物后由另外多个或另外一个臭氧注入井头将反应后的气相物质抽出。置于采用哪种组合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如图2所示,为一组臭氧注入井头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所指的是臭氧的流向。
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结构的井管,所述井管竖直设置且下部插入到污染土壤中;还包括抽提管,所述抽提管与所述井管上部连接,且二者之间具有夹角;所述井管顶部内腔中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上设置有臭氧注入口和排气阀;所述臭氧注入口与臭氧发生设备管路连接,所述抽提管末端与抽提设备管路连接;所述臭氧注入井头具有臭氧注入运行模式和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且两种运行模式择一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注入运行模式为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井管上部连通形成臭氧流体通路的运行模式;所述气相抽提运行模式为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抽提管连通、所述井管上部关闭形成气相抽提通路的运行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与所述抽提管之间的夹角为90度或小于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和/或所述抽提管上设置有测压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管上设置有能使内部流体通路连通或关闭的启闭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件为球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所述抽提管和所述球阀均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内位于所述抽提管上方位置设置有单向流通件,使所述井管内介质仅能从其上部向下部流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流通件包括对开门板和限位杆,所述对开门板通过扭簧铰接在所述井管壁上;所述限位杆倾斜设置,顶沿固定在所述井管壁上,下沿抵接在所述对开门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的门板上表面。
10.一种臭氧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臭氧注入井头、与所有的所述臭氧注入井头均连接的臭氧发生设备和抽提设备;
当所述臭氧注入井头数量为一个时,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井管上部连通处于臭氧注入运行模式;或者是,所述井管下部与所述抽提管连通、所述井管上部关闭处于气相抽提运行模式;
当所述臭氧注入井头数量为多个时,其中相邻的多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组成一组,每组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为注入模式,多个或一个所述臭氧注入井头为抽提模式。
CN202021974212.7U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Active CN213613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4212.7U CN21361330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74212.7U CN21361330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13308U true CN213613308U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48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74212.7U Active CN213613308U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133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21121A1 (en) * 2021-10-19 2023-04-20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Nonmetallic downhole check valve to improve power water injector wel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21121A1 (en) * 2021-10-19 2023-04-20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Nonmetallic downhole check valve to improve power water injector wel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US11828146B2 (en) * 2021-10-19 2023-11-28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Nonmetallic downhole check valve to improve power water injector well safety and reliabilit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42463A1 (zh)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注入系统及工艺
CN213613308U (zh) 一种臭氧注入井头及包含其的臭氧修复系统
CN108906869A (zh) 一种利用分布式能源的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06325942U (zh) 一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装置
CN111076094B (zh) 一种监测并避免水合物分解过程中二次生成的系统
CN204476357U (zh) 抗冲蚀压裂井口装置
CN101936156B (zh) 自膨胀封隔器井眼模拟试验装置
CN213436306U (zh) 一种氧化剂注入井口及包含其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系统
CN105889757A (zh) 基于提高药剂混合均匀性的加药装置
DE212015000177U1 (de) Säulenförmige Wärme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und Rohrleitung zur Wärmeübertragung der Fluidsubstanzen
CN201121514Y (zh) 一种油气井泡沫排水实验装置
CN204638664U (zh) 悬臂式自带冲洗真空抽吸泵车
CN203490098U (zh) 取样器
CN106955516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管道内的可拆卸式滤网结构
CN216433846U (zh) 一种用于评价防垢剂在多孔介质中防垢性能的实验装置
CN107228252A (zh) 适用于野外作业的石油管道端口封堵装置
CN201747358U (zh) 自膨胀封隔器井眼模拟试验装置
CN208825190U (zh) 一种利用分布式能源的污染土壤原位热修复系统
CN208330273U (zh) 套管阀门泄压装置、套管阀门及采油树
CN206943419U (zh) 户外便携式石油管道端口简易封堵机构
CN210311845U (zh) 一种储油罐防腐内壁结构
CN106050192A (zh) 一种加药装置改进结构
CN111318563A (zh) 一种土壤原位化学氧化注射修复实验装置
CN210317192U (zh) 一种可以实现石油套管连接的高抗扭接箍
RU55026U1 (ru) Устьевая обвязка для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глубоких газоконденсатных скважи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